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型糖尿病的种族特异性

    作者:戴维斯;郭启煜

    背景与方法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覆盖的主要种族包括白高加索人(WC;82%),印度-亚洲人(IA 10%)与非洲-加勒比海人(AC,8%),本文对有关以上三大种族的已发表数据进行了评估.结果在登记时,IA患者的年龄要低于WC与AC患者,腰围与臀围的比率更大,静也时间更长,但高血压患病比率与吸烟率是低的.AC患者的血糖控制是差的,但血脂水平为理想.可变更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别在随后9年的调查中没有改变.基于UKPDS的排除标准,接受调查的患者都没有并发症,各组之间也没有什么差异.在8.7年后进行的致死性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事件的分析显示AC患者的危险要比WC组低70%,这一结果已经对可解释的变量进行了调整.IA与WC组患者的危险相近.对蛋白尿与肾衰竭完整数据(15年跟踪调查中值)的分析显示仅有IA组的危险较高.结论种族之间在糖尿病特征,包括血管危险因素确实有持续的差异.AC患者心肌梗死的危险非常小,单从他们的血脂水平较为理想这一角度无法进行解释.而IA患者要比WC与IA组更容易患肾病.还需要进行更长期的调查来确定在IA患者中所观察到的发生大血管危险的增高是否在其他研究中也能得到类似的体现.

  • 2011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摘要

    作者:美国糖尿病协会;庄稼英

    血脂异常筛查·对于大多数成年患者,空腹血脂检测至少每年一次.对于低风险血脂水平(LDL-C<100mg/dl,HDL-C>50mg/dl,TG<150mg/dl)的成年患者,评估血脂水平可以每2年一次.治疗·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减少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ω-3脂肪酸、膳食纤维和植物脂肪的摄入,减重(如需要),增加体力活动;都可以用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

  • 新版防治指南对糖尿病患者血脂管理做了哪些改变

    作者:纪立农

    新指南对血脂管理的更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新颁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以下简称新指南)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提出了更积极的推荐.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需要启动他汀治疗相比2010年版指南中对无CVD、年龄>40岁、LDL-C> 2.5mmmol/L的糖尿病患者启动他汀的限制,新指南明确指出,所有下列糖尿病患者,无论基线血脂水平如何,应该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使用他汀类药物:1)有明确的CVD;2)没有CVD,但年龄>40岁且伴有一个或多个CVD危险因素(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紊乱或蛋白尿);3)低风险患者(如无明确CVD且年龄<40岁),若LDL-C>2.6mmmol/L或具有多个CVD危险因素,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应考虑使用他汀治疗.

  • 降血脂从日常饮食做起

    作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越来越丰富,伴之而来的是血糖,血脂水平越来越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饮食结构的改变.许多糖尿病患者化验血脂时,会发现血甘油三酯明显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会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却常常偏低.我们知道,在糖尿病患者中,心脏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比正常人高三倍以上.实践证明,高脂血症并不是一个"不要紧"的疾病,而是一个严重影响健康,可以导致残疾、死亡的疾病.

  • 警惕无声杀手血脂异常

    作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血脂异常的患病人数越来越多,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无声杀手",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专家提醒,只要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就可有效控制血脂,有助于预防心脏病和降低中风风险.近三成居民健康受到高血脂威胁血脂异常是指血脂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血清中总胆固醇(TC)水平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

  • 中医教你在家"降"血脂

    作者:

    郝叔叔近一个月来血脂总是居高不下,这可愁坏了老伴儿王阿姨.王阿姨咨询说,她以为血脂高,多吃蔬菜就没事儿了,可老伴儿复查时,血脂还是高,都快愁死她了.面对高血脂别着急,专家告诉你降血脂并不难.血脂跟年龄成正比老人易中招高脂肪饮食、年龄以及一些药物等都会导致血脂异常,血脂过高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控制血脂水平,保证血脂正常对老年人来说十分重要.

