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美国卫生保健机构内环境感染控制指南简介

    作者:屠宇平;杨小平

    卫生保健机构的环境很少与疾病的传播有牵连,除非在免疫抑制的病人中.不过,无意间暴露于环境中的病原体(如曲霉菌属和军团菌属)或空气中的病原体(如结核分支杆菌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引起病人的结局不良和卫生保健人员中的疾病.环境感染控制和工程控制可有效地预防这些感染.卫生保健相关感染和小规模暴发可通过下列方式将其减少到低程度:1)正确使用清洗剂和消毒剂;2)正确维修医疗设备(如自动内窥镜和水疗设备);3)坚持透析用水的质量标准和特殊医疗环境的通风标准(如空气传播感染隔离室,保护性环境和手术室);4)提倡对机构内水的侵袭的管理.不建议进行常规的环境采样,但透析场所水质鉴定和其他根据流行病学原则的采样,且结果可用于作出感染控制决定的情况除外.

  • 黏蛋白5B在鉴别真菌性鼻窦炎组织中曲霉菌和毛霉菌的意义

    作者:朴颖实;刘红刚;刘宪军

    目的 探讨黏蛋白抗体在真菌性鼻窦炎活检组织中的曲霉菌和毛霉菌鉴别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2001-2006年间66例真菌性鼻窦炎活检标本存档蜡块,其中真菌球29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12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24例,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1例;确认曲霉菌属44例(烟曲霉菌31例,黄曲霉菌7例,土曲霉菌6例),毛霉科真菌22例(毛霉菌14例,根霉菌8例).用黏蛋白(MUC)2、MUC5AC和MUC5B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真菌,并与过碘酸-雪夫(PAS)和Grocott环六亚甲基四胺银(GMS)特殊染色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MUC5B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烟曲霉菌、黄曲霉菌和土曲霉菌总阳性率为90.9%,毛霉菌和根霉菌总阳性率为4.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UC2和MUC5AC均为阴性;PAS和GMS染色上述真菌均为阳性.结论 MUC5B抗体可作为检测组织内真菌的有效指标,应用MUC5B抗体可以对真菌性鼻窦炎中曲霉菌属和毛霉科真菌进行鉴别.

  • 肺移植术后曲霉菌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作者:朱雪芬;过晓伟;许继伟

    报告5例肺移植患者术后并发曲霉菌感染的预防、护理对策.术前、术中做好各项预防措施.术后认真观察病情,定期监测病原菌,强化消毒隔离措施,合理营养支持.5例患者3例存活,2例死亡.

  • 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临床常见曲霉菌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作者:鲁勇;汪一萍;应建飞;俞燕红;贺明阳

    目的 建立一种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反应快速检测临床常见曲霉菌方法.方法 根据GenBank上提交的烟曲霉(登录号AY660917)、土曲霉(登录号AF454183)、黄曲霉(登录号AF454158)以及黑曲霉(登录号AF454169)菌的特异28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后的相对保守区设计特异LA MP引物,分别提取标准曲霉、临床对照菌株以及临床标本DNA,然后以LAMP技术扩增靶基因,通过反应体系中的荧光染料显色作用,直接肉眼观察结果.并将每种曲霉菌约103孢子加入到正常对照血清中模拟临床标本,用LAMP方法进行检测验证.结果 15种非曲霉菌属以及人全血基因组的LAMP和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30份临床非曲霉菌血液感染标本以及10份正常对照血清标本的LAMP检测结果也均为阴性,无非特异反应发生.4种上述标准曲霉菌属的LAMP和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每种曲霉菌的双份共8份模拟临床标本,约含103孢子,经LAMP检测也均为阳性.另对系列每反应管分别含有500、50、5、0.5、0.05 pg模板进行灵敏度分析,LAMP低检测限可达到0.05~0.5 pg每反应管.结论 LAMP是一种简便、快速、特异和敏感的检测方法,可以用来检测临床和环境标本中的常见曲霉菌属.

  • 抗真菌药单独及联合应用对曲霉菌的体外药敏试验研究

    作者:董平;万喆;李若瑜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AmB)、伊曲康唑(ICZ)和特比萘芬(TBF)在体外对4种70株曲霉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订的M38-P方案,AmB、TBF和ICZ在单独用药时分别取100%、100%、≥80%的生长抑制为低抑菌浓度(MIC),联合用药时均为100%,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解释为FIC<1有协同作用,FIC≥1但<2有相加作用,FIC≥2有拮抗作用.结果 3种抗真菌药单独应用对曲霉菌种间MIC的差异有显著意义(经q检验 P<0.05),联合用药时TBF-ICZ对曲霉菌产生协同作用百分比与AmB-TBF、AmB-ICZ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1.667,P=0.001和χ2=25.899,P<0.000 1) , 而AmB-TBF和AmB-ICZ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χ2=3.704,P=0.054),但有种间不同.结论 3种抗真菌药对曲霉菌敏感性不同,TBF-ICZ联合用药对曲霉在体外具有协同作用,其效果优于AmB与TBF或ICZ的组合.

