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与血脂变化的意义

    作者:张凤斌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血脂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参照组.采取化学发光法及生化方法对两组血浆BNP和血脂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血浆BNP比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明显较对照组血浆BNP水平高,血脂检测中的HDL-C、TG、TC明显低于参照组,LDL-C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血脂水平及血浆BNP和慢性心力衰竭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反映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可以当作是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黄镇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12年6月1日-2013年6月1日收治脑梗死患者145例。对其一般资料、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前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 B 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个月后,两组各项指标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 B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其他2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

  • 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作者:缪佩凤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4年1月―2017年12月因冠心病心绞痛来该院救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其中对照组使用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观察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LDL-C水平为(2.08±0.25)mmol?L-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4±0.23)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7,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0%对比对照组的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3,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基础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深入推广应用.

  • 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患者脉粥样硬化关系分析

    作者:朱秋敏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患者脉粥样硬化关系.方法:收集确诊的110例冠心病患者,别测定TG、TC、HDL-C、LDL-C、ApoAI的含量.结果:冠心病组TG 2.99±1.56mmol/L,TC 5.33±0.99mmol/L,HDL-C 1.23±0.24mmol/L,LDL-C 7.36±2.33mmol/L;对照组TG 1.33±0.55mmol/L,TC 4.27±0.91mmol/L,HDL-C 1.39±0.31mmol/L,LDL-C 3.71±2.23mmol/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脂水平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冠心病,血脂检查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 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托伐他汀的整体疗效及血脂优化效果评析

    作者:李艳萍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托伐他汀的整体疗效及对血脂的优化效果与用药安全性.方法 抽选86例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入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阿托伐他汀"的用药方案,对照组的阿托伐他汀用药剂量为20 mg/d,研究组的用药及了为40 mg/d,持续给药2个月后,以疗效、血脂指标变化等为标准对两组用药效果予以评析,并观察用药的安全.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总好转率为95.3%,比较于对照组的74.4%显著更高(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TC、TG、HDL-C及LDL-C等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的血脂指标均均得以优化(P<0.05),而研究组的优化效果显著更优(P<0.05).两组患者入组后均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提升疗效,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重视并加以推广应用.

  • 职工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调查分析及对策

    作者:徐宁;田利源;冯桂海;高镇北

    目的:调查北京某单位人群的血脂水平、分布特征及血脂异常患病率,并探讨血脂水平与体重指数(BMI)的关系,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单位职工按性别、年龄分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个组的体重指数(BMI)、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脂水平与体重指数的关系。结果:男性30岁组较20岁组BMI、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增长为显著,而女性40岁组较30岁组的BMI、TC、TG、LDL-C增长显著。血脂异常在男性以高甘油三酯血症为主,而女性则以高胆固醇血症为主。BMI与女性血脂水平特别是甘油三酯水平更为相关。结论:对青年男性及更年期女性需要及早采取措施控制血脂水平,控制体重对于降低血脂水平是必要的。

  • 胆囊结石与血脂水平关系的分析

    作者:王海生

    目的:探究胆囊结石与血脂水平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收治胆结石患者106例为病例组,对其血清脂质成分进行全面测定,同时选择同期来院行健康检查的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相关成分。结果:病例组受试者的TG、TC、HDL、LDL、ApoA、ApoB等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形成胆囊结石的诸多原因中,血脂代谢紊乱为重要因素,血清内的TG、TC、HDL、LDL、ApoA、ApoB指标敏感性较高。

  • 40~70岁城市居民血脂水平调查分析

    作者:符岱佳;纪妹

    目的:分析南湖社区居民血脂水平。方法:随机抽取40~70岁居民1207例,检测血脂水平,以性别、年龄、是否患有慢病分组分析。结果:血脂异常852例(70.59%),以性别和是否高血压、高血糖分组比较,血脂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湖地区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有效控制血压、血糖、体重和腰围,以减少血脂异常疾病的发生。

  • 抗老强身的开心果

    作者:刘丽

    开心果,世界四大坚果之一,学名阿月浑子,又名必思答、绿仁果等,是一种历史悠久、营养素密度高的坚果.临床试验显示,开心果有改善血脂水平、促进心血管健康、控制血糖、减轻体重等作用,还可调节肠道益生菌生长.

  • 体检者血脂水平及其膳食结构特征的研究

    作者:雷琳

    目的:研究25岁以上人员的血脂水平及其膳食结构特征.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体检者300例,高脂血症患者89例作为研究组,血脂正常人员211例作为参照组,对比两组体检者血脂水平、各种食物每日摄入情况,分析体检者血脂水平及其膳食结构特征关系.结果:300例体检患者中,高脂血症89例,血脂正常人员211例.89例患者每日肉类、蛋类等摄入量高于血脂健康人员,蔬菜摄入量少于血脂健康人员.结论:25岁以上的体检者,其膳食结构与其血脂水平有着密切关联,想要改善其血脂水平,首先需要改善其膳食结构.

  • 冠心病的饮食干预

    作者:彭春艳

    饮食组成与冠心病脂类影响 饮食脂肪的质与量对血脂水平有影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饮食脂肪摄入总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正相关.<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规定,年龄45岁以上者饮食脂肪的供给量应占总热能的20%~25%.

