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状腺相关眼病并发重症肌无力三例

    作者:潘叶;孙丰源;唐东润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与重症肌尤力(myasthenia gravis,MG)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就发病机制而言两者存在着某种相关性.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多的是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与MG的临床相关性,如早有文献记载5%的MG可能发展为GD,而0.2%的GD可以并发MG[1].但TAO与MG的关系尚未见报道,多年来笔者在对TAO的诊治过程中发现TAO有并发MG的患者,但并不多见或是被忽视.为了提高医师对此类情况的认识,增强鉴别力,避免延误治疗,现将笔者收治的3例TAO并发MG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在Graves病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伍宁玲;吕朝晖;杜锦;杨国庆;巴建明;窦京涛;母义明;陆菊明

    目的 分析不同甲状腺疾病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水平及阳性率,探讨TRAb在Graves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718例临床诊断的不同甲状腺疾病(298例初诊Graves病、212例原发性甲减、47例甲亢期亚急性甲状腺炎、16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和73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TRAb水平,并计算其阳性率.以Graves病患者和甲亢期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TRAb作为数据源,采用SPSS 13.0绘制ROC曲线.结果 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中初诊Graves病患者血清TRAb水平(中位数22.45U/L)明显升高,其余甲状腺疾病组与健康对照组(中位数均为0.3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血清TRAb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初诊Graves病患者阳性率高(93.3%),亚急性甲状腺炎和原发性甲减组(分别为14.9%、11.3%)次之,甲状腺结节组(1.2%)低,且与健康对照组(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诊Graves病患者血清TRAb在各种滴度水平均有分布,其中38.3%的患者明显增高(>30U/L).亚急性甲状腺炎及原发性甲减也有少数患者血清TRAb明显增高(2.1%和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RAb用于Graves病的诊断有显著意义.Graves病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切点为1.495U/L(敏感性93.9%,特异性85.1%).在初诊的Graves病患者中,血清TRAb滴度水平与血清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呈正相关(P<0.01),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无明显相关.结论 ELISA法检测的TRAb主要为刺激性抗体,可用于Graves病和甲亢期亚急性甲状腺炎的鉴别诊断,但其滴度水平处于1.11~13.65U/L时两种疾病重叠较多.

  • Graves病合并周期性麻痹59例分析

    作者:彭超英;蒲传强

    目的探讨Graves病所致甲亢性周期性麻痹(TPP)临床特点.方法对59例TPP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TPP的发生率占同期住院Graves病患者的25.4%;男女比例58∶1;19~45岁患者占91.5%;肌无力发作期53例(89.8%)患者血清钾低于正常.结论提示98.3%TPP为男性青年,发生率25.4%,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是其常见的临床类型.

  • Graves病患者胰岛素受体的变化

    作者:张绍维;张培毅;卢爱玲;丛丹;刘丽

    Graves 病是一种弥漫性甲状腺肿伴机能亢进的常见内分泌疾病.该病和糖代谢紊乱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约半数以上的患者存在糖耐量异常.但此病引起糖代谢紊乱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从受体水平观察Graves病患者糖代谢变化的一些特点.

  • Graves病甲亢患者甲状腺摄131I率峰值的影响因素探讨

    作者:方毅;刘剑锋;张秀丽

    目的:分析甲亢患者甲状腺摄131I率峰值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06例甲亢患者进行甲状腺摄131I率(RAIU)的测定,并分析年龄及性别、甲状腺重量、是否服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服ATD时间及停ATD时间对甲状腺摄131I率峰值的影响.结果:不同年龄、性别组患者的甲状腺摄131I率峰值无显著性差异(F=1.68,P=0.1439).测定前按要求准备,不同服药时间及停药时间组之间的RAIU峰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0.81,P=0.5974),服 ATD组与未服药组无明显差异(t=1.1362,P=0.2625).甲状腺重量≤30 g的患者较重量>30 g的患者的RAIU峰值差异有显著性(F=6.13,P=0.0029).结论:年龄、性别对RAIU峰值无影响.只要测定RAIU前停ATD至少一周以上,RAIU峰值不受服药、停药时间影响,与未服药组所测结果一致.RAIU峰值与甲状腺重量有关,重量≤30 g患者的RAIU峰值小于重量>30 g患者的峰值.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转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

    作者:王晓英;姚合斌;尹义存;郭启煜

    1病例报告患者男,47岁.因面部及四肢浮肿,伴乏力、食欲减退1年余入院.实验室检查:血 T3>0.38 ng/ml,T4>21 ng/ml,FT3>0.32 pg/ml, FT4>3.25 pg/ml,TSH 50μIU/m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均为阴性,ESR、C反应蛋白、抗链O、免疫球蛋白、C3、C4均正常.

