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641例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 HBsAg 检测结果的调查分析

    作者:蒙丽华

    目的:了解本地区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提高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制定乙肝预防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1月到2013年11月在我院妇产科保健门诊建卡检查及住院分娩的641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液3毫升做乙肝两对半检查并以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结果作为数据来源,按三个年龄组(①20岁以下、②20~30岁、③30岁以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41例孕产妇女中,HBsAg 阳性91例,占患病率14.20%。其中<20岁组 HBsAg 阳性6例,占受检人数的12.24%,占患病人数的6.59%;20~30岁组 HBsAg 阳性65例,占受检人数的14.04%,占患病人数的71.43%;>30岁组阳性20例,占受检人数的15.50%,占患病人数的21.98%。各组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地区育龄妇女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仍较高,今后应加大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乙型肝炎易感的育龄妇女接种乙肝疫苗,提高其免疫水平,以降低孕产妇 HBsAg 感染率,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几率。

  • 两种ELISA试剂盒检测HbsAg结果比较

    作者:韩晓峰

    目的:通过对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两种ELISA试剂盒检测HbsAg结果的比较,探讨血站血筛试剂的选择策略,保证输血安全。方法对金标法HbsAg阴性的标本采血留样后,采用2种不同的ELISA试剂盒进行2次HbsAg检测。结论2种试剂盒对于绝大部分阳性标本结果一致,只有对极少数弱阳性反应标本检测结果存在差异。

    关键词: 金标法 ELISA HBsAg
  • 腺病毒介导的HBsAg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瘤苗的制备

    作者:杨静悦;曹大勇;刘文超;贾军;斯小明;腾增辉;杨文涛

    目的:构建含人HBsAg基因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树突状细胞,制备树突状细胞肝癌瘤苗.方法:将HBsAg基因亚克隆到pIND载体和Shuttle2载体中,构建穿梭载体Shuttle2-S.用PI-Sce Ⅰ和Ⅰ-Ceu Ⅰ双酶切后将所获HBsAg基因片段再与线性化的腺病毒载体pAdeno-X连接,构成pAdeno-S重组腺病毒载体.其后,用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HEK293细胞,包装腺病毒表达载体.通过酶切、PCR对腺病毒载体进行鉴定.包装好的重组病毒载体pAdeno-S体外感染树突状细胞制备树突状细胞肝癌瘤苗后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能否诱导树突状细胞凋亡.结果:酶切、PCR鉴定证实,穿梭质粒插入片段为HBsAg基因.包装的腺病毒载体具有良好的感染性,可以在293细胞中形成病毒颗粒,腺病毒载体内携带HBsAg基因感染树突状细胞,经Western blot法鉴定证实能够表达转染基因,并且不会诱导树突状细胞凋亡.结论:构建成功的含HBsAg腺病毒载体可以在树突状细胞中表达HBsAg,为DC瘤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污染HBsAg的口腔器械消毒方法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聚才;安银东;黄萍;王军玲

    目的:探讨一种能在较短时间内灭活HBV的消毒方法.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戊二醛擦拭消毒已污染HBsAg阳性血清的口腔专科常用诊疗器械,用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用20~30ml/L戊二醛消毒剂擦拭消毒1遍已污染HBsAg的口腔器械,HBsAg的灭活率为8%,而采用擦拭消毒3遍的方法,HBsAg的灭活率为92%~100%.结论:选用较高浓度的戊二醛消毒剂擦拭消毒3遍,可以达到灭活HBsAg的目的.

  • 转阴灵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任健;张倩落;郑莉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转阴灵抗乙肝病毒(HBV)的作用.方法 将转阴灵作用于体外培养的2.2.15细胞,以MTT比色法观察转阴灵的细胞毒性,以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HBsAg和HBeAg的变化,观察药物对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影响.结果 转阴灵作用于2.2.15细胞8d后,对细胞的半数毒性质量浓度(TC50)为4.5g·L-1对HBsAg和HBeAg抑制的半数有效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42和0.15g·L-1,转阴灵对HBsAg和HBeAg的治疗指数(TI)分别为10.71和30.00.结论 转阴灵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对HBsAg和HBeAg的分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显著的抗HBV作用.

  • 硫普罗宁致不良反应1例

    作者:费玉玲;李桂莲

    患男,47岁,因乏力,纳差,巩膜及皮肤黄染,于2008年2月20日入院,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8℃,P70次/min,R16次/min,BP17.3/11.99 kPa.肝肋下1.5 cm,质软,叩击痛,脾肋下2 cm,实验室检查:TBiL 58.3/μmol/L,DBIL 32.5μmol/L,TBIL 25.8μmol/L,ALT 215μmol/L HbsAg阴性.

