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花青素对瘦素诱导肝星状细胞增殖和TIMP-1产生的影响

    作者:赵正斌;薛双林;张立婷;李俊峰;赵荣荣;周海莲;陈红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PC)对瘦素诱导的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组织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1(TIMP-1)产生的影响.方法 磺基罗丹明B法检测HSC增殖,利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探针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酯检测ROS,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TIMP-1的浓度.结果 PC在50、100、200μg/mL时能够抑制瘦素诱导的HSC的增殖(P<0.05),同时能够抑制瘦素诱导的ROS的产生(P<0.05),上述PC各浓度组亦能够抑制TIMP-1的产生(P<0.05),浓度之间抑制效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可能通过抑制瘦素诱导的氧化应激,抑制HSC的增殖以及TIMP-1的产生.

  • 松针原花青素对高脂大鼠血清中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

    作者:周天罡;张爱元;卢剑涛

    目的 探讨松针原花青素对Wistar高脂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将40只约40天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A)、高脂对照组(B)、高脂+松针原花青素低(C)、高剂量组(D),低剂量组100mg/(kg·d),高剂量组300 mg/(kg·d),每组10只.分别于0、4、8周眦静脉取血测定血清中SOD、MDA的含量.结果 8周末时,D组大鼠血清中SOD含量较B组明显升高(P<0.05),MDA水平较B组明显降低(P<0.05);而C组大鼠血清中SOD含量较B组有所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A含量较B组有所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松针提取物具有减缓Wistar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这可能与其提高大鼠血清SOD活性、阻抑MDA升高、减低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有关.较高剂量的松针原花青素能有效改善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原花青素提取物具有降低血液MDA含量、提高血清SOD活力的作用,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可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 松针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载脂蛋白的影响

    作者:卢剑涛;张爱元;周天罡

    目的 探讨松针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 清洁级近交系40日龄Wistar雄性大鼠4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高脂饲料对照组饲喂高脂饲料;松针提取物低、高剂量干预组饲喂高脂饲料,并分别给予50、150mg/kgBW松针提取物灌胃,另两组大鼠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用药10周.分别于实验前及实验的第5、10周末禁食12h后眶静脉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I(ApoA-I),末次取血后将实验大鼠处死,取主动脉及肝脏组织作形态学检查.结果 与高脂对照组比较,高剂量松针提取物干预组TC、TG、LDL-C、ApoB、ApoB/ApoA-I显著降低(P<0.01),HDL-C、ApoA-I显著升高(P<0.05).与高脂对照组比较,松针提取物组干预组大鼠肝脂肪空泡明显缩小,动脉斑块缩小,两干预组相比,高剂量松针提取物干预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 松针提取物具有降低ApoB、ApoB/ApoA-I,阻止动脉硬化早期主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原花青素是发挥此作用的主要物质.

  • 原花青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EH表达及活性的影响

    作者:陶迎秋;梁统;李涛;周克元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PC)对人肝癌细胞株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sEH)表达及活性的影响,为研发sEH抑制剂提供依据.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肝癌细胞株Huh7,分别予0.1%的DMSO、10 μmol/L的sEH抑制剂12-(3-金刚烷-脲基)月桂酸衍生物(AUDA)及25 ~ 100 μmol/L的PC处理,培养30 min和24 h后分别采用酶活性测定试剂盒测定细胞内sEH活性;培养后24 h,采用RT-PCR检测sEH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EH蛋白表达.结果 25~ 100 μmol/L的PC处理后24 h,sEH活性明显受抑,且呈浓度依赖性;100 μmol/L的PC处理后30 min,sEH活性无明显受抑;100 μmol/L的PC处理后24h,sEH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受抑.结论 PC对sEH的直接活性无明显影响,其可能主要通过抑制sEH表达、降低细胞sEH的酶量发挥作用;本实验为从天然药物中开发sEH抑制剂提供了新线索.

