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肾上腺髓质素真核表达载体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杨锋;刘志坤;何葵

    背景:肾上腺髓质素可在心、脑、肾、肝等器官的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起保护作用.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真核表达载体对大鼠腹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肾上腺髓质素真核表达载体,将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模型组、维拉帕米组、重组质粒组.重组质粒组腹部皮内注射肾上腺髓质素真核表达载体,其余各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注射4次后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维拉帕米组于皮瓣内注射维拉帕米.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相比,重组质粒组皮瓣组织中丙二醛、血管内皮素1的含量分别降低了38.50%(P < 0.01),54.73% (P < 0.01),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增加了50.67%(P < 0.05).皮瓣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重组质粒组皮瓣炎性细胞浸润与水肿程度也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果证实肾上腺髓质素真核表达载体对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轻脂质过氧化及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有关.

  • 电针干预膝骨关节炎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的调控作用

    作者:吴耀持;孙毅君;周景辉;李石胜

    背景: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中枢和外周镇痛作用.研究显示转化生长因子β在膝骨关节炎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目的:从转化生长因子β调控角度,认识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健康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通过结扎大鼠股静脉并强迫运动的方法,建立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造模1个月后,电针组刺激内膝眼(EX-LE4)和犊鼻(ST 35)穴位,深0.1寸,脉冲2 Hz刺激20 min,1次/d,药物组为关节腔内注射药物透明质酸钠,0.1 mL/次,1次/周.治疗2周后,采集各组动物膝关节滑膜组织,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Ⅰ、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的表达.结果与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动物膝关节滑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增加(P < 0.05),经电针或透明质酸钠治疗后,膝关节滑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降低(P < 0.05),且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Ⅰ,Ⅱ含量出现显著降低(P < 0.05).提示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是通过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来改善骨关节炎症状的,受体含量的减少有助于膝骨关节炎的恢复.

  • 新西兰白兔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作者:季榕;唐莉

    背景:高脂饮食是导致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目的:建立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兔模型.方法:将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给予高脂饮食,对照组给予普通动物饲料喂养.结果与结论:兔饲养12 周后,模型组肝细胞均呈现弥漫性脂肪变性,汇管区与小叶间可见炎细胞浸润、坏死及纤维化,对照组肝脏无异常,且模型组肝指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均高于对照组(P < 0.01 或P < 0.05).说明实验成功建立了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病兔模型.

  • 急性视网膜坏死动物模型的制备

    作者:孟祥俊;苏云;吴雅臻;李弘;苏静

    背景: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目前认为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是其主要致病原.建立一个有效的、合理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模型是急件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相关研究中小可缺少的步骤之一.目的:拟证实视网膜下注射单纯疱疹病毒1建立兔实验性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模型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2/10在吉林大学第--医院中心研究室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动物实验室、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所完成.材料:健康成年灰兔40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5±0.5)kg;HSV-1 SM44毒株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疫苗三室;绿猴肾传代细胞(Vero)由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惠赠.方法:培养1型单纯疱疹病毒.将灰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实验组,右眼视网膜下注射无菌的HSV-1 SM44病毒液(PFU值约10 000)10 μ L;对照组,右眼视网膜下注射同剂量无菌的Vero细胞上清液.主要观察指标:术后第2,4,7,10,12,14,21,28天及第6周观察实验动物眼底后,分批处死动物取出双眼眼球标本,分别行组织学观察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实验过程中,除实验组死亡3只外,其余兔均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玻璃混浊、视网膜坏死、脱离,主要发生在术后7-21d,第6周时玻璃体炎症减轻,视网膜炎稳定,未见活动性病灶;组织学检查视网膜及玻璃体发现人量的炎细胞及病毒包涵体;透射电镜下可见1型单纯疱疹病毒颗粒.对照组未发现1型单纯疱疹病毒所导致的玻璃体炎症及视网膜病变;组织学检查未发现玻璃体与视网膜内有病毒包涵体及炎性细胞浸润;透射电镜下未发现病毒颗粒.结论:通过在兔眼视网膜下注射1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模型,方法简便、实用、有效.

