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恶性淋巴瘤缓解后黑色素瘤伴胃转移1例

    作者:潘琳莉;李庆秀;郝强;邢海云

    患者男 , 76岁 , 因乏力 , 纳差 1个 -于 2001年 1-11日入院 . 1995年 10-曾因 T细胞淋巴瘤入院 . 经病理学确诊 , 给予 CHOP方案 (环磷酰胺 , 长春新碱 , 多柔比星 , 泼尼松 ) 化疗 6疗程并行放疗 8周 , 达到完全缓解 , 后巩固化疗 4疗程后停药 .

  • 秦皮乙素抑制多柔比星毒性的分子机制研究

    作者:李潇;徐繁;房亮;张圣林;姜海军;赵博

    目的 探讨秦皮乙素(Esc)对多柔比星(DOX)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H9C2心肌细胞并分为空白组、DOX组、Esc+DOX组,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Bmi-1的表达情况.将细胞重新分为3组:DOX组,空白siRNA转染组(Esc+DOX+NC siRNA)和Bmi-1 siRNA转染组(Esc+DOX+Bmi-1 siRNA),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Bmi-1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和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结果 DOX组细胞肿胀、线粒体嵴断裂,Bmi-1表达低于Esc+DOX组(P<0.01);Bmi-1 siRNA转染组H9C2细胞凋亡数量、ROS含量高于空白 siRNA 组(P均 <0.01),Bmi-1表达低于空白 siRNA 转染组(P<0.01).结论 秦皮乙素可减轻多柔比星诱导H9C2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Bmi-1表达,从而调节线粒体功能及减少ROS的产生有关.

  • PIAF方案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的现状

    作者:张亚奇;劳向明

    1引言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极高.一般文献报道仅有10%~20%的肝癌患者能在早期得到正确的诊断而接受根治性手术,约80%的患者确诊时已有肿瘤的肝外转移、肿瘤侵犯脉管、肝功能差等情况,已失去了行根治性手术的机会.

  • 苦参素通过调控MRP1表达提高多柔比星对人肝癌耐药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作者:冯巍巍;黎梨;黄赞松;邓志华;邓凤莲;廖俊;杨哲;李建基

    目的 探讨苦参素(oxymatrine,OM)是否能通过调控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1,MRP1)表达提高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对人肝癌耐药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用人肝癌多柔比星耐药HepG2/ADM细胞在裸鼠腋下接种,创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20只雌性裸鼠随机分成4组:NS组(对照组)、OM组(苦参素组)、DOX组(多柔比星组)、OM+DOX组(多柔比星+苦参素组).药物使用14 d后,取出瘤体,用公式计算肿瘤体积,RT-PCR法检测MRP1之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MRP1之蛋白表达,各组进行对比.结果 药物使用14 d后,与NS组相比,OM+DOX组出现MRP1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5),抑瘤作用佳.与NS组相比,OM组也出现MRP1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5),抑瘤效果仅次于联合组.然而,与NS组相比,DOX组的MRP1 mRNA与蛋白表达上调(P<0.05),对移植瘤的抑制效果较差,二者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参素能通过调控MRP1 mRNA及蛋白表达,从而提高多柔比星对人肝癌耐药裸鼠移植瘤的抑瘤作用.

  • 多柔比星联合顺铂化疗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疗效及对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覃杏幸;莫永华;刘桂玉

    目的 探讨多柔比星联合顺铂化疗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疗效及对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放疗治疗,对照组加用顺铂化疗,观察组加用多柔比星联合顺铂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eLa细胞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蛋白、淋巴细胞瘤-2相关X(Bax)蛋白、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HeLa细胞FHIT、Bax蛋白表达均增高,观察组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eLa细胞Ki-67蛋白表达均降低,但观察组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60.0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3、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柔比星联合顺铂对宫颈癌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增加HeLa细胞FHIT、Bax蛋白的表达,降低Ki-67蛋白的表达,提高患者生存率,且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人脑胶质瘤细胞体外多柔比星敏感性实验研究

    作者:邓航;韦开亮;周晓坤;苏国军;唐乐剑;莫万彬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体外培养后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以期指导多柔比星对脑胶质瘤的间质化疗.方法:对脑胶质瘤手术后的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和纯化,采用MTT法进行多柔比星等多种化疗药物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对44例人脑胶质瘤手术标本进行体外培养及药敏试验,获得药敏结果38例,其体外药敏成功率86.4%.单用和联用多柔比星均对原代培养的脑胶质瘤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脑胶质瘤体外培养细胞对多柔比星单用或联合使用都有较高的敏感率,多柔比星化疗对复发脑胶质瘤细胞的敏感率较原发胶质瘤高.结论: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多柔比星对脑胶质瘤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有较高的敏感率,适合用于脑胶质瘤的间质化疗.

