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近视会引起青光眼吗
青光眼与高度近视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两者可能存在着共同的遗传学联系.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近视眼的遗传基因存在着共性.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属于不可逆转致盲眼病.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病情隐匿,早期通常无典型症状,许多患者就诊时已经出现了较严重的视功能障碍,因此,早期诊断POAG是治疗的关键,有利于更加有效地改变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一种高分辨力、非接触性的生物组织结构显像技术,是目前诊断青光眼疾病的佳方法,为进一步分析其诊断效果和价值,本研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比较POAG患者与健康人群的OCT结果的差异,进一步分析OCT的优势,希望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
个体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个体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28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晚期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个体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视力提高,手术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晚期患者实施个体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不同种类前列腺素类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前列腺素类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n=50)给予曲伏前列素治疗,对照组(n=50)给予拉坦前列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眼压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8周两组患者的眼压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0%和18.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种类前列腺素类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不同,曲伏前列素的治疗效果优于拉坦前列素.
-
复明片与丹七片联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采用复明片与丹七片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30例(260眼),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由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明片进行治疗,5片/次,3次/d;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服由广东国医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丹七片进行联合治疗,3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前的均对视野、眼压以及视力进行检查,待治疗结束后再对以上指标进行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对照组治疗后的视野MS/M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视野MS/M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眼压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视力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复明片与丹七片联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研究
目的 对曲伏前列素联合噻吗心胺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于2009 年3 月至2011 年9 月收治的60 例青光眼患者,均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均采用曲伏前列腺素滴眼液联合噻吗心安眼药水进行滴眼治疗,观察并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及过程中的昼夜眼压变化、视野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1 个月和3 个月的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眼压均降低,视野亦有所改善.治疗1 个月后有11 例患者有轻度不良反应,占18.33% ;治疗3 个月后有4 例患者有轻度不良反应,并均能耐受,主要不良反应为结膜充血、异物感、前房房闪等表现,全部患者均无全身不适、结膜炎和虹膜色素增加等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曲伏前列素联合噻吗心胺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因全身不良反应及局部不良反应发生少,且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值得眼科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推广运用,为广大青光眼患者服务.
-
银杏叶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60只眼)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比较使用银杏叶前后的视力、眼压和视野.结果:使用银杏叶前后,患者的视力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眼压及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S)和平均缺损(MD)的改变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叶制剂对于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银杏叶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60只眼)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比较使用银杏叶前后的视力、眼压和视野.结果:使用银杏叶前后,患者的视力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眼压及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S)和平均缺损(MD)的改变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叶制剂对于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
吕海江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经验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其特点是眼压升高,房角开放.中医上称其为"青风内障".<证治准绳>中有对本病的治疗及预后的论述,谓"青风内障证,视瞳神内有气色,昏蒙如睛山笼淡烟也.然自视尚见,但比平时光华则昏蒙日进.急宜治之,……不知其危而不急救者,盲在旦夕耳."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睡眠质量指数、抑郁和焦虑评分及其相关
目的: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睡眠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一2015年12月眼科收治的122例POAG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122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得分.结果 :观察组的PSQI得分为(7.44±0.3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7±0.29)分(t=76.830,P<0.001);观察组的SAS得分为(45.67±9.8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51±9.20)分(t=8.313,P<0.001);观察组的SDS得分为(49.07±12.2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33±13.09)分(t=5.379,P<0.001);观察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失眠及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催眠药物使用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呈正相关(r=0.522,P=0.000),失眠和焦虑呈正相关(r=0.244,P=0.008),抑郁和失眠无相关性.结论 :POAG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治疗POAG有积极的意义.