  •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作者:裴育;王熙然;詹志伟;李全民;陈艳梅;朱艳秋;张帆;崔志辉

    目的:糖尿病患者常伴发骨质疏松症及外周动脉疾病,研究表明动脉硬化与骨质疏松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分析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踝肱指数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①对象及分组:选择2004-01/2007-12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的女性患者230例(年龄36~88岁,平均(63.87±10.80)岁;糖尿病病程1个月~25年),以踝肱指数比值大小分两组,分别是踝肱指数≥0.9组和踝肱指数<0.9组.②测量方法和评估:采用ES-1000SPM多普勒血流探测仪及美国NORLAND公司生产的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测定患者踝肱指数,以及L2-4、左侧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区骨密度及生化指标.结果:23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2型糖尿病患者中踝肱指数<0.9者50例,占21.7%,踝肱指数≥0.9者180例,占78.3%.②两组相比,踝肱指数<0.9组患者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收缩压高,股骨颈、大转子、Wards区骨密度值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素氮、肌酐及Iog10(UAlb)值高,有吸烟史者比例高,高血压、脑梗塞、糖尿病肾病合并症发生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以踝肱指数值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踝肱指数与大转子骨密度呈正相关(偏回归系数为0.788,P=0.000).结论:踝肱指数<0.9组患者骨密度值低于踝肱指数≥0.9组患者.对存在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应进行踝肱指数检测及骨密度检查,以便尽早发现是否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或骨质疏松症,并进行必要的干预.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处理缺血/再灌注前后骨骼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一氧化氮的变化

    作者:张谦;耿喜林;杨同群;冯宝明;李惠萍;史继德;王秉义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包括心脑在内的多种组织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处理对家兔后肢腓肠肌缺血/再灌注前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后2组建立兔左后肢腓肠肌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其中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在兔左后肢缺血2 h后静脉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结果与结论:再灌注后4,12 h,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水平及一氧化氮浓度增高幅度较模型组低(P < 0.05).电镜下腓肠肌细胞超微结构显示,模型组内皮细胞膜溶解,肿胀明显,肌纤维内线粒体水肿.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肌纤维损伤较轻,肌节内Z线及肌节内各带结构基本正常,大部分线粒体结构正常,显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超微结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结果证实,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后处理可通过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的表达,减少再灌注后过量一氧化氮生成,改善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外侧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改变

    作者:高顺红;张志刚;陈德生;刘英杰;白俊清;张柳

    目的:观察外侧半月板切除术后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改变.方法:选择1984/2002年唐山市第二医院骨科、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及开滦医院施行外侧半月板切除术的患者128例,其中男64例,女64例;年龄14-68岁.实验分组:根据术后时间分为:0-1年组32例,2~4年组32例,5~10年组30例和11~17年组34例,设健侧为对照组.方法及评估: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分别测量膝关节周围6个感兴趣区骨密度(6区:以胫骨上端松质骨区腓骨小头水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在胫骨外、内侧分别作0.8 cm×0.8 cm的感兴趣区,称为R1,R2.以股骨下端股骨髁间切迹水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在股骨内外侧髁分别作0.8 cm×0.8 cm的感兴趣区,称为R3,R4.在胫骨上端密质骨区胫骨平台外、内侧软骨下分别作1.4 cm×0.4 cm的感兴趣区,称为R5,R6)并计算出外侧、内侧骨密度的变化值,用均数百分数±标准差表示.结果:12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在术后17年内胫骨上端外内侧(R56)密质骨骨密度变化值:0~17年术侧均明显高于健侧[0~1年:(-10.20±13.62)%,(-22.80±13.54)%;2~4年:(-8.87±15.05)%,(-17.82±11.06)%;5~10年:(5.06±18.54)%,(-8.62±12.97)%;11~17年:(6.17±14.56)%,(-7.86±10.73)%,t=2.41~8.95,P<0.05].②5~17年胫骨上端外内侧(R12)松质骨骨密度变化值:5~17年术侧均明显高于健侧[5~10年:(12.15±22.48)%,(0.40±14.40)%,11~17年:(8.16±13.37)%,(-4.90±10.44)%,t=2.31,2.40,P<0.05].③11~17年股骨下端近膝关节区外内侧(R43)骨密度变化值:术侧明显高于健侧[(4.43±13.70)%,(-4.68±17.68)%,t=2.17,P<0.05].结论:外侧半月板切除术后可引起膝关节周围骨密度的改变,发生适应性的骨重构:胫骨上端密质骨区早发生,胫骨上端松质骨区其后发生,股骨下端近膝关节区后发生.