  • 体外药敏试验指导下的多柔比星抗脑胶质瘤的间质化疗

    作者:邓航;苏国军;莫万彬

    目的:探讨体外药敏试验指导下的多柔比星对脑胶质瘤间质化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采用MTT法分析脑胶质瘤标本对多柔比星等多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44例人脑恶性肿瘤标本有38例对药物敏感,药敏率86.4%.16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后接受多柔比星的间质化疗,共化疗61个周期,平均3.9个周期,超过2年者6例.随访8~47个月,复发6例,3例为次全切除者,其中死亡4例,显效达62.5%,有效75.0%,无效占25.0%.结论:体外药敏试验指导下的多柔比星能提高脑胶质瘤的临床化疗效果.

  • 脑胶质瘤多柔比星脑间质化疗有效性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孙凯凯;周晓坤;覃超;刘著;莫万彬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术后用多柔比星进行间质化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7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局,分别从Ki67、WHO分级、手术切除程度探讨脑胶质瘤术后不同辅助治疗下患者肿瘤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随访时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差异性.结果:Ki67≥10%、WHOⅢ~Ⅳ、手术全切组中行间质化疗较没有行间质化疗患者术后生存时间长.结论:术后用多柔比星进行脑间质化疗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可以延长Ki67≥10%、WHOⅢ~Ⅳ、手术全切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病死率.

  • 阿柔比星建立肾病模型的评价

    作者:吴汉利;孙伟

    目的 从生化、光镜及电镜水平对阿柔比星建立肾病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将30只SPF级纯系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多柔比星组和阿柔比星组尾静脉分别注射多柔比星和阿柔比星.结果 阿柔比星模型血浆白蛋白降低,胆固醇升高.尿蛋白升高至(80.15±6.87)mg/24h,与多柔比星模型类似,该模型典型而稳定,成活率可达100%.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其符合微小病变型肾病的病理变化.结论 阿柔比星建立肾病模型有效且稳定可靠.

  • 脂质体多柔比星治疗淋巴瘤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作者:李莲乔;刘爱春

    目的:研究脂质体多柔比星治疗淋巴瘤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为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脂质体多柔比星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60例患者中,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3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完全缓解率为56.14%,部分缓解率为20.78%。在治疗过程中,骨髓抑制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53.25%,3~4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为51.48%。有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脂质体多柔比星治疗淋巴瘤的安全性和治疗有效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豨莶草醇提物对多柔比星致小鼠慢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于静;苏素文;杨继章;何林峰;王可欣;张晓飞

    目的:探讨豨莶草(HS)醇提物对多柔比星(DOX)致小鼠慢性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Con)组小鼠每天ig 1次蒸馏水(2 mL/100 g),并每周ip 1次生理盐水,持续8周;DOX组小鼠每天ig 1次蒸馏水(2 mL/100 g),并每周ip 1次DOX(3 mg/kg),持续8周;DOX+HS醇提物组小鼠每天ig 1次HS(340 mg/kg),并每周ip 1次DOX(3 mg/kg),持续8周.给药结束后,测定小鼠体质量、心脏系数、心功能变化以及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DOX组小鼠体质量减轻(P<0.01);心脏系数升高(P<0.05);心率减慢、R波增高(P<0.05或P<0.01);血清中生化指标均有所升高,其中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OX组比较,DOX+HS醇提物组小鼠心脏系数降低(P<0.01);心率增加(P<0.01);血清中生化指标均有所降低,其中CK、LDH、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醇提物对DOX致小鼠慢性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丹参片和丹参注射液对多柔比星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作者:李光慧;戴维;李芳萍;张晓丹;袁媛;赵永红;季瑛;梁建英

