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血清内脂素变化

    作者:李颖;翁锡全;林文弢

    目的:研究发现内脂素在多种代谢性疾病患者体内出现升高或高表达.实验旨在构建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并观察脂肪细胞因子内脂素在血清中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7-06/11在广州体育学院运动生化省重点实验室进行.①实验动物: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脂组,每组12只.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高脂饲料配方:猪油15%、白糖20%、蛋黄粉5%、胆盐0.2%、维生素0.05%、氯化胆碱0.15%、矿物质0.2%、基础饲料59.4%.②实验方法:适应性饲养1周后,分别喂以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6周末,禁食12 h,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两组大鼠空腹血糖和空腹血胰岛素水平,用胰岛素抵抗指数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造模是否成功,并测定血清内脂素的浓度.分离附睾及肾脏周围脂肪垫,称质量,计为内脏脂肪总质量.结果:24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6周末高脂组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P<0.05).②6周末高脂组大鼠内脏脂肪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1).③高脂组大鼠血清内脂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脂饮食成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内脂素浓度明显增加,提示血清内脂素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 Ⅲ期压疮豚鼠模型的构建

    作者:郑敏;甘秀妮;胡亚丽

    背景:压疮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复杂病理过程,加之受到伦理道德和法律上的限制,无法直接在人体上进行实验研究.目的:建立Ⅲ期压疮豚鼠模型,为压疮预防、诊断、治疗和发病机制提供研究依据.方法:根据缺血-再灌注原理,利用自制建模装置对豚鼠(n=3)左侧大转子处间歇性施加不同压力6.65,13.30,19.95,26.60,33.25,39.90 kPa循环,诱导Ⅲ期压疮的形成,从大体、组织病理和行为学3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各实验组创面颜色及形态学特征相似,但出现时间与压强大小成反比.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特征,6.65 kPa组<13.30 kPa组,19.95 kPa组<33.25,39.90 kPa组,其中13.30 kPa压力时组织病理表现与人类Ⅲ期压疮为近似.与对照组比较,施加不同压力的各组豚鼠饮食量、饮水量及体质量变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随着施加的压强增加,豚鼠外观、精神状态、步态和性情逐步出现异常,其中6.65,13.30 kPa组豚鼠行为异常少.说明在13.30 kPa压强下,采取缺血再灌注方式循环反复施加于豚鼠左侧大转子处,每天循环4次,连续12次(3 d),后接5 d硬痂下感染溶解期,可稳定重现Ⅲ期压疮创面,且对豚鼠行为学影响较小,可用于需长期观察的压疮研究.

  • 递增负荷运动后大鼠心房肌蛋白质组的差异性表达

    作者:史绍蓉;龚丽;黄鹰;宋敏;任一春

    目的:以往的许多研究都是针对心房的单个蛋白质进行的,没有系统地对心房的"全部"蛋白质进行研究,因而不能全面地对心房在运动性心脏重塑或运动性心脏疲劳中的作用做出解释.本实验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认识递增运动负荷训练后,大鼠心房肌组织中对运动应激具有重要意义的差异性表达的目标蛋白质,从蛋白质组学水平上探讨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及发展的规律.方法:实验于2006-11/2007-03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化学与蛋白质组学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省级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动物:1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5只和对照组5只.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②实验方法:递增运动负荷训练7周,力竭运动后6 h,运动组和对照组同时麻醉处死.提取心房肌组织的全蛋白,依次对样品蛋白进行pH梯度-SDS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蛋白、改良考马氏亮蓝方法染色.运用Bio PD quest图像分析软件对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进行分析.结果:①运动组和对照组蛋白质斑点数目分别是(354±40)个和(382±24)个,匹配率分别为(68.67±9.87)%和(72.67±8.62)%,相关系数为0.71.②共获得具有2倍以上差异性表达的蛋白质点104个.③运动后上调2倍以上的蛋白质点66个,其中运动后上调5倍以上的蛋白质点18个,未见运动后新增的蛋白质点.④运动后下调2倍以上的蛋白质点38个,其中运动后下调5倍以上的蛋白质点23个,运动后消失的蛋白质点7个.结论:在运动应激状态下,大鼠心房肌蛋白质发生了明显的差异性表达,这些差异性表达的蛋白质点为进一步深入观察具有运动性疲劳特征的新的目标蛋白提供了充分的实验依据.