  • 磁力牵拉对骨增长影响的动物实验模型设计

    作者:吕林

    背景:自由状态下实现运动性牵拉对骨骼变化趋势的影响研究较为少见,归纳其原因是求证方法困难.进行其相关研究重要的是设计实现自然状态下动态牵拉动物实验模型系统.目的:建立一种新型的、自然状态下的、动态磁力牵拉动物实验模型系统,分析自然运动牵拉力下骨骼应力性变化趋势.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照观察,于2002-06/2003-06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学系动物实验室完成.材料:7周龄近交系日本大耳白兔24只,体质量(2.5±0.3)kg,雌雄不限.永磁片16枚由沈阳钕铁硼永磁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利用实验动物、磁体、粘扣和铁质垫板等器材建立了"磁力牵拉对骨增长影响的动物实验模型系统".将24只兔分为3组,每组8只.牵拉组采用磁力牵拉系统,放在有铁质挚板的饲养笼内饲养.磁力组仅将磁片固定于兔子右后腿脚底部,将兔放在有铁质垫板的饲养笼内饲养.对照组不附加任何装置放入普通竹条垫板笼饲养.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兔经不同处理4个月胫骨和股骨增长变化.结果:各组兔分别处理4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牵拉组胫骨增长2.61 mm,股骨增长1.56 mm,磁力组胫骨增长0.728 mm,股骨增长0.41 mm,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模型系统"在可控制实验条件下模拟实现了自然运动状态下骨磁力牵拉全过程,且成本低、操作便捷、重复性强,能够满足运动牵拉对骨骼影响方面研究的实际需要.

  • 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王海龙;杜振宗;周智鹏;李向利;姜亦瑶;高国亮

    背景:目前国内外接近人体生理学的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动物模型较少见.目的:采用自体血栓反复注射法建立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动物模型.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栓塞组和假栓塞组,栓塞组家兔肺动脉多次注入自体血栓,假栓塞组用生理盐水替代血栓.结果与结论:栓塞组干预4周后解剖肺动脉并经病理检测可发现有血栓机化,肺动脉CT造影均可见局部肺动脉截断征,以及炎症、梗死、胸膜增厚等间接征象,肺动脉解剖及病理均可发现实验兔肺动脉血栓形成机化及慢性炎症改变.结果证实,采用兔自体血栓反复注射法可成功建立慢性肺血栓栓塞动物模型.

  • 延吉市小学生骨密度与生活习惯的相关性

    作者:许贤姬;韩春姬;平良一彦;许松姬;荒川雅志

    目的:生命早期阶段的骨密度值是预测后期骨骼状况的佳指标.通过调查分析延吉市小学生生活习惯与骨密度关系,为提高小学生骨密度,以早期达到骨峰值量,防止日后的骨质疏松提供参考.方法:使用青少年骨密度影响因素调查表,对2005-10/2006-01延吉市802名6~15岁朝鲜族、汉族小学生进行关于一般情况的调查以及运动史、睡眠和休养状况、饮食生活习惯等的问卷调查,并用超声波骨密度测定仪(AOS-100) 进行右脚跟骨的骨密度值测量,根据伟导速度和透过指数,计算出综合骨评价值,将有关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调查结果一般情况:有效回答问卷率为97.9%(785名),其中朝鲜族395名,男生240名,女生155名;汉族390名,男生207名,女生183名.两民族之间的年龄及年龄构成经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体质量指数及骨密度:朝鲜族的体质量指数高于汉族(P < 0.05),朝鲜族的骨密度也高于汉族(P < 0.001).③运动与骨密度关系:经常参加运动者的骨密度高于不经常参加运动者(P < 0.05).④睡眠和休养状况与骨密度关系:睡眠质量优者骨密度高于睡眠质量差者(P < 0.05).⑤饮食习惯对骨密度的影响:汉族经常摄取豆制品者骨密度高于不摄取者(P < 0.001).结论:不同民族骨密度有差异;加强体育运动、提高睡眠质量与良好的饮食习惯可增加骨密度.