  • 原花青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孙怡;商学军;葛京平;黄宇烽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pC-3细胞与100、200、300μg/ml的原花青素共孵育,分别在24、48和72h时采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原花青素可引起PC-3细胞形态明显改变;抑制PC-3细胞增殖,不同浓度(100、200、300μg/ml)原花青素对PC-3细胞作用72h时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5.2%、70.9%和85.2%;FCM检测表明原花青素可诱导PC-3细胞凋亡,300μg/ml原花青素处理72h引起36.3%的凋亡率.这3种作用均随原花青素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原花青素可在体外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 原花青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组织含水量、MDA含量、SOD活性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丛明;罗俊生;郭闻师;霍晓川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PC)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PC组、手术组和对照组各24只.PC组、手术组采用大脑前动脉刺穿法建立大鼠SAH模型后,分别经腹腔注射PC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制作模型,只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处理后24、48、72 h采用干湿重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MDA含量和SOD活性.结果 PC组处理后各时点大鼠脑组织含水量低于手术组,手术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均<0.05).PC组处理后各时点大鼠脑组织MDA含量低于手术组,SOD活性高于手术组,手术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SOD活性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C可降低SAH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MDA含量、提高SOD活性,对SAH大鼠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 原花青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大脑皮质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丛明;罗俊生;霍小川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大脑皮质抑凋亡基因蛋白Bcl-2和促凋亡基因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致伤后连续腹腔注射原花青素 1次/ d,3 d后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测定脑损伤大鼠大脑皮层每高倍镜视野Bcl-2和Bax表达阳性细胞数.结果 创伤性脑损伤后大脑皮层脑组织Bcl-2和Bax表达阳性细胞数都增加.原花青素处理后能Bcl-2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Bax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原花青素可提高创伤性脑损伤大鼠大脑皮质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

  • 原花青素对慢性应激大鼠抑郁样行为和肾上腺结构的影响

    作者:陈桂香;于捷;张璐;王璐静;曹慧英;严伊佳;邵红波;潘建春

    目的 研究原花青素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活动和肾上腺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模型,连续造模给药21 d后,测定大鼠开野活动,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和糖水消耗量;测定应激大鼠肾上腺体质量比率和皮质厚度,HE染色观察应激大鼠肾上腺结构的改变.结果 原花青素(25,50,100 mg·kg-1)组[(49±4.5)次,(52.6.±3.7)次,(54.1±1.8)次]的开野活动相比慢性应激模型组[(39.6 ±3.4)次]显著增加(均P<0.001);原花青素(25,50,100 mg·kg-1)[(83.7 ±8.8)s,(75.8±5.9)s,(67.2 ±6.5)s]相比慢性应激组[(103.5 ±10.2)s]明显缩短大鼠的不动时间(均P<0.01);原花青素(25,50,100 mg·kg-1)[(8.1 ±3.3)ml,(8.5 ±4.1)ml,(9.2 ±2.6)m1]相比慢性应激模型组[(5.8±2.5)ml]明显增加大鼠糖水摄入量(P<0.05);原花青素(25,50,100 mg·kg-1)相比慢性应激模型能明显减小肾上腺体质量比率(P<0.05),减轻应激大鼠的肾上腺皮质厚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原花青素能明显改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活动,对应激所致肾上腺的结构改变也有保护作用.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薯中的原花青素

    作者:李文红;赵新涛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薯中的原花青素的方法.方法 将紫薯粉碎,超声波提取,在硫酸铁铵的作用下水解,选用紫外检测器,在525 nm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花青素.结果 该方法测定原花青素在0.01 mg/mL~0.15 mg/mL时,峰面积与浓度成直线关系,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5.29%~8.59%,方法的回收率在80.7 %~85.2%.结论 该方法线性范围广,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宜用于紫薯中原花青素的测定.

