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4-2007年长江流域6城市肿瘤靶向治疗药物利用分析

    作者:罗璨;冯琳;戴惠珍;陶琳

    目的 通过对长江流域6城市2004-2007年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利用分析,评价该地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方法 对6城市入网医院2004-2007年临床应用的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进行排序.结果 长江流域6城市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用药增长迅速,由2004年的1 924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73亿元,年均增长率107.98%.上海用药金额居首位,成都年均增长率快.抗信号转导药的增长显著快于抗肿瘤单克隆抗体(单抗),DDDs排序均位于抗肿瘤单抗之前.结论 长江流域6城市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用药增长迅速,显示肿瘤靶向治疗与传统化疗结合的良好趋势.抗信号转导药物的应用较为广泛,可能与药物的适应证及价格因素均有关系.

  • 5-氟尿嘧啶腹腔内缓释化疗对H22腹水瘤小鼠的抑瘤疗效观察

    作者:姜福全;王强;蔡清萍;杨伟志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U)腹腔内缓释化疗对H22腹水瘤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昆明种实验小鼠腹腔内注射0.2 ml H22腹水瘤细胞悬液(含癌细胞4×106)制备腹水瘤小鼠模型.成模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化疗组、缓释化疗组和缓释对照组4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普通5-FU、5-FU缓释剂以及缓释对照品.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期;流式细胞仪测定腹腔注射后第9、12天各组小鼠腹水瘤细胞的凋亡率,计算增殖指数;腹腔注射后第12天电镜观察各组腹水瘤细胞涂片.结果:腹腔化疗组小鼠平均生存期低于缓释化疗组[(13.7±1.7) d vs (15.3±2.0) d, P<0.05],但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缓释对照组(P<0.05),而后两者无显著差异.实验第9天,腹腔化疗组小鼠腹水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高于缓释化疗组(16.5±1.7 vs 8.1±0.9,P<0.05),而第12天缓释化疗组明显高于腹腔化疗组(10.1±1.3 vs 7.6±0.8,P<0.05).实验第9、12天,腹腔化疗组和缓释化疗组瘤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缓释对照组(P<0.05),后两者无显著差异.电镜观察结果显示腹腔化疗组和缓释化疗组腹水瘤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变化,而对照组瘤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5-FU腹腔缓释化疗较腹腔化疗延长了荷瘤小鼠的生存期,对腹腔内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较持久.

  • 男性乳腺癌的研究现状

    作者:鲁英;刘佩;唐金海

    男性乳腺癌是发生在男性中一种少见且特殊的恶性肿瘤,在全部乳腺癌中占比小于1%.由于生理因素等差异,男性乳腺癌发病率远低于女性乳癌.由于男性对自身患乳腺癌风险的意识不高,导致男性乳腺癌患者不能及时诊断而常延误病情.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男性乳腺癌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作一概述,进一步加强临床医生及患者对男性乳腺癌的了解和重视.

  • 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26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李雅妮;王华庆;邱立华;钱正子;张会来;周世勇;付凯;郝希山

    [目的]探讨原发性皮肤B细胞淋巴瘤(PCBCL)的高发年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1970年1月至2010年9月间天津市肿瘤登记中心共记录PCBCL 31例,其中26例临床资料完整.收集该26例患者的性别、年龄、首发部位、病变范围、病理类型、转移部位、治疗方法、生存期等资料并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处理,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预后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运用Forward LR法对变量进行筛选.[结果]1970-2010年间资料完整的PCBCL 26例,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理类型以原发性皮肤滤泡中心淋巴瘤(12例)和原发性皮肤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8例)为常见,其次是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腿型(4例).随访显示,8例出现淋巴结受累,其中颈部4例,腹股沟4例;3例出现脏器受累,包括肺及胸膜1例、骨髓1例和中枢神经系统1例;多数患者经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或放化疗,5年生存率为80.8%.统计分析显示,病理类型、乳酸脱氢酶、球蛋白与预后有关,而性别、年龄、首发部位、病变范围、内脏的受累、B症状、治疗方法、复发次数、β2微球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与预后无关.[结论]PCBCL是一组罕见的结外淋巴瘤,高发年龄为39~66岁;临床表现不典型;5年生存率为80.8%;病理类型、乳酸脱氢酶、球蛋白与预后相关.