  • 载脂蛋白A5启动子-1131T>C及56C>G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洪雁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载脂蛋白A5启动子-1131T>C及56C>G基因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其基因多态性。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脑梗死患者156例,对其血脂水平进行检查,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对脑梗死的 A5启动子-1131T>C 及56C>G 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A5启动子-1131T>C 在不同基因位点下,T 频率71.76%,C频率28.87%;本组研究人群中HDL-C、LDL-C、TC等因子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C基因人群的TG与没有携带C基因人群T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CC基因型存在于56C>G中,相关等位基因频率G8.3%,C频率91.7%,等位基因频率与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TG水平与载脂蛋白A5启动子-1131T>C基因多态性有密切关系。

  • 超声检测脂肪肝患者与血脂水平的临床关系探讨

    作者:谭继男;黄莹;潘蕾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脂肪肝患者与血脂水平的临床关系.方法:筛选近几年我院住院患者体检血脂异常者78例为患者组,行超声检查是否有脂肪肝,并依照检查结果将调查对象划分为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另选择体检血脂正常者98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体检者均行空腹血糖和空腹超声检查.结果:78例血脂异常者中共检出脂肪肝者59例(75.64%),无脂肪肝者19例(24.36%),健康对照组检出脂肪肝11例(11.22%),血脂异常者脂肪肝检出率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脂肪肝组TC、TG、LDL-C检测值均明显较非脂肪肝组、健康对照组高(P<0.05),HDL-C检测值明显较非脂肪肝组、健康对照组低(P<0.05).结论:超声检查与血脂异常状况有机结合有利于鉴别诊断脂肪肝.

  • 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患者脉粥样硬化关系分析

    作者:朱秋敏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患者脉粥样硬化关系.方法:收集确诊的110例冠心病患者,别测定TG、TC、HDL-C、LDL-C、ApoAI的含量.结果:冠心病组TG 2.99±1.56mmol/L,TC 5.33±0.99mmol/L,HDL-C 1.23±0.24mmol/L,LDL-C 7.36±2.33mmol/L;对照组TG 1.33±0.55mmol/L,TC 4.27±0.91mmol/L,HDL-C 1.39±0.31mmol/L,LDL-C 3.71±2.23mmol/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脂水平的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冠心病,血脂检查是诊断冠心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 肃南裕固族地区健康体检成人血脂水平的调查分析

    作者:李兴祥;贾云;赵红梅

    目的:了解肃南地区成人血脂水平的变化趋势,规范本地区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方法:选择不同职业的健康体检成人2578例,进行血脂测定.结果:该地区成人血脂水平整体明显升高,男、女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同性别间不同年龄组进行比较显示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升高为明显的为40~60岁年龄组,说明这部分人的健康状况不理想.结论:肃南地区成人血脂水平已显著上升,本地区目前应用的参考值已不适应当前实际情况.

  • 云南某高校教师血脂情况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子健;罗卫民

    目的:探讨云南某高校教师血脂情况,指导高校教师健康饮食,控制血脂水平,健康生活.方法:选择学院所有教职工1600例,男1003例,女597例,根据年龄分为4组,29岁以下为青年组38人,30~39岁为青年后期组553例,40~49岁为中年组640例,50~59岁为中年后期组369例.所有监测人员均空腹12小时,抽取静脉血3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监测,主要监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底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本组1600例中,高TC血症429例(26.8%),其中男269例,女160例;高TG血症344例(21.5%),其中男263例,女81例;低HDL-C血症100例(6.25%),其中男68例,女32例;高LDL-C血症262例(16.4%),其中男155例,女107例.结论:青年教师血脂水平均在正常范围,而中年教师血脂水平偏高严重,合理饮食,控制饮食,戒烟是预防血脂升高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高校 血脂水平 监测
  • 160例孕妇血脂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

    作者:谢爱兰;李笑天

    孕期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直接来源于母体血液.葡萄糖是胎儿生长的主要能量物质,脂肪和氨基酸可以促进细胞结构发育及增强酶的活性.近年来关于营养因素对胎儿体重的影响着重于糖代谢的研究,而对脂肪和氨基酸的研究较少.为探讨孕妇血脂水平对胎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本文对我院160例孕妇妊娠中期血脂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脂水平的效果

    作者:曹翠英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脂水平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给予积极的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控制指导等综合干预,随访观察2组生活方式及血脂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戒烟限酒、主动运动、合理饮食、按时复查患者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按医嘱用药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后,干预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降低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应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尤其是社区医护人员的重视.

  • 宁波市城区35~74岁人群的血脂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张涛;崔军;张莉娜

    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观察表明血脂异常是增加心血管疾病(CVD)发病的重要因素[1].因此,了解人群的血脂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于2002年9月~10月对宁波市城区居民进行血脂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北京市昌平区居民血脂水平与血压、年龄、性别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淑波;徐志鑫;耿坤;庞武元;张淑群;黄苹;杨红涛

    目的 探讨北京市昌平区18岁以上人群血脂水平与血压、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抽样调查昌平区2 991例18岁以上人群的血压、身高、体重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对血脂、血压、年龄、性别进行比较.结果 血脂水平TC、TG、LDL-C皆随年龄增加而增高.50岁以下的人群中,男性TC,TG高于女性,但50岁以上的人群中,女性高于男性.血脂与血压比较分析,高血压(HP)组TC、TG高于正常血压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HD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好地理解血压、年龄、性别和血脂水平的关系将有助于选择适宜的治疗途径以减少心血管疾病临床事件的发生.

1338 条记录 3/67 页 « 12345678...66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