  • 原花青素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肪肝的防治研究

    作者:宣琪;张育先;刘殿刚;崔叶青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花青素低剂量治疗组(低剂量组)和花青素高剂量治疗组(高剂量组)各15只.空白对照组大鼠喂食普通饲料,模型组和低、高剂量组给予高脂饲料,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50、200 mg/(kg·d)花青素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质量分数0.9%氯化钠溶液灌胃.喂养8周后,禁食12h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和肝脏组织.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 对照组大鼠肝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大面积小叶内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肝脏脂肪变性明显减轻、无明显气球样变、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3.98±0.29)mmol/L]、三酰甘油[(0.85±0.1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1±o.19)mmol/L]、谷丙转氨酶[(13.84±1.92)u/L]、谷草转氨酶[(22.93±2.35)u/L]、丙二醛[(3.63±0.23)μmol/L]水平高于对照组[(1.45±0.21) mmol/L、(0.57±0.07) mmol/L、(0.98±0.20) mmol/L、(8.91±2.13)u/L、(16.90±0.87)u/L、(1.51±0.32) μmol/L]和高剂量组[(1.57±0.28) mmol/L、(0.60±0.08) mmol/L、(1.02±0.11)mmol/L、(9.57±1.81)u/L、(17.86±1.75)u/L、(2.34±0.15)μmol/L] (P<0.05),低剂量组血清谷丙转氨酶[(10.50±1.23)u/L]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超氧化物歧化酶[(199.62±18.25)u/m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26.75±27.90)u/mL]活性低于对照组[(313.87±12.98)、(448.23±35.89) u/mL]、高剂量组[(283.54±10.92)、(442.44±32.87)u/mL]和低剂量组[(269.53±20.38)、(397.25±27.56)u/mL] (P<0.05),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花青素可能通过抗氧化机制实现对高脂饮食大鼠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的研究

    作者:蔡晓;杨长晓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的测定方法.方法:葡萄原花青素能在热酸性条件下可醇解产生花色素,利用其还原性在铁盐的催化反应下产生特征性的红色,其显色灵敏而稳定,比色测定样品溶液在55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结果:对照品原花青素的检测浓度在10.71~160.66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5.03%,RSD为1.67%.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灵敏、快速、准确、成本低,适用于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的测定.

  • 通用H点标准加入法快速测定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

    作者:郑波;张克荣;李梦龙

    目的:建立通用H点标准加入法快速测定保健食品中的原花青素方法.方法:利用样品及加标样品的200~350 nm扫描光谱,直接用matlab软件编制的通用H点标准加入法计算原花青素浓度.结果: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05%~9.60%之间,且方法与经典铁铵盐催化比色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方法简便、快捷、节省试剂,适用于保健食品中原花青素的快速测定.

  • 原花青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动物脂代谢、总胆汁酸、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作者:任开涵;余涛;张志;梅松;傅颖

    目的 研究原花青素(PC)对动脉粥样硬化(AS)动物脂代谢、血总胆汁酸(TBA)、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及病理组织学影响.方法 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取成年雄性长爪沙鼠经基础饲料适应性喂养l周后,建AS动物模型,按体质量分为基础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25 mg/kg PC)、中剂量组(100 mg/kg PC)、高剂量组(150 mg/kg PC)、阳性对照组(非诺倍特80 mg/kg)6组,基础对照组饲以普通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均饲以高脂饲料喂养,分笼饲养,自由进食、饮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4周;1周后,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均按700 000 U/kgVD3剂量灌胃3d.实验期末,经股动脉采血,分离血清备用;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TC、TG、HDL-C、LDL-C、TBA;并计算AI;循环酶法试剂盒测粪TBA排出量;步夹心ELISA测LCAT活性与Ox-LDL,解剖处死长爪沙鼠,留肝脏、主动脉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TC、TG、LDL-C、血TBA、Ox-LDL均下降,LCAT活性、粪TBA排出量均上升,除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AI与模型对照组比均降低并有差异;与模型对照组比,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各时间段体质量无差异;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肝体比指数均降低并有差异;PC具有明显的拮抗高脂饮食对长爪沙鼠肝脏的损伤,进而减轻肝细胞的肿胀、变性等等病变程度的作用.结论 PC能调节AS脂代谢、TBA及LCAT活性,改善主动脉内膜和中膜钙化、脂变程度,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 原花青素白藜芦醇浆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彭云;李高婷;许国坚;刘浪飘;杨一;杨艳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白藜芦醇浆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白酒灌胃法制作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原花青素白藜芦醇浆低、中、高剂量干预组(0.5 g/kg、1.5 g/kg、4.5 g/kg),计算体质量增长幅度,检测和比较血清及肝匀浆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和甘油三酯(TG)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原花青素白藜芦醇浆中、高剂量组实验末体质量增长幅度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个剂量组体质量增长幅度与剂量呈正相关(P<0.001);原花青素白藜芦醇浆降低血清及肝匀浆中ALT、AST、TG含量;病理组织学检查干预组肝组织病理损害较模型组轻.结论 原花青素白藜芦醇浆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减轻肝脏炎症,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 原花青素的生物学活性及其保健功能研究

    作者:傅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食品营养学获得重大进展.营养的重要性及保健食品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功能,已不断通过科学研究被证实,并已证明某些营养素和保健食品的摄取与预防癌症、心脏病、骨质疏松及其它一些慢性疾病有关.而自由基与这些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有人认为在保健食品中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食品将占重要位置[1].

