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绍兴地区部分成人血脂水平调查分析

    作者:郭铃;胡忠

    为了解绍兴地区人群血脂水平,对 2005 年在医院健康体检的各类人群血脂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 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血脂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祁建勤;马俊仙;李斌

    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是21世纪严重的健康社会问题.本症是典型的生活方式疾病,对儿童心血管,呼吸功能产生长期慢性的损伤.笔者通过测定肥胖儿童血脂,载脂蛋白变化的研究,探讨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为早期预防AD提供科学依据.

  • 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疗效观察

    作者:孙益兰;金争鸣;王利宏;胡申江

    高血清总胆固醇(TC),尤其是高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子,业已明确.许多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均证明,降低血清TC,尤其是LDL-C,可以明显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又有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预示着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反之,HDL每升高0.026 mmol/L(1 mg/dl),预示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将下降2%~3%,两者均不依赖于低密度脂蛋白(LDL)等其他危险因子的变化[1].辛伐他汀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明确显示可降低血清TC、LDL-C的浓度,从而使冠心病患者的死亡危险性显著下降,而对HDL-C的升高作用,尚有一定的争议[2,3],且国内相关临床资料较为缺乏.本研究通过对169例高脂血症患者辛伐他汀治疗6周后血脂水平的测定,观察辛伐他汀对不同基线水平HDL-C的作用.

  •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不同CT严重指数及其与血脂、并发症的相关性

    作者:龚建国;邓渊明;万里云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P)患者不同CT严重指数及其与血脂、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HL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严重指数积分将患者分为三组:≤3分(20例),4~5分(20例),>6分(20例),分析三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其与CT严重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预后.结果:患者的甘油三酯(TG)水平、总胆固醇(TC)水平与患者的CT严重指数积分呈明显的正相关,血脂水平随着CT严重指数积分的增加而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血脂水平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P患者的TG水平、TC水平、并发症发生率与CT严重指数呈明显的正相关,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 体检人群体质指数与多种代谢异常的关系

    作者:韦芳宁;胡子衡;梁惠陶;劳丽陶;王莉;曾旭芳;黄虹

    由于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体重超重及肥胖逐渐呈流行趋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探讨体检人群超重、肥胖的流行特征及其与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关系,为人群肥胖防治、健康指导提供依据.

  • 北京地区270名男性出租车司机体检分析报告

    作者:张薇;郭炳衡

    为了解北京地区男性出租车司机的健康现况,于2006年2月15日至3月3日对270名年龄25~60岁(44岁±6岁)男性出租车司机体检,对照组(200名)是随机选取男性体检者,年龄在22~60岁,平均年龄(39.0岁±8.9岁).高血压诊断根据WHO/ISH国际上统一标准[1];超重和肥胖依据≥18岁成年人BMI 18.5~24为超重,≥28为肥胖[2];血脂水平参照血脂异常防治建议[3];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参照1999年WHO的诊断标准[4].

  • 北京地区围绝经期妇女血脂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军华;张淞文;邓小虹

    围绝经期是妇女一生的重要时期,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在此期会发生明显变化,由此带来如冠心病发病率增高、内分泌及代谢改变等问题.为了解北京地区围绝经期女性血脂水平及影响因素,从而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本课题组开展了此项调查.

  • IL-1RN内含子2和外显子2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血脂的相关关系

    作者:徐朴;李艳;张平安;李晓艳;李庚山

    目的探讨武汉地区汉族健康人群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IL-1RN)第2号内含子中可变数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和第2号外显子+800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血脂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分析方法,检测了251名武汉地区汉族健康者IL-1RN(VNTR)和IL-1RN(+8006)多态性,同时检测其血脂、IL-1和IL-1Ra水平.结果 IL-1RN(VNTR)的等位基因以Ⅰ型为常见,其次为Ⅱ型,Ⅳ型较为罕见;IL-1RN(+8006)的等位基因以T型为常见,其次为C型;IL-1RN(VNTR)的等位基因Ⅱ总是伴随着IL-1RN(+8006)的等位基因C而出现;这两种多态性的分布在男女间差异不显著,且与血脂、IL-1和IL-1Ra水平间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武汉地区汉族健康人群IL-1RN内含子2和外显子2 中均存在基因多态性,其等位基因间存在连锁不平衡;这两种多态性与血脂、IL-1和IL-1Ra水平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 急性心肌梗死存活者与死亡者血脂水平的对比分析

    作者:李艳芳;徐翰;张冬梅;陈宏

    对36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存活者与54例AMI死亡者的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冠心病(CHD)的二级预防及进一步弄清血脂与AMI病死率的关系提供依据.

