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研究试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在整合国家、部门、地方现有研究实验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完善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不同领域的重大科学工程;巩固和完善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共享网络;开展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体系建设;建设国家计量基标准体系,逐渐形成面向国际竞争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的共享平台.
-
基于分布式哈希表的电子病历共享和存储网络
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哈希表的电子病历及其位置信息的存取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分层的病历共享网络架构,以及医疗机构间和区域间病历共享和数据同步的机制,讨论了网络拓扑参数的分析计算方法.该方案具有结构简单、伸缩性好、对服务器带宽和响应性能要求低、管理成本低、易于分析和优化的特点.
-
卫生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分析了当前卫生系统共建共享服务网络建设所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如何依托现有全国或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分中心建立系统内资源共享服务网络,提高地方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
中国高等医药院校图书协会四届三次委员会暨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工作会议纪要
中国高等医药院校图书馆协会四届三次委员会暨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工作会议于1998年6月3日至4日在成都召开.23个图协委员馆代表及部分参加全国医学信息高级研讨会的图书馆代表共39人出席或列席了会议.
-
Milins数据库建设与数据标准化
计算机技术及远程通信技术共同形成了现代化信息资源、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的基础.书目数据库和文献数据库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现代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的主体.而作为共享网络的载体--Milins数据库,要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就必须统一采用CNMARC标准书目数据格式,使书目和文献信息数据标准化、规范化、高质量.
-
关于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的思考
全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已经开始实施,它的目标是在广域网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简称"医学文献系统")也应及时更新广域网规划,采取积极的措施,推动医学文献系统向前发展,与CALIS联接,开创全国医学图书情报工作新局面.
-
网上CBM数据库外科文献检索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可供检索的数据库与日俱增.为了满足国内医学界人士的检索需求,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适时推出了中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医学信息检索系统"的试运行版.该系统中提供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MEDLINE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生物医学文摘(BA)和国际药学文摘(IPA)等多个数据库的检索服务,成为我国涵盖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较全面的专业网站之一.由于该系统目前是试运行阶段,所以免费为用户开放.
-
马鞍山:为信息共享注入内在动力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基于医疗机构资源共享的需求.很多医院的院内信息化建设不错,但院外资源共享效果并不很明显.其深层次原因便是条块分割的医疗服务体制.马鞍山通过组成紧密型医疗集团,从体制上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扫清了障碍."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副总院长夏慧新,如此介绍马鞍山区域医疗信息化取得成功的原因.从2008年医疗集团成立之初仅有的HIS系统,到如今涵盖集团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共享网络,在全国17座国家级公立医院试点城市中,马鞍山市的医疗集团信息化之路可圈可点.通过医疗资源整合,为信息共享扫清道路,借助信息平台,为医疗资源整合提供保障,这不仅是马鞍山医疗集团信息化取得成功的秘诀,也是留给其他各地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大启示.
-
马鞍山:为信息共享注入内在动力
"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基于医疗机构资源共享的需求.很多医院的院内信息化建设不错,但院外资源共享效果并不很明显.其深层次原因便是条块分割的医疗服务体制.马鞍山通过组成紧密型医疗集团,从体制上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扫清了障碍."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副总院长夏慧新,如此介绍马鞍山区域医疗信息化取得成功的原因.从2008年医疗集团成立之初仅有的HIS系统,到如今涵盖集团内所有医疗机构的共享网络,在全国17座国家级公立医院试点城市中,马鞍山市的医疗集团信息化之路可圈可点.通过医疗资源整合,为信息共享扫清道路,借助信息平台,为医疗资源整合提供保障,这不仅是马鞍山医疗集团信息化取得成功的秘诀,也是留给其他各地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大启示.
-
建立淮安地区医学文献资源协作网的可行性研究
通过对淮安地区建立医学文献资源共享协作网的意义、目标、任务和所具备的条件及其共享模式实施方案的论述,说明此网络建设的可行性.
-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曾是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肝移植的先驱Starzl和Calne初施行的10例手术中,8例为肝脏恶性病变.但在肝移植用于肝癌治疗的初实践中,结果令人失望,根据当时美国器官共享网络(UNOS)的数据,其5年生存率低于30%~40%.因而许多学者对肝移植治疗肝癌的价值产生怀疑,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对其持消极甚至否定态度,导致肝癌被视为肝移植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临床器官移植中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研究新进展
新型免疫抑制剂使得肾移植受者的早期存活率得以提高,但其长期存活并没有得到改善.美国器官资源共享网络(LINOS)的新统计数据显示,1996年至2006年间移植肾存活率与之前的20年间移植肾存活率比较,结果相近.
