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壮骨止痛方对骨质疏松大鼠Wnt/β-catenin、RANKL/RANK/OPG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壮骨止痛方对骨质疏松雌鼠Wnt/β-链蛋白(Wnt/β-catenin)、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蛋白(RANKL/RANK/OP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壮骨止痛方高剂量组、壮骨止痛方低剂量组、雌二醇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中β-catenin、OPG、RANKL的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β-catenin明显降低,RANKL/OPG比值升高,经壮骨止痛方药物干预后,β-catenin水平明显升高,RANKL/OPG比值明显下降.结论 壮骨止痛方可能通过提升大鼠血清β-catenin的含量,降低RANKL/OPG的比值,从而激活Wnt/β-catenin、RANKL/RANK/OPG信号通路,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
密骨片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血清骨保护蛋白及其配体水平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密骨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MD)、血清骨保护蛋白(OPG)和骨保护蛋白配体(OPGL)水平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 将年龄48~65岁的192名自然绝经的妇女进行骨密度测定,对其中160例骨质疏松妇女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密骨片组54例,仙灵骨葆组53例,乐力钙组53例;其余BMD正常32例作为对照组.各组均于用药前、后12、2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OPG与OPGL水平、骨碱性磷酸酶(sBAP)、骨钙素(sOC)、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sCTx)和尿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uNTx),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正位、股骨颈、Ward's三角和大粗隆的BMD.结果 治疗24周后,密骨片组和仙灵骨葆组BMD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OPGL、sBAP、sOC均有明显升高,而OPG、sCTx、uNTx/Cr明显下降,乐力钙组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 密骨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较显著,与仙灵骨葆相仿.单纯服用钙剂不能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且继续骨流失.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阿霉素肾病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阿霉素肾病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A组:正常组,B组:模型组,C组:激素组,D组:干细胞组,E组:干细胞+激素组.各组于造模后7、21和35 d收集24 h尿标本,以双缩脲比色法测定大鼠尿蛋白,以ELISA法测定血清骨保护蛋白(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水平,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胫骨组织中OPG和RANKL的表达.结果 与A组比较,第7天,各组尿蛋白升高(P<0.05);与B组比,第21天和35天,C组、D组、E组尿蛋白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血清RANKL增多,OPG减少(P<0.05);与C组比较,D组和E组血清OPG表达增多(P<0.05,P<0.01),RANKL减少(P<0.05);与D组比较,E组血清OPG减少、RANKL增多(P<0.05).与B组比较,C组骨组织OPG蛋白及mRNA减少(P<0.05,P<0.01),RANKL蛋白及mRNA增多(P<0.01);与C组比较,D组和E组骨组织OPG蛋白及mRNA增多(P<0.05),RANKL蛋白及mRNA的表达减少(P<0.01).与D组比较,E组骨组织OPG蛋白及mRNA减少、RANKL蛋白增多(P <0.05,P<0.01).结论 BMSCs可能通过OPG/RANKL/RANK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抑制破骨细胞生成,从而减缓泼尼松诱导的骨质疏松的形成.
