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冷光源电吸和双极电凝在扁桃体术中出血应用
冷光源电吸和双极电凝已较广泛应用于现代颅脑手术中,我科自2000年以来应用冷光源电吸和双极电凝于86例扁桃体摘除术中止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致康胶囊在扁桃体手术的临床应用观察
扁桃体摘除术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手术,为减少扁桃体术中出血,术前一般都使用止血药,我科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扁桃体术前予患者口服致康胶囊可减少术中出血,现报告如下.
-
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的巡回配合体会
前列腺增生也称良性前列腺肥大,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病.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术中出血多.
-
结扎子宫动脉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1O例体会
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剖宫产术中具有极大出血的危险,迅速有效的控制出血是抢救的关键.我院自1998~2000年采用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治疗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性术中出血10例,取得了满意的止血效果,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LM)的手术适应证及不同部位、大小的肌瘤对手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62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浆膜下肌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大于单发肌壁间肌瘤组(P<0.05);肌瘤直径>5 cm,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大于肌瘤直径≤5 cm者(P<0.05).结论 浆膜下肌瘤、直径>5 cm的肌瘤在LM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
-
宫颈环形电切术在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其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LEEP对6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治疗,对其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LEEP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随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成正相关关系.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一致占66.2%;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占7.7%;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占26.1%.LEEP治愈率90.8%(59/61),手术时间中位数8.00min,出血量中位数9.50 ml,术后出血量多5例7.7%(5/65).结论 LEEP为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提供可靠的病理标本,只要掌握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步骤,注意术后定期追踪随访,可获得满意疗效.
-
剖宫产术中催产素应用时机的探讨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提前(胎儿娩出前)静脉滴注催产素对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研究组:对1250例剖宫产手术(其中腹膜内术式963人,腹膜外术式287人)在切开子宫吸去羊水准备娩头前小壶内快速静脉滴入催产素10U,记录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间隔(U-DI)时间、胎盘剥离情况(自行或人工剥离)、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并与对照组150例手术(传统方法即胎儿娩出后小壶内快速静脉滴入催产素10U,其中腹膜内术式100人,腹膜外术式50人)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子宫收缩好,子宫切口边缘出血少,胎盘自行剥离率高,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腹膜外术式研究组胎头娩出容易,U-DI明显缩短(P<0.05),新生儿窒息率降低(P<0.05),腹膜内术式中两组U-DI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提前应用催产素能减少术中出血,安全有效.
-
浅淡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的原因及护理
剖宫产常用的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寒战是麻醉后的常见并发症[1],寒战病人为产生更多的热量会增加氧耗,降低凝血物质活性,导致术中出血增加,直接损害免疫功能,降低机体对伤口感染的抵抗力.现对其原因及护理报道如下.
-
改良补丁缝合技术在治疗前置胎盘子宫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应用
目的 观察改良式补丁缝合技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 前置胎盘术中胎盘剥离面活动性出血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在胎盘剥离面活动性出血处行补丁缝合术止血,对照组在胎盘剥离面出血处宫腔内“8”字缝合,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段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2h出血量、有效止血率、子宫切除率、产率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局部补丁缝合术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面出血有效、快速、简便、直观止血方法.
-
鼻窦手术术式选择、术中出血与手术效果探讨
随着近些年来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鼻内镜手术已经在各个基层医院普及和推广,手术适应证的范围不断扩大.鼻内镜手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能够降低患者的创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逐渐代替了常规的鼻息肉手术[1].笔者选取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的85例进行鼻内镜手术和柯-陆氏术式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鼻窦手术的手术方式选择、术中出血手术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剖宫产术中催产素静脉推注与宫壁注射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时快速静脉推注催产素对术中出血的影响.方法:研究组:对100例剖宫产手术在胎头娩出时用25%葡萄糖20ml加催产素20U静脉快速推注,记录术中出血量及胎盘剥离时间,并与对照组100例胎儿娩出后宫壁注射催产素20U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子宫收缩好,子宫切口边缘出血少,胎盘自行剥离快,术中出血明显减少(P<0.01).结论: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时静脉快速推注催产素对减少术中出血明显优于宫壁注射催产素.
-
宫腔填塞纱布条治疗43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宫腔填塞纱布条对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77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取宫腔填塞纱布条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子宫按摩加药物止血治疗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止血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者出血量稍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止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极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宫腔填塞纱布条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具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缩短止血时间.
-
子宫浆膜下肌瘤的腹腔镜治疗
目的 探讨腹腔镜浆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 例浆膜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腔镜组及传统开腹组,每组15例,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与传统开腹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浆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32例再次新式剖宫产术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1年8月行新式剖宫产术596例,其中二次新式剖宫产术32例(占5.37%),本文通过第2次手术所见,对新式剖宫产术腹腔粘连、子宫切口愈合以及再次手术指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鼻内镜直视下腺样体微波热凝术
传统经口咽使用专用刮匙放入鼻咽部行腺样体切除术为非直视性手术,术后常易导致腺样体组织残留,且术中出血较多,而鼻内镜直视下清晰显示腺样体及周围结构,结合微波热凝可减少术中出血,更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比传统的手术方法更方便、彻底.我科自1999年5月开展此项手术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干预性治疗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居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1].剖宫产作为处理难产及高危妊娠的一种重要手段,本身也能引起一系列母儿并发症.剖宫产产后出血,尤其是术中出血为产科常见并发症,往往短时间内出血量大,危及产妇的生命.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是指通过药物、手术及其他方法达到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目的.现就剖宫产产后出血干预性治疗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
脾脏的外科解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开展,腹腔镜脾切除术(LS)已成为腹部外科中常见腹腔镜实质脏器手术,甚至有人认为LS正成为因血液病而行脾切除术的金标准[1].然而由于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质脆并深藏于左上腹的脏器,这些特点增加了LS术中出血的风险,一旦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即需中转开腹[2].
-
腹腔镜手术免疫功能的变化
手术是对人体一种特殊形式的创伤.手术创伤所致的应激反应会干扰机体免疫功能,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免疫系统均可受到抑制.影响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手术创伤的大小、术中出血的多少、手术时间的长短以及麻醉方法等[1].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技术,它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疼痛,术后康复更快更平稳.现将腹腔镜手术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的变化综述如下.
-
骨肿瘤的栓塞介入治疗
骨肿瘤特别是位于脊柱、骨盆的骨肿瘤,由于其本身及周围组织解剖结构复杂、位置深、肿瘤血供丰富,术中出血多,因而治疗十分困难.近20年来由于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及骨肿瘤的栓塞治疗在临床中的应用,使骨肿瘤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
-
螺旋水刀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螺旋水刀在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 将89例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一组术中应用螺旋水刀进行游离盆腔,另一组使用电刀及常规方法游离盆腔.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天数、术后局部复发率、术后排尿功能紊乱和性功能障碍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两组在出血量,术后排尿功能紊乱及性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天数、手术时问、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螺旋水刀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于降低术后暂时性排尿功能紊乱和性功能障碍方面明显优于电刀及常规方法游离组.关犍词:螺旋水刀;直肠肿瘤;全直肠系膜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