  • 13158名新生HBsAg携带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郭宝华

    1 临床资料我校2002/2007新生13158(男10583,女2575)例. 抽静脉血5 mL,离心后用酶联法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测定[1]. 检出HBsAg阳性961例(表1),其中2004级阳性率高(9.8%),2007级阳性率低(5.7%). 男生HBsAg阳性率 8.2%,女生阳性率3.6%(表2).

    关键词: 新生 肝炎 乙型 HBsAg
  • 人源抗HBs基因工程抗体在E.coli中的高效表达与折叠

    作者:刘雪林;唐晓敏;宋宏彬;李申龙;徐德忠

    1 材料和方法1.1 表达质粒的构建从含有人源性抗HBsAg抗体Fab段基因的噬菌体[1]中扩增出重链Fd片段,上游引物5'gcggaattcatatggtt(G)aaactgctg(C) gaa(G) cagtctg'cggaattcattaa(T)g(C)ag(A)gtc(T)ttgtcacag(A)gac(T)ttt(G)gg t(C)t(C)caactttc3';从上述噬菌体中扩增出轻链基因,上游引物5'gcggaattcatatggaa(G)ctg(C) gtt(G) atgact(C)cagtctccagacacc3'和下游引物5'cggaattcattaacat(C)tca(T)cc t(C)ct gttgaa gctcttc3'.

    关键词: HBsAg Fab段 表达 复性
  • 新加达原饮对HepG2.2.15细胞表达HBsAg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礼凤;李长秦;冯海杲;郑旭锐;曹宁

    目的 观察新加达原饮(IXJDY)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方法 采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IXJDY对HepG2.2.15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和大无毒浓度(TC0);在TC0基础上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于HepG2.2.15细胞,分别在第72 h和144 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上清液HbsAg的滴度.结果 TC50=14.22 mg·mL,TC0=8.13 mg·mL-1,新加达原饮对HepG2.2.15细胞毒性较低.无毒浓度的新加达原饮在HepG2.2.15细胞培养中可有效地抑制HBsAg的分泌,(P<0.05,P< 0.01);且呈现量效和时效关系.结论 IXJDY在体外有显著的抗HBV的作用.

  • 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1例

    作者:白雯;胡晓卫;张明飞

    病例患女,90岁,年轻时为战地护士,现退休职工.2008年6月28日,因急性胰腺炎,胆结石,胆囊炎住当地县医院,在申请输血前检查中,发现梅毒抗体阳性,具体试验方法不详.患者一般情况:思维清晰,身体健朗,耳聪目明,腿脚不灵便,需掺扶行走.Hb115 g/L,PLT90×109 /L,HCT0.37,ALT95U/L,AMY1781 U/L,u AMY5782 U/L ,HBsAg阴性,Anti-HCV阴性,Anti-HIV1/2 阴性.到我院再次检查抗梅毒螺旋体抗体为弱阳性.

  •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终点及评价

    作者:李玉萍;王君

    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关键是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主要目标是阻止进展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和肝衰竭的形成,阻止肝细胞癌(HCC)的发生,从而阻止死亡.核苷类似物应用临床以来,拉米夫定因其抑制病毒作用较强、口服方便及耐受性好等优点,曾给众多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及肝病科医生带来希望,成为口服抗病毒药物的首选药物;以及随后的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陆续用于临床.经过几年的临床应用,以拉米夫定为代表的核苷类似物耐药以及难以停药问题成为肝病科医生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而且目前的治疗药物很难使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HBV完全清除,即使可达到长期抑制病毒复制,但绝大多数患者仍然保持HBsAg阳性,不能产生抗HBsAg,表明病毒持续存在.即使是清除HBsAg,HBV在肝细胞内仍以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形式存在,病毒可在一定刺激下发生再激活.因此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的终点是临床一线医生以及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极为关注和期待的.

  • 通过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发生转阴病例分析

    作者:卢建溪;舒欣;曹红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HBsAg转阴病例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特点,探索影响HBsAg转阴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本院3年间收治并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1例,对其中发生HBsAg转阴的病例进行临床、实验室指标、病毒学指标等分析.结果: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61例患者中,5例发生HBsAg转阴(占8.2%),56例未转阴(占91.8%);HBsAg转阴组平均年龄26.5岁,HBsAg阳性史平均4.3年;HBsAg未转阴组平均年龄33.7岁,HBsAg阳性史平均6.7年.转阴组基因分型均为B型、HBV DNA滴度治疗前较未转阴组低、未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无乙肝家族史、既往未用过抗病毒治疗药物、治疗前均为e抗原阳性的乙型肝炎.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获得HBsAg的转阴,HBsAg的转阴可能与患者的基因分型,HBV DNA滴度,年龄,HBsAg阳性史,家族史等因素有关.