  • MALDI-TOF MS在临床曲霉菌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叶丽艳;王强;沈跃云;叶坤;马薇;陈刚;杨继勇;罗燕萍

    目的 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在临床曲霉菌属鉴定中的应用,并评价其鉴定性能.方法 以ITS测序结果为金标准,对解放军总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临床分离的曲霉菌属采用VITEK MS V3.0进行鉴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V3.0数据库(含12种曲霉菌图谱)鉴定了9种曲霉菌,占总体分离菌株的86.24%.VITEK MSV3.0的鉴定符合率为91.49%,未获得结果的占16.51%;菌属符合率为93.62%,其中仅有两株杂色曲霉鉴定到属水平.根据鉴定置信度进行统计,88.30%的菌株获得了99%以上的鉴定率.首次未获得鉴定结果的占13.83%,鉴定错误率3.19%,二次提取后再次进行质谱鉴定未鉴定菌株降低到6.38%,鉴定错误率降到2.13%;结合传统鉴定和VITEK MS鉴定手段,属正确率为98.94%,种正确率为93.62%;其他真菌对曲霉菌鉴定的影响度为0%.结论 MALDI-TOF MS作为传统鉴定方法的有力补充,应用于曲霉菌鉴定给工作带了很多便捷,提高了种水平鉴定准确率,使得真菌实验室鉴定水平得到了提高.

  • ITS和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鉴定曲霉菌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敏;耿佳靖;王玫;黄艳飞;王利君;鲁辛辛

    目的 研究ITS序列分析和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在曲霉菌鉴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7月至201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真菌性鼻窦炎病原菌株中曲霉菌124株,分别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鉴定.形态学包括传统培养方法、玻片培养和乳酸酚棉蓝染色及KOH消化后显微镜镜检.将菌株的PCR扩增产物进行ITS序列分析和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其测序结果与GenBank、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和DNA Data Bank of Japan 3个数据库比对,得到分子鉴定结果.结果 形态学鉴定为黄曲霉的56株曲霉中,经ITS序列分析鉴定为黄曲霉55株,寄生曲霉1株,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结果与ITS序列分析相同;形态学鉴定为烟曲霉的37株曲霉中,ITS序列分析鉴定为37株烟曲霉复合种,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烟曲霉35株和仑图卢斯曲霉2株;形态学鉴定为杂色曲霉的21株曲霉中,ITS序列分析鉴定为杂色曲霉16株和未鉴定到种的曲霉5株,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杂色曲霉16株和聚多曲霉5株;形态学鉴定为构巢曲霉的10株曲霉中,ITS序列分析和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均鉴定为构巢曲霉.结论 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曲霉的分辨率较ITS序列分析高,可以将曲霉准确鉴定到种,ITS序列可以分析到曲霉复合种.

  • 22例肺曲霉菌病误诊分析

    作者:姜鲁宁;刘雪青;张秀莲;山凤莲;党艳梅;宋敏

    目的:探讨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提高临床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4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收治的22例肺曲霉菌病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肺曲霉菌病患者全部初诊为其他疾病,其中初诊为细菌性肺炎16例(72.7%),疑诊为肺结核3例(13.6%),疑诊为肺癌或肺内转移瘤3例(13.6%)。患者临床表现:咳嗽、咳痰16例,喘息、呼吸困难13例,发热8例,咯血5例,胸痛2例,声音嘶哑2例。13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15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12例C反应蛋白( CRP )呈不同程度的增高;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 GM试验)阳性者6例。患者CT改变呈多样性,并呈动态演变。右肺病变9例,左肺病变2例;双肺病变11例,其中“空气新月征”6例,双肺多发的斑片状阴影5例,支气管轻度或中度扩张5例,单发或多发的大小不等的结节或肿块3例,“晕轮征”2例,“指套样”改变1例。另外,伴有肺气肿或肺大泡10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有9例,多发或单发的空洞5例,合并单侧或双侧少至中等量胸腔积液4例。病原学检查发现,有9例深部痰标本直接镜检可见菌丝,其中烟曲霉5例,黄曲霉2例,两者均有2例,同时经痰真菌培养分离出曲霉菌3例;经BALF培养分离出曲霉菌3例,其中烟曲霉2例,黑曲霉1例;同时经痰真菌培养和BALF培养出曲霉菌者2例。电子支气管镜下肺活检病理确诊2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确诊1例;外科手术后病理确诊1例。结论肺曲霉菌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误诊率较高,应尽早完善病原学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 真菌实验检测方法的现状及进展

    作者:田瑛;秦树林

    随着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医院内真菌感染死亡率高达30%~60%,某些真菌如曲霉菌属和镰刀菌属引起的播散性感染的死亡率接近100%[1],而早期的抗真菌治疗对于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2].由于真菌感染早期症状隐匿,与其他细菌、病毒感染间无特异区别,因此,真菌的实验检测方法对真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真菌实验检测方法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非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病165例病原谱和易感因素分析

    作者:闫晓培;宗峰;赵新云;孙凯;金琳羚;王晶晶;孔辉;解卫平

    目的 了解侵袭性真菌病的病原谱、临床特征和易感因素,提高临床医生对真菌感染的认识,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 2012年收治的165例非移植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统一标准重新确定诊断级别并分析其科室分布、临床表现、病原谱及易感因素.结果 165例中,男90例,女75例,年龄14 ~ 90岁,平均(54±15)岁.呼吸科病例52例(31.5%);菌群分布以隐球菌多(91例,54.9%),其次为曲霉(52例,31.4%)和毛霉(10例,5.9%).肺真菌病的临床表现多为咳嗽、咳痰、咯血及发热,影像学表现多样但无特异性,结节或实变影较经典的曲霉球、晕轮征及新月征更为常见.基础疾病前3位