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液体疗法在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应用体会

    作者:孙万日;宋展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液体疗法对梗阻性黄疸病人的减黄促进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收治梗阻性黄疸病人128例资料,观察减黄手术后增加补液量促进减黄作用.结果:治疗组术后尿量明显增加,TB下降至50%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梗阻性黄疸在减黄手术后增减补液量,应用利尿剂可促进减黄.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管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朱相宇;郭克建;赵梅芬;宋少伟;许元鸿;马刚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管炎(CFPD)的诊断和治疗,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1/2007-08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99例,其中CFPD患者26例,单因素分析CFPD发生的相关的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引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CFPD发生率为26.3%(26/99),肝内胆管置管持续低压冲洗、调整抗生素、加用利胆药物可有效控制胆管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胆总管直径,术后输入袢梗阻及术前减黄对于CFPD的发生具有统计学意义( OR = 0.241,10.335,0.102,均P<0.05),CFPD与PD术后无并发症病例相比术后住院时间延长,具有统计学意义( Z = -2.947,P<0.05).结论:术前胆总管直径≤1.5 cm,术后输入袢梗阻为CFP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减黄可减少CFPD的发生,CFPD较PD术后无并发症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

  • 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减黄的临床观察

    作者:许马川;谢伟;冯石坚;何国筛;陈晚妹

    目的 观察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减黄对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1~12月78例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资料,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根据术前是否减黄分为两组,36例术前减黄治疗为减黄组,42例未行减黄治疗为对照组,观察减黄组减黄前后总胆红素(TB)水平,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减黄组根治术前TB水平为(209.62±22.96) μmol/L,明显低于减黄前的(311.07±39.76) μmol/L,且低于对照组根治术前的(297.83 ±42.69) 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黄组术前治疗时间和总时间较对照组长,异体红细胞输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11%,死亡率为0.00%,对照组为66.67%和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减黄可降低总胆红素水平,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

  • 术前胆道引流对胰头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马跃峰

    梗阻性黄疸是胰头癌患者的常见症状,长期以来,对该类患者手术前是否应该实施胆道引流减黄存在较大争议.目前一项由荷兰健康研究发展组织赞助,探讨手术前胆道引流减黄对合并梗阻性黄疸胰头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NEngl J Med,2010,362:129-137).

  • 恶性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液体疗法促进减黄的疗效

    作者:张利辉;崔忠;孙建斌;王振全;赵清涛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液体疗法促进减黄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1997~2003年手术治疗血清总胆红素>171 μmol/L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解除胆道梗阻术中、术后增加补液量,观察液体治疗在短期内促进减黄的作用.结果液体组术后一周内91.4%的病例总胆红素降至171 μmol/L以下,液体组比对照组术后血清胆红素下降50%的时间显著缩短(P<0.01).只要达到充分胆道引流,短期内液体组减黄速度与原发病、手术种类无关.TB与ALP显著相关,而TB和ALP与其他各值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液体组术后一周内日尿量2 500~3 000ml与日尿量>3 000ml的降黄速度无明显差异.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在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同时增加术中、术后补液量,通过利尿可达到促进减黄,减少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

  • 经十二指肠镜胆道内引流术在晚期恶性胆道梗阻中的应用

    作者:王凤娴;张景明

    恶性胆道梗阻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就诊时大多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故对晚期不能手术切除患者的减黄治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经十二指肠镜胆道内引流术因其痛苦少、创伤小、符合机体的生理状态,已经成为临床首选的减黄方法,为晚期恶性胆道梗阻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比较理想的姑息性治疗方法.现将我院自2003年9月至2006年3月收治晚期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经十二指肠镜胆道内引流术在晚期恶性胆道梗阻中的作用.

  • 腹腔镜输入段结扎胆肠袢式吻合术在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伟;江涌;葛炜;谭梦志;丁轶人

    胆肠Roux-en-Y吻合是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经典术式,其减黄效果可靠,并发症较少,但创伤较大.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在腔镜下完成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在技术上已成为可能.我院自2007年起对14例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了腹腔镜输入袢结扎胆肠袢式吻合术,疗效满意.

  • 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术后的生存期分析

    作者:王福生;蒋丹斌;单际平;唐光华;孙达龙;蔡霞

    恶性胆道梗阻晚期出现重度黄疸、瘙痒,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对于广泛转移或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而言,减黄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支架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此类患者的黄疸问题,确实达到了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效果.

  • 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与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齐县伟;李博

    目的 探析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与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治疗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肝功能指标、减黄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自2013年12月~2017年6月间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将其就诊编号按随机分层法分为A组(n=44)与B组(n=40),A组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治疗,B组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治疗,对比一般治疗情况、肝功能指标、减黄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支架成功率为90.91%,略高于B组的82.50%,胆汁引流量、住院费用均略低于B组,且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73%,略低于B组的27.50%,但上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ALP、γ-GGT、ALT、TBIL、DBIL、TBA等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但A组低于B组,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内镜下塑料支架置入治疗,经皮肝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对患者肝功能指标、黄染程度的改善更显著,或具更高的支架置入成功率、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 桥式胆肠内引流术治疗无法切除的肝门胆管癌

    作者:刘西山;吕翔隆;刘茂荣;王长辉;贾树范;胡宗泽;黑颖睿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减黄方法.方法总结1992年5月~1999年5月对无法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行桥式胆肠内引流术21例,其中右肝管十二指肠引流9例,左肝管胃窦引流5例,右、左肝管十二指肠、胃窦引流7例,观察手术前、术后血转氨酶、谷胺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和总胆红素的变化.结果手术前后血转氨酶、谷胺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和血清胆红素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桥式胆肠内引流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减黄方法.

