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肱动脉结扎治疗静脉吸毒者肘部肱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6例

    作者:周庆;朱仲伦;谢德;张建军;谭鸿

    目的 探讨经肘部静脉注射吸毒所致肱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急诊救治.方法 收集整理2008年12月~2011年8月期间6例因静脉注射吸毒导致肘部肱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并发感染、破溃出血患者资料,4例出现失血性休克.在积极抗休克等治疗后,急诊手术采用彻底清除创腔,假性动脉瘤切除,肘部肱动脉结扎,Ⅰ期或Ⅱ期关闭创口.结果 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6个月.6例患者切口均愈合,局部感染治愈,患肢得以保全,假性动脉瘤无复发,伤肢功能评分优良,肢体血循环良好,肢体远端感觉运动功能良好.结论 术前评估肢体远端血循环为良好,行动脉瘤切除加肱动脉结扎术对于肱动脉假性动脉破裂出血为切实有效方法.

  • 静脉吸毒致假性动脉瘤1例的护理

    作者:刘湘林;李明秀;彭兴琼;袁琪

    病例男性,42岁.自述1周前自行行右股静脉注射毒品,后出现右腹股沟区疼痛、肿胀,局部发红、发热,伴右髋关节活动受限.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0/9.0kPa.专科情况:右腹股沟及大腿根部红肿明显,见30cm×10cm×10cm大小肿块,无波动感.

  • 71例静脉吸毒合并多源性感染的护理

    作者:卢国彩;韦彤;熊剑丽;胡琼

    我院地处滇南重镇--开远市,是艾滋病高发区,本文对2003年7月~2006年6月收治的71例静脉吸毒合并多源性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探索主要护理措施,提高本病的整体护理水平,现报告如下:

  • 艾滋病7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龙举;董德琼;刘晓丽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由于静脉吸毒,不洁性接触,预防艾滋病的知识缺乏等原因导致AIDS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目前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AIDS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常伴有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本文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收治确诊为艾滋病患者7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以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

  • 海洛因依赖者200例丙肝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车盈辰

    海洛因属阿片类药物,它不仅对人体的呼吸、消化、内分泌、心血管等各大系统造成影响,而且长期滥用海洛因会导致免疫功能受损,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艾滋病、丙肝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1].丙肝(HCV)重要的传播途径是静脉输血,但随着我国用血制度改革和献血员HCV抗体筛查,已使经输血传播HCV的感染率迅速降低,同时经静脉吸毒途径感染HCV人数迅速上升[2].为了解海洛因依赖者HCV的感染现状,并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200例海洛因依赖者的HCV感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 贵阳市1998~2005年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的评价

    作者:张智超;邵瑞娟;彭辉;许燕

    截止2005年12月贵阳市累计报告HIV326例,2005年1~12月共报告121例,占历年报告数的37.12%,流行呈加速传播,形势十分严峻.感染途径以静脉吸毒传播为主,性传播比例逐年上升.为评价贵阳市AIDS综合防治措施的实际效果,探讨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AIDS综合干预策略,我们对全市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共5 097人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基线调查及干预后评估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 建水县静脉吸毒者高危行为及艾滋病认知状况调查

    作者:严关明;刘尔熊;王建明;张建梅;张建恩;陈燕

    [目的]了解建水县吸毒人群HIY相关危险行为状况及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对吸毒人群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9月在建水县社区、村委会、戒毒所内,采用全国统一的行为调查问卷对360名静脉吸毒者进行调查.[结果]360例静脉吸毒者中,吸毒年限>10年占61.4%,共用过针具占81.1%,固定性伴吸毒者占18.4%;近一个月注射毒品时共用过针具占11.0%,近一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占76.4%;不同文化程度的静脉吸毒者对HIV经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及蚊虫叮咬是否传播的知晓率上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当地吸毒人群HIV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吸毒者安全行为的健康教育,扩大针对吸毒和高危性行为干预的覆盖面;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静咏吸毒者应开展与之相对应的宣传教育及干预措施.