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 laser trabeculoplasty,SLT)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的长期治疗效果.方法POAG患者32例48只眼,眼压(23.15±7.71)mmHg.Q-开关532 nm Nd:YAG激光,单脉冲,脉冲时间3 ns,光斑直径400nm,应用Goldmann三面镜上方或下方房角180°范围内进行治疗,能量0.68~1.70mJ,点数50~80点.测量术后第1、2、3 和4小时眼压,术后1 d,1周,1、3和6个月,1和2年随访,对比术前术后眼压、佳矫正视力、视野、杯盘比变化.结果患者术前眼压(23.15±7.71)mm Hg,术后1 h为(17.15±5.41)mm Hg、2 h为(15.05±6.10)mm Hg、3 h为(14.89±5.66)mm Hg、4 h为(15.22±4.03)mm Hg、1 d为(13.58±3.08)mm Hg、1周为(17.39±3.74)mm Hg、1个月为(17.92±3.35)mm Hg、3个月为(18.05±2.58)mm Hg、6个月为(17.54±2.31)mm Hg、1年为(17.94±2.81)mm Hg、2年为(18.35±3.07)mm Hg;术前患者杯盘比为0.60±0.17,术后2年为0.58±0.18;术前视力0.59±0.30,术后2年视力0.61±0.33;术前用药平均为1.85种,术后2年为0.74种;视野术前术后无变化.结论 SLT可以有效地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
关键词: 激光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综合分析
目的:综合分析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VRQL)及精神情绪等情况。方法2013年5月~2016年4月,对200例青光眼患者(患者组)行全面眼科检查。另取正常志愿者100名作为对照组。问卷调查包括VRQL评分、线性等级尺度(RS)法评分和抑郁焦虑评定三个部分。结果患者组VRQL评分显著下降(t=3.998, P<0.001),VRQL下降主要表现在读写、暗适应及驾驶三个方面(F>2.523, P<0.05)。患者组RS值显著下降(t=4.021, P<0.001)。患者组焦虑及抑郁症状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POAG患者无论在精神情绪、自我评价及VRQL等方面均存在严重障碍,应引起高度重视。
-
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手术配合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眼压升高是由于房水排出通道的病变,使房水排出阻力增加所致.阻力的部位主要在小梁网及Schlemm管内壁的邻管组织[1].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高眼压症和不同病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究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高眼压症(OHT)和不同病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方法 选取108例(108只眼)经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的患者,在我院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进行治疗,三组各36例,OHT组、早期POAG组、中期POAG组.均选择532nm倍频Q开关Nd:光斑直径400nm,YAG激光器行SLT,初始能量为0.6mJ,激光单脉冲3ns,以0.1mJ逐渐递减,治疗范围是360°,出现香槟样气泡时是治疗能量,对治疗之后患者眼压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在经治疗之后,三组眼压在所有时间点均下降,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且相较于手术之前,眼压降至低是术后1周,眼压波动较大是术后的1个月时间之内,之后的眼压趋于稳定且逐渐下降.结论 针对经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治疗的患者,可取得显著性降眼压效果,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随着POAG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SLT的治疗效果逐次递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高眼压症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治疗效果 -
鱼藤酮诱导青光眼患者小梁网氧化损伤的研究
目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一种发病隐匿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方法检测鱼藤酮对青光眼患者小梁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探讨POAG的发病机理.方法:原代培养POAG患者及正常人小梁网细胞,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技术观察不同浓度鱼藤酮对小梁网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结果:原代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内RO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T对GTM小梁网细胞ROS的诱导作用呈时间-浓度依赖性,而正常人原代小梁网细胞NTM经过ROT处理后,结果显示ROT浓度高于5μmol/L时对正常人小梁网细胞内ROS产生有显著诱导作用(P<0.01);而≤5μmol/L时,ROT对NTM细胞内ROS的产生并没有明显诱导作用.在不同浓度下,ROT对原代POAG患者和正常人小梁网细胞ROS的诱导作用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鱼藤酮诱导小梁网氧化损伤增强,提示线粒体复合物活性下降可能会引起青光眼患者小梁网功能障碍,推测其与眼压升高及POAG发病密切相关.
-
青光眼患者小梁网细胞线粒体的电镜观察
目的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一种发病隐匿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通过电镜检测方法从小梁细胞线粒体形态改变及细胞连接的异常认识小梁细胞退行性改变,探讨POAG 的发病机理.方法 原代培养POAG 小梁网(GTM)与正常人的小梁网(NTM)细胞,电镜下对比观察小梁细胞线粒体和细胞连接的形态结构.结果 透射电镜可见培养的NTM 细胞胞质内线粒体数量较多,结构完整,嵴的数目和形态正常,细胞连接以缝隙连接为主,结构完整,并可见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偶可见高尔基体等细胞器;GTM 细胞线粒体数目少,形状多为空泡状,嵴多不可见,难以找到完整的细胞连接结构,其它细胞器明显减少.结论 (1)POAG 患者小梁细胞的线粒体发生了病理学形态的退行性改变;(2)POAG 患者小梁细胞的细胞连接连接出现了病理学形态的异常.提出POAG 患者小梁细胞线粒体的形态与功能异常以及小梁细胞的细胞连接异常可能导致小梁网功能异常,推测其与眼压升高及POAG发病密切相关.
-
SPARC对房水流出道作用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发病机制中有多种分子及信号通路参与,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富含半胱氨酸的分泌型酸性蛋白(secreted protein,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在人眼内广泛分布,其可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影响细胞形态及细胞间的黏附,进而发挥调节小梁网形态及结构的作用,与POAG患者房水流出道阻力增加关系密切.
-
小梁网途径房水外流阻力的成因
小梁网途径为房水外流的主要途径,近年来的许多研究工作致力于寻找此途径巾引起房水外流阻力改变的各种因素.目前研究结果证明:小梁网结构异常、小梁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交联网的形成、小梁细胞外基质的可合成过多等因素均可引起房水外流受阻,并且认为这些因素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本文就小梁网主要结构和功能及其与房水外流阻力形成的相关机制加以综述.
-
压力对小梁网途径房水外流通路的影响
病理性高眼压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主要是由小梁网途径房水外流阻力增加所致.高眼压本身通过机械压力导致小梁网细胞老化、细胞骨架成分改变、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氧化应激损伤、基因表达异常等影响小梁网途径房水外流阻力,这为探讨POAG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TIGR基因的突变研究
青光眼分子遣传学的研究是当前眼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和实施,促进了青光眼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发展,一些青光眼相关致病基因相继定位于相应的染色体上,并进行基因的克隆、测序、表达、调控及突变分析。TIGR基因是早发现的青年性开角型青光眼(JOAG)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致病基因,本文就该基因的发现、克隆、定位、结构及突变研究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