  • ACTN3、ADRA2A、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士兵速度、耐力、力量素质的相关性

    作者:黄昌林;尚旭亚

    背景:与体能素质有关的基因研究表明:辅肌动蛋白3基因 (ACTN3)、α2A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 (ADRA2A)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基因3种基因分别与个体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可能相关.目的:检测中国汉族男性新入伍军人ACTN3、ADRA2A和CNTF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 ACTN3、ADRA2A、CNTF基因多态性分别与速度、耐力和力量素质的相关性.设计:调查分析.时间及地点:实验于2007-10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基因实验室完成.对象:分别从某两战区3个步兵师随机选取的2007年度中国汉族男性新入伍军人326名,平均年龄(18.82±0.88)岁.方法:入选326名士兵均无训练史,113名进行18周短跑训练,测试训练后的百米成绩.108名进行18周的有氧耐力训练,测试训练后5 000 m跑的成绩.105名进行18周常规新兵入伍力量性训练,测试训练后的握力体质量指数.主要观察指标:①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分析ACTN3基因的多态性.②DNA测序分析ADRA2A基因的G6412C、T6623A、C6645C3个位点的多态性.③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分析CNTF基因的多态性,分析握力体质量指数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④3种基因分别与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的相关分析.结果:①3种基因的多态位点分布频率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ACTN3基因C/T、C/C基因型显著性多于T/T基因型(P < 0.05).ACTN3基因多态性与速度素质有相关性,T/T纯合型速度素质优于C/C、C/T型.②ADRA2A基因位点T6623A多态性与耐力素质相关,A/A基因型耐力素质显著性高于A/G基因型(P < 0.05),G/G基因型和A/G、A/A基因型的耐力素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未发现G6412C、C6645C单点多态性与耐力素质有明显的相关性.③CNTF基因G/G基因型群体显著性多于A/G、A/A.CNTF多态性与力量素质未见显著性相关性(P=0.16).结论:①ACTN3基因多态性可作为预测个体速度素质的基因标记.②ADRA2A基因位点T6623A多态性可作为耐力素质的基因标记,而位点G6412C和C6645C多态性不是预测个体耐力素质的基因标记.③CNTF基因可以作为CNTF基因 A/G多态频率分布的代表,其多态性不能作为中国汉族男性新入伍军人预测个体力量素质的基因标记.

  • 大学生体质状况与伙食费用的相关性

    作者:赵红深

    目的:学生的个人生活费用跟随学校地理位置和服务模式的不同及其个人生活方式而有所差别.对两所在校大学生体质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不同伙食费用消费与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6-12选取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3个医科系1~4年级89个班级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卫生学校护理、口腔、中西医专业1~3年级66个班级学生作为检测对象.按系和年级分层,以班级为整群随机抽样.考虑到可能的不应答现象,按多20%的样本进行抽样,严格控制抽样误差,共调查794人.体质检查根据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细则执行,伙食费用调查采用问卷形式进行检测.将学生信息、伙食费用和体检数据录入<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系统(6.02学生版)>软件,对不同伙食费用的学生身高、体质量、营养、发育及体型、视力状况进行评价.结果:①与伙食费用<150元,月和>1300元,月的学生比较,150~299元,月的学生身高上等、中上等比例明显升高(x2=19.73,P<0.01).②与伙食费用≥250元,月的学生比较,<250元/月的学生体质量上等、中上等比例明显升高(x2=17.82,P<0.01),营养不良、较低体质量、超重及肥胖的比例明显降低(x2=9.95,P<0.05).③与伙食费用≥300元/月的学生比较,<150元/月、150~199元/月、200~249元/月、250~299元/月的学生发育状况良好+较好合计率均显著升高(x2=23.87,P=0.00).④伙食费用<200元,月的学生体型粗壮率较高,250~299元,月的学生体型匀称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5.61,P=0.00).⑤不同伙食费用的学生视力低下率基本相似(x0=0.77,P>0.05).结论:月伙食费用150~300元的学生体质状况综合评价相对较优,提示过高或过低的伙食费用均不利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应提倡集体生活,同时改善校内学生的就餐环境.