  • 作者:

    关键词:
  • 131I对Graves病外周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的影响

    作者:蔡强军;潘芙蓉;张琦;李焕斌;夏玉祥;谢克俭

    目的 探讨131I治疗Graves病(GD)对患者外周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白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Coulter 3分类血细胞分析和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分别检测初发43例白细胞正常和22例白细胞减少的GD患者于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30、90和180 d血清G-CSF水平、白细胞总数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30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结果 GD患者中白细胞正常组血清G-CSF水平(28.4±11.7)μ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8.3 ±6.98) μg/L(t=2.376,P<0.05);白细胞减少组血清G-CSF水平(40.1±13.8) μg/L升高(t=3.672,P<0.01);131I治疗180 d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症状缓解,血清G-CSF水平逐渐下降,但白细胞减少组(25.7±11.5) μg/L仍高于健康对照组(t=2.103,P<0.05);GD患者G-CSF与白细胞呈负相关(r=-0.38,P<0.05),与FT3、FT,、TSH没有相关性.结论 GD患者体内存在G-CSF异常表达,可能与白细胞减少有关;131I治疗能有效抑制GD患者自身免疫,可能是治疗伴白细胞减少GD患者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方法,宜尽早选用.

  • 131I对Graves病可溶性细胞凋亡蛋白Fas的影响

    作者:谢克俭;张琦;夏玉祥;徐云弟;管瑜;李焕斌

    目的 探讨131I治疗对Graves病(GD)患者循环血可溶性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sFas)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别检测52例GD患者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30、90和180 d血清sFas和甲状腺激素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30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GD患者血清sFas水平(2.48±1.05)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34±0.41)ng/ml(P<0.01);131I治疗180 d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症状缓解,sFas水平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Fas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呈正相关,与FT3、FT4和TSH没有相关性.结论 GD患者体内存在sFas异常表达,131I治疗能有效抑制GD患者自身免疫,其治疗前后循环血sFas的动态变化可能与GD发病与转归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

  • Graves病合并粒细胞减少症分析

    作者:翟绍忠;白悦心;孙良阁;董义光

    目的探讨Graves病合并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规律.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1993~2002年10年间收住院的88例Graves病合并粒细胞减少的病例作一总结,主要是对患者粒细胞计数与应用抗甲状腺药物的关系以及一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Graves病在发病过程中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均可出现细胞减少,且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后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白细胞计数平均(1.7±1.22)×109/L]大于非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平均(3.1±0.62)×109/L].结论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相关病例应立即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并给予升白细胞治疗,力生素、惠尔血等药物可以有效的治疗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

  • 栀子清肝汤对Graves病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的影响

    作者:崔大江;杨渭临;李影娜;田宁艳;傅小平

    目的:观察栀子清肝汤对Graves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的影响。方法:将62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规范化治疗组(GD单组)和栀子清肝汤加甲巯咪唑组(GD中组),通过长疗程治疗,观察TRAb的阳性率。结果:治疗后GD中组TRAb阳性7例,阳性率22.58%;GD单组阳性15例,阳性率48.3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栀子清肝汤有利于降低Graves病的复发。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相关性

    作者:张卉;阎胜利;王颜刚;史莎莎;韩立慧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汉族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D)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第1外显子49位点A/G多态性与抗甲状腺药物(ATD)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到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GD患者(GD组)和同期到体检中心查体的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GD组分为3个亚组:ATD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组、ATD治疗后白细胞正常组和ATD治疗前白细胞减少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非抗凝静脉血血凝块,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基因型,抽取部分样本进行测序,并计算各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GD组211例患者(ATD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组73例,ATD治疗后白细胞正常组86例,GD合并白细胞减少组52例)、健康对照组85例纳入研究.GD组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4%(5例)、38.8%(82例)、58.8%(124例),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1.8%、78.2%;健康对照组AA、AG和GG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5.3%(13例)、32.9%(28例)和51.8%(44例),A和G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1.8%和68.2%;2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7.74,P=0.000 1;x2 =6.48,P=0.01).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ATD治疗后白细胞减少组、ATD治疗后白细胞正常组和GD合并白细胞减少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中国北方汉族人群GD发病与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A/G多态性相关,而ATD导致的白细胞减少似乎与其多态性无关.

  •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甲巯咪唑致Graves病患者肝损害的相关性

    作者:殷静;阎胜利;张卉;王永艳;张莎莎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多态性与甲巯咪唑(MMI)致山东地区汉族Graves病(GD)患者肝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到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或住院的GD患者(GD组)和同期到体检中心查体的健康人(健康对照组).GD组分为3个亚组:单纯性GD组、MMI致肝损害组和甲亢性肝损害组.收集受试者外周非抗凝静脉血血凝块,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测定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和启动子区-318位点基因型,计算各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共收集到GD患者160例,其中单纯性GD组65例,男10例,女55例,平均年龄(40.4±14.4)岁;MMI致肝损害组40例,男11例,女29例,平均年龄(40.5±13.7)岁;甲亢性肝损害组55例,男9例,女46例,平均年龄(38.0±12.9)岁.健康对照组64例,其中男20例,女44例,平均年龄(40.7±10.7)岁.各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组和健康对照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1.9%(147/160)和78.1%(50/64),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4.4%(238/320)和59.4%(76/12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3,P=0.004; χ2=6.259,P=0.012);启动子区-318位点的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组的3个亚组之间两两比较,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AG+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启动子区-318位点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及启动子区-318位点多态性与山东地区汉族人群MMI所致肝损害无明显相关性,第一外显子49位点A/G多态性与GD的发生可能相关.