  •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调脂目标探析

    作者:钟俐;张莉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调脂LDL-C目标。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5月—2014年4月所收治的所有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病人260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前通过调整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剂量,通过抽血观察分为LDL-C水平高100 mg/dl左右组(124例),LDL-C水平低70 mg/dl左右组(136例),观察LDL-C水平与住院天数>1周的人数,再次住院人数,需进行手术干预的人数等的关系。结果 LDL-C水平高组住院天数>1周的有56(45.16%)例,再次住院人数51(41.13%)例,需进行手术干预的人数45(36.29%)例;LDL-C水平低组住院天数>1周的有32(23.53%)例,再次住院人数28(20.59%)例,需进行手术干预的人数20(14.71%)例;LDL-C水平的高低与住院天数>1周,再次住院人数,需进行手术干预的人数,其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L-C水平低70 mg/dl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病人具有指导性建议。

  • 血脂水平异常对糖尿病发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

    作者:曹建英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对糖尿病发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监测对象为临沧市临翔区1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监测内容包括询问调查、人体测量和血液生化检测。结果临翔区15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为7.6%,血脂异常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为8.8%,明显高于血脂正常居民(P<0.05)。结论血脂水平异常对糖尿病的患病率有影响作用,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鼓励采用健康饮食结构,对糖尿病水平的控制有明显的效果。

  •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润梅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和血脂水平。方法以该院2013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以同时期的3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未合并糖尿病患者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和血脂水平。结果在临床症状上,两组在压榨性疼痛、上腹痛、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的分布以及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脂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多但特征不突出,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且并发症多而严重,不利于预后,增加了患者的生存风险。

  • 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脂水平

    作者:李海军

    目的:探究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脂水平。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体检的人群中,选取100例空腹血糖受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分别选取50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血脂水平患者作为对照。对患者行常规检测前禁食,检测患者空腹血脂水平。结果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在对空腹血脂水平的检测中,TC为(5.12±1.02)mmol/L,TG水平为(2.11±1.51)mmol/L,HDC-L水平为(1.67±0.36)mmol/L,LDL-C水平为(2.81±0.87)mmol/L。空腹血糖受损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糖尿病患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的血脂水平处于正常水平和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之间,需要对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详细的检测和诊断。

  • 综合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

    作者:吴艳梅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因2型糖尿病于该院进行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序列发生法进行分组研究,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依从性、血糖以及血脂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依从性限制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血脂表达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治疗依从性,并稳定血糖及血脂的表达水平,对缓解患者病情有显著作用,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脂水平的相关分析

    作者:金思彤;吴乃君;陈燕云;邹英楠;刘佳明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为T2DM合并NAFLD患者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视角.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合并NAFLD患者97例,按IMT分组,分为A组(IMT<1.0 mm)和B组(IMT≥1.0 mm),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病程、BMI、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TC、TG、LDL-C、HDL-C、LP(a)、APOA、APOB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2DM合并NAFLD患者B组年龄、TC、LDL-C、APOB显著高于A组.将上述变量纳入二项Logistic回归方程,仍然能进入回归方程,且呈正相关.结论 年龄、TC、LDL-C、APOB是T2DM合并NAFL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临床检测和控制血脂水平,对T2DM合并NAFLD患者血管病变的预防与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 运动和饮食控制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和妊娠结局影响研究

    作者:李金娥;黎锋华

    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采用运动与饮食控制法后,孕妇的血糖水平以及妊娠结局.方法 收集GDM孕妇100例,收集起止时间为2015年5月—2016年6月,按照随机法分组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即甲组(50例,应用常规护理)与乙组(50例,运用运动与饮食控制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甲组与乙组GDM孕妇的血糖值、血脂指标水平、脂肪因子指标水平以及妊娠结局(孕产妇不良事件和新生儿不良事件).结果 乙组血糖指标相对于护理前改善,且在护理后明显低于甲组(P<0.05).甲组血脂指标水平、脂肪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乙组(P<0.05).乙组围产期并发症率低于甲组(P<0.05).乙组胎儿不良事件率低于甲组(P<0.05).结论 对于GDM孕妇,积极运用运动和饮食控制法能够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围产期并发症率,改善妊娠结局.