  • FUT3基因靶向m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作者:辛永红;岳庆祝;宋玉和;汪运山;张玉玲;苏占涛;栾英姿

    背景:研究发现,Lewis血型抗原与多种恶性肿瘤关系密切,岩藻糖基转移酶(fucosyltransferase ,FUTs)是参与合成Lewis抗原的关键酶,FUT3是其中之一.目的:设计并构建靶向FUT3基因的miRNA干扰质粒,为探索肿瘤基因治疗新途径奠定基础.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7-05/10在济南市中心医院医学实验诊断中心完成.材料:BLOCK-iT TM Pol II miR RNAi Expression Vector Kits (含荧光基因 GFP) 、T4 DNA连接酶购自invitrogen公司;大肠杆菌菌株One Shot TOP10购自invitrogen公司.方法:根据GenBank中FUT3的序列,应用www.invitrogen.com网站的设计软件设计、合成针对FUT3 miRNA的相应Oligo DNA,退火后与BLOCK-iT TM Pol II miR RNAi Expression Vector相连接,转化感受态 E.coli TOP10 .主要观察指标:①重组质粒DNA序列分析.②质粒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③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④聚合酶链反应鉴定.结果:经测序鉴定和聚合酶链反应鉴定证实成功构建针对人FUT3基因的miRNA干扰质粒 pcDNATM6.2-GW/EmGFP- FUT3-miR;质粒DNA的琼脂凝胶电泳检测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结果确认所提质粒纯度较高,可以用于后续试验.结论:FUT3 靶向mi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 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作者:邓兴力;杨智勇;董坚;王廷华;徐丹;冯忠堂

    背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多种神经元的发育、存活及轴突再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限制了其应用.目的:构建大鼠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实验,于2005-09/2006-09在昆明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材料:清洁级健康雄性8周龄SD大鼠,体质量250g.方法:①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从大鼠脑组织总RNA扩增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编码序列,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DNA3/BDNF.②将L939细胞分为pcDNA3/BDNF转染组、pcDNA3转染组和未转染组,以FuGene HD转染试剂介导相应质粒转染.主要观察指标:①重组质粒pcDNA3/BDNF的酶切鉴定与序列分析.②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鉴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L929细胞中的表达.结果:①重组质粒pcDNA3/BDNF经酶切产生783 bp和5.2 kb的片段,DNA测序证实783 bp片段的碱基序列与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编码序列完全一致.②基因转染后,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能在真核细胞中正确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DNA3/BDNF,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 氧化苦参碱对HaCaT细胞核转录因子κB表达及一氧化氮分泌的影响

    作者:张彩晴;郭宏林;冯捷;闫小宁;李文彬;胡刚

    目的:P物质与细胞因子之间存在互相调节的作用.实验拟验证氧化苦参碱、P物质对HaCaT细胞核转录因子κB蛋白和基因表达及一氧化氮分泌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7-05/10在西安交通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HaCat细胞株为ATCC公司产品;氧化苦参碱粉剂由中国药品检验所提供;P物质为Alexis公司产品.选择生长良好的HaCat细胞用于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小、中、大剂量氧化苦参碱组(分别加入10,50,100mg/L氧化苦参碱)和P物质组.氧化苦参碱各剂量药物预处理24h后加入10-5mol/L的P物质作用存量30min.采用western-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分别检测HaCaT细胞核转录因子κ B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情况;并检测一氧化氮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物质组细胞P65蛋白相对表达量、细胞核转录因子κ B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与P物质组相比,氧化苦参碱组P65蛋白相对表达量、细胞核转录因子κ B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P物质组一氧化氮分泌量增加,氧化苦参碱组一氧化氮分泌量减少,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氧化苦参碱可下调入角质细胞株HaCaT细胞核转录因子κ B的表达,并使一氧化氮的分泌量下降,且该效应呈剂量依赖关系.