  • 蒙自市静脉吸毒人群中44例新发HIV阳性者高危行为调查

    作者:杨庆伟;景正朝

    [目的]了解接受针具交换的静脉注射吸毒者新发现HIV阳性者高危行为,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2010年中澳项目综合监测44例新发现HIV阳性者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内容包括人口学资料、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高危注射吸毒情况、高危性行为、接受干预服务情况等.[结果]调查对象对HIV有经血液、性、母婴传播等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在95.9%以上,“蚊虫叮咬”、“一起吃饭”正确知晓率分别为90.9%和93.2%;调查对象共用注射器、重复使用自己的针具、与非固定性伴不使用安全套等危险行为分别占27.3%、63.6%和54.5%;接受过咨询检测、美沙酮维持治疗、免费安全套等服务分别占63.6%、11.4%和36.4%.[结论]调查对象共用针具和高危性行为时有发生,咨询检测比例低,需要有针对性的对静脉注射吸毒HIV阳性者开展强化宣传、推广安全套、提供足量针具、主动咨询检测等措施,降低二代传播风险.

  • 盈江县静脉吸毒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调查

    作者:赵余仙;崔宁;杨增源;聂永英;杨建;李燕

    [目的]了解盈江县静脉吸毒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情况,为下阶段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对2009年和2010年各100名静脉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知识了解较好,8个问题均回答正确者占68.0%; 2010年近一个月的共用针具率为17.5%,近一次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46.0%,近一个月静脉吸毒共用针具行为且性行为时没有坚持使用安全套者占11%; 13.5%的调查对象接受过所有6项针对一般人群的服务.[结论]2010年采取的干预措施是十分有效的,需要继续加强推广这些措施,同时扩大针具交换、美沙酮维持治疗、安全套发放服务的宣传力度和覆盖面,并重视重点人群的干预.

  • 经静脉吸毒感染艾滋病合并丙肝3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贺铮铮;李红霞

    艾滋病病毒(HIV)和丙型肝炎(HCV)均为传染性疾病,有相似的传播途径.静脉注射是HIV及HCV的主要传播途径,HIV阳性的静脉药瘾者人群中,HIV/HCV混合感染率高达50%~90%,重叠感染的现象非常普遍.HCV与HIV混合感染使艾滋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在HIV/HCV混合感染的综合治疗中重点集中于药物副作用的处理和预防,以及长期合并症、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

  • 探讨经静脉吸毒感染HIV/AIDS患者静脉采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作者:贺铮铮;段呈玉;刘彦丽;孙俊;李艳萍;汪林芬;乔金丽;马克坚;方路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省内有8个州市,25个县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060km,占我国陆地边界的1/6.边境地带与邻国山水相连,边民生活习性相近,通婚、互市十分普遍,经贸往来频繁,疾病传播无天然屏障.世界著名的毒品种植、加工、集散地“金三角”就位于此区域内.毒源临近,毒品多,价格便宜,许多边民因吸食毒品已成为疾病传播的主要人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云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已超过8万人,呈现出快速度、多渠道、多层面,静脉吸毒传播为主,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并存的流行态势,从边境向内地传播,从农村向城市扩散.

  • 应用同伴教育以提高经静脉吸毒感染的HIV/AIDS病人治疗依从性研究

    作者:方路;王莉;段呈玉;马克坚;梁杰;杨云松;杨绍春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感染了艾滋病的病原体(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而造成的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通过性接触(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剂静脉吸毒、介人性医疗操作等)和母婴传播(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三种途径传播.

  • 1998-2004年景洪市静脉吸毒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黄梅;郑克勤;岩温佐;杨云娟;冯冬丽;李洪

    目的 分析景洪市吸毒哨点的监测资料,为进一步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云南省HIV/AIDS哨点监测方案》的要求,对每年1月1日起新进入哨点的目标人群,采用连续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HIV抗体检测.结果 2000~2004年期间景洪市吸毒哨点的平均检出率是全省15个吸毒哨点中低的(仅为2.6%,远低于同期全省平均检出率20.3%),并且波动范围不大(1998-2004年期间的检出率在0.6%至5.5%之间),长期处于一种相对平稳状态,与全省及大部分静脉吸毒哨点的监测情况不一致.结论 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景洪市吸毒人群的行为特征,以及景洪市经济、文化、风俗习惯、毒品情况、艾滋病疫情情况以及戒毒防艾政策等对吸毒人群的影响,以查明原因,并据此提出针对性较强的综合性预防干预措施和干预模式.

  • 静脉吸毒致中毒性心肌炎丙型肝炎及二期梅毒1例

    作者:任昌贵

    1临床资料患者女,37岁.因胸闷、胸痛4天,伴有乏力,于2010年1月17日,由管教所送至我院急诊科,拟诊为急性心肌炎收入ICU病房.患者4天前自觉胸闷,心前区疼痛,近2天头晕、气促和疲乏,无发热、咽痛.入病房时,神志清楚.追问病史,患者未婚,酒吧服务员,为男性陪酒,并提供商业性性服务.5年来先由单纯吸食海洛因,后改为静脉注射,注射量为0.5g~1.0g/d之间.

