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产儿真菌血症42例临床分析

    作者:闫会丽;张慧洁;刘红贞;李芳;谷广辉

    目的::探讨早产儿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识别与诊治。方法:对42例真菌血症早产儿的母孕史、出生史、临床表现特征、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转归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早产儿中,胎龄≤34周38例,出生体质量≤1500 g 25例。临床表现主要为频繁呼吸暂停16例,肤色发灰11例,喂养不耐受8例及不明原因的病情迅速恶化13例。发病因素为发病前使用抗生素>10 d 32例,静脉营养35例,应用外周中心静脉导管18例。实验室指标异常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45.2%,C反应蛋白升高38.1%。结论:早产儿胎龄小、体质量低、使用抗生素、静脉营养及中心静脉导管均是早产儿真菌血症高危因素,且临床表现不典型,需要早期高度重视和及时诊治。

    关键词: 真菌血症 早产儿
  • 卡泊芬净治愈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奥默毕赤酵母菌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马心锋;胡文彬;王共强;高伟明;王明姝;童广安;朱凌;朱玉龙

    1例确诊为奥默毕赤(柯达)真菌血症的患者,经卡泊芬净治疗后痊愈。该患者因双下肢瘀点,外院诊断“过敏性紫癜,溶血性贫血,肾炎,肝功能损害等。给予激素治疗1月余,瘀点消失,但因肺部感染,反复发热,外院给予多种抗细菌药物治疗,疗效一般,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转诊我院。入院后体温升高,血培养检查提示为奥默毕赤酵母菌感染,给予氟康唑100 mg 静脉点滴,2次/ d,治疗2周无效。后给予卡泊芬净50 mg 静脉点滴,1次/ d,治疗32天,体温逐渐正常,后多次血培养阴性,考虑真菌血症治愈。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免疫功能较低,容易合并感染。为避免复发,抗真菌药物治疗应在血培养阴性,体温正常后持续2周以上。

  • 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真菌血症病原学分析

    作者:姜锦;李楠;姚佳峰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患儿真菌血症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42例恶性肿瘤真菌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真菌血症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念珠菌血症为真菌血症的主要病原体,占95.2%.8例合并细菌败血症,占19.0%.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2例对氟康唑中介,1例对两性霉素B耐药,对伏立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均敏感.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中性粒细胞< 0.5×109/L、中心静脉置管、年龄、住院时间>15 d是引起真菌血症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控制易感因素是降低真菌血症发病率的有效措施,及时合理的抗真菌治疗是治疗真菌血症的主要方法.

  • 全自动细菌培养仪用于真菌培养的可行性初探

    作者:杨国灿;吴国桥

    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潮湿,环境多现季节性真菌;因抗菌药物的长期和广泛应用,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危害逐年增加,真菌血症常威胁病人生命,这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 细菌-酵母共感染对自动血培养系统假丝酵母菌检测的影响

    作者:刘卫霞;柳丽平;张建

    假丝酵母菌血症实际上是医院第四大血液感染[1]。真菌血症对病人的预后有很大影响,病死率较高[2]。血培养阳性是真菌血症的有力证据。白假丝酵母菌是真菌血症的主要感染真菌[3]。许多医院并不常规使用真菌特异的培养基(加入抗生素),这种非特异的血培养会导致无法检验到真菌感染或延迟真菌的检验。如果采用选择性的真菌培养基会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估计非特异性培养基中细菌的存在对真菌生长的影响,从而证明真菌特异的培养基对于血培养中真菌检出的作用。

  • 院内真菌感染及耐药真菌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方;李春阳

    目前,致病菌的耐药性和严重感染性疾病发生率的上升已成为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在医院环境内尤其明显.随着广谱抗生素、细胞毒性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术及导管介入等各种治疗手段的开展,真菌感染的发病率迅速升高,成为重要的医院内感染的原因之一.其中,真菌血症增多尤为显著,导致死亡率增高和住院时间延长.因此,对院内真菌感染的防治研究在近年来加大了力度.