  • 皮肤软组织扩张修复头面部外伤性缺损的早期应用

    作者:宋保强;韩岩;郭树忠;马显杰;杨力;夏文森;彭湃;夏炜;张旭东

    目的:常规应用植皮或单纯的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从美学角度讲存在一定的缺点.总结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头面部外伤性缺损早期修复中的应用情况.方法:①对象:选择2005-09/2007-10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住院的部分外伤性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5~51岁.面部缺损4例,头皮缺损7例,面部并头皮缺损4例,缺损面积3 cm×5 cm~ 7 cm×11 cm.②方法:积极改善患者全身情况,加强局部创面处理,待全身情况稳定、创面肉芽组织新鲜的情况下,行清创、刃厚植皮术,覆盖除骨外露以外所有创面.同时或延期于缺损周围正常组织下埋置一至数枚容量不等(80~450 mL)的扩张器.皮片成活并稳定后,开始扩张器注水,约两三个月注水完成后行扩张器二期术,切除骨外露周围不稳定的瘢痕组织(包括早期植皮部分),用设计的扩张皮瓣覆盖缺损,完成修复.结果:1例头皮扩张器在扩张后期出现了外露,及时进行二期手术修复缺损.所有患者头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在短期内均得到了有效修复,2例患者在二期术后出现了轻度的器官移位,术后半年症状消失,所有病例无瘢痕性秃发发生.结论:皮肤扩张可用于头面部外伤性缺损的早期修复,合理的选择、正确的应用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 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及胶原的合成

    作者:于国华;孔令玲;曲桂梅;冯国营;姚卫东;林春华

    背景: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体外研究时间点的选取多在72 h以内,但对于体外长时间动态观察培养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分泌规律少见报道.目的:观察人肾间质纤维化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及胶原蛋白合成的规律.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取、纯化并鉴定肾间质纤维化来源的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选取第3 代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实验.MTT 比色法及Masson三色染色结合图像分析法分别检测体外培养第1,3,5,7,9 天细胞的吸光度值和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染色阳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值.结果与结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体外生长曲线呈"S"形,体外培养第3~5天为细胞倍增时间,随培养时间延长,胶原蛋白由线状分布转变成片状分布,其中以第3~5天增长快(P < 0.05).结果证实,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第3~5天增殖能力和胶原合成活性强.

  • 三向旋角程控调整腰椎生理曲度的力学效应:随机对照分析

    作者:任普阳;张丽艳;齐永杰;周迎梅;杨波

    目的:探讨成角牵引配合纵向旋转调整腰椎生理曲度,恢复脊柱平衡对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意义.方法:①对象:选择2005-10/2006-01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行CT明确诊断符合观察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71例.材料:三向旋角程控整复床,床面结构分为胸部固定旋转段、腰曲按摩磁热段、臀部牵引成角段;牵引力设定20~90 kg.②分组: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3例).③干预措施:两组均采用仰卧屈膝牵引治疗20 min后配合纵向旋转继续10 min;试验组则以腰部以下床面成角20°实施,对照组采用平面牵引配合纵向旋转治疗.④采用日本整形学会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腰椎功能疗效评价;观察改善指数及治疗次数.结果:71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腰椎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3.684±1.662,13.485±3.001,P<0.05),治疗后试验组评分高于对照组(24.632±1.777,18.667±2.533,P<0.01),试验组腰功能改善指数比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443±0.007,0.281±0.119,P<0.01).结论:成角牵引配合纵向旋转对椎间盘突出康复治疗及功能恢复有较好的效果.

