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不能代替手工显微镜分类
目的:探讨Sysm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时中间细胞增高的原因以及在做血常规时,是否需要做手工显微镜分类.方法:将血常规结果中中间细胞>15%的标本,同时将血涂片用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染色后,用显微镜目测法镜检.结果:中间细胞大于正常值的标本中,有假阳性出现;50例标本中,有假阳性30例(60%).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不能代替手工显微镜分类,应将中间细胞大于正常值的标本进行手工分类.
关键词: KX-21血细胞分析仪 中间细胞 增高原因 -
外周血涂片中检出组织胞浆菌一例
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普及,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相关参数的检测数据很快就能得出.但是,外周血三系(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有异常情况时,血细胞分析仪中的"中间细胞"值不一定会超出参考范围.血细胞形态学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被忽视了,以致造成漏诊、误诊现象的发生.
-
CA-570血液分析仪非血液病人白细胞不分类病例观察
CA-570是一种可进行白细胞分类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DILVID 610溶血素配套使用,在进行血液分析时,血液中的白细胞在溶血稀释液中脱水后,根据其大小不同,通过小孔时产生的脉冲也不同而被分成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二个基础细胞群,再通过数学统计的方法分出淋巴细胞、粒细胞和中间细胞.中间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幼稚细胞,它们脱水后的体积介于淋巴细胞和粒细胞之间.CA-570软件设计的白细胞分类的范围是:淋巴细胞25%~50%,CV约2%~5%.粒细胞40%~80%,CV约1%~3%.中间细胞3%~6%,CV约10%~15%.如果被分析的血液中的白细胞成份超出此范围,则仪器只划出大致的分布曲线而不显示分类结果.
-
联合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 治疗隐球菌脑膜炎并巨球蛋白血症1例临床报道
临床资料患者,女,51 岁,因发热、头痛39 天于2008 年8 月13 日入院.患者于2008 年7 月4 日出现发热、头痛、恶心,无呕吐,当地镇医院就诊考虑"感冒",治疗4 天,症状无改善,7 月9 日县医院行头颅C T、胸片检查未见异常,7 月10 日至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血常规:WBC5.0×109/L,RBC2.06×1012/L,Hb 77g/L,PLT78×109/L,淋巴细胞0.451,中性粒细胞0.467,中间细胞0.082.腰穿测颅压300mmH2O,细胞数80,糖2.68mmol/L,氯128.9mmol/L,真菌及隐球菌(-),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增生明显活跃,淋巴细胞增生明显,腹部B 超:肝、脾稍大,胆囊、双肾未见异常,头颅MRI 检查无异常,给予"甘露醇、速尿、甘油果糖、阿昔洛韦、地塞米松、头孢呋辛、奥克、卡马西平"治疗,效果不佳,于7 月21 日转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治疗,血常规:WBC3.8×109/L,RBC1.951012/L,Hb 52g/L,P L T86×109/ L,淋巴细胞0.481,中性粒细胞0.478,中间细胞0.051.
-
Sysmex 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时中间细胞增高的原因探讨
目的:探讨Sysmex KX-21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时中间细胞增高的原因.方法:将血常规结果中中间细胞大于15%的标本,同时将血涂片进行瑞氏染色后,用显微镜目测法镜检.结果:中间细胞大于正常值的标本中,有假阳性出现;242例标本中,有假阳性145例,占59.9%.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不能代替手工显微镜分类,应将中间细胞大于正常值的标本进行手工分类.
关键词: KX-21血细胞分析仪 中间细胞 增高原因 -
AC-900血球计数仪对白细胞分类中间细胞异常提示的可信性
SWELAB AC-900血球计数仪是采用电阻法进行细胞计数和细胞尺寸测量,根据细胞的大小将白细胞进行三分类:LYM(淋巴细胞)MID(中间型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GRA(中性粒细胞),在分类过程中,若MID前打*号时,提示有异常细胞,应该做血液的显微镜检查,在此我们对有*提示的标本和无*提示的标本分别做了人工镜检,观察AC-900对MID有*和无*提示的标本的可信性,结果发现有*MID的必须做人工镜检以确定异常细胞的类型;无*MID的结合临床诊断、白细胞多少应适当做人工镜检,以防漏检.