  • 上海市社区人群低密度脂蛋白受体AvaⅡ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作者:刘爱萍;詹思延;李立明;胡永华;曹卫华;吴涛;李俊;郭小霞

    目的观察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AvaⅡ多态性在上海市社区对照人群、高血压人群中的分布,进一步探讨其与血脂变量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了428例个体,其中健康对照组109名,高血压组319例.结果发现LDL-R基因型有3种,即(+/+)型、(+/-)型、(-/-)型.对照组3种基因型构成分别为0.9%、27.5%、71.6%;(+)等位基因频率为14.7%,(-)等位基因频率为85.3%.高血压组3种基因型构成分别为1.2%、33.9%、64.9%;(+)等位基因频率为18.2%,(-)等位基因频率为81.8%.两组合计社区人群3种基因型构成分别为1.2%、32.2%、66.6%;(+)等位基因频率为17.3%,(-)等位基因频率为82.7%.(+)等位基因频率均低于白种人群频率43%.社区人群与高血压组,男性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LDL-R基因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基因型显著高于(-/-)基因型(P>0.05).女性及对照组中虽有相同趋势,但未达统计学显著水平.结论 LDL-R基因AvaⅡ多态性(+)等位基因和高TC、高LDL-C水平有关,(-)等位基因和低TC、低LDL-C水平有关.社区人群中与较低TC和LDL-C水平有关的(-)等位基因频率高于西方国家.表明,在LDL-R方面中国人抗TC血症的遗传素质优于西方人,这可能是中国人血清TC 水平之所以低于西方人的原因之一.

  • 2010年我国成年人血脂水平及分布特征

    作者:李剑虹;米生权;李镒冲;张梅;毕宇芳;姜勇;王丽敏;宁光;赵文华

    目的 调查2010年我国成年人血脂水平,分析流行特点.方法 2010年在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90 395名成年人的一般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TC、TG、HDL-C和LDL-C的水平.进行复杂加权计算后,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区域及城乡成年人血清中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经复杂加权计算后,我国成年人血清TC水平为(4.04±1.08) mmol/L,18~44、45 ~59和≥60岁成年人分别为(3.86±1.03)、(4.29±1.11)、(4.33±1.09) mmol/L(F=177.56,P<0.01);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06±1.09)、(4.03±1.07) mmol/L(F=2.38,P>0.05);城市和农村成年人分别为(4.08±1.13)、(4.03±1.06) mmol/L(F=0.51,P>0.05);东、中和西部成年人分别为(4.13±1.11)、(4.03±1.01)、(3.93±1.11) mmol/L(F=2.56,P>0.05).血清TG水平为(1.33±1.28) mmol/L,18 ~44、45 ~59和≥60岁成年人分别为(1.26±1.24)、(1.48±1.46)、(1.35±1.05) mmol/L(F=85.98,P<0.01);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45±1.48)、(1.21±1.01) mmol/L(F=172.01,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34±1.26)、(1.33±1.28) mmol/L(F =0.16,P>0.05);东、中和西部分别为(1.30±1.25)、(1.35±1.23)、( 1.35±1.36) mmol/L(F=0.69,P>0.05).血清HDL-C水平为(1.11±0.31) mmol/L,18 ~44、45~59和≥60岁成年人分别为(1.09±0.30)、(1.13±0.33)、(1.14±0.33) mmol/L(F=27.81,P<0.01);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08±0.32)、(1.14±0.30)mmol/L(F=178.66,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11±0.31)、(1.11±0.32)mmol/L(F =0.09,P>0.05);东、中和西部分别为(1.12±0.32)、(1.12±0.31)、(1.09±0.32) mmol/L(F=1.06,P>0.05).血清LDL-C水平为(2.27±0.78) mmol/L,18 ~44、45 ~59和≥60岁成年人分别为(2.15±0.74)、(2.42±0.80)、(2.46±0.81)mmol/L(F=129.84,P<0.01);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30±0.78)、(2.24±0.78) mmol/L(F=25.06,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2.33±0.82)、(2.24±0.76) mmol/L(F=3.48,P>0.05);东、中和西部分别为(2.35±0.80)、(2.25±0.74)、(2.17±0.77) mmol/L(F=4.58,P<0.05).结论 我国东部地区、中年男性和更年期以后女性血脂水平较高,应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 2688名长沙市公务员血脂现况研究与分析

    作者:黄鑫;唐梦辉;罗昶;周光宇;黄忆明;胡敏予

    为了解长沙市公务员血脂现况,笔者对2688名长沙市公务员的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应用数字表法,从长沙市15家公务员健康体检定点医院中随机抽取1家.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共有2916名公务员于该院进行健康体检,剔除弃检、推迟体检及数据缺失的人员后,共2688名有效体检者纳入本次研究.

