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把握重点环节提高内科见习教学质量
临床见习是医疗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从纯理论进入临床实践的桥梁.教育对象是刚开始接受临床理论知识,但完全没有临床实践的大学三四年级医学生.在这一阶段配合大课理论教学进度到病房见习典型病例可以加深对大课理论教学的理解和掌握,初步学习和培养临床思维方法,为临床毕业实习及实现由医学生向医务工作者的转化,打下良好的基础.过去一年笔者脱产带教内科见习,围绕几个重点环节,积极探索和实践,努力提高见习教学质量,取得一定成效,现以呼吸内科见习为例,将经验介绍如下.
-
浅析如何提高五年制本科内科见习质量
内科学作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知识来源于医疗实践,见习课对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诊治病人的技能以及引领学生进入医疗实践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内科学系统内容繁多,见习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内科见习质量,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临床知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加强内科临床见习带教培养护生观察能力
内科临床见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见习效果好坏关键在于护生观察能力强弱,良好观察力是临床采取有效医护行为必备前提.加强见习环节培养护生观察能力非常有必要,通过畅通见习渠道、联手医护共同带教、多元化选择病例、加强指导等环节,有效提高护生观察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护生.
-
翻转课堂联合微信公众平台在心血管内科见习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和微信公众平台在心血管内科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12月在温医大附一院见习心内科的2014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13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5人.传统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改组采用翻转课堂结合微信教学.带教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理论考核、操作进行评估教学质量.比较两组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结果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教改组的见习医学生对其教学的兴趣度、接受度明显提高;其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翻转课堂联合微信平台的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见习中切实可行,可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
以临床路径为指导规范内科见习的体会
内科学是研究内科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规律及诊断方法和防治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临床见习是衔接基础理论与临床实习的桥梁,对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临床意识、临床医学技能等[1]有重要作用。面对内科学繁杂的疾病种类以及复杂的诊治方法,如何高效、规范的完成内科见习值得大家思考。
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CP)是以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诊疗指南为指导,针对某种疾病建立的标准化治疗模式与程序,它可以起到规范医疗行为、降低成本和提高医疗质量的作用[1]。曾经有报道指出临床路径式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实习医师的临床动手能力[2]。自我院以卫生部2010版临床路径为蓝本在内科实施临床路径以来,作者尝试以临床路径为指导规范内科见习,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
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在内科学见习中的实践与探索
目的:探讨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在内科见习中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方法:将2003级临床系1组64名学生随机分为传统见习组和以病例为引导的见习组,进行内科学循环、呼吸、消化系统内容教学,比较两组效果的差异.结果: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组在分析问题、提高临床思维方面优于传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病例为引导的内科学见习方法较传统教学更具有优越性,更适合内科见习教学.
-
思维导图在内科学见习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思维导图在内科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提升内科学教学质量。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12级临床内科见习生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增加思维导图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见习中期考试理论成绩分别为(72.17±7.30)分和(67.00±6.35)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925,P<0.05),病例分析考核成绩分别为(74.93±7.24)分和(68.90±8.13)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037,P<0.05),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75.17±7.20)分和(69.27±7.40)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36,P<0.05),实验组80%的学生对思维导图感兴趣。结论:思维导图在内科见习中的使用,弥补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条理性及系统性的不足,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成绩。
-
急诊开放式教学在内科见习中的应用和思考
内科见习是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学科,急诊科是培养学生应急能力、急救技术和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科室,文章探讨了急诊开放式教学引入内科见习的可行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
内科学见习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
目的:探讨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在内科学见习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2014级参加临床见习的64名学生随机分为传统方法组和多种方法组进行内科学见习,传统方法组全部采用案例式教学,多种方法组按教学大纲内容,根据疾病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综合应用).通过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多种方法综合应用能提高主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提高临床应用能力;对所应用的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较高.结论: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较传统教学更具有优越性,更适合内科见习教学.
-
“剥洋葱法”在内科见习病例讨论的应用
目的:探讨“剥洋葱法”在内科见习病例讨论中的可行性.方法:以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理论考试.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实验组方法满意度高,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剥洋葱法”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值得应用.
-
多种教学方法在八年制医学生见习中的体会
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多种教学方法在北京大学医学部2003级八年制临床医学生的见习效果,为今后改进见习教学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后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相对较好的见习效果,与见习教师单独讲课等其他单一方法相比较更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
探究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呼吸内科见习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探究式教学法在呼吸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学生80名按随机数字法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探究式教学法),对照组(传统教学法),对比分析两组差异.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多阶段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核心能力、病例分析成绩、期末总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核心能力和成绩.
-
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见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对于提高内科见习效果,提高护生运用护理程序能力的作用.方法将446名在本科见习的护理大专生分为2组,实验组护理大专生236名,在护理见习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病例,在教师的引导下护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行健康指导;对照组210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带教教师对2组护生运用护理程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2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案例教学法提高了护生的学习热情,护生通过实践提高了护生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增加了师生情感与互动.
-
PBL 联合CBL教学在消化内科见习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医学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涉及各个方面;而临床见习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立体式教学思维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这需要带教老师带领见习医生到各科室与患者接触,对教学内容采取普遍联系,将课本理论知识现实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时间、空间等多个方面,全景展示教学内容的一种方法[1-3]。本研究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将见习医生分为综合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对两组见习医生的考核成绩及反馈意见进行对比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留学生消化内科见习中的应用及评价
近年来,随着国内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来华学习。由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具有许多与国内医学生不同的特点[1]:首先,留学生大多比较自信,对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的“中国式教学”模式并不认同,相反,留学生在老师授课时会随时打断并提问;其次,这些国家的留学生大多不会中文,而英文发音往往和美式或英式英语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授课老师做更多准备;第三,在见习过程中,留学生因为语言的限制,无法很好的和患者交流,在询问病史及阅读病历方面存在困难。如何结合临床患者准确而又生动地完成带教,是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
肾内科临床见习带教的体会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从单纯课堂教学步人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临床见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临床教师的指导下,将临床所见的实际病例与已在课堂上学到的书本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其基本临床素质,培养临床思维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学道德品质、医患沟通能力,从而为其实习及毕业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就带教老师如何从3个方面改进教学并培养在肾脏内科见习的医学生谈谈体会.
-
医学生心内科见习基本能力培养
心血管内科专业因病种多、病情危重、体格检查比较复杂抽象,使很多医学生在临床见习中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我们在心内科的临床见习教学中,结合本科室病房条件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
问题解决型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应用探讨
临床见习课是医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第一步,是学生从课堂走向病房的桥梁,也是学生真正与病人接触的开始.通过见习,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大课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将来的临床实习以及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目前的课程安排,医疗环境及教学方法上尚存在着许多困难和矛盾,给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值得临床带教老师的关注.
-
采用多样化教学提高内科见习质量
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重点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内科见习是内科学习的实践环节,这个环节能够使理论知识与医疗实践、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使学生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加深理解与掌握,是一个关系到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重要环节[1-2].我们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努力提高内科见习质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
内科见习课教学的思考
临床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对象是病人,是各种各样的复杂病情和千变万化的临床表现,临床见习的学习特点对3~4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学习方法上的转折点,这要求学生改变以往往"学"而无机会"用"的局面.本文从教师的教学前准备,实习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教学观念和方式的转变3个方面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提高见习教学水平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