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开胸手术前后氧耗量和呼吸氧价的变化

    作者:刘功俭;蒋豪;曾因明

    目的研究麻醉手术前后病人的氧耗量和呼吸氧价(OCB)的变化以及常用各种辅助通气方式对OCB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胸科手术病人,术前没有慢性肺部疾病病人10例为非肺病组,有慢性肺部病史的病人10例为肺病组,于手术前和手术后12h用代谢监测仪分别对病人进行代谢测定,比较病人术前术后VO2变化和手术后两组病人在自主呼吸、CPAP、SIMV和PSV等通气方式下的OCB.结果非肺病组和肺病组病人开胸手术前后VO2有明显的改变,术后EE明显高于术前,特别是肺病组;非肺病组病人手术后OCB为9.2%±3.5%,而肺病组病人手术后OCB为15.4%±7.7%.CPAP可使非肺病组和肺病组病人OCB分别下降1.3%±1.2%(P<0.05)和3.4%±2.9%(P<0.05),SIMV不能降低非肺病组和肺病组病人术后OCB(P>0.05),PSV不能使非肺病组病人OCB降低(P>0.05),但可使肺病组病人的OCB下降6.3%±4.6%(P<0.05).结论开胸手术术后病人VO2明显高于术前,肺病病人更明显;术后非肺病和肺病病人自主呼吸下OCB均增高,而PSV和CPAP可明显降低OCB,SIMV不能降低手术后病人OCB.

  • 两种麻醉方式下上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能量代谢和呼吸氧价变化的比较

    作者:王光磊;刘功俭;曾因明

    目的观察两种麻醉方式下上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能量代谢和呼吸氧价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ASAⅡ级,年龄42~61岁,体重42~75 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Ⅱ组采用全凭静脉复合麻醉.用代谢监测仪分别于麻醉前、麻醉手术中和麻醉清醒后进行代谢测定.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手术中的氧耗量(VO2)、二氧化碳产生量(VCO2)、能量消耗(EE)均低于麻醉前,而呼吸商(RQ)高于麻醉前(P<0.05);Ⅰ组患者手术后VO2、VCO2、EE、RQ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手术后VO2、VCO2、EE均高于麻醉前(P<0.05),RQ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患者术后VO2、VCO2、EE均升高,RQ降低(P<0.05);Ⅱ组患者呼吸氧价明显高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与全凭静脉麻醉比较,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能够减少术后的能量代谢,降低呼吸氧价.

  • 低潮气量联合低呼气末正压机械通气用于肺叶切除术患者单肺通气的效果

    作者:史玉华;魏智慧;韩田

    机械通气常用于临床麻醉和重症治疗,其目的是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减少呼吸功,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压力-容积关系.但传统通气模式所致的肺损伤[1-2],已日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 COPD急性加重期压力支持通气模式下呼气触发灵敏度对呼吸效率的影响

    作者:张鲁涛;阎锡新;王悦;杨红申;齐天杰

    目的 探讨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模式下呼气触发灵敏度(expiratory trigger sensitivity,ET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潮气量(tidal volume,Vt)、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吸气时间(inspiratory time,Ti)、口腔阻断压(mouth occlusion pressure,P0.1)、浅快呼吸指数(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RSB)及有效吸气阻抗(inspiratory impedance,P0.1/Vt/Ti)的影响,揭示ETS对呼吸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12月-2008年1月收入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的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31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伽利略金型呼吸机.病情稳定后采用PSV模式,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机调整ETS%水平于5%、35%、65%,通气30~60 min后测量Vt、RR、Ti及P0.1,并计算RSB和P0.1/ Vt /Ti.应用自身对照的方法 对不同ETS%水平下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ETS%水平增加,Vt和Ti减少(P<0.05), RR、RSB及P0.1/Vt/Ti增加(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1在ETS 35%水平较低,但在ETS 5%与ETS 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SV模式下随ETS%水平增加COPD患者的呼吸效率降低.