  • 铜仁市2014~2015年健康人群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李兰;徐秀平;张艺

    目的对铜仁市2014~2015年健康人群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分析,为免疫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方法抽查铜仁市6个区、县2014~2015健康人群进行抗体水平检测,抽查1560人参与监测,从麻疹IgG、乙肝抗体和乙肝表面抗原三个角度来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参与调查的1560人中,HBsAb的阳性有769人,阳性率为49.29%,麻疹IgG抗体呈现阳性的有1194人,阳性率为76.54%,HBsAg呈现阳性的有35人,阳性率为2.24%。讨论做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继续提高疫苗的接种率,同时需进一步加强免疫水平的监测工作,提高预测预警。

  • 570例住院孕产妇HBsAg筛查回顾性分析

    作者:小永宗

    目的:为了有效地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进一步降低乙型肝炎发病率。方法2011年在卫生部/GAVI项目结余资金支持下,我州开展了住院分娩孕产妇HBsAg免费筛查。住院孕产妇HBsAg资料来源于迪庆香格里拉人民医院2011年1~6月筛查登记,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来源于免疫规划接种率监测系统。结果筛查住院分娩孕产妇570人,年龄为17~38岁。HBsAg总阳性率1.40%(8/570);20~25岁和26~38岁组阳性率分别为1.64%(6/365)、1.61%(2/124),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公式2=0.1492,=0.6693)。结论通过住院孕产妇HBsAg筛查与告知宣传,"小孩未满月不能打针"的思想正被逐渐消除,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得到了稳步提高。

  • 初治与复治肺结核患者HBsAg感染率的调查研究

    作者:胡华光

    目的了解我乡肺结核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况,有利于今后做好全程督导,更好地管理好肺结核患者。方法随机抽取2010~2014年永新县疾病控制中心结防科下达我院督导管理的肺结核患者131例,检测其HBsAg感染率。结果5年内共检测肺结核患者131例,HBsAg阳性数23例,阳性率17.56%,其中男性阳性感染率18.95%,女性感染率13.89%,男女患者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2=6.02,>0.05)。复治患者HBsAg阳性率为28.99%明显高于初治患者的9.68%(2=4.92,<0.05)。结论肺结核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高,复治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为降低肺结核患者乙肝病毒感染率,建议在督导管理肺结核患者时,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全程督导患者,必须化疗方案合理,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

  • 414名接毒作业人员HBsAg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付丽丽;王丽东;张继红

    目的:了解接毒作业人员HBsAg的携带情况,分析接毒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方法对414名接毒作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不接毒的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435名,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接毒作业人员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工龄段HBsAg阳性率比较,各工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般性接毒对HBsAg的感染率影响不大。

  • 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及意义

    作者:陈兰芳

    目的了解和掌握我院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标志物的感染状况,并分析传染原因,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来避免和减少患者院内感染、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为举证倒置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对3726例患者和3229例健康体检者血液中的几种成分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患者的HbsAg的阳性率为6.82豫,抗HCV抗体的阳性率为1.05豫,梅毒的感染率为2.12%,明显高于正常体检者。在总标本中年龄>40岁的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40岁的患者。结论通过几项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患者血液传染指标阳性率明显高于同期自然人群,对患者及健康者进行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对减少和杜绝是否为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疾病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保护医患双方利益都有重要的意义。

  • 浅谈乙肝患者家庭护理

    作者:邹姣

    乙型肝炎的三阳是指乙肝五项免疫检查中HBsAg(表面抗原)、HBsAg(e抗原)和抗HBc(核心抗体)均为阳性.表示病人体内乙肝病毒正处于活动和复制期,传染性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护理很重要,能够重视的患者并不多,乙肝患者不注意护理调养,结果造成病情进一步恶化,乙肝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护理呢,其做到以下几点:

  • 采血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措施

    作者:徐晓玉

    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广泛宣传,公民无偿献血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作为血站的采血护士,每天都要和许多无偿献血的人群密切接触.血站的采血程序是先快速初筛HBsAg 后就采血, 采血护士所采的血有可能含有HBV、HCV、HIV 等,采血护士的工作需要频繁接触血液和采血针头,常常使自己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而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为了加强采血护士的职业安全,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采血护士工作中的职业危险因素,并提出了安全防护措施,现总结如下.

  • 用HBSAg的空白、阴性和阳性对照管代替HLA-B27的空白、阴性和阳性对照管尝试

    作者:杨黎萍;王惠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HLA-B27(组织相容性抗原)与此病有很强的关联,95%强直性脊柱炎病人HLA-B27试验可呈阳性反应,HLA-B27阳性的人群中仅有20%人患有此病,因此HLA-B27试验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的重要检查,但试剂较贵,成本大.我们在开展此项检查中,经过多次实践认为采用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空白、阴性和阳性对照管代替HLA-B27空白、阴性和阳性对照管进行试验,可取得同等试验结果,并可降低成本.

1712 条记录 81/86 页 « 12...78798081828384858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