  •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与不同病程及体质量的相关性

    作者:王熙然;裴育

    目的:多数研究认为1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较为普遍且严重,而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正常人相比是否有差异目前仍有争议.以不同病程、不同体质量为条件,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的骨密度变化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5-01/2006-01在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97例,年龄65~76岁;糖尿病病程1~360个月,体质量指数(25.14±2.89)kg/m2,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对试验及治疗均知情同意.排除影响骨代谢的其他疾病及偏瘫、长期卧床、局部制动等患者.②试验方法:依据亚洲和中国2002年体质量指数标准分为正常体质量(n=20,体质量指数:18.5~23.9 kg/m2)、超重(n=45,体质量指数:24.0~27.9 kg/m2)和肥胖(n=32,体质量指数≥28.0 kg/m2);按照糖尿病病程分为≤10年和>10年.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并同时应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进行腰椎(L2~4)、左侧股骨颈、大转子、华氏三角区的骨密度测定.③实验评估:通过测定数值确定患者是否合并骨质疏松.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根据97例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以不同体质量分组分析,以不同病程分组分析,以是否有骨质疏松分组分析.参照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针对白人妇女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纳入老年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9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以不同体质量分组分析结果: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各部位骨密度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体重组,腰椎、大转子部位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以不同病程分组分析结果:糖尿病病程分组后各部位骨密度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以是否有骨质疏松分组分析结果:对骨质疏松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只有体质量指数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各部位骨密度随体质量指数增加而增加,与糖尿病病程无相关性.

  • 两种载体与向软骨诱导分化中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相容性

    作者:张翼;宋敬锋;白俊清;程爱国;张迪

    目的: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软骨方向诱导分化并和两种载体(胶原海绵和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混合形成立体培养,对两种不同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观察.方法:实验于2005-03/2006-05在华北煤炭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清洁级成年SD大鼠1只,雌雄不限;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山东医疗器械研究所高分子室),胶原海绵(上海其胜公司).②实验分组:实验分为3组,即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组、胶原海绵组和平面培养组.③实验干预:取成年大鼠骨髓以密度梯度离心加贴壁分离法纯化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将细胞以1.5×104/孔定量接种于各组的培养板内,加全培养诱导液[转化生长因子β1 10 μg、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10 μg、地塞米松100 nmol、维生素C 50 mg、β-甘油磷酸钠10 mmol和ITS 50 mL(牛血清白蛋白,牛转铁蛋白,牛胰岛素及微量元素)].④实验评估:培养1周后,随机取样使用甲苯氨蓝染色和特异性Ⅱ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进行检测.培养4周后使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载体上附着和生长的情况.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3周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围绕在材料周边生长,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形成均一的椭圆形,各载体组的细胞与平面对照组相似,无细胞衰老及异常分裂现象.②软骨细胞特异性检测:3组间甲苯氨蓝染色和特异性Ⅱ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差异无显著性.③载体材料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在两种载体表面,分别有部分细胞黏附在载体表面生长,并在其表面连接成片.结论:胶原海绵和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向软骨诱导过程中的细胞功能、细胞生长增殖无影响,两种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载体材料应用.

