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肝癌研究当前面临的挑战

    作者:叶胜龙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升高趋势.近年来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不断取得长足进展,但仍面临严峻挑战.重点评述原发性肝癌相关的分子分型和干细胞基础研究、病理和临床诊断、临床分期、外科治疗、局部区域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系统化疗、门静脉癌栓治疗、抗病毒治疗、肝内胆管癌诊治及多模式综合治疗等方面当前的进展和研究难点,探讨进一步提高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水平的发展前景.

  • 多学科协作诊治在肝胆胰恶性肿瘤术后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石小举;吕国悦;张平;杜晓宏;王广义

    目的 对以病理结果为基础的肝胆胰恶性肿瘤术后多学科协作组(MDT)诊治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分析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治的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术后MDT治疗的临床资料.MDT治疗方案以会诊形式进行,隔周进行1次,每次会诊病例数约为4~6例,会诊专家统一讨论制订患者术后综合治疗方案.分析术后MDT会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肝胆胰肿瘤术后MDT会诊共进行25次,会诊病例131例,包括肝细胞癌53例、胆管细胞癌7例、混合型肝癌1例、转移性肝癌3例、肝肉瘤2例、胆管癌29例、胰腺癌22例、胆囊癌5例、壶腹周围癌9例.术后完成介入治疗38例,全身化疗19例,放疗15例,细胞生物治疗17例,分子靶向药物治疗5例.定期随访中病死率2.29%(3/131).结论 肝胆胰恶性肿瘤术后MDT的应用能弥补术前MDT的不足,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并能提高患者依从性,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 不用活检也可以快速检测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作者:

    研究人员已经研发出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技术,它可以准确地发现机体没有进行过活检的恶性黑色素瘤,通过使用激光检测血液流动的细微差别,使研究人员可以区别恶性黑色素瘤和非恶性痣,并及早开始肿瘤治疗方案. 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痣活检,并将活检结果与使用激光多普勒系统得到的物理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激光多普勒识别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正确率为100%. 研究人员说道:"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内的血管生长极其快速,这意味着早期诊断极为重要,这可以改善侵袭性癌患者预后. 但是医生往往进行活检等侵入性手术作为目前的诊断工具. 若这一简便、准确、具有特异性和准确性的技术可以得到普及,则会减少侵入性手术对患者的伤害"(摘自:Sci Rep).

  • 靶向HER3的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作者:李翱翔;瞿爱东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HER3)是Ⅰ型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此文就HER3的结构特征、HER3与肿瘤的关系以及抗HER3抗体的抗肿瘤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与肿瘤靶向治疗

    作者:牛曲美;瞿爱东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在乳腺癌等多种人类肿瘤中过表达,是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也是肿瘤诊断和预后检测的重要指标.此文阐述了Her2的结构特征、Her2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抗Her2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以及针对Her2靶点的其他治疗策略.

  • 世界抗体-药物偶联物峰会

    作者:樊蓉

    2013年10月15-16日,世界抗体-药物偶联物峰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会上来自多个公司的代表进行了主旨发言,还讨论了抗体-药物偶联物的探索、开发以及化学、生产及控制的优化方面的问题,来自多个生物技术公司、制药公司及合约研究或生产组织的探索与工艺科学家、监管专家、学者及临床医生参加了会议.

  • 骶骨脊索瘤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

    作者:曹东;肖建如;马俊明;杨兴海;冯大鹏

    目的 介绍骶骨脊索瘤的临床特点并对其综合治疗的疗效和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方法 对1999年12月~2006 年12月收治的行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的 40 例骶骨脊索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无术中死亡,术后肿瘤局部复发13例,复发率为32.5%,其中3例复发2次;发生肺部转移2例,转移发生率为5%.术后5年内共5例死亡,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的术后5年生存率达87.5%.结论 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术中化疗、术后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对降低骶骨脊索瘤的局部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是治疗骶骨脊索瘤的有效方法.

  • 光动力治疗联合顺铂对顺铂耐药肺癌细胞的体外治疗效应

    作者:王丽;张莹;万彪;戴乐和颐;马婉莹;于廷和

    目的:探讨光敏剂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pyropheophorbide-a methyl ester,MPPa)介导的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顺铂(cisplatin,DDP)耐药的肺癌细胞的作用.方法:DDP、PDT和PDT+DDP处理肺癌A549和A549/DDP细胞后,应用CCK-8法、FCM法、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2',7'-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caspase-3、Bcl-2和Bax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PDT组A549和A549/DDP细胞增殖率均低于对照组(A549和A549/DDP细胞未进行任何处理)(P值均<0.05),PDT+DDP组A549和A549/DDP细胞增殖率均低于对照组、DDP组和PDT组(P值均<0.05).PDT+DDP作用A549和A549/DDP细胞的联合指数分别为1.11和1.10,具有相加效应.PDT+DDP组A549和A549/DDP细胞凋亡率和RO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DDP组和PDT组(P值均<0.05).PDT组和PDT+DDP组A549和A549/DDP细胞中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PDT或联合DDP对肺癌A549/DDP细胞具有明显杀伤作用,主要通过ROS-线粒体途径促进细胞凋亡;PDT与DDP具有相加效应.