  • 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与骨量、骨代谢物的关系

    作者:罗南萍;刘恒国;李金花;胡成进

    目的:观察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含量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6-05/06济南地区部队干休所离休老干部查体人员.代谢综合征及其相关组分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WHO代谢综合征的工作定义.应用SetriscamTM数字化成像技术及放射免疫分析法,对代谢综合征组90例(其中骨质疏松22例和骨量减少30例),单纯高血压组38例,单纯糖尿病组30例,单纯高血脂组32例患者进行骨密度、骨钙素等骨代谢指标和生化指标的测定,与相同年龄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对骨密度与各项骨代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组、代谢综合征骨量减少组、单纯糖尿病组的骨密度和峰值百分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5~0.01).②代谢综合征组、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组骨钙素、Ⅰ型胶原C端肽低于正常对照组(P < 0.05~0.01),甲状旁腺素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三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紊乱.③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组骨密度与骨钙素呈正相关关系(r =0.262),与甲状旁腺素呈负相关(r =-0.233),与血压呈明显负相关(r =-0.285),与生化指标之间无相关性.结论: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骨钙素、甲状旁腺素、Ⅰ型胶原C端肽、血压之间密切相关.

  •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成熟肽cDNA的克隆及测序

    作者:袁绍辉;刘伟;吴滨奇;韩晰光;毕郑钢

    背景:研究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4 的骨诱导能力强,但在组织中含量甚微.目的:克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 成熟肽基因.方法:从人胎盘组织中提取信使核糖核酸,根据基因库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 基因序列合成两条引物,利用一步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 成熟肽的基因序列,将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基因片段连接克隆载体质粒中转化大肠杆菌DH5a 进行克隆筛选鉴定及测序.结果与结论: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及阳性克隆质粒经双酶切产物显示一长约370 bp 的条带,脱氧核糖核酸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的序列相符.结果证实,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可成功的从人胎盘组织中克隆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4 成熟肽基因.

  • 犬全髋关节置换模型的构建

    作者:李志昌;肖冲;李儒军;高虹;林剑浩

    背景:在众多个髋关节置换动物模型中,犬因其与人类的高度相似性及易于管理、饲养的特点而倍受青睐.目的:在德国牧羊犬上建立并评价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模型.方法:德国牧羊犬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骨水泥固定组,生物固定组.空白对照组仅行手术入路操作,后两组分别行骨水泥固定与生物固定全髋关节置换.分别于术后即刻、3,6,12个月X射线观察植入物形态.结果与结论:空白对照组动物术后恢复好.骨水泥固定组中2只动物发生股骨骨折,继发伤口感染:2只动物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1只动物骨水泥由臼底渗入盆腔.生物固定组中3只动物发生伤口及假体周围感染:1只术后反复发生脱位.其余实验组动物术后恢复好,步态堆本正常,术后即刻、3,6,9及12个月X射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实验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9%(2/22),总感染率32%(7/22).说明犬全髋关节置换模型是一个稳定的,成功率较高,可重复的动物模型.

  • 氧化应激和Rac1/2对静脉壁的影响及在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李兴国;郑宏宇;李文;李宏昆;赵学凌;王兵;吴雪梅

    背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子机制及核心调控网络目前仍未完全阐明.目的:观察氧化应激和Rac1/2 在大鼠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SD 大鼠采用股静脉钳夹联合下肢石膏制动构建大鼠深静脉血栓模型.不同时间点(造模后2.5 h 和25 h)解剖股静脉观测血栓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再将模型大鼠分为:血栓形成前组(造模后2.5 h)、血栓形成组(创伤后25 h)、血栓未形成组(造模后25 h).获取股静脉壁组织,提取总蛋白质和总RNA.结果与结论: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相比血栓未形成组,血栓形成组大鼠股静脉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高(P < 0.05),血栓形成前组次之(P < 0.05);而总超氧化物岐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在血栓形成组低,血栓形成前组次之(P < 0.05).基因芯片分析及real-time PCR 结果发现,相比血栓未形成组,血栓形成组大鼠股静脉组织中Rac1 和Rac2 的表达高(P < 0.05),血栓形成前组次之(P < 0.05).结果证实,局部静脉血管壁组织中丙二醛,Rac1/2 表达上调,总超氧化物岐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降低,可能导致创伤性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改良Alamar Blue法检测结直肠微小组织块的活力