  • 新生儿真菌败血症2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宗花;徐萍;江倩男;仇丽华

    目的 探讨近年来我院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及预后情况,以指导其临床防治.方法 收集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真菌败血症病儿共22例,分析其病原菌分布、药敏情况、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 入院首次血培养阳性1例,院内感染21例(95.4%).共分离出真菌22株,15株(68.2%)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6株(27.3%)为白色念珠菌.药敏试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均敏感.预后良好16例(72.7%),预后不良6例(27.3%),预后良好组的平均抗真菌治疗时间显著长于预后不良组(t =3.071,P<0.05),血小板计数低值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Z=2.438,P<0.05).结论 我院新生儿真菌败血症病原菌以假丝酵母菌为主,对临床常用的氟康唑普遍敏感;足疗程抗真菌治疗可改善预后.应严格院内感染防控,以减少真菌败血症的发生.

  • 某院72例真菌血症分析

    作者:陈黔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使用,使得医院感染性真菌血症的感染率呈现上升趋势.我们对近三年来发生在本院相关科室的72例真菌血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供同行参考.

  • 严重烧伤病人真菌血症分析

    作者:李瑞俊;程华;李云峰;叶增志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真菌血症的病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1991年~2000年12例确诊为真菌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机体防御机能降低、广谱抗生素长期、大量的使用以及温湿环境三大因素是病人真菌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去除致病原因及全身使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结论严重烧伤病人真菌血症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去除病因和全身使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在治疗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 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护理对策

    作者:鄢建军;童辉;韩敏;刘蔚;徐钢;刘慎微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带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为临床制订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观察24例采用带涤纶环深静脉留置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临床表现、治疗转归,并分析易感因素.结果 5例(20.83%)发生导管相关性真菌感染,感染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药物敏感试验提示氟康唑敏感性高;氟康唑导管内滴注治疗3例有效;导管相关性真菌感染与近期抗生素的应用、导管置入时间有关(均P<0.05).结论 导管相关性真菌感染不可忽视,了解其临床特点、易感因素,采取针以性预防措施,对减少感染发生率、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 注射用米卡芬净钠与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王欣

    注射用米卡芬净钠为白色粉状或块状,临床主要用于因曲霉菌和念珠菌引起的真菌血症,呼吸道真菌病,胃肠道真菌病.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拜复乐)属喹诺酮类抗菌药,为黄色澄清液体,对成人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本科于2015年7月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发现1例患者在同时使用上述2种药物时,墨菲氏滴管及输液管道出现白色絮状沉淀.为证实2种药物之间是否存在反应,特进行了试验,现报道如下.

  • 早产儿真菌血症临床特点

    作者:常淑婷;黄维清;刘新晖;李强;马金霞;杨志明;高喜容

    目的 了解早产儿真菌血症患儿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某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真菌血症的临床特点,比较早产儿的一般情况、实验室相关指标及药敏结果.结果 2011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确诊的真菌血症早产儿42例,其中白假丝酵母菌22例(占52.38%),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3例(占30.95%),克柔假丝酵母菌3例,其他4例.按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进行分组,分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组和白假丝酵母菌组.白假丝酵母菌组母亲泌尿生殖系感染率、真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率均为27.27%,高于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组(分别为7.69%、0.00%),白假丝酵母菌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率低于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组(22.73% vs 69.23%),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组血小板计数低于白假丝酵母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早产儿真菌血症感染病原菌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白假丝酵母菌为主,母亲孕期生殖系感染易导致白假丝酵母菌血症的发生,白假丝酵母菌血症早产儿更易患真菌性脑膜炎;PICC置管更易导致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血症的发生,血小板的下降更明显.

  • 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18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文明

    目的 探讨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的高危因素和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wborn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住院的18例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 新生儿真菌性败血症血培养的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11/18,61.1%),其次近平滑假丝酵母菌3例(16.7%),克柔假丝酵母菌2例(11.1%),热带假丝酵母菌1例(5.6%),光滑假丝酵母菌1例(5.6%).上述病原菌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伏立康唑均敏感.发病日龄为生后15 min至19 d,高危因素依次分别是应用广谱抗生素(100.0%)、全静脉营养(94.4%)、出生胎龄<37周(83.3%)、机械通气(77.8%)、胎膜早破(38.9%)、深静脉置管(27.8%)及孕母生殖道感染(16.7%).首发症状以反应差、纳差、反复呼吸暂停伴发绀、循环灌注差;其次体质量不增和发热等,严重真菌感染时出现器官功能衰竭,尤以呼吸、循环衰竭明显,常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8例经进口氟康唑治疗,其中16例治愈出院,出院1个月后16例获随访,患儿均无异常表现,2例放弃治疗患儿出院后不久死亡.结论 新生儿真菌败血症多见于早产儿,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儿应高度警惕本病,并及时抽血行血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完善相关检查,早期诊治是提高本病治愈率的关键.