  • 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胆管引流的必要性

    作者:余天雾;黄中荣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手术都是复杂、高风险、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较高的大手术[1].同时梗阻性黄疸会引起肝肾的功能受损,凝血功能障碍,胃肠道黏膜功能障碍,内毒素血症,免疫功能下降和吸收障碍性营养不良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手术安全性[2].国内外一直对术前是否进行胆管引流即“减黄”有不同声音[3],就此笔者将对近期国内外临床资料给予收集,对其争议评价总结如下.着尽可能缩短患者术前准备时间这一原则.但是,若术前合并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可先行胆管引流,待炎症控制后再行肿瘤切除术.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外引流术45例临床分析

    作者:宋现霞

    阻塞性黄疸是肝胆外科疾病中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胆汁淤积导致肝细胞免疫功能损害,该损害又可导致营养不良、代谢障碍及增加对感染和内毒素的易感性 ,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PTCD)是指在影像设备(通常为X线透视或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并置入引流管 ,使胆汁流向体外或十二指肠的一种技术 ,是降低胆道压力、引流胆汁的一种有效方法[1 ].大量淤积的胆汁引流出体外 ,可不同程度地减少患者发生致死性并发症的危险.随着穿刺技术的进步和导管技术的发展 ,P T CD 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4 ] .本科自2013年始对各种癌导致的胆道梗阻开展超声引导下行P T CD术 ,至2017年12月已完成45例 ,为紧急减黄和永久减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术前减黄配合手术治疗对肝门胆管癌患者机体状态及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修乘波;吴刚;孙培春;朱元增;银平章

    目的 探讨术前减黄配合手术治疗对肝门胆管癌患者机体状态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肝门胆管癌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直接予以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先予以减黄治疗再施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输血量、红细胞输注量、血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60%)和疾病复发率(9.30%)分别低于对照组(39.53%,30.23%);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门胆管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予以减黄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机体状态,提高肝功能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近期生存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梗阻性黄疸术前减黄指征及方法探讨

    作者:郭彩峰;马秀现

    目的:分析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减黄指征及具体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根据自定减黄指征进行术前减黄治疗,60例患者分为减黄组25例和未减黄组35例,比较两组等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减黄组住院时间较未减黄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等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减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未减黄组为6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有选择性的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术前减黄,可以大大降低手术风险,建议 TBIL 水平在342μmol/L、年龄在65岁以上、一般条件较差患者术前进行减黄治疗。

  • 术前选择性肝内胆道引流减黄治疗对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有枝;黄金华;张天奇;颜小群;钟胜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HCCA)患者行术前选择性肝内胆道引流减黄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东莞东华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的HCCA患者10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减黄组和非减黄组,每组54例.减黄组术前行选择性肝内胆道引流减黄治疗后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非减黄组直接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比较减黄组引流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红细胞和血浆输注量、住院时间,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以及死亡率情况.结果 减黄组患者经引流减黄治疗后,血浆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分别为(156.28±67.02)μmol/L、(104.36±31.81)U/L、(399.25±30.38)U/L和(201.39±53.87)U/L,较引流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红细胞和血浆输注量分别为(987.37±159.28)mL、(579.24±121.33)mL和(584.12±127.34)mL,非减黄组分别为(935.20±130.37)mL、(573.26±116.18)mL和(581.62±120.32)m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黄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8.81±11.67)d,明显长于非减黄组的(32.08±12.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减黄组并发症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57.41%和9.26%,非减黄组分别为50.00%和11.1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选择性肝内胆道引流减黄治疗可降低HCCA手术患者血浆TB水平并改善术前肝功能,但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和死亡率.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及预防

    作者:王振亮;田伯乐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何有效预防胰瘘是保证手术成功、降低患者病死率的重要环节,现就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及其预防作一综述.

  • 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术的护理

    作者:王静;张红

    梗阻性黄疸由多种原因引起,常有胆道结石、肿瘤、术后吻合口狭窄等.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和经内窥镜治疗.我院放射科从2000年3月至今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术(PD-CD)介入治疗梗阻性黄疸30例,对快速减黄、保护肝功取得了近期满意疗效,为6例患者争取了手术切除条件.现将护理配合和体会报道如下:

  • 静脉导管固定器在经皮胆道引流术后的巧用

    作者:邱国钦;许丽贞;林智才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不同部位的胆管狭窄或闭塞,如不进行治疗其自然生存期仅约2~3个月,有效的减黄或退黄治疗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1].

  • 18例老年胰腺癌姑息性治疗效果

    作者:江武文;林志相

    目的探讨区域性动脉化疗联合减黄在老年胰腺癌病人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老年胰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3例采用手术中经胃网膜右动脉插管化疗,余15例由Seldinger's术插管化疗.化疗药物有米托蒽醌、顺铂、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和地塞米松等.结果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7例.平均生存期11±5月.结论区域性动脉化疗联合减黄可有效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介入和埋泵化疗有其各自不同的优点和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