  • 50例Graves病患者血清IL-6和IFN-γ含量分析与临床意义

    作者:刘阳;张力心;刘九惠

    目的 探讨IL-6和IFN-γ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50例Graves病(GD)患者分为GD初发组和缓解组各25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25例,测定三组的血清IL-6和IFN-γ含量并做比较分析.结果 三组血清IL-6和IFN-γ的含量(pg/ml)分别为:GD初发组168.5±30.8,76.8±31.5;GD缓解组115.3±28.8,68.7±19.5;正常对照组109.3±33.1,35.2±10.8.结果 表明,GD初发组IL-6含量较缓解组显著增高(P<0.01),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GD初发组与缓解组IFN-γ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GD初发组与缓解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GD患者血清IL-6水平与病情变化相平行.IFN-γ可诱导甲状腺细胞Ⅱ型抗原的表达,其含量与GD之间存在内在关联性.IFN-γ的变化有可能作为GD治疗免疫反应的依据.

    关键词: Graves病 IL-6 IFN-γ
  •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检测对Graves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徐炜

    目的 研究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对于Graves病的鉴别诊断和临床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测定Graves病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水平,将本院收治的189例Graves 病患者分为未接受治疗的初诊组、治疗效果不明显组和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组,同时与正常组作对照.结果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在初诊组、效果不明显组和治疗后缓解组患者中的血清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初诊组和效果不明显组的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浓度较高,缓解组较低但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在血清中的浓度水平对于Graves病的鉴别诊断和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 甲亢病诊治中的常见问题探讨

    作者:王玉田

    目的 探讨甲亢病(Graves病)诊治中的常见问题.方法 将近年来治疗的甲亢病患者常见的问题进行整理加以分析.结果 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甲亢病过程中要注意ATD的副作用即粒细胞重度减少或粒细胞缺乏.结论 甲亢病(Graves病)患者应需坚持长时间的ATD治疗.

  • 甲巯咪唑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Graves病疗效观察

    作者:刘海彤;付鸿玉;刘慧蔷

    目的 探讨甲巯咪唑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Graves病临床疗效.方法 90例Graves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甲巯咪唑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丙硫氧嘧啶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甲状腺体积、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和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疗程结束后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甲状体积小于对照组,FT3、FT4水平低于对照组,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TPO、TR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率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2.22%(10/45),低于对照组的44.44%(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巯咪唑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Graves病中对甲状腺体积、FT3、FT4、TSH影响较大,临床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

  • 初发Graves病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方昕;康惠敏

    目的 分析初发Graves病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甲状腺自身抗体的相关性,并行维生素D补充治疗,探讨维生素D在儿童Graves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初发Graves病患儿40例作为病例组,再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补充维生素D组,各2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甲巯咪唑0.5~1.0 mg/(kg·d)治疗,补充维生素D组除甲巯咪唑治疗外每天补充维生素D3800 U.随机选取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ml,离心,分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25-(OH)D3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病例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分析血清25-(OH)D3水平与TRAb、TPOAb水平的相关性.常规治疗组和补充维生素D组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清25-(OH)D3、TRAb和TPOAb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①病例组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4.25±8.00)nmol/LVS (71.25±16.5)nmol/L, P<0.01].②病例组维生素D缺乏率为9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17.5%(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病例组血清25-(OH)D3水平与TRAb水平呈负相关(r=-0.651,P<0.05),与TPOAb未见明显相关性(r=0.071, P>0.05).④补充维生素D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25-(OH)D3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血清TRAb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血清TPOA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raves病儿童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可能与其免疫紊乱相关,补充维生素D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对Graves病儿童应重视维生素D的补充.

  • TSHR小分子配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航;申慧芳;李官成;王滔;李铭源;牛少娜;刘爱武;崔国祯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是一种接受促甲状腺激素信号,刺激细胞生成甲状腺激素的跨膜受体,在调控Graves病和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用来治疗该类疾病的方法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作用于TSHR的小分子配体研究为甲状腺疾病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本文对TSHR的功能、结构以及近几年发现的TSHR小分子配体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抑亢散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的疗效

    作者:秦树光;孔繁荣;梁玉江;杨宝良;张学东;王培峰

    目的:探讨抑亢散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时,对甲状腺功能、甲状腺体积及突眼等的影响.方法:将126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3例,治疗组采用抑亢散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抑亢散每次1袋,bid,甲巯咪唑每次10 mg,tid,对照组仅服甲巯咪唑,剂量同前.治疗后15和30 d随访.以后l.2个月随访1次,随访6个月以上,每次均测定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酸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体积和患者的突眼度,了解并评价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除对照组15d时症状和体征改变不明显外,两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均有改善(P<0.01);改善甲亢心悸、恶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等,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TPOAb,TGAb均逐渐下降,3和6个月时治疗组对TPOAb、TGAb、突眼及甲状腺肿大的显效率、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抑亢散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短期内可改善甲状腺肿症状和体征,提高甲状腺肿和甲亢性突眼的疗效,是值得推广的-种临床治疗方法.

1211 条记录 8/61 页 « 12...567891011...606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