关键词: 阿霉素肾病 骨质疏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保护蛋白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
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大鼠骨髓基质细胞OPG、RANKL基因表达特点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能力及其OPG、RANKL基因表达的特点,以探索脊髓损伤继发骨质疏松发病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对20只采用脊髓横断法在T10处横断脊髓制作完全性SCI模型,分为SCI 6周和12周组;20只在同水平处切断棘突、椎板制作假手术对照组(sham),分为Sham 6周和12周组;另20只分为正常6周和12周对照组.分别在SCI后6周和12周时取材,行骨髓基质细胞培养,并检测其成骨能力及OPG、RANKL基因表达.结果:脊髓损伤6周、12周时,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能力无明显变化,其OPG基因表达无明显改变;脊髓损伤6周时,其RANKL基因表达和RANKL/OPG明显升高.结论:骨髓基质细胞RANKL基因表达和RANKL/OPG升高可能是脊髓损伤后早期大鼠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
瘦素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及OPG/RANKL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初步探讨瘦素对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增殖及骨保护蛋白、核因子κB激活受体配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为体外实验模型,用MTT法检测瘦素作用MC3T3-E1细胞后的增殖情况,RT-PCR方法检测OPG、RANKL mRNA表达.结果 瘦素(10、20、40、80和160 ng·mL-1)作用于MC3T3-E1细胞24 h后,可促进其增殖,OD值显著增加(P<0.01),增加骨保护蛋白mRNA表达,同时降低核因子KB激活受体配体mRNA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瘦素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同时通过凋节骨保护蛋白mRNA和核因子κB激活受体配体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成骨细胞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和骨保护蛋白的表达
目的:从成骨细胞(osteoblast,OB)水平探讨核因子KB受体活化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ligand,RANKL)、骨保护蛋白(osteopmtegerin,OPG)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骨量降低的关系.方法:AIS患者(AIS组)20例,男5例,女15例,年龄11~19岁,平均14.75岁,Cobb角40°~96°,平均59.65°;同年龄非脊柱畸形患者(对照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10~19岁,平均15.25岁.两组均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测量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量部位包括非优势侧股骨近端及腰椎.所有受试者术中取适量髂前上嵴的松质骨,运用植块法培养成骨细胞.培养过程中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法、钙结节染色法和RT-PCR检测骨钙素表达,并进行表型鉴定.取P2代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RANKL和OPG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植块法培养可以获得较多的原代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钙结节染色及RT-PCR检测骨钙素表达证实所培养的细胞表现成骨细胞特性.AIS组腰椎(L2~L4)及股骨近端的BM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RANKL的核酸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高(P<0.01):OPG的核酸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RANKL/OPG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成骨细胞中RANKL及OPG在核酸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异常可能与AIS患者骨量降低的分子机制相关.
关键词: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成骨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 骨保护蛋白 -
激素性骨坏死骨质丢失与骨保护蛋白表达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在激素性骨坏死的病程中,股骨不同部位骨保护蛋白/破骨细胞形成抑制因子(OPG/OCIF)的表达情况,与局部骨质丢失是否存在着相关性. 方法 31只新西兰白兔复制Yamamoto激素性骨坏死模型,内毒素和甲基强地松龙给药结束3 d后存活24只;随机选4只作为对照组,其余随机分为4个不同时间组,每组5只;按照不同时间组处死动物,进行股骨的骨密度值测量、病理切片H-E染色和茜素红染色病理及OPG/OCIF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图像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在激素性骨坏死早期,给药后2周股骨的OPG/OCIF表达明显降低(P<0.01),同时局部骨髓内出现了大量的破骨细胞;继而出现明显的骨质丢失(从0.375±0.037、0.297±0.022降至0.173±0.024、0.183±0.061,P<0.05). 结论糖皮质激素可抑制骨骼局部OPG/OCIF的表达,从而促进了破骨细胞分化与活性,加剧激素性坏死局部的骨质丢失.
-
人工关节无菌松动界膜中破骨细胞分化因子受体免疫阳性的多核巨细胞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重要的并发症是假体周围骨溶解导致的假体无菌松动,松动的机理还不完全清楚.随着骨代谢研究的进展,调节破骨细胞形成和功能的肿瘤坏死因子家族(TNFs)新成员:骨保护蛋白(OPG)、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及其受体(RANK)相继被发现,它们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无菌松动中的作用成为人工关节研究的新热点[1].本研究拟建立界膜多核巨细胞分离培养法,并初步探讨RANK在多核巨细胞上的表达.
-
骨皮质切开术辅助大鼠正畸牙移动中M-CSFmRNA,ANKLmRNA,OPGmRNA的研究
目的:观察M-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ANKL(核激活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Osteoprotegerin(骨保护蛋白)在大鼠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5只,6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组Ⅰ:选择性骨皮质切开术组;组Ⅱ:传统牙齿移动组;组Ⅲ:混合组,剩余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用镍钛螺旋拉簧施加约60g力近中移动上颌实验侧第一磨牙,在第一磨牙颊腭侧行打孔式骨皮质切开术,分别在加载第7、14、21、28、42d颈椎脱臼处死取材,应用SYBRGreen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和MxPro-Mx3000P软件对取材进行分析.结果:组Ⅲ的破骨细胞主要调节因子和生化标记物:M-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ANKL(核激活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表达与组Ⅰ和组Ⅱ相比增加,暗示组Ⅲ骨吸收活跃.组Ⅲ与组Ⅱ相比,呈现出独特的牙槽骨改建模式:藕联的RANKL和OPG促进牙槽骨改建.结论:正畸牙齿移动初期骨皮质切开术加速了牙齿移动,改变了早期骨代谢状态,破骨活跃,支持区域性骨代谢加速学说.
