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

    作者:沈孝伦;杨林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或西药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对降低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清性激素、血脂水平与围绝经期症状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陈怡红;李海文;沙伟玲;肖纬红;罗翠连

    目的:探析围绝经期症状与血脂水平、血清性激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50例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四组,分别是育龄对照组(n=60)、围绝经期组(n=60)、绝经早期组(n=65)及绝经晚期组(n=65),分别对其进行睾酮(T)、血清雌二醇(E2)、三酰甘油(TG)、卵泡刺激素(FSH)以及总胆固醇(TC)测定,调查绝经指数(KMI),比较各组的检测结果,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相比较育龄对照组而言,围绝经期组、绝经早期组以及绝经晚期组的T、E2水平下降明显,且FSH水平升高明显,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育龄对照组比较,绝经晚期组、绝经早期组以及围绝经期组的TG、TC水平升高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TC与KMI呈现出正比关系,则TG则与KMI呈现出反比关系。结论:睾酮和雌二醇在女性绝经后明显下降,而卵泡刺激素明显上升,并且血清雌二醇与绝经指数呈反比关系,加强围绝经期女性的血脂水平和血清性激素监测,有助于改善绝经症状,使女性生活质量提高。

  • 10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糖、血脂、中医辨证关系观察

    作者:马卫琴;宋忠耿;何咏梅;徐青;韩建秋

    急性脑血管病早期应激性血糖增高临床报道很多,但血糖、血脂与中医辨证关系的报道较少,我们观察本院1999~2001年10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中医辨证分型,发现一些规律,现报道如下.

  • 当飞利肝宁胶囊在降脂治疗中的保肝作用观察

    作者:黄久荣;梁若梅

    近年来我国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冠心病死亡率也有增高趋势.因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得到广泛重视.随着降脂药的应用,降脂药所导致的肝功能异常也明显增加.

  • 干扰素、辛伐他汀和利巴韦林联用对丙肝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表达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刘志英;牛亚辉;张萍;党殿杰;李楠楠;赵斗贵;李友生;张萍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olyethylene glycol interferon alpha 2a,PEG-IFN α-2a)、辛伐他汀和利巴韦林联合用药对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 CHC)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表达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240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药治疗治疗组(PEG-IFN α-2a组、辛伐他汀组和利巴韦林组各60例)和联合用药治疗组(60例)四组,分析比较治疗48周后患者的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表达.结果 治疗前,四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和丙二醛(methane dicarboxylic aldehyde,MDA)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则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用药组的各项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 PEG-IFN α-2a、辛伐他汀和利巴韦林均能有效降低CHC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和炎性因子表达,且三者联合治疗的疗效更佳,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影响的研究

    作者:梅周;殷应传;周晓惠;何凡;何竸;何巧娟

    目的 探讨和分析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T2DM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的原则下,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持续治疗12w后,对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生存质量(QOL-BRE)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和HbAlc水平较治疗前均呈显著性下降(P<0.05),且研究组下降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和LDL-C下降,HDL-C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脂水平较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QOL-BREF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QOL-BREF评分较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能显著控制血糖、血脂水平,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值得推荐的临床联合用药方案.

  • 冠心病病人载脂蛋白E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作者:袁如玉;毛用敏;崔让庄;梁爽霖

    人类载脂蛋白E(apo E)有三种主要异构体E2、E3、E4,是由三个等位基因编码,不同的apo E异构体受体结合活性不同,从而影响了脂蛋白的代谢,出现异常的脂蛋白血症.本实验研究探讨天津地区汉族人群apo E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分析正常人与冠心病病人apo E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

  • 中国人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的变异

    作者:沈晶晶;杨泽;惠淑萍;唐雷;孙逸平;HITOSHI CHIBA

    CETP是反向胆固醇转运的重要载体.反向胆固醇转运是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向肝脏转运的过程.近来发现,CETP基因的变异影响这一过程,引起血脂水平的变化.CETP基因位于第16号染色体长臂上(16q13),全长25kb.AKITA等1994年首次报道了日本人中CETP基因变异的情况,突变的基因之一是第15外显子G→A的替换,导致442位氨基酸Asp→Gly的错义突变(D442G).但有关中国人CETP基因变异的情况,尚未见报道.

  • 社区老年人血脂水平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作者:苗茂华;曲成毅;任艳峰

    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过程受哪些因素影响是众多学者关注的课题[1],本研究选取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自然状态下一般人群中认知功能脂水平的关系.

  •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88例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陈卫平

    目的 探讨Ⅱ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与肥胖、血压、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随机取201例住院病人,分为糖尿病合并脂肪肝88例(A组),糖尿病无脂肪肝113例(B组),测定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IR)、血脂等.结果 2型糖尿病并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比较,BMI、IR、三酰甘油(TG)、仅密度脂蛋的胆固醇(LDL-C)、载脂蛋的B(Apo)-B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Ⅱ型糖尿病并脂肪肝患者存在超重、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

  • 体检人群尿酸与血脂关系的分析

    作者:郑玉梅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高尿酸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0年体检机关干部、事业单位职工2 854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中尿酸、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的含量.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分析高尿酸与血脂的代谢的相关性.结果 高尿酸阳性率642例( 22.49%).高尿酸组TC阳性率为32.87%,正常尿酸组的TC阳性率为28.12;高尿酸组的TG阳性率为50.16%,正常尿酸组的TG阳性率为30.06%.高尿酸组TC、TG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尿酸与血脂的代谢异常有明显的相关性.高尿酸血症易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了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南京市秦淮区4510名干部体检血脂水平的结果分析