  • 24例真菌血症微生物学及临床分析

    作者:周齐艳;张水娥;杨红霞;聂光华

    本文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2001-11~2004-10临床送检标本的真菌血症微生物学及临床资料.结果表明,真菌血症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临床上要做到及时送检,及时报告,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和生存机会.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真菌血症病原学及临床分析

    作者:段纯;张小兰;李素丽;朱岩;龙峰

    目的 探讨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真菌血症病原学及临床特征,为真菌血症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5年中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的33例真菌血症的病原学和临床资料.结果 33例真菌血症均为医院获得感染的假丝酵母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7株、热带假丝酵母菌10株、近平滑假丝酵母菌5株、光滑假丝酵母菌1株.结论 假丝酵母菌属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真菌血症的主要致病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常见.但非白色假丝酵母菌也占较大比例;真菌血症与早产、极低体重儿、机械通气、静脉导管、全胃肠外营养等因素有关.5-氟脲嘧啶、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对假丝酵母菌耐药性较低,氟康唑是治疗假丝酵母菌属的有效药物.

  • 186株血培养真菌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李海林

    目的 了解引起败血症的真菌种类及药敏实验结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了分离自本院患者血液的186株真菌的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结果 186株念珠菌中,以白色念珠菌多,共分离出107株,占57.53%;季也蒙念珠菌以16.13%(30株)占据第二位;热带念珠菌与近平滑念珠菌分别为18株和16株,分别占9.68%和8.60%.186株念珠菌对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均达到或超过80%.结论 引起败血症的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多,占到50%以上.5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对186株念珠菌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均达到或超过80%.

  • 卡泊芬净治疗真菌血症一例并美国2009年念珠菌病管理指南复习

    作者:张朝晖;周刚;龚勋;张蓉;瞿星光;曾超;刘静兰

    重症医学内科收治的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治疗过程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加之各种侵入性操作频繁,多次手术.机体解剖生理屏障完整性遭到破坏,使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发病率较高.美国感染病学会2009年<念珠菌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1]对于非中性粒细胞减少中重度和重度患者的念珠菌血症的一线治疗推荐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卡泊芬净治疗真菌血症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卡泊芬净 真菌血症
  • PCT和PLT动态检测在真菌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鄂静文;王洋;张颖;闫文英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血小板(PLT)动态检测在真菌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经血培养检测确诊的真菌血症患者23例,在患者入院后4 d内进行PCT检测,从患者入院至出院或死亡,进行PLT动态检测,分析PCT、PLT的变化趋势.结果 23例患者中,91.3%的患者PLT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8.7%的患者PLT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78.3%的患者PCT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21.7%的患者PCT水平升高.结论 多数真菌血症患者PLT水平持续降低、PCT水平保持正常范围,二者联合检测可能对真菌血症具有一定的早期辅助诊断作用.

  • 某院119例血培养阳性结果分析

    作者:玉丽林;陈文艳;黄强

    目的:了解该院血流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为临床医师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DL‐Bt64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其配套的血培养瓶;采用珠海迪尔 DL‐96Ⅱ细菌测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血液培养各种病原菌共11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株,占14.3%;革兰阴性菌57株,占47.9%;真菌45株,占37.8%。排名前列的分别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送检阳性率居前4位的科室分别为老年病科、血液儿科、普通外科、器官移植科。结论该院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多样,且血培养病原菌中真菌比例越来越高,多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者、血液病患者、器官移植患者,对高危患者应尽早进行血培养,及时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真菌血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动态变化回顾分析

    作者:张立娜;贺政新;安黎云;汤菲;王缚鲲

    目的:调查了解临床真菌血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动态变化情况,分析其与真菌血流感染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住院患者中发生真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小板计数动态变化情况,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重症感染(50.00%)和恶性肿瘤(34.38%)是真菌血症患者主要的基础疾病。32例真菌血症患者中17例(53.13%)发生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血小板计数动态曲线形态呈现3种变化形态:平稳型(15例)、U型(10例)和L型(7例),其病死率分别为20.00%、20.00%和100.00%,3种血小板曲线形态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3,P<0.05)。结论在真菌血症患者中,发生血小板下降的概率较大。血小板下降,尤其是经治疗无法回升的患者往往病情凶险,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88 条记录 4/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