-
咬合创伤大鼠牙槽骨中RANKL和OPG mRNA的表达
目的研究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骨保护蛋白(OPG)) mRNA在咬合创伤大鼠牙槽骨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探讨RANKL和OPG在咬合创伤牙槽骨改建中的意义.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组.实验组大鼠左侧上颌第1磨牙咬合面上粘结厚度为1mm的方丝,用Super-bond复合树脂堆积法粘结,形成同侧下颌第1磨牙的咬合创伤模型;对照组未作粘结处理.在1、3、7、14、28天处死大鼠后,提取其左下颌第1磨牙区牙槽骨组织总RNA.用RT-PCR检测RANKL和OPG mRNA表达水平.结果持续性咬合创伤导致牙槽骨内RANKL mRNA表达增强,与对照组在第1、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G mRNA表达减弱,与对照组在第14、28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RANKL/OPG mRNA值偏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咬合创伤后RANKL mRNA表达增强、OPG mRNA表达减弱,可能与牙周组织适应性改建有关.
关键词: 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蛋白 咬合创伤 -
双醋瑞因对破骨细胞性骨破坏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目的考察双醋瑞因对破骨细胞生成及骨破坏功能是否具有抑制作用,以及双醋瑞因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是否与影响成骨细胞中OPG及RANKL的表达有关.方法 MC3T3-E1细胞与骨髓前体细胞共培养生成破骨细胞,将TRAP染色阳性、细胞核数目≥3个的细胞作为破骨细胞,计数生成的破骨细胞.计数IL-1β作用前后典型的骨吸收陷窝以观察破骨细胞的活性.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流式细胞术及RT-PCR法在蛋白水平及基因水平观察MC3T3-E1细胞中RANKL及OPG的表达.结果双醋瑞因可显著抑制IL-1β作用下破骨细胞的生成及其骨陷窝形成功能,sRANKL的加入可逆转双醋瑞因的上述作用.双醋瑞因可在基因及蛋白水平上调MC3T3-T1细胞中OPG/RANKL的比例.结论双醋瑞因具有抑制IL-1β诱导的破骨细胞性骨破坏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与其抑制MC3T3-E1细胞中RANKL表达同时促进OPG表达有关.
-
探讨通淋汤对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因子表达及临床疗效影响
目的:探讨通淋汤对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因子BMP-2、OPG表达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2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等尿毒症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自拟通淋汤口服。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BMP-2、OPG的表达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16例,好转69例,总有效率为85.00%,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BMP-2、OPG水平分别为(82.54±10.36)pg/mL、(236.28±61.23)pg/mL,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90.64±12.58)pg/mL、(274.15±63.54)pg/mL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淋汤口服安全有效,对改善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具有重要意义。
-
ROC曲线法分析血清OPG、RANKL及雌二醇对运动性骨疲劳的早期筛查价值
目的 分析血清骨保护素 (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及雌二醇(estradiol,E2)对运动性骨疲劳的早期筛查价值.方法 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8周训练结束后处死大鼠,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RANKL、OPG和E2水平,采用IBM 21.0 SPSS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线),计算它们的 ROC 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灵敏度和特异度,根据约登指数确定其诊断界值并评价筛查价值.结果 血清RANKL、OPG、OPG/RANKL比值及E2的AUC均大于0.9.选定的血清 RANKL、OPG、OPG/RANKL比值和 E2的诊断界值分别为96.245 ng/ml、2.383 ng/ml、0.028和105.293 pg/ml,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21%和45.22%、96.19%和51.07%、94.42%和56.69%、93.36%和40.71%.血清RANKL、OPG、OPG/RANKL比值和E2均早于金标准出现阳性诊断结果.结论 动态检测血清RANKL、OPG及E2水平,有望实现运动性骨疲劳的早期预警.