-
白细胞直方图分析的临床意义
1 原理BC-3000型血液分析仪可以将经过特殊溶血剂处理后的白细胞,根据其体积大小分配在35~450 fl的不同通道中,从而得到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并按白细胞体积大小的不同区分为3个群,在白细胞直方图上表现为3个峰.第1群:小细胞区(35~89 fl),主要为淋巴细胞,包括成熟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第2群:中间细胞区(90~159 fl),包括单核细胞、原始细胞、幼稚细胞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第3群:大细胞区(160~450 fl),包括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以及杆状核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
-
溶血剂用量对新生儿血液分析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的影响
目的:探讨溶血剂用量在血液自动分析仪中对新生儿白细胞总数、分类计数、直方图的影响.方法:对CELL DYN1600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不同用量溶血剂,计数新生儿白细胞,观察其总数、分数计数及直方图的改变.结果:随着溶血剂用量增加,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降低,淋巴细胞绝对值和中间细胞绝对值增高,直方图恢复为正常曲线.结论:新生儿处于生理缺氧状态,其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都高(Hb>200g/L).常规溶血剂用量不能将红细胞完全破坏,加大溶血剂用量,可以使白细胞正确分类,总数准确.
-
血常规不同时间测定对中间细胞的影响
目的了解血常规不同时间测定对中间细胞的影响.方法对30例急诊随机病人的指端血,在采血后不同时间内,即1分钟、5分钟、10分钟,应用C-D1700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并与手工分类对比.结果不同时间测定,其中间细胞存在显著差异(P<0.05).1分钟检测其中间细胞明显高于5分钟、10分钟.且警示信号亦多.仪器检测其中间细胞与手工分类的符合率为:1分钟40%、5分钟93%、10分钟100%.结论采血5分钟后进行仪器检测,中间细胞稳定,但仍需要显微镜手工分类符合.
-
血涂片镜检是血球计数仪不可替代的标准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血球计数仪大致可分为光学型和电光型,其计数原理就是利用电阻法,能够精确测量悬浮液中颗粒的数量和大小,根据血细胞通过微孔时瞬间的电阻变化产生脉冲电流而计数.目前三分类仪器都是根据WBC的体积大小分类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区分幼稚、嗜酸、嗜碱、单核、异淋和有核红细胞及中毒颗粒等.甚至有些小颗粒细胞也当做中间细胞、一些大淋巴细胞当做粒细胞计数,也有大片成簇的血小板也当做白细胞计数[1].要想弥补血球计数仪的局限性,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必须遵照以下原则:①结果在正常范围内,直方图正常可不行推片检查.②在中等大小细胞增高,白细胞降低或增高,直方图发生改变时必须行血涂片镜检.③在贫血、血液病、化疗过程中、癌症患者感冒发热长期不愈等必须涂片镜检.
-
细胞分类做涂片镜检的临床意义
自动化血液分析仪是根据白细胞体积大小分二、三类,而对白细胞形态无法鉴定,就是说它不能区分幼稚、嗜酸、嗜硷及单核等,也不能识别异淋和有核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 ,甚至一些小粒细胞会当作中间细胞,一些大淋巴细胞又当作粒细胞计数,这样一来就易造成分类方面的漏误.
-
标本放置时间对白细胞分类中间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检测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诊标本放置时间对白细胞分类中间细胞及血小板计数检测的影响.方法分别用DYN-CD1700 、 DYN-CD1600 和 Sysmex KX-21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同一标本不同时间(1h内)的中间细胞及血小板.同时采用人工显微镜分类计数白细胞及血小板.结果 15min内白细胞分类中间细胞,三台自动化分析仪均比人工显微镜分类计数偏高.15min内三台自动化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值比人工显微镜计数均偏低(P<0.05).结论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急诊患者血常规佳时间标本采集15min后上机,既快速又准确.
-
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报告
软骨黏液瘤是极少见的骨良性肿瘤,现报告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1 病例资料患儿女,5岁,因左小腿肿痛10d入院.查体:左小腿近端肿胀疼痛,X线片示左胫骨近端空泡样变.病理检查:大体所见:破碎灰白样组织约5cm×4cm×2cm,切面大部分质韧;镜下见:肿瘤细胞呈星芒状、卵圆形,细胞大,核染色质深,散在分布于黏液软骨样基质中,呈结节状,结节中间细胞较少,周边细胞密度较高,并见散在多核巨细胞,局部见残留骨组织(图1).免疫组化:梭形细胞Vim+,软骨样细胞及间质S-100(+),见图2.病理诊断:(左胫骨近端)软骨黏液纤维瘤.