  • 哌立福新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陈洪波;江克华;胡晓辉;朱圣亮;兰勇;陈苏;向小龙;袁巍

    目的 探讨Akt抑制剂哌立福新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哌立福新单独以及联合多西紫杉醇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两者联合用药效果;流式细胞术观察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哌立福新对前列腺癌DUI45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哌立福新可显著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P<0.01),其抑制率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且与多西紫杉醇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其合用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1.哌立福新使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G2/M期比例增加(P<0.05),Go/G1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哌立福新可降低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结论 Akt抑制剂哌立福新能阻滞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生长于G2/M期,显著抑制其增殖及迁移能力,同时可增加多西紫杉醇的化疗敏感性.

  • 化疗药物导致的机化性肺炎一例

    作者:郭娜;何水波

    患者男性,61岁,体质量55 kg,主因发现淋巴瘤8个月余、咳嗽及咳痰伴发热半月余入院,既往有吸烟史,否认肺结核病史.2015年11月因肠梗阻就诊于当地医院,2015年11月12日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亚型;PET-CT检查提示,左侧腰大肌外、盆腔乙状结肠旁组织,左侧髂骨、左侧耻骨可见放射性浓聚,左侧耻骨骨质破坏.患者自2015年12月开始于外院行R-CHOP方案化疗[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600 mg d0,环磷酰胺750 mg/m2 600 mg d1、800 mg d2,表柔吡星70 mg/m2 60 mg d1-2,长春新碱1.4 mg/m2 1 mg d1-2,醋酸泼尼松龙60 mg/m2 50mg d1-5],21 d为1个周期,4个周期后评效为不确定的完全缓解(unconfirmed complete remission,CRu).患者于2016年3月22日至2016年3月25日行3次造血干细胞采集,后继续给予美罗华化疗8个周期.

  • 基于血液基因检测为指导的肺腺癌多学科精准治疗1例

    作者:陈雪琴;张仕蓉;江洪;夏冰;周健;王利民;马胜林

    本文介绍1例肺腺癌患者多学科诊治过程.该病例因右侧肺部占位首诊,经多学科讨论后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6月后患者出现肝转移,基因检测提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经多学科讨论,给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一线靶向治疗,此后疾病反复多次进展,在血液循环肿瘤DNA基因检测引导下,疾病得到控制并有较好的生活质量.此病例的诊疗过程说明,肺癌患者需要多学科诊治,基于血液基因检测,终实现规范化的精准治疗.

  • 肿瘤干细胞几种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

    作者:生卫红;张二龙;冉新泽

    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具有自我更新、异常增殖和转移,以及抗辐射等特点,其中信号通路在CSCs自我更新、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对CSCs信号通路的研究将为未来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本文主要就CSCs存在的几种信号转导通路作一进展概述.

  • 乳腺癌术后肝转移83例综合治疗

    作者:吴冠宇;罗永忠;杨婷;肖高明

    目的 比较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全身化疗和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处理乳腺癌术后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确诊乳腺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 全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37.3%(31/83),手术治疗组完全缓解率高于其他治疗组,但由于样本量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栓塞化疗组有效率高于全身化疗组(P<0.05).结论 对于有手术指征的乳腺癌术后肝转移患者首选手术治疗,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可以作为乳腺癌术后肝转移的有效安全治疗措施.

  •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作者:张进川;李洪霞;张东;安莉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吉非替尼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22例进行分析.结果 22例中可评估的14例中(5例疾病稳定,2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有效率21.4%,临床获益率8/14(57.2%).结论 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其副反应相对小,耐受性好.