  • 利骨素防治去卵巢大鼠骨矿盐丢失机制的研究

    作者:蔡波;张兆强;刘浩宇;刘锡仪

    目的:通过测定大鼠骨矿盐含量和血清相关激素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探讨利骨素对去卵巢大鼠骨矿盐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04/2004-03在广东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完成.实验材料:普通级4个月龄雌性SD大鼠18只.利骨素由筛选海洋生物中某些贝类的壳和鱼类的骨骼进行组合,配制成粉剂,含Ca 6.66 mg;Mg 0.039 mg;Zn 8.54μg;P 7.32μg;S 0.025 mg;Co 0.078μg:Mn 0.61μg.实验分组:用抽签法随机分成3组,即假去卵巢组、去卵巢组、去卵巢+利骨素组,每组6只.实验方法:去卵巢组和去卵巢+利骨素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假去卵巢组大鼠手术过程同去卵巢组,但不切除卵巢.去卵巢+利骨素组大鼠于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利骨素混悬液按3.0 mUkg体质量灌胃,1次/d.持续11周.实验评估:各组实验动物在第11周末,麻醉状态下动脉放血处死,观察骨干重、骨干重/体质量、骨灰重、骨灰重,体质量、骨灰重,骨干重变化.动脉血血清样本-20℃保存待测,放免法同批测定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降钙素、皮质醇、生长素和白细胞介素6.结果:18只大鼠实验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骨干重、骨干重/体质量、骨灰重、骨灰重/体质量、骨灰重/骨干重变化:去卵巢大鼠各指标均低于假去卵巢组[(504±24),(575±41)mg;(1.55±0.61),(1.82±0.19)g/kg;(293.31±14.00),(381.17±23.00)mg;(0.90±0.04),(1.21±0.14)g/kg;(58.6±0.8)%,(66.3±1.5)%,P<0.05];去卵巢+利骨素组各指标均较去卵巢组高[(613±64),(504±24)mg;(1.89±0.19),(1.55±0.61)g/kg;(405.56±47.00),(293.31±14.00)mg;(1.25±0.13),(0.90±0.04)g/kg;(66.1±0.9)%,(58.6±0.8)%,P<0.05].②血清相关激素水平:与假去卵巢组比较,去卵巢大鼠血清雌二醇、孕酮、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降钙素、皮质醇、生长素水平低[(2,98±0.72),(23.93±4.48)ng/L;(11.22±1.16),(21.85±2.62)μg/L;(4.10±0.53),(20.07±2.32)mU/L;(5.65±0.77),(13.60±1.74)μg/L;(49.92±6.33),(74.27±6.42)ng/L;(1.70±0.17),(3.81±061)μg/L;(2.50±0.51),(6.53±0.73)μg/L,P<0.05],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6.24±1.04),(2.71±0.37)U/L;(14.06±1.22),(3.00±0.24)U/L;(448.33±29.03),(361.50±33.45)ng/L,P<0.05];与去卵巢组比较,去卵巢+利骨素组血清孕酮、生长素、皮质醇、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水平高[(14.47±1.40),(11.22±1.16)μg/L;(4.16±0.76),(2.50±0 51)μg/L;(4.95±0.74),(1.70±0.17)μg/L;(13.85±1.99),(4.10±0.53)mU/L;(9.14±1.76),(5.65±0.77)μg/L,P<0.05];血清黄体生成素水平低[(11.19±1.26),(14.06±1.22)U/L,P<0.05].结论:利骨素可对抗去卵巢所致的骨矿盐丢失,改变去卵巢大鼠体内相关激素水平是对抗去卵巢大鼠骨矿盐丢失的重要机制.

  • 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转染对猫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刘相萍;罗文娟;隋爱华;杨堃;胡丽婷;王传富

    背景:许多研究显示外源性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B基因的转染可促进创伤的愈合.目的:用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及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腺相关病毒转染和感染猫角膜内皮细胞,观察其对猫角膜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照观察细胞基因工程研究,于2007-01/11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足月幼猫,体质量250~300 g,雌雄不限.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及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腺相关病毒由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自行构建.方法:常规显微镜下撕取内皮培养法,培养出原代猫角膜内皮细胞,传2代的细胞用于实验.脂质体法将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到猫角膜内皮细胞中,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腺相关病毒采用直接感染法.实验分正常对照组、质粒对照组、重组质粒组、腺相关病毒对照组和重组腺相关病毒组.转基因24 h和48 h后收集细胞,Trizol试剂提取其总RNA.主要观察指标: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目的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转基因48 h后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①撕取内皮法可方便获取到原代猫角膜内皮细胞.②自行设计的针对目的基因及内参基因的探针引物经扩增后电泳验证及序列测定证明特异性高.③转基因24 h和48 h后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mRNA发现:正常对照组、真核表达质粒对照组和腺相关病毒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组和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腺相关病毒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④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显示重组质粒转染和重组病毒感染均可促进细胞增殖,真核表达质粒对照组和腺相关病毒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及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基因腺相关病毒可在角膜内皮细胞中高效表达并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活性.