  • 小切口与传统二尖瓣置换术后呼吸动力学的变化

    作者:蔡俊赢;徐国海

    目的 探讨小切口与传统二尖瓣置换术后呼吸动力学变化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心病患者30例,根据是否应用单肺通气分成两组:小切口组(n=15)和传统二尖瓣置换术组(n=15).在围术期用BICORE CP100呼吸功能监测仪监测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呼吸功等呼吸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的胸肺顺应性术后均出现降低,小切口组于术后2h、4h较诱导后明显降低(P<0.05),术后6h基本恢复至诱导后水平;而传统组术后2h较诱导后明显下降(P<0.05),术后6h基本恢复.两组的气道阻力术后均出现增加,小切口组于术后4h高于诱导后水平(P<0.05),然后逐渐下降;传统组于术后2h高于诱导后水平(P<0.05),术后6h基本恢复.两组的呼吸功均于术后2h明显增加(P<0.05),至术后6h后基本恢复.两组间呼吸动力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呼吸支持时间相同.结论 小切口与传统二尖瓣置换术对术后呼吸动力学的改变相似,因此术后早期拔管也应谨慎.

  • 持续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作者:王厚力;王仲;于学忠

    目的对持续正压通气(CPAP)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于我院急诊抢救室救治的24例轻、中度急性左心衰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即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PAP 5 cmH2O,观察记录治疗15 min后患者的重要生理参数的改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应用CPAP 15 min后,患者的呼吸频率下降虽然并不明显,但有统计学差异[(35±8)vs(33±7),P=0.001];血气分析中患者的PaO2、SaO2有明显提高[(56±6)vs(71±11),P<0.001;(86±6)%vs (95±5)%,P<0.001],但PaCO2、pH值改变没有统计学差异[(38±6)vs(39±5),P=0.376;(7.32±0.07)vs(7.32±0.05),P=0.245].在治疗15 min后,患者的心率、平均血压都有明显的改善[(107±21)vs(100±23),P<0.05;(104±15)vs(85±7),P<0.001].结论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中,CPAP可以迅速改善患者的氧合,这可能是功能残气量增加、通气/血流配比改善的结果,患者的有效肺通气量没有明显的增加,临床表现支持患者呼吸功能的消耗减少,对患者的整体治疗是有利的.患者循环参数的改善可能是药物治疗与CPAP的综合结果,CPAP对循环系统的具体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及护理研究进展

    作者:梁雁

    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当危重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呼吸支持是挽救急、危重患者生命关键的手段之一,因而,呼吸机在临床救治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器械.目前,呼吸机已广泛应用于急救、麻醉、ICU和呼吸治疗等领域,挽救无数患者的生命.随着呼吸机广泛应用,其并发症也不容忽视;主要并发症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低氧血症、心律失常、通气过度、消化道出血、心输出量降低、神经肌肉麻痹、氧中毒等.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常见并发症之一;所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48h以后,和(或)拔管48h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1],属难治性肺炎,目前尚缺乏快速理想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治疗主要依赖于经验用药.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和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该疾病的诊治水平.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治疗中外源性呼气末正压的设置

    作者:盛华;朱惠莉;李向阳;周伊南;符礼刚;陈琳

    目的 探讨适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外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e)的设置范围.方法 明确诊断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36例,按PEEPe为0时的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的40%(40%PEEPi组)、50%(50%PEEPi组)、60%(60%PEEPi组)、70%(70%PEEPi组)、80%(80%PEEPi组)、90 %(90%PEEPi组)和100%(100%PEEPi组)设置PEEPe,监测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和动脉血气变化.结果 随着PEEPe的升高,呼吸功下降,呼吸机做功升高,60%、70%、80%、90%和100%PEEPi组与基础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食管压差随PEEPe的升高而下降,70%、80%、90%和100%PEEPi组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气道峰压、平台压随PEEPe的升高而升高,60%、70%、80%、90%和100%PEEPi组与基础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00%PEEPi组与60%PEEPi组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输出量和心指数随PEEPe的升高而下降,90%、100%PEEPi组与基础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将PEEPe设置在PEEPe为0时所测得PEEPi的60%~80%范围内.可减少患者所做呼吸功,提高机械通气效率,改善呼吸系统顺应性,且对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小.是适合COPD患者的PEEPe设置范围.