    作者:郑玉梅;吴正燕

    目的 通过对南京市秦淮区4 510名干部体检血脂四项的调查,得出干部人群中的血脂水平,分析血脂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0年来体检的4 510名南京市秦淮区干部为对象,检测其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结果 总体上:男性血脂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在51岁以后血脂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1岁以后女性血脂异常检出率高于男性.结论 该人群血脂水平较高,血脂异常检出率与年龄、性别有关,尤其是中老年女性血脂明显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应注意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血脂水平,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

  • 清肝降浊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功能、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

    作者:魏小兵;赵秋升;陈百顺

    目的 探讨清肝降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12月在焦作市中医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7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肝降浊方,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谷氨酰胺转移酶(GGT)等肝功能指标,总胆固醇含量(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差异.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ALT、AST及GGT等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HDL-C及LDL-C等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上各项指标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清肝降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肝功能,降低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脂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螺旋藻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艳玲;毛富强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一个重要因素,控制血脂水平是防止和减低AS,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降脂药物的正确应用可减少心脏病死亡率24%,降低非致死性心脏病发作率19%[1]。然而多数能够降低血脂的化学药物,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有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因此,从食物和天然药物中寻找更安全而有效的理想降脂药物,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方向。螺旋藻(SP)是纯天然的食品,其调节血脂的作用已被动物实验及人体实验所证实。

  • 妊娠期血脂水平变化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影响

    作者:张丽丽

    目的::探讨分析妊娠期血脂水平变化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孕妇为身体健康者;观察组孕妇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者。分别检测两组孕妇妊娠期的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 (APOB)、脂蛋白(a)[LP(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以及载脂蛋白AI( APOA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的变化程度显著高于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孕妇需重视其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尤其是APOAI、HDL-C以及LP( a)等指标的水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 阿托伐他汀逆转动脉僵硬度多中心、开放临床研究

    作者:王宏宇;张瑞岩;罗建方;王敏;谢俊;房玲;李丽红;刘康;黄健;谭学君;龚兰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67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62.42±9.41)岁(范围35~80岁).受检者3例为单纯高脂血症,3例为单纯糖尿病患者,5例为单纯冠心病患者,56例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观察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4周、12周和24周时血脂水平及动脉僵硬度的改善状况.动脉僵硬度的评价应用脉搏波速度测定系统(pulse wave velocity,PWV)和血压脉搏测量装置.颈动脉-股动脉PWV(C-F PWV)、颈动脉-桡动脉PWV(C-R PWV)和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作为反映动脉僵硬度改变的指标.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12周、24周相比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5.12±1.18) mmol/L,(4.05±0.82) mmol/L,(4.18±0.80) mmol/L和(4.27±1.00) mmol/L,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下降[分别为(2.95±0.92) mmol/L,(2.11±0.64) mmol/L,(1.24±0.24) mmol/L,(1.28±0.29) mmol/L,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治疗12周后明显增加,并持续至24周[分别为(1.33±0.40) mmol/L,(1.24±0.29) mmol/L,(2.22±0.72) mmol/L,(2.31±0.83) mmol/L,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C-F PWV治疗后显著下降[分别为(12.33±2.54) m/s,(11.43±2.46) m/s,(11.18±2.05) m/s,(11.14±1.77) m/s,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C-R PWV治疗12周后明显降低并持续到24周[分别为(10.07±1.89) m/s,(9.71±1.39) m/s,(9.62±1.41) m/s,(9.52±1.33) m/s,与基线相比,均为P<0.01].CAVI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胆固醇水平,并对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动脉僵硬度有益,对动脉结构的改变需更长期的治疗.

  • 天曲益脂康对血脂异常者血脂水平影响的观察

    作者:李慧生;刘文红;王敏;王小彦

    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冠状动脉病变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血脂异常患者进行有效的降脂治疗, 是临床预防急性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 多食叶酸防中风

    作者:常怡勇

    美国一项历时20年之久的研究发现,每天从食物中摄取至少300微克叶酸,可以使中风的发生率降低20%,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降低13%.该研究对象是近万名年龄在25~74岁的美国人.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他们从日常食物中摄取叶酸的情况,结果发现,摄取大量叶酸者的血压、血脂水平都较低.

  •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

    作者:史旭波;胡大一

    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他汀类药物能够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尽管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但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应用他汀类药物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变化很小.他汀类药物降低LDL的获益早期即可出现,并早于其降低胆固醇的效应,甚至在治疗后血脂水平没有明显变化的患者也是如此.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卒中的风险,但LDL并不是卒中的重要预测因素.一些研究提示,他汀类药物的有益作用不仅仅是降低胆固醇,还存在非降脂作用,例如改善内皮功能和抗炎作用等.

  •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脂水平影响及相关分析

    作者:李全瑞;郭增玉;陈秉良;贾强

    目的观察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的变化,并对相关因素加以探讨.方法血液透析治疗组28例,正常对照组26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测定血浆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ApOB)及血浆白蛋白(ALB)、血肌酐(Scr).结果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代H、TG、LDL、ApOB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而HDL和ApOA1与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透析患者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透析组血浆白蛋白与血脂水平呈显著相关.结论尿毒症患者在透析前即存在脂代谢异常,透析治疗不能消除高脂血症,且加重脂代谢紊乱,同时血液透析治疗血浆白蛋白与血脂水平呈显著相关表明低蛋白血症,也是高脂血症致病原因之一.

1338 条记录 6/67 页 « 12345678...66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