    作者:甘嘉亮;高枫;曹云飞;廖存;黄家豪;唐双意

    背景:Alamar Blue法是测定组织细胞活性的方法之一,目前多数应用在细胞系活力测定方面,尚未见应用于微小组织块活力的评价.目的:采用改良Alamar Blue法评价结直肠正常黏膜组织块和癌组织块的活力.方法:以细胞活力测定的Alamar Blue法为基础,应用单位质量吸光度来评价结直肠正常黏膜组织块和癌组织块的活力.根据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和预实验结果,实验选择0,6,12,18,24,30,36 h作为检测时间点,每一例标本分为7组,设空白对照孔.结果与结论:单位质量吸光度能够随培养时间的推移,很好地反映组织块增殖活力的变化趋势,结直肠正常黏膜组织块和癌组织块培养12~24 h达到良好的增殖状态,证实改良Alamar Blue法是评价结直肠微小组织块灵敏有效的新型检测方法之一.

  • 磷脂酰胆碱注射液Lipostabil局部注射溶脂实验

    作者:刘海波;姜平;鲁峰

    目的:观察磷脂酰胆碱注射液Lipostabil的局部注射溶脂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8/10在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分组:成年广西巴马小型猪12头,体质量50~60 kg,将12头猪分别按序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各6头.随机选择动物左侧或右侧腰背部、侧腹部、大腿局部范围为药物注射区,对侧为空白对照.②实验方法:在实验组猪皮下脂肪组织、真皮组织与肌肉组织内分别局部注射磷脂酰胆碱注射液Lipostabil 0.5 mL,共5次,每周1次.阴性对照组猪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③实验评估:大体观察皮肤注射区表面红肿情况、组织病理学检查注射区局部组织变化及毒副作用,B超分别测量注射区及其对侧空白对照区的脂肪层厚度.结果:纳入成年广西巴马小型猪12头,均进入结果分析,未发现明显的全身毒副作用.①皮肤脂肪层注射区表面红肿情况:实验组猪皮肤注射区在药物注射后,皮肤红肿严重,有局部坏死发生;阴性对照组皮肤反应轻微.②磷脂酰胆碱注射液Lipostabil 对实验组猪的皮下脂肪组织结构产生了明显的破坏作用,阴性对照组未见明显破坏.③B超测量注射区及其对侧空白对照区脂肪层厚度:与对侧空白对照区相比,实验组脂肪层厚度有不同程度的变薄[(0.444±0.284),(0.542±0.227)cm,P<0.01],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0.539±0.036),(0.538±0.036)cm,P>0.05].磷脂酰胆碱注射液Lipostabil注射区的肌肉组织也有变性坏死.结论:磷脂酰胆碱注射液Lipostabil局部注射溶脂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对组织的破坏不具有特异性.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前,不推荐进入临床应用于局部注射溶脂.