  • 原花青素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小脑组织中IL-6和TNF-α水平的影响

    作者:宋凌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C)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小脑组织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50只健康6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VE)组、PC 160 mg/kg组和80 mg/kg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后,采用ELISA测定各组大鼠小脑组织中IL-6、TNF-α水平.结果 VE组、PC 160 mg/kg组和80 mg/kg组IL-6、TNF-α水平均低于衰老模型组(P<0.05);PC 160 mg/kg组与VE组的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 80 mg/kg组SOD、GSH-Px水平高于VE组、PC 160 mg/kg组(P<0.05).结论 PC可能通过改善免疫功能而延缓大鼠小脑组织的衰老.

  • 原花青素对 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小脑的保护作用

    作者:赵松峰;张亚玲;张晓;师秀琴;张祥;张晓坚;程亮星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C)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小脑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6月龄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均分为阴性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VE)组、PC 160 mg/kg组和80 mg/kg组等5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后,测定各组大鼠小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 VE组、PC 160 mg/kg组和80 mg/kg组SOD、GSH-Px水平较衰老模型组升高,而NO、NOS、MDA水平较衰老模型组降低(均 P<0.001);PC 160 mg/kg组与VE组的NO、NOS、SOD、MDA和GSH-P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PC 80 mg/kg组SOD、GSH-Px水平低于VE组、PC 160 mg/kg组,而NO、NOS、MDA水平高于VE组、PC 160 mg/kg组(均 P<0.001)。结论 PC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小脑组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原花青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中IL-6和ET-1的影响

    作者:杨东斌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C)对大鼠发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中白介素-6(IL-6)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4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C高剂量组、PC低剂量组4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中PC高、低剂量组大鼠术前0.5 h和缺血2 h时给予PC溶液150 mg/kg、75 mg/kg,而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再灌注结束后,采用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IL-6、ET-1水平.结果 PC高、低剂量组IL-6、ET-1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PC高、低剂量组脑组织中IL-6、ET-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能够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这可能与其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 原花青素在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大脑、心脏组织中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顾冰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PC)在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大脑、心脏组织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取健康6月龄Wistar大鼠50只,雌雄各半,分性别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VE)组、PC 120 mg/kg和60 mg/kg 2个剂量组等5组(各10只),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测定各组大鼠大脑、心脏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丙二醛(MDA)水平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 衰老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大鼠大脑、心脏组织中的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GSH-Px水平降低(P<0.01),各用药组较衰老模型组大鼠大脑、心脏组织中的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GSH-Px水平升高(P<0.01),PC 120 mg/kg组与VE组的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 60 mg/kg组与其他2个用药组的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大脑、心脏组织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 原花青素对H2O2诱导人小梁细胞氧化应激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石璐;汪昌运

    目的 研究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对H2O2诱导人眼小梁细胞(human trabecular meshwork cells,HTMC)氧化应激的抗氧化作用,为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正常HTMC进行细胞传代后随机分为5组.未处理组:正常培养的HTMC;对照组:正常培养的HTMC+ H2O2(500 μmol·L-1处理1h);PC组:正常培养的HTMC+ H2O2(500 μmol·L-1处理1h) +PC(浓度分别为0.02 g·L-1、0.05 g· L-1、0.10 g· L-1).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线粒体复合物Ⅰ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未处理组(1.000 0±0.000 0)相比,0.02 g· L-1 PC组(0.401 3±0.010 3)和0.05 g· L-1 PC组(0.791 5±0.008 5)线粒体复合物Ⅰ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而0.10g·L-1 PC组(1.043 0 ±0.062 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0.095 0±0.006 5)相比,各PC处理组线粒体复合物Ⅰ mRNA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不同浓度PC组间随PC浓度增加线粒体复合物Ⅰ mRNA表达增加,各PC浓度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源性PC可以增加氧化应激HTMC线粒体复合物I mRNA的表达,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作用逐渐增强,PC在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437 条记录 14/22 页 « 12...11121314151617...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