    目的:研究联用丹参片/丹参注射液对多柔比星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均分成A、B、C 3组.A组大鼠左颈iv多柔比星8 mg/kg;B组:左颈iv丹参注射液0.5 ml,0.5 h后左颈iv多柔比星8 mg/kg;C组大鼠ig丹参片混悬液1 ml(18片溶于50 ml纯水),7 d后左颈iv多柔比星8 mg/kg.3组大鼠分别于给药后0.083、0.25、0.5、0.75、1、2、4、6、8、12、24 h于右颈静脉取血0.6 ml制备血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比较3组药动学参数的差异.结果:与A组比较,B组CL、Vs升高,AUC0-t降低(P<0.05);C组Vs降低(P<0.05),k10增加、t1/2β减小.结论:丹参片/丹参注射液均可提高多柔比星进入各组织的分布速度,两药联用可能会提高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

  • 硒化壳聚糖抑制耐多柔比星K562细胞增殖及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邓守恒;王贤和;袁选举;李芳;李林均;陈萍

    目的:研究硒化壳聚糖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耐多柔比星细胞株(K562/DOX)增殖的影响,探讨其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将K562/DOX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DOX组(50 μg/ml DOX)和25、50、100、200、400 μg/ml硒化壳聚糖(50 μg/ml DOX+相应浓度的硒化壳聚糖)组,每组4个复孔,作用12、24、36h后,应用MTT法和克隆形成法检测硒化壳聚糖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逆转倍数,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DOX组和100、200 μg/ml硒化壳聚糖组作用24h后细胞内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DOX组比较,50、100、200、400 μg/ml硒化壳聚糖组对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或P<0.01),且与浓度、时间呈正相关;25、50、100、200、400 μg/ml硒化壳聚糖组细胞的逆转倍数分别为1.11、1.57、1.68、2.09、2.51.硒化壳聚糖明显下调了细胞内p-Akt蛋白表达(P<0.01).结论:硒化壳聚糖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对K562/DOX细胞产生增殖抑制和多药耐药逆转作用.

  • 硫辛酸对多柔比星致大鼠心肌细胞损伤凋亡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张志刚;陈建忠;欧扬;刘平

    目的:研究硫辛酸对多柔比星致大鼠心肌细胞损伤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10、20、40 mg/(kg·d)]硫辛酸组,每组10只,后4组腹腔注射多柔比星3mg/kg,隔日1次,连用6次建模.硫辛酸组于注射多柔比星第2天起腹腔注射相应浓度的硫辛酸,每日1次,连用10d.多柔比星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结构变化,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和心肌细胞中抑制细胞凋亡因子Bcl-2、凋亡基因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肌丝排列疏松、紊乱,大部分线粒体形成空泡,其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强,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硫辛酸组心肌细胞病理形态学变化均改善,且凋亡指数和Bax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硫辛酸可拮抗多柔比星所致大鼠心肌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Bax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有关.

  • 二苯乙烯苷对多柔比星致小鼠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张韶辉

    目的:研究中药何首乌主要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THSG)对多柔比星(DOX)致小鼠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THSG高、中、低剂量组(150、100、50 mg·kg-1·d-1),每组20只,THSG各剂量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2d,第3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单剂量腹腔注射DOX 15 mg·kg-1建立心脏损伤模型,建模同时THSG各剂量组继续灌胃给药5d,然后处死小鼠.观察各组小鼠体重、心脏指数、存活率和心肌病理形态变化,考察小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及心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减轻(P<0.01),心脏指数和存活率均略减小,LDH、CK、MD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GSH含量明显降低(P<0.01),可见明显的心肌纤维断裂甚至消失,心肌间质水肿并伴有局灶性心内膜下出血.与模型组比较,THSG高、中、低剂量组小鼠体重、心脏指数和存活率均无明显差异,LDH、CK、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GSH含量明显增加(P<0.05或P<0.01),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明显好转.结论:THSG对DOX致小鼠心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损伤有关.

  • 奥沙利铂、丝裂霉素和多柔比星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用于乏血供肝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鲁青;高志强;程会云;孙振友;高洪盛;贺光辉;赵允正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丝裂霉素和多柔比星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用于乏血供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丧失手术机会的乏血供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Seldiner法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介入肝固有动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后,经导管注入注射用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每2周1次+注射用丝裂霉素10 mg,静脉注射,每1~3周1次+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1.2 mg/kg,每3周1次,后给予碘化油乳化剂及明胶海绵粒,每月1次,共3次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维适形放疗2 Gy,共25~30次,放射总剂量为50~60 Gy,每3日1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1、2、3年的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1、2、3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下降、放射性疾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丝裂霉素和多柔比星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用于乏血供肝癌患者的疗效较好,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安全性较差.