  • 一侧兔膝关节注射外源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引起双侧膝关节软骨降解的实验

    作者:王维山;史晨辉;周卓浩;王永明;董金波;刘维钢;何斌;管兴发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外源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对关节软骨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2006-06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将48只大白兔按体质量、性别随机分为实验组(n=24)、空白对照4周组(n=6)、盐水对照组(n=18).实验组每只兔子在右膝关节内注射外源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0.2 mL(0.4μg);空白对照4周组,未行任何处理;盐水对照组在右膝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0.2 mL.造模后4,8,12周分批麻醉处死后取兔双膝关节软骨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电镜检查.结果:纳入大白兔4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实验过程中无1例膝关节感染发生.①实验组兔双膝关节软骨表面不规则、缺损及结构破坏,软骨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纤维增生,并出现潮线的完整性破坏.②Mankin's评分结果显示,盐水对照组与空白对照4周组之间比较,软骨没有任何变化(0.83±0.75,0.80±0.74,P>0.05),而与实验组之间比较,不论4,8,12周,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0.83±0.75,5.38±0.92;1.00±0.63,8.25±1.39;0.83±0.75,11.75±0.89;P<0.01),同时实验组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5.38±0.92,5.35±0.90;8.25±1.39,8.51±0.94;11.75±0.89,12.03±0.91;P<0.05).结论:①实验结果显示,兔双膝关节均出现关节软骨损伤的病理现象.②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可能是关节软骨降解的始动因子,对软骨的降解起着重要的病理作用,促使软骨降解病变的逐步加重.

  • 明矾溶液对椎间盘髓核的凝固效应

    作者:刘宪义;朱天岳

    背景: 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髓核从断裂的纤维环中突出,因此可以设想,在髓核脱出前使其凝固成一个坚韧的整体是有可能阻止椎间盘突出发生的.目的: 观察明矾溶液对椎间盘髓核的凝固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 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2-09/2003-04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动物实验部完成.材料: 成年健康杂种犬,离体实验9只犬,在体实验17只犬,体质量16~20kg,雌雄不限.方法: ①离体实验:从5只犬取20个离体椎间盘,分为4组,每组5个椎间盘,分别置于2.5%,5%,10%明矾溶液及生理盐水溶液中浸泡1d和10d.另从4只犬取16个离体椎间盘,包含L2/3、L3/4、L4/5、L5/6,将4种溶液0.15mL分别注入离体椎间盘标本中.②在体实验:另外从17只犬体中取68个活体椎间盘,分成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注入组、10%明矾溶液1点穿刺组、10%明矾溶液2点穿刺组,每组17个椎间盘.分别于术后3d、2周、1个月、3个月取材.主要观察指标: ①观察椎间盘髓核的凝固效果、组织学变化,初步筛选合适浓度的明矾溶液.②对椎间盘髓核进行大体观察、光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①离体及在体实验中,生理盐水对椎间盘髓核无凝固作用,明矾溶液浸泡可以使离体椎间盘的髓核凝固,且随着明矾溶液的浓度增加,凝固的髓核体积逐渐变小.②离体椎间盘内注入明矾溶液后,髓核未产生凝固.在体椎间盘内注入10%明矾溶液后,椎间盘髓核发生凝固,术后1个月达到强的凝固效果,表现为以穿刺点为中心的凝集反应,2个穿刺点时可出现2个凝固的团块,凝固髓核的间质成分增多.③组织化学和扫描电镜检查证实间质中为大量增生的胶原纤维.结论: 明矾溶液可促使髓核产生以注射点为中心的凝固作用,其可能与明矾溶液刺激髓核继发产生的胶原增多及纤维化有关.

  • 肘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测试与分析

    作者:宋雅伟;魏文仪;钱竞光;苏杨;喻欣楠

    目的:通过测量肘关节屈肌、伸肌群在不同收缩方式、不同运动速度、不同关节角度时力矩的变化情况,以期用肘关节等速测试的力矩指标米评定肘关节及其周围肌群的功能状态.方法:实验于2006-09在江苏省级机关医院完成.测量了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20名男生肘关节屈、伸肌群在等速向心不同运动速度下的肌力参数,向心收缩各测2个不同速度:60(°)/s、120(°)/s.前者每次重复5次,间歇约1 min;后者每次重复10次,间歇约1 min.取大力矩、大力矩角度及上述角度的力矩.观察不同速度下屈、伸肌肌峰力矩比较;不同速度下屈伸肌肌峰力矩的相关分析;不同速度下肌峰力矩角度的比较分析;等速向心收缩的加速、放松时间.结果:①肘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时随着关节给定运动速度的加快,屈肌峰力矩从34.5 N·m减到28.5 N·m,伸肌峰力矩从43.0减到32.7 N·m.②随速度增快,屈肘峰力矩角度增大,伸肘峰力矩角度减小.③当给定运动速度加快时,肘关节屈伸肌的加速时间均随之增长,伸肌的加速时间比屈肌的加速时间短.④前臂与上臂长的比值和伸60(°)/s的峰力矩角度呈负相关.结论:不同速度下,对于肘关节屈肌群而言,屈伸肌比值、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和旋前圆肌的加速时间与肱三头肌、肘肌的放松时间、对于屈肌的肌峰力矩具有重要作用,而肱三头肌、肘肌的加速时间与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和旋前圆肌的放松时间对于伸肌的肌峰力矩具有重要作用.