-
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律发生的原理及心电散点图
1.1发生的原理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的连接处,呈一扁平椭圆结构,是一结构功能体。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行使整体功能,控制心脏的节律,使心率“平滑”地增速或减速;理想状态下,心率的增速与减速遵循正弦曲线的形式[1]。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上部(头部)细胞的兴奋频率快,下部(尾部)细胞的兴奋频率慢,中间细胞的兴奋性介入两者之间。他们彼此协调,以当时机体生理代谢的需要发放适宜的起搏频率起搏心脏。当窦性心律快时,其节律相对规整,窦性心律慢时,其节律相对“不齐”或不规整。当窦房结细胞的兴奋性下降时,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当窦房结细胞的兴奋性增强时,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这些表现可是生理性的,亦可是病理性的。当窦房结整体功能不协调时,可表现为窦房结功能的分离,可分为“纵向分离”和“横向分离”[2]。当窦房结功能整体降低时,还可表现为心率的整体变化范围变窄,以及心率的瞬时变异范围变小。 -
酮症低血糖引起昏迷1例
女,1岁6个月.6 h前家长发现患儿出现喘息,呕吐1次, 呈非喷射状,为胃内容物,精神差,嗜睡,无发热、咳嗽,之后病情逐渐加重,出现意识不清,急入院.查体:体温37.4,呼吸48,脉搏120,意识不清,呼吸深长,双瞳孔约0.3 m m,对光反射存在,口唇稍红,全身皮肤粘膜无皮疹及出血点,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腹、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既往体健,否认特殊药物史.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17×109/L,淋巴细胞0.40,中性粒细胞0.54,中间细胞 0.66,红细胞4.54×1012/L,血红蛋白123 g/L,血小板354×109/L;尿常规 :尿酮体(++++);血CO2-CP 27 mmol/L;血钾、钠、氯均正常;血糖1.8 mmol/L.
-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的变化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血清IAP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统计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对血清IAP水平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间细胞绝对计数进行Spearman双变量相关和直线回归分析.对血清IAP水平与外周血CD+4、CD+8、CD+19、CD+56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血清免疫球蛋白G、A、M、E水平进行Spearman双变量相关和偏相关分析.结果:98例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AP异常降低率和异常升高率分别为59.18%(58/98)和5.1%(5/98),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IAP水平与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224,P=0.026和r=0.366,P=0.005);血清IAP水平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中间细胞绝对计数之间均无显著性相关性(r=0.067,P=0.076和r=0.113,P=0.268);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为影响血清IAP水平的主要因素(偏回归系数=1.024,P=0.004).血清IAP水平与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免疫球蛋白G呈显著负相关(r=-0.2037,P=0.048),与免疫球蛋白M呈显著正相关(r=0.3281,P=0.001).结论:代表肝脏贮备功能急性下降的血清前白蛋白为影响血清IAP水平的主要因素.在慢性肝炎活动期,血清免疫球蛋白M升高可能上调IAP的合成和分泌,而血清IAP的升高可能下调免疫球蛋白G的合成和分泌.
-
Coutler全自动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对白血病提示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Coutler全自动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对白细胞直方图和白细胞分类中间细胞异常对白血病提示诊断价值.研究血液分析仪提示不同程度中性粒细胞增高对白血病提示诊断价值.方法用Coutler全自动三分类血液分析仪测定EDTA-K2抗凝血;同时,制作血涂片,经瑞士染色,由进修过骨髓的专职人员做白细胞分类镜检.结果100例白血病标本中不同类型白血病白细胞直方图和白细胞分类中间细胞异常程度不同,Coutler全自动三分类血液分析仪中间细胞增高、白细胞直方图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对白血病提示诊断价值.结论Coutler全自动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对白细胞直方图和白细胞分类中间细胞异常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对白血病提示诊断价值必须手工复片.
-
1例小细胞肺癌误诊为纵隔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治报道及文献复习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个独特的肿瘤亚群,根据形态学可分为:小细胞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过去曾叫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神经内分泌癌(1~3级)、中间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恶性类癌和类似于类癌的周围型小细胞癌[1].小细胞肺癌属于经典的神经内分泌肿瘤[2]的一种,精确的细胞起源尚不清楚,很可能是多潜能支气管前体细胞向肺癌的各种组织学类型分化[1],目前多认为小细胞肺癌起源于神经内皮细胞[2].
-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细胞直方图的庆用及分析
在进行白细胞根据大小分配在不同计算机通道中,从而得到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反之从图形的变化可以估计被测血液中的细胞群体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细胞图并无特异性,比如中间细胞可包括大淋巴细胞、原始细胞、幼稚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