  • 呼吸功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洪涛;杭燕南

    呼吸功是肺与胸廓扩张时所需做的功,公式为:呼吸功=压力×容积,单位为J/L或J/min,目前常用CompbellDiagram法和压力容量环面积来计算.监测时,压力探头所放位置及病人通气方式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压力容量环,所得呼吸功相应不同.辅以呼吸机的自主呼吸病人,呼吸总功WOBtot=生理呼吸功WOBphy+附加呼吸功WOBimp.WOBphy可作为拔管指标,WOBimp可指导PSV、CPAP、BiPAP等压力水平的设置,呼吸功现已成为疗效较好的通气模式的客观衡量尺度.

  • 呼吸功对COPD肺肾两虚患者康复治疗的研究

    作者:徐桂华;朱佳

    目的探讨呼吸功对COPD肺肾两虚患者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呼吸功疗法20例(观察组),体外膈肌起博10例(对照组),对临床症状、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以及膈肌升降幅度的变化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两种方法治疗2个疗程后,均显著改善肺功能、血气成分、以及膈肌的运动幅度(P<0.01),呼吸功疗法在综合疗效方面明显优于体外膈肌起搏(P<0.01).结论呼吸功疗法对COPD肺肾两虚患者康复治疗有明显的疗效.

  • 肺源性和非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的顺应性及呼吸功比较

    作者:李子龙;吴立峰;方强;吴晓梁

    目的 观察肺源性和非肿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早期病人应用不同水平呼气末正压(PEEP)时静念呼吸系统总顺应性以及呼吸功的差异.方法 将22例ARDS患者分为肺源性ARDS组(ARDSp,10例)和非肺源性ARDS(ARDSexp,12例).通过肺监测仪和呼吸机记录食道压变化值(APeso)、平台压、呼气末压力、呼吸功,通过公式计算静态呼吸系统总顺应性的数值.结果 随着PEEP水平的提高,两种原因ARDS的呼吸功均增大;ARDSp的呼吸功火于ARDSexp,除了在15 cmH2O水平;在不同PEEP水平时,ARDSp和ARDSexp的静态呼吸系统总顺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RDSp的呼吸功大于ARDSexp,两者的呼吸系统总顺应性差异无显著性.

  • 调节触发压力灵敏度与呼吸末正压的关系

    作者:王焕君

    调节触发灵敏度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患者的吸气努力,降低呼吸功,防止人-机对抗.可选用流速触发或压力触发,高档呼吸机上同时配有这两种装置.触发压力灵敏度反映了患者自主吸气触发呼吸机做功大小.压力触发方式可分为:气控Ⅰ型、气/流体逻辑控制、压力传感器控制三种方式.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焦月华;林兰勤

    无创正压通气(NPPV)是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正压通气,通常经过鼻/面罩等方法连接患者.和有创机械通气一样,无创机械通气也能通过改善肺通气和肺换气功能降低呼吸功,对呼吸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临床研究证明,部分患者应用NPPV可以减少急性呼吸衰竭的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相应的并发症,改善预后.

  • 机械通气治疗脊柱侧凸畸形伴呼吸衰竭16例分析

    作者:朱寅南

    脊椎侧凸畸形是指脊柱的一段或几个节段弯向侧方形成一个弧度,胸部的生理解剖正常结构遭到改变,从而导致胸廓肺顺应性减低,呼吸功增加,通气量降低,容易并发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导致呼吸衰竭.本院自1997年6月至2002年6月用机械通气治疗脊柱侧凸畸形并呼吸衰竭1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上)

    作者:钮善福

    机械通气治疗是利用呼吸机的机械通气装置,建立肺泡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形成肺泡通气的动力,产生气流和提供不等浓度的氧,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降低呼吸功,达到改善或纠正缺氧、CO2潴留和酸碱失衡,以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方法.