  • 云南省三个民族儿童血脂水平调查

    作者:倪林仙;马越明;张建英;徐华;樊茂;张倩

    为了解云南各地区民族儿童血脂水平状况,我们进行了以下调查。 1.对象与方法:随机群体抽取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丽江地区丽江县和昆明市城区的幼儿园和小学校4~12岁健康儿童共538名(男281名、女257名),其中剑川县白族儿童172名(男86名、女86名),丽江县纳西族儿童185名(男94名、女91名),昆明市汉族儿童181名(男101名、女80名)。于晨间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后贮存于-30 ℃冰箱冻存备检。仪器为日立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质控血清由美国伯乐公司提供,载脂蛋白apoAⅠ、apoB100带有校准品(德国宝灵曼公司提供)。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采用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采用直接法,apoAⅠ和apoB采用免疫比浊法,按说明书所提供7060型基本参数输入,进行仪器校准。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统计学》统计软件包(第2版)进行数据处理。 2.结果:3个民族儿童血脂水平见表1,均呈正态性分布,且同一地区男女儿童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白族儿童的TC明显高于汉族和纳西族儿童;汉族儿童的TG和apoAⅠ明显高于纳西族和白族儿童;纳西族儿童的HDL-ch和LDL-ch明显低于汉族和白族儿童,但汉族和白族儿童间差异无显著性;汉族儿童的apoB明显高于纳西族和白族儿童,纳西族和白族儿童间差异无显著性。3.讨论:血脂水平在民族间存在的差异与其生活和饮食习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剑川县盛产牛乳、奶酪制品,其胆固醇含量较高;纳西族是一古老的民族,至今保留着古朴的生活方式,饮食较为清淡;昆明市汉族儿童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食含脂肪、油脂类食物较多,TG水平较高,与汉族和白族儿童相比较,纳西族儿童的血脂水平就较低。3个民族儿童的TC、TG、LDL-ch、apoB明显低于成人,而HDL-ch、apoAⅠ明显高于成人,这一血脂代谢特点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是有利的,应深入动态观察。

  • 脂肪肝运动治疗因人而异

    作者:金慰鄂

    美国某医院对海军陆战队队员进行身体检查时,发现他们虽然长期采用高动物脂肪饮食,但其血脂水平与普通饮食的居民相似.其原因在于:这些军人每天都进行大量的训练活动.他们每日摄取的大量动物脂肪,被大量的体力活动所代谢、利用、消耗,故其血脂水平依然正常.检查结果还表明,运动不仅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且能改善胆固醇的"素质",即减少"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血脂异常会悄无声息伤心脑

    作者:童小欣

    据相关统计,目前血脂异常在体检中的检出率高,是悄然危害心脑,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的"元凶".因此专家呼吁,一旦检查发现血脂水平存在异常,一定要积极进行干预,及早降低高血脂对心脑的危害.

  • 服降脂药不能“见好就收”

    作者:大河

    就高血脂而言,饮食调节、适量运动和药物控制是治疗的“三驾马车”.当血脂水平偏高时,首先考虑的是前两种方式,如清淡饮食,少吃油腻食物、鸡蛋和动物内脏,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的慢跑等,一般血脂即可得到控制.但当血脂浓度高于一定水平,特别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较高,单纯的生活方式调节对此收效甚微,则必须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一旦进行药物治疗就需要长期坚持,不能像对待感冒一样,一恢复正常就停药.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郝变珍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07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实验对比分组通过数字奇偶法展开;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患者于临床施护;观察组(3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于临床施护;终就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血脂水平以及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评价结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9.82±1.65)d显著低于对照组(16.23±2.13)d(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结论 临床合理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模式完成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于住院时间缩短、改善血脂水平以及提高护理服务满意程度评价结果方面可以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为冠心病患者整体医护效果的提高做出充分保证.

  • 双参七汤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盛云龙

    目的 探讨双参七汤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参七汤,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率为79.6%(43/5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3%(52/5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对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10/54),与观察组的5.6%(3/5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双参七汤进行治疗,既可提高治疗效果,又能改善血脂水平,同时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复方丹参滴丸协同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作者:吕玉红;崔国旺;王茜;许哲通;润浦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协同阿司匹林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8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水平、血小板聚集功能[包括血栓素 B2水平( TXB2)、血小板大聚集率(PAGM)]。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P ﹤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 PAGM 和 TXB2水平显著下降(P ﹤0.05),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 ﹤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协同阿司匹林可显著改善血脂水平,降低 PAGM、TXB2水平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 血塞通联合甲钴胺和硫辛酸治疗DP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余玲;宋秋艳;甄月巧;董瑞鸿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甲钴胺和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传导速度、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DPN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辛酸和甲钴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注射液,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FBG、2 hPG、HbA1 C、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血脂水平(TC、TG、LDL-C、HDL-C)、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FBG、2 hPG、HbA1C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BG、2 h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TC、TG、LDL-C、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治疗后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TC、TG、LDL-C、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观察组治疗后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28%)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和硫辛酸治疗DPN具有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338 条记录 4/67 页 « 12345678...66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