  • 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培玉;周承刚

    目的 对银杏达莫注射液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 该文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参与该次研究,并根据治疗所用药物不同,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不仅需要应用于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药物,同时还要求采用银杏达莫注射.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前后,对患者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参数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患者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参数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辅助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作者:黄海峰

    目的 分析探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对患者血脂水平的控制情况.方法 资料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就诊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血脂水平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脏发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两组患者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脏发生不良事件,且患者血脂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 糖友需知爬山的“好坏”

    作者:罗馨

    冬季天寒地冻,很多糖友都不知道选择怎样的运动.其实散步、做操、跑步、爬山等都是不错的运动,而爬山相对来说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运动方式.我们一向提倡糖友进行运动疗法,其目的很简单,一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从而进步提高免疫能力,减轻或避免糖友并发症的发生;二是在运动的时候消耗多余的热量,促进脂肪的减少,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糖友对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依赖性,并减少其使用的剂量;第三运动还可以促进身体组织对糖分的作用,特别是骨骼、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能力,以恢复细胞对糖分的吸收,使血糖、血脂水平下降.

  •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质变化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强;何维新;孙卫东;厉为良;俞生富

    为了解高脂血症与急性胰腺炎(AP)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的关系,作者动态观察了AP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 肾上腺髓质素基因多态与中国人血脂水平的关系

    作者:陈恕凤;鲁向锋;王来元;李宏帆;黄建凤;顾东风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肾上腺髓质素(ADM)基因单核苷酸多态(SNP)与中国汉族人群血脂水平的关联关系.方法 研究纳入2337例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和恶性肿瘤等病史的个体,选择ADM基因的3个标签SNPs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广义线性模型调整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BMI),分析多态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 ADM基因的3个标签SNPs均与血脂水平呈线性关联关系.随着携带危险等位基因(rs4399321A、rs4910118C和rs7944706A)数目的增加,个体总胆固醇水平(标准误)逐渐增高,分别为189.1(1.7) mg/dl、190.9(1.2) mg/dl和195.4(1.6) mg/dl(P趋势=0.00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也逐渐增高,分别为113.7(1.5) mg/dl、114.4(1.1)mg/dl和119.0(1.4) mg/dl(P趋势=0.006).结论 ADM基因常见多态与中国人群血脂水平关联,提示ADM基因可能参与调节脂质代谢,从而影响我国人群的血脂水平.

  • 吡格列酮对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脂联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玉顺;沈思钰;蔡辉

    目的 观察高脂血症大鼠主动脉脂联素受体(adiponectin receptors1/2,AdipoR1/2)的表达改变,探讨吡格列酮对高脂血症大鼠毛动脉血管脂联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SD大鼠26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9只)和高脂饮食组(17只),高脂饮食组12周后检测空腹血脂,明确造模是否成功,随机分为模型组(8只)和吡格列酮组(9只),后者给予吡格列酮溶液(0.6mg/ml)连续灌胃4周,之后检测血脂水平及主动脉病理,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荧光RT-PCR法检测主动脉脂联素受体AdipoR1和AdipoR2 mRNA的表达,Western Bolt法检测脂联受体蛋白表达.结果 高脂饲料喂养12周,高脂饮食组TG、TC、LDL水平明显升高(P<0.01);给药四周后,吡格列酮组TG、TC水平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主动脉脂联素受体1/2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吡格列酮组主动脉AdipoR1(P<0.05)和AdipoR2(P<0.01)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丰动脉脂联素受体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脂联素及其受体下降可能介入高脂血症血管损伤,吡格列酮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提高血清脂联素和主动脉血管脂联素受体表达有关.

  • 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龚海荣;秦琴

    目的 探讨服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心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服用瑞舒伐他汀.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并对患者TC和LDL-C的合格率及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 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增加(P<0.05);而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三个指标浓度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可知LDL-C、TG、TC三个指标,治疗组降低的值大于对照组(P<0.05);而对于HDL-C值,治疗组增加的值也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及血液黏度,对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小.

1338 条记录 8/67 页 « 12...567891011...66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