-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与血清OPG及RANKL的关系
目的研究骨保护蛋白(OPG)和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及相关骨代谢指标与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经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确诊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4例,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8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入选者均行体格检查,记录BMI(即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年龄、测量腰椎1~4(L1~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同时作血清OPG、RANKL、IFN-γ、TNF-α、IL-10等骨代谢指标及细胞因子等检验,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骨质疏松组患者BAP、OST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血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较,OPG、RANKL、IFN-γ、TNF-α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10水平降低,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G、RANKL水平在男性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明显升高,表明OPG及RANKL在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
抗骨增生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目的 探讨抗骨增生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 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和抗骨增生胶囊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复制骨质疏松模型.手术后1周,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均生理盐水灌胃,雌激素组皮下注射17-β雌二醇,抗骨增生组给予抗骨增生胶囊灌胃,给药持续时间12周.观察抗骨增生胶囊对去卵巢所致大鼠骨密度、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骨钙素、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水平,Western-blot检测股骨骨钙素(OPG)和核因子NF-k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骨密度低于假手术组,骨小梁减少且排列稀疏,骨小梁间距增宽,血清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上升,骨皮质OPG蛋白表达下降,RANKL蛋白表达升高;雌激素组和抗骨增生胶囊组均能改善骨组织形态学改变,降低血清BGP、PINP水平,提高OPG蛋白和降低RANKL蛋白表达.结论 抗骨增生胶囊可能通过降低骨代谢高转换水平,提高OPG蛋白和降低RANKL蛋白表达,达到防治骨质疏松目的.
-
通淋汤对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因子BMP-2,OPG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究通淋汤对尿毒症患者血管钙化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骨保护蛋白(OPG)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淋汤口服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血清BMP-2、OPG水平及营养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BMP-2、OPG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总胆固醇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通淋汤治疗尿毒症患者有利于抑制血管钙化因子BMP-2、OPG表达,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
骨保护蛋白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骨保护蛋白(OPG)自发现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在体内生成,发挥多种生物效应.OPG不仅参与调节正常骨密度、控制钙的吸收,而且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及体内环境的平衡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的病理生理学作用.本文就其结构生理功能及其近年在血管钙化、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简要阐述.
-
绝经后妇女骨代谢过程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骨桥蛋白的变化
背景: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 具有高度的亲和力,此二者的表达可能与骨代谢有关.目的:观察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 和骨桥蛋白水平,并观察其与骨保护蛋白、骨保护蛋白配体及骨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将120 名绝经后妇女分为骨密度正常组、低骨量组和骨质疏松组3 组,对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骨桥蛋白、骨保护蛋白、骨保护蛋白配体及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Ⅰ型胶原交联C 端肽和尿Ⅰ型胶原交联N 端肽进行测定,计算骨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3 比值.结果与结论:骨质疏松组中血清骨桥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 的水平高于正常组(P < 0.05).绝经后妇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骨桥蛋白和骨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3 比值与血清骨保护蛋白配体、骨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 < 0.05),与骨保护蛋白、尿尿Ⅰ型胶原交联N 端肽/肌酐比值呈明显正相关性(P < 0.05).骨质疏松组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骨桥蛋白和骨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3 比值与血清骨保护蛋白配体、骨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 < 0.05),与骨保护蛋白、尿尿Ⅰ型胶原交联N 端肽/肌酐水平比值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 < 0.05).提示绝经后妇女血清骨桥蛋白水平和骨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3 比值升高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伴随骨代谢转换过程增快有关.
-
骨质疏松与血管钙化共同机制的探讨
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日渐升高,并大多相伴出现,导致老年患者致病率及死亡率升高.多项研究发现骨和血管在生物学上有许多共有成分,例如骨保护蛋白、骨桥蛋白、γ-羧基谷氨酸基质蛋白等.这些物质在维持骨和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中起作用,但也为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的共同发病提供了生物学基础.此外,新研究发现除了这些共有的蛋白成分外还存在脂联素、瘦素等调节因子,可能在两病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研究它们共同的生物学基础及发病机制,对这两种疾病的共同预防、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血管钙化 骨保护蛋白 骨桥蛋白 γ-羧基谷氨酸基质蛋白 -
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OPG/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检测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0PG/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层面探究独活寄生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机理,为独活寄生汤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原代SD新生24h大鼠成骨细胞,分别用生理盐水血清对照组、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低浓度,中浓度,高浓度作用于成骨细胞,采用MIT法检测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生长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OPG、RANKL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以浓度及时间的依赖方式促进成骨细胞生长;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能促进成骨细胞OPG蛋白的表达,并且抑制成骨细胞RANKL蛋白的表达.结论: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可以通过OPG、RANKL系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并且影响成骨细胞的分化.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 成骨细胞 骨保护蛋白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