-
正确理解“CNI肾毒性”合理选择免疫抑制方案——第15届欧洲器官移植年会侧记
第15届欧洲器官移植协会会议(ESOT)已经圆满落下帷幕,现就会议中的一些重要内容与大家分享.一、合理选择免疫抑制方案瑞典Ekberg[1]报告:美国器官资源共享网络(UNOS)的资料显示,1989~2005年,扩大标准供者的移植物半寿期从3年提高到6.4年;欧洲的移植肾半寿期在1988~1990年为12.5年,2003~2005年提高到21.8年.Ekberg明确指出,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的降低是移植预后极大改善的主要原因,并且至今仍是移植物长期存活的重要预测因素,因此,免疫抑制的治疗策略也仍然是集中在预防急性排斥反应,保持移植物功能和长期存活上.
-
他克莫司在肾移植免疫抑制治疗中的作用(普乐可复十年暨2009年器官移植和免疫治疗高峰论坛选辑)
据2007年美国器官资源共享网络(UNOS)的资料表明,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CNI)是肝、肾移植受者的基础免疫抑制剂,其中他克莫司(Tac;商品名:普乐可复)在肾移植和肝移植中的使用比例分别为82.4%和91.2%,环孢素A(CsA)则分别占12.0%和6.7%.
-
临床肝移植的热点问题
作为各种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全球已经有14万肝移植受体因为接受肝移植而生命得到延续,目前肝移植围手术期死亡率已降至5%以下,受体的术后1、5、10年生存率已分别达到90%、80%和70%.近年来,我国肝移植事业发展迅速,迄今已完成15 000余例肝移植,其中活体肝移植1 300余例.但是同时,全球性的供肝需求增加所导致的器官严重短缺仍然是肝移植面临的巨大障碍.器官资源共享网络(UNOS)的数据显示:全美国在2006年等待肝移植的病人数为17 221例,而全年的肝移植手术例数仅有6 650例.面对器官供需的巨大矛盾以及资源合理分配的要求,供肝来源的拓展、受体评估标准及移植操作规范等诸多问题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
巴利昔单抗诱导治疗对老年肾移植术后人、肾长期存活的影响
美国器官移植共享网络(UNOS)2009年发布的数据表明,1993年以前仅30%的肾移植受者接受诱导治疗,而2003年以后肾移植受者接受诱导治疗的比例已经达到83%.当前心脏移植、肝移植、胰腺移植中接受诱导治疗的比例分别达到72%、61%和77%[1].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 ( 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指南推荐将诱导治疗纳入肾移植后的初始免疫治疗方案[2].鉴于免疫诱导治疗在老年肾移植中的应用报道甚少,我们回顾分析了128例老年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巴利昔单抗(Bax)诱导治疗对老年肾移植后人、肾长期存活的影响.
-
肾功能指标在MELD模型中的应用
自Child-Turcune-Pugh小(CTP)分级应用以来,学者们一直试图寻找新的能客观反映终末期肝病惠者严重程度的预后评价系统.2002年,美国器官共享网络(UNOS)将MELD作为美国新的器官分配评分系统,取代CTP分级,用于评定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严重程度,决定肝移植的先后顺序[1].其结合反应肾功能的血肌酐指标,被认为更全面反应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特点.血清钠和肌酐被认为是肝硬化死亡率风险增加的独立预测因子[2].
-
地市级医学文献资源现状调查与开发利用研究
生物医学文献是医学工作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但因医学书刊价格连年暴涨,各单位文献入藏量急剧下降,人们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与有限的文献资源构成一对突出的矛盾.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是缓解这一矛盾唯一有效的途径,也是使图书馆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济宁医学院图书馆信息部经济宁市科技局立项,我们于近期对济宁市生物医学文献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了解医学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对现有文献资源进行开发,实现文献资源共享,也为地市级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的建设提供参考.
-
浅谈图书馆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 序言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图书馆是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工、农、医四个国家级专业支柱图书馆之一,是卫生部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的国家中心,是医科院、协和医大的文献中心……
-
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的文献提供工作
本文通过用户对医学文献的需求及医学文献提供工作的现状分析,阐述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在全国医学文献资源共享三级网络全文提供工作的特点、作用与影响,探讨在网络环境下全文提供服务的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