  • 无创性经面(鼻)罩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作者:丁艳

    机械通气系利用机械装置进行通气以代替、控制或改变自主呼吸,达到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为目的的措施.传统方法经口(鼻)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不仅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而且并发症多、护理工作繁重,容易造成脱机困难等等.近年来,国内外开展无创性机械通气技术,如面(鼻)罩正压通气等.其优越性日益明显,对患者而言,并发症少,甚至可指导某些患者在家庭使用.比有创通气的护理工作量也相对减轻.

  • ASV和SIMV对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和呼吸功影响的研究

    作者:周明根;邓义军;何志捷;黄子通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和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部分支持通气过程中对内源性PEEP(PEEPi)和呼吸功的影响.方法:30例有自主呼吸的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在同样的分钟通气量和PEEP的设置下,先予以SIMV1(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通气,45 min后改为ASV模式通气,时间为45 min,结束后再次回到SIMV2模式(参数设置与SIMV1一致),通气时间为45 min.记录上述三个45 min后的呼吸力学等参数.结果:ASV模式下的平台压下降明显,P<0.01;相对于SIMV1模式PEEPi的发生率为43.3%,ASV的发生率为20%,P<0.05;器械附加功(WOBimp)和吸气压力时间乘积(PTP)均小于SIMV1下的参数,P<0.01.结论:在部分支持通气过程中,ASV相对于SIMV,能明显改善高通气力学状态,有利于降低呼吸负荷和呼吸做功.

  • 麻醉手术期间小儿和成人呼吸氧价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梁仕伟;肖金仿;杨吉武;陈晔明;林春水;古妙宁

    目的比较麻醉手术期间成人和小儿呼吸氧价的变化.方法成人和小儿颅内肿瘤手术患者各12例,分为成人组和小儿组.在快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分别在诱导前5 min、切皮前1 min和手术开始后30、60、120、180min及术毕时等各时点记录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各项参数.结果在整个观察期间,两组病人血压的波动幅度不大(P>0.05),小儿组病人的心率均较成人快(P<0.01).两组切皮前1 min、手术开始后30 min的氧耗(VO2)与诱导前(组内)有显著性差异(P<0.01);小儿组在切皮前1 min和手术开始后30 min时的VO2较成人组高(P<0.05);小儿组与成人组比较,在切皮前1 min、手术开始后30min及术毕时的呼吸氧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手术开始后60、120min时的呼吸氧价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麻醉手术期间,小儿组的VO2显著高于成年组,而小儿组的呼吸氧价却明显低于成年人.

  • 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脱机过程的应用

    作者:赵一菊;袁祥光;黄彩燕

    目的:探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效果,评价BIPAP与压力支持通气(PSV)在脱机过程中的适用对象.方法:前瞻、随机将3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经APACHE-Ⅱ评分管理并充分齐同平衡,分为BIPAP治疗组和PSV治疗组;每种模式稳定30 min后测定呼吸力学、血气指标、患者舒适度评分、治疗结束后记录脱机时间及并发症.结果:两种模式在患者呼吸功、舒适度评分、血气分析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IPAP与PSV均可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脱机过程,PSV更适用于自主通气努力较大患者:相较而言,BIPAP更能减少医务人员管理强度.

  • 氦氧混合气体在治疗气流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夏熙郑;巨春蓉

    气流阻塞性肺疾病主要包括COPD和支气管哮喘,两者的共同特征为呼出气流受限.由于气道阻力增高,导致肺动力性过度充气,内源性呼气末正压的存在,使呼吸功明显增加.而氦气是一种低密度气体,可以降低气道阻力、减少残气量,从而减轻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减少呼吸功,改善肺功能.

50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