  • 高糖状态下小鼠肾小球足细胞凋亡和组成型光形态建成1蛋白的表达

    作者:王晓林;甘华;杜晓刚

    要背景:组成型光形态建成1蛋白与细胞凋亡有关.目的:观察高糖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足细胞凋亡和组成型光形态建成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分别加入体外培养的条件永生性小鼠肾小球足细胞株培养液中,培养不同时间后检测肾小球足细胞凋亡指数和死亡指数,以筛选佳剂量效应葡萄糖浓度.用30 mmol/L葡萄糖溶液干预小鼠肾小球足细胞(高糖组),并设立对照组和采用30 mmol/L甘露醇干预的甘露醇组.结果与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葡萄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诱导肾小球足细胞凋亡和死亡(P < 0.05),随着葡萄糖浓度的yahoo.com.cn 进一步加大,肾小球足细胞死亡指数明显升高,而凋亡指数变化不大.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凋亡指数显著增加(P < 0.05),其COP1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 < 0.05).结果证实,高糖可诱导肾小球足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COP1的表达有关.

  • 新生大鼠前软骨干细胞株的体外培养分选、鉴定及永生化研究

    作者:胡伟华;郭风劲;陈安民;张树威

    背景:前软骨干细胞虽然具有较强的自我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但生物学性状不稳定,易分化.导入外源性基因能使其永生化,且不改变细胞的表型和性状.目的:建立永生化大鼠前软骨干细胞株,为以后精确调控前软骨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打下基础.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于2005-10/2006-09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出生<24 h的新生SD大白鼠,雌雄不限,用于取前软骨干细胞.方法:用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基因转染,将含有SV40T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SV40T/PUR导入经免疫磁珠分选出的原代前软骨干细胞进行稳定表达,用嘌呤霉素筛选出阳性克隆并扩大培养.主要观察指标:①前软骨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②质粒鉴定.③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鉴定SV40T抗原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④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⑤细胞生长曲线.结果:①免疫磁珠分离获得细胞阳性克隆,用免疫组织化学证实FGFR-3表达阳性.②双酶切质粒,电泳证实pCMV为3 kb,SV40T基因为2.3 kb.③嘌呤霉素分离获得转化后细胞阳性克隆,用免疫组织化学证实FGFR-3表达阳性.④提取RNA后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成功扩增出588 bp的片段.转染细胞经扩大培养,命名为永生化前软骨干细胞.⑤贴壁培养的转染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22.98±2.77) h,传代、冻存和复苏对细胞形态及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以从新生大鼠干骺端中分离、培养出前软骨干细胞.pCMVSV40T/PUR转染能使其永生化.

  •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在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的表达与意义

    作者:李云鹏;吕厚山;王宁;关振鹏

    目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作为一个重要的凋亡正调控分子,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关其在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的作用研究甚少.实验拟验证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在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定位分布,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10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滑膜均取材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类风湿关节炎或骨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标准确诊.术前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原代培养并传代分离获得型别均一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提取细胞RNA和蛋白.③实验评估: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和骨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制备细胞爬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在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的定位分布特征.结果:①相对于骨关节炎,分离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下调.②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的下调与抗凋亡分子Bcl-2的上调是协调一致的.③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蛋白主要定位于体外培养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胞浆中.结论: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5可能参与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对凋亡刺激信号所产生的凋亡抑制过程,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演变过程中可能具有抑制凋亡的作用.

1832 条记录 11/92 页 « 12...891011121314...919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