  • 鹿茸粉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作者:帕力哈提·白克吐尔逊;彭昊;李彬彬;黄磊

    背景: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容易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药鹿茸具有骨生长因子,能促进伤口愈合、组织修复,可能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治疗作用.目的:观察鹿茸粉对大鼠激素诱导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 只雄性wistar 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治疗组.1 周2 次臀部肌肉注射给予地塞米松(30 mg/kg),连续6 周.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按200,400,800 mg/kg 剂量灌胃鹿茸粉,每天1 次,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同量生理盐水.治疗2 个月后,测量大鼠血脂水平,取两侧股骨头测量骨密度、病理变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结果与结论:类固醇激素干预后,大鼠造成明显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损伤,经过治疗后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大鼠损伤骨组织明显恢复,与模型组相比,骨密度增高,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股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上升.提示鹿茸粉能通过增加骨形成,改善脂肪代谢和增加血管形成来治疗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

  • 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纯化与鉴定

    作者:季鹏;顾春荣;卞智萍;陈相健;张寄南;杨笛

    目的:以往的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多来自牛、鼠等动物心肌组织,本实验构建了人左心室心肌组织纯化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新方法.方法:实验于2005-01/03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人心室肌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提供.②实验过程:取20 g人左心室肌在缓冲液中匀浆,多步骤离心后以(NH4)2SO4进行盐析→再次离心→沉淀缓冲液重悬透析得蛋白粗提液→Sephadex G-75凝胶过滤→电泳确定主要蛋白条带的收集管号合并收集→Q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聚乙二醇浓缩→缓冲液透析得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③实验评估:以SIGMA公司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为对照标准品;以Tricine-SDS-PAGE电泳鉴定相对分子质量;以鼠抗人脂肪酸结合蛋白单克隆抗体及羊抗鼠IgG对其进行Western印迹检测鉴定其特异性.结果:①Sephadex G-75凝胶过滤柱层析结果:各组分经Tricine-SDS-PAGE电泳检测证实,部分收集管中存在相对分子质量约14 400的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②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结果:在洗脱液NaCl浓度达6 mmol/L时,出现蛋白峰,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被洗脱;NaCl浓度达20 mmol/L时,蛋白峰降至基线,蛋白洗脱结束.③纯化的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鉴定结果:经电泳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 000,纯度约为90%;Westem印迹证实其可被抗人脂肪酸结合蛋白单克隆抗体特异识别,与对照标准品SIGMA公司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结果一致.实验从20 g湿重心室肌中共纯化得到15.4 mg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得率为0.77 mg/g.结论:Sephadex G-75凝胶过滤柱层析及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相结合,可用于人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纯化.

  • 雌激素替代抑制萘诱导去卵巢大鼠的晶状体氧化损伤

    作者:康刚劲;李平华

    背景:抗氧化作用可能是雌激素对晶状体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但此机制的具体途径目前仍不明确,同时临床上常用的几种雌激素替代治疗方法对晶状体氧化损伤的影响至今少见报道.目的:观察雌二醇及其联合孕酮对萘诱导去卵巢雌性大鼠晶状体氧化损伤模型中晶状体混浊情况、晶状体氧化防御系统、脂质过氧化产物及可溶性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二醇组、雌二醇+孕酮组,后3组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后2周,4组均用萘混悬液灌胃,定期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观察各组大鼠晶状体变化;灌胃6周后检测晶状体氧化防御系统、脂质过氧化产物及可溶性蛋白水平,测定血清雌二醇和孕酮水平.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相比,雌二醇组、雌二醇+孕酮组及假手术组晶状体混浊程度轻,出现时间晚,而晶状体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含量,血清雌二醇与孕酮水平增高(P < 0.05或P < 0.01),丙二醛水平降低(P < 0.05).结果证实,雌二醇及其联合孕酮两种替代治疗方法对萘诱导去卵巢雌性大鼠晶状体的氧化损伤均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晶状体氧化防御系统的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产物的形成并维持可溶性蛋白的水平有关,抑制晶状体的氧化损伤是雌激素替代治疗发挥晶状体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1832 条记录 9/92 页 « 12...6789101112...919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