  • 原发性骶前肿瘤26例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者:邱陆军;雷春;余继海;朱志强;王成;滕安宝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骶前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 分析1993年4月至2005年10月我院收治26例原发性骶前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术前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诊、B超、CT等相关检查.手术方法有:经骶尾部切除12例,经腹切除8例,经腹骶尾部联合入路切除6例.其中合并切除直肠2例,肿瘤完整切除20例,部分切除5例未切除1例.并发症有出血3例、直肠损伤2例、术后骶前感染2例、脓肿形成1例. 结论 对于原发性骶前肿瘤均应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合理选择手术径路是切除肿瘤的关键.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22例临床分析

    作者:宁娅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收集我院2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为良性肿瘤,6例为卵巢瘤样病变,并发卵巢肿瘤蒂扭转3例,梗阻性难产致子宫先兆破裂1例.结论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危害性较非孕期大,应重视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 程序性死亡分子1/程序性死亡配体1抗体治疗人类癌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彦志;刘亚光;刘鹏霞

    目前,人们已经开始利用单克隆抗体阻碍程序性死亡分子1/程序性死亡配体1途径(PD途径)来治疗癌症,尤其是晚期实体瘤.笔者简要回顾PD抗体治疗的历史和发展进程,从初的实验工作到新的临床结果,并举例阐述PD抗体应用的主要癌症类型及其代表性实验.重点讨论PD抗体治疗所涉及的三大重要原理,并指出该疗法与其他免疫治疗相比有何独到之处.这些基本的原理将为未来的免疫疗法设立标准,指导进一步开发更有效、毒性更低的抗肿瘤疗法.

  • 诱导化疗+放疗综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作者:张群

    我科1999年2月~2003年2月对3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诱导化疗+放疗后再化疗,取得疗效,报告如下.

  • 晚期喉咽癌术后辅助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邓滨

    目的 观察术后辅助综合治疗晚期喉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56例手术治疗的晚期喉咽癌患者,根据患者术后选择的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8),对照组患者术后辅助单纯放疗或化疗,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7.2%、7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1%、61.6%(x2=4.235、6.237,均P<0.05);对照组病情进展率14.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6.4% (x2 =5.012,P<0.05);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5.4%、9.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9%、20.5%(x2=4.265、6.324,均P<0.05).结论 晚期喉咽癌术后辅助综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预后.

  • 序贯服用利血生防治肿瘤化疗中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娟

    目的 观察序贯服用利血生片预防和减轻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疗效并作对比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病理确诊的肿瘤患者化疗中序贯服用利血生片30例,与同期不服药者30例在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状况.结果 与未服药者比较,化疗中序贯服用利血生片者,在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发生率降低,骨髓抑制的程度轻.结论 肿瘤化疗时序贯服用利血生片可使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降低,尤其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减少.减少了重度骨髓抑制引起的感染发生率,减少了使用G-CSF处理骨髓抑制的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增强了治疗信心,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 癌症住院患者25例并发鼻出血的护理

    作者:陈蕙善;连冈

    鼻出血是部分癌症的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有局部因为如鼻咽癌的癌组织出血,也有全身因为如晚期肝癌凝血机制异常.出血可反复发作,量少可几毫升,多者近千毫升,个别晚期鼻咽癌患者甚至可在几分钟内出血致死[1].近年来,笔者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观察发现鼻咽癌、肝癌、恶性淋巴瘤等患者发生鼻出血的几率比较大,针对这些患者做好护理工作对于预防治疗鼻出血及帮助患者顺利完成肿瘤治疗方案是极为重要的.本文就我科2005年10月至2009年3月住院患者发生鼻出血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 细菌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蔡惠;郑有礼;王健生

    19世纪初Vautier首先观察到部分肿瘤患者发生气性坏疽后,体内的肿瘤被抑制甚至消退.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对使用细菌治疗肿瘤的关注.此后的研究发现,细菌尤其是某些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能够渗入并优先在肿瘤内繁殖积累.

  • 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

    作者:周金;武杰;张惠博;陈敏

    化疗通常被推荐用于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为单药化疗以及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但是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相关的一些疾病导致化疗耐受性差,因此疗效相对于年轻患者差.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成为新的研究方向.根据老年患者特点(老年状态评分系统)选择合适的方案十分重要.

  • 乳腺癌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达雷;沈艳艳;林传琦;王晓慧;史豪;郭贵龙

    尽管对于乳腺癌的研究不断深入,治疗技术不断改进,但仍有许多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局部-区域复发.对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局部复发的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接受过放疗,预后和治疗方案有很大的差别.对于保乳术后出现局部复发的患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肿块切除后(即二次保乳术)辅以近距离照射技术可以取得与补救性根治术相似的效果,是值得考虑的一项治疗方案.

233 条记录 10/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