  • 多柔比星灌注治疗对行TURBT术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王群;胡卫红;胡乃刚

    目的:探讨多柔比星灌注治疗对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疗效以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用药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行TURBT.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术后7d给予含20 mg多柔比星的0.9%氯化钠溶液40 mL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0个月,前8周每周1次,后每月1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和疾病进展情况(缓解率、控制率、进展期生存率),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肿瘤标志物[重组人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同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缓解率和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进展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ICAM-1、sVCAM-1、DKK1和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ICAM-1、sVCAM-1、DKK1和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和尿频/尿急、血尿、排尿困难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柔比星灌注治疗行TURBT后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可以显著降低复发率,减轻肿瘤恶化程度,降低肿瘤活力,安全性亦较好.

  • 载透明质酸-甲基胶原-三元共聚物/多柔比星复合膜的钽支架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作者:李飞;梁嘉碧;祁真;郭新铭

    目的:制备载透明质酸-甲基胶原-三元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多柔比星复合膜的钽支架,并优化处方.方法:以金属钽支架为载体,透明质酸、甲基胶原、三元共聚物为辅料,利用静电自组装反应制备复合膜.以1、30 d的累积释放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透明质酸、甲基胶原、三元共聚物的质量浓度并验证;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结果:优处方为透明质酸1 mg/ml、甲基胶原4.5 mg/ml、三元共聚物100 mg/ml;所制钽支架1、30 d的累积释放度分别为7.57%、84.14%,RSD分别为2.3%、2.1%(n=3),20 d后近似呈零级速率释药.结论:成功制得具有缓释功能的载透明质酸-甲基胶原-三元共聚物/多柔比星复合膜的钽支架.

  • 可剪切聚乙二醇及TAT肽共修饰多柔比星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作者:朱亚勤;李玲;胡青;黄发珍;程亮;程丽芳;陈大为

    目的:制备可剪切聚乙二醇(PEG)及TAT肽共修饰多柔比星脂质体(C-TAT-DOX-LP)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合成膜材二硬脂酸磷脂酰乙醇胺-二硫键-聚乙二醇5000 (DSPE-S-S-PEG5000)、二硬脂酸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TAT(DSPE-PEG2000-TAT),采用薄层色谱(TLC)、红外光谱(IR)、核磁氢谱(1H-NMR)等分别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TAT肽连接率.采用pH梯度法制备DOX脂质体(DOX-LP),后插入法制备C-TAT-DOX-LP,考察其粒径、Zeta电位、形态、包封率,进行体外可剪切试验考察粒径及Zeta电位的变化,并考察48 h的体外释放情况.结果:成功合成并表征了DSPE-S-S-PEG5000及DSPE-PEG2000-TAT,TAT肽连接率为96.3%.所制备的C-TAT-DOX-LP平均粒径为152.1 nm,Zeta电位为-5.4 mV,包封率为91.8%.所得脂质体分布均匀且呈球形.经二硫苏糖醇(DTT)作用,C-TAT-DOX-LP的粒径从155.1 nm降低至140.5 nm,电位由-5.9 mV上升至7.8 mV,二硫键被还原断裂.48h的体外累积释放度约为40%,PEG剪切后有利于DOX的释放.结论:成功制备了C-TAT-DOX-LP,且其具有一定的缓释性.

  • 叶酸修饰pH敏感聚酰胺-胺多柔比星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作者:胡青;季鹏;黄发珍;朱亚勤;程亮;程丽芳;陈大为

    目的:合成及表征叶酸(FA)修饰的pH敏感聚酰胺-胺(PAMAM)多柔比星(DOX)复合物.方法:FA、聚乙二醇(PEG)及DOX通过酰胺、酯的肼解反应连接到PAMAM的外周.采用薄层色谱(TLC)、红外光谱(IR)、氢核磁共振(1H-NMR)表征合成产物,考察复合物的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形态以及DOX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合成的复合物连接了8个FA及10个DOX分子,TLC、IR、1H-NMR均证实了复合物为目标化合物.复合物粒径为(75.2±0.25) nm,Zeta电位为(7.04±0.11) mV,呈类球形.48 h内复合物中DOX在pH 4.5、5.5、7.4的释放介质中累积释放百分率分别为40%、29%、13%.结论:成功合成了FA修饰的pH敏感复合物,该复合物体外释放呈现pH依赖性.

537 条记录 24/27 页 « 12...19202122232425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