  • 医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及培训效果

    作者:李玉叶;顾华;杨智;杨时瀚;唐永流;陈文颖

    我国艾滋病呈加速流行的趋势,云南省是艾滋病流行早、疫情重的省份,我省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已从静脉吸毒为主转变为以性接触为主,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1].性病患者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遏制性病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策略[2].艾滋病的临床表现极其复杂,可分布于任何临床科室,在医疗工作中艾滋病正逐渐成为常见病,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工作的主力军,他们对于性病艾滋病的知识及态度直接影响到将来艾滋病的防治效果,为此我们对四年级临床医学系本科生进行了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及培训,结果报告如下:

  • 破伤风误诊1例分析

    作者:高静;周谊;贾雍;李杰;飞尔屯

    目的对静脉吸毒者误诊为破伤风的探讨。方法我院在2013年6月收治1例静脉吸毒患者,入院2 d后明确诊断破伤风的治疗分析。结果治疗22 d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复查心肌酶谱以及肝功能基本正常,患者康复出院。结论临床医师重视破伤风疾病的诊断,确保佳治疗时间。

  • 吸毒者继发肺炎17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建宏

    我院自1997年以来共收治吸毒者继发肺炎17例,现对这一特殊人群发生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7例中男15人,女2人,年龄小者17岁,大35岁,平均24岁,文化程度初中毕业5人,高中毕业9人,中专以上学历3人,有正当职业者4人.男性中11人有冶游史,女性2人均有卖淫史,静脉吸毒11人,吸食毒品6人.

  • 静脉吸毒人群HIV/HBV/HCV混合感染病毒载量间的相关性研究与分析

    作者:杨忠礼;邵红;夏志刚;彭红;姜海娟

    为研究静脉吸毒人群多病毒混合感染者病毒载量间的相关性及与CD4细胞计数的关系,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HIV、HBV、HCV病毒载量及CD4细胞计数,并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BV和HCV病毒载量分别与HIV病毒载量存在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0.919 5,P=0.008 5;r=0.879 6,P=0.000 8),HCV病毒载量与HBV病毒载量存在负相关关系(r=-0.970 3,P=0.000 4),CD4细胞计数与HIV病毒载量则存在统计学负线性相关关系(r=-0.853 8,P=0.014 6;r=-0.910 8,P=0.025 9),说明静脉吸毒人群多病毒混合感染病毒载量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干扰,CD4细胞免疫水平和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HIV感染者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实验研究

    作者:王昌敏;钱文清;夏志刚;杨忠礼

    研究HIV感染者肝功能损害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对28例HIV感染的静脉吸毒者、34例HIV阴性的静脉吸毒者及34例健康男性进行肝功能生化指标ALT,AST,m-AST,GGT,ALP,TBA的检测,结果显示HIV感染组和吸毒组与对照组相比,ALT/AST/m-AST分别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HIV感染组与吸毒组间ALT/AST/m-AST无统计学差异(q检验,P>0.05),说明HIV为非嗜肝性病毒;静脉吸毒可导致肝功能损伤;ALT/AST/m-AST是反映静脉吸毒合并HIV感染者肝脏功能损害灵敏而有效的监测指标.

  • 无症状HIV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损害的临床实验研究

    作者:邵红;王丽;库德热提;夏志刚;杨忠礼;色依提

    目的:研究无症状HIV感染者和/或静脉吸毒者细胞免疫损伤状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对48例无症状HIV阳性的静脉吸毒者,65例HIV阴性的静脉吸毒者及41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CD3+、CD4+、CD8+、NK和B淋巴细胞计数,结果:HIV感染组和静脉吸毒组相比,CD3+、CD4+、CD8+和NK细胞计数分别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q检验,P<0.05),B淋巴细胞计数无统计差异(q检验,P>0.05);HIV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CD3+、CD4+、CD8+、NK和B淋巴细胞计数分别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q检验,P<0.01);吸毒组与对照组相比,CD3+、CD4+、CD8+和B淋巴细胞分别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q检验,P<0.01),NK细胞无统计学差异(q检验,P>0.05),结论HIV感染和/或静脉吸毒均可不同程度的导致细胞免疫功能损伤,且两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协同作用.

182 条记录 9/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