  • 纳米金增强顺铂对肝癌HepG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作者:巫青;潘运龙;覃莉;赵晓旭;丁晖;皮江;傅岳武;胡杨志;蔡继业

    目的:观察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GNPs)是否能够增强顺铂(cisplatin,DDP)对肝癌HepG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实验分成GNPs、DDP、GNPs+DDP和不加药对照组.采用上述各组药物处理HepG2细胞后,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定量检测各组细胞内的铂含量,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GNPs( 1.0 nmol/L)与DDP(0.5、1.0或2.0 μg/mL)联合作用后,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26.19±0.87)%、(36.17±1.33)%和(39.86±1.38)%]均明显高于相应浓度的单纯DDP(0.5、1.0或2.0 μg/mL)组[(20.82±0.76)%、(23.76±1.04)%和(25.66±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NPs (1.0 nmol/L)联合DDP(2.0 μg/mL)组(GNPs+DDP组)的细胞凋亡率[(22.43±3.24)%]明显高于单纯DDP (2.0 μg/mL)组(DDP组)[(14.17±2.48)%](P<0.05),S期细胞百分比[(59.05±6.02)%]也较单纯DDP (2.0 μg/mL)组[(40.37±2.83)%]明显增加(P<0.01).GNPs+DDP组HepG2细胞内的DDP含量[(212.21±12.3) μg/L]较DDP组[( 108.67±7.74) μg/L]明显增加(P<0.01).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发现GNPs+DDP组HepG2细胞与DDP组相比,细胞膜表面孔径增大、粗糙度增加,细胞核饱满程度下降.结论:GNPs可增加DDP在HepG2细胞内的积聚,使细胞阻滞于S期,增强DDP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

  • 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多西他赛和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Meta分析

    作者:田聪;王炯轶;王美玲;姜斌;刘峰

    目的:系统评价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多西他赛和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按照文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应用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多西他赛和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相关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后,应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其中,试验组采用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多西他赛和泼尼松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方案治疗.观察终点包括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时间、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3~4级不良反应和致死性不良事件.结果:共纳入5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总样本量为5 88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多西他赛和泼尼松组与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组相比,中位PFS时间明显延长[风险比为0.9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0.87~0.99,P=0.018],而OS时间[风险比为0.98,95% CI为0.91~1.04,P=0.441]、ORR(比值比为1.317,95% CI为0.94~1.84,P=0.106)和PSA水平(比值比为1.073,95% CI为0.82~1.40,P=0.60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试验组可使3~4级不良反应(相对危险度为1.187,95% CI为0.99~1.42,P=0.062)和致死性不良事件(相对危险度为1.298,95% CI为1.02~2.22,P=0.039)的发生率增高.结论: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多西他赛和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可以延长患者的PFS时间,但是分子靶向药物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临床应用时必须加强预防和对症治疗.

  • 儿童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叶瘤36例综合治疗的疗效

    作者:魏婵娟;赵强;王景福;闫杰;李璋琳;曹嫣娜;李杰;王会娟;李忠元

    目的:探讨儿童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叶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PNET)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3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经手术、化疗和放疗的36例pPNET患儿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近期疗效、复发情况及1、3和5年的总生存率.结果:36例患儿在治疗结束时完全缓解30例,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2例,疾病进展1例,死亡1例,治疗有效率为94.4%.至随访结束时,14例患儿出现肿瘤复发,复发率为46.7%;无瘤生存16例,带瘤生存4例,死于肿瘤复发12例,死于肿瘤进展4例,中位生存期29个月.全组1、3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4.4%、50.0%和30.6%.初诊时有转移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10个月)短于未转移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儿童pPNET患者的预后差,初诊时未转移的患儿预后相对较好,复发和发生远处转移的患儿预后较差.

  • 骨肉瘤肺转移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生存分析

    作者:王春燕;汤丽娜;胡蓓蓓;祁伟祥;张剑军;郑水儿;姚阳;林峰

    目的:分析针对骨肉瘤肺转移病灶的不同治疗方法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8月收治并随访的骨肉瘤肺转移患者87例,根据肺转移病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外科手术联合全身化疗组(21例)、伽玛刀联合全身化疗组(26例)和单纯全身化疗组(40例),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对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外科手术联合全身化疗组和伽玛刀联合全身化疗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8和6个月)均长于单纯全身化疗组(3个月)(P均< 0.01),3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38.10%、30.77%和12.50%.单肺与双肺转移、初治与复治、肺部转移灶的数目及分布类型、肺以外其他部位转移及肺部转移灶的治疗方法与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的预后有关(P<0.05).肺转移灶的治疗方法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外科手术联合全身化疗或伽玛刀联合全身化疗可提高骨肉瘤肺转移患者的疗效.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化疗前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突变

    作者:王理扬;黄媚娟;李伦;张瑜;卢铀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化疗前、后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外显子19和21的突变状况.方法:提取31例NSCLC患者化疗前、后肿瘤组织标本中的基因组DNA,采用巢式PCR技术扩增EGFR基因外显子19和21,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6例患者化疗前、后EGFR基因发生突变,其中4例为19号外显子发生缺失突变,2例为21号外显子发生替代突变,且化疗前、后的突变状况一致.女性患者突变率(23)高于男性(428)(P=0.029),非吸烟者的突变率(49)高于吸烟者(222)(P=0.043).结论:NSCLC组织EGFR基因外显子19和21突变在化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 niraparib在卵巢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珊;封国生

    卵巢癌是妇科3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尽管目前对卵巢癌的治疗方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是患者生存率仍较低,寻求更加高效低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仍是临床医师及科研人员不懈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已在卵巢癌中进行了多种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PARP]抑制剂的临床研究.niraparib为新型PARP抑制剂,也是首个应用于复发型卵巢上皮癌的靶向药物,对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BRCA)野生型及突变型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放疗及化疗联合应用也有良好效果.本文对niraparib在卵巢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处理策略

    作者:汪婷婷;罗琴;袁向亮;沈立松

    以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CTLA-4)和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death-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ICB)作为一种新型恶性肿瘤治疗药物,在临床上对多种肿瘤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这些药物也可产生广泛的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迫使患者中止治疗,甚至影响患者生存.因此,随着ICB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临床医生需要充分认识肿瘤ICB治疗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适当的治疗策略,以提高ICB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 环境响应型智能探针应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丁一楠;杨蕊;唐秋莎

    随着纳米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发现,纳米药物传递系统可以促进抗肿瘤药物在肿瘤内的聚集,降低药物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杀伤作用,从而增加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近年来,纳米药物传递系统逐步向智能化发展,并且人们已设计出大量对肿瘤微环境敏感的刺激响应型智能探针.这类探针可分为内环境(包括pH、酶和还原环境)响应型和外环境(包括光、温度、超声和磁场)响应型两大类.本文即对这两类环境刺激响应型探针在抗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新型内分泌药物治疗次序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鑫;王丽丽;汪浩;侯定坤;王海涛

    近年来,中国的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虽然内分泌治疗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使病情得到控制与改善,但经过18~24个月的中位缓解期后,绝大多数患者均进展为预后极差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mCRPC的治疗颇为棘手,迫切需要优化其治疗策略来提高疗效.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新型内分泌药物如醋酸阿比特龙、恩杂鲁胺与多西紫杉醇化疗可以使mCRPC患者生存获益,但有关治疗次序的选择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对mCRPC患者在化疗前后接受不同次序的新型内分泌药物治疗相关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正确选择mCRPC治疗策略提供依据,进而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 ALDHs与胰腺癌以及胰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亚娜;马望;王峰;熊力;王留兴;丁显飞;樊青霞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中死亡率高、诊断率低且预后极差的一种恶性肿瘤.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s,ALDHs)是细胞内一种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依赖的酶,主要参与乙醇、维生素A及环磷酰胺等物质的代谢.近研究发现,ALDHs的表达参与多种细胞信号通路的调控,且与胰腺癌的转移、预后以及耐药等方面密切相关.此外,ALDHs也可作为正常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的通用标志物,在胰腺癌以及胰腺癌CSCs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ALDHs家族不同亚型的表达与胰腺癌及胰腺癌CSCs的相关性及调控机制,并总结了ALDHs相关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胰腺癌的治疗以及新型药物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 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发生多西紫杉醇耐药的相关机制及其治疗进展

    作者:张赛;邱明宁;汤焕城;柳建军

    对于晚期前列腺癌,一般给予雄激素剥夺治疗.雄激素剥夺治疗司使80%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病情稳定或缓解,但是几乎所有患者在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后的1~2年内均会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多西紫杉醇是治疗CRPC的一线化疗药物,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然而多数患者终都会对多西紫杉醇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因此,针对多西紫杉醇耐药的相关机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有望改善目前CRPC难治的现状.本文主要对近年来CRPC发生多西紫杉醇耐药的相关机制以及克服该耐药性的新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

    作者:张百红;岳红云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耐药.靶向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包括肿瘤建立代偿信号通路、靶蛋白改变、肿瘤微环境变化、肿瘤异质性产生和肿瘤对靶向药物的适应等.多种耐药机制的联合作用促进了靶向药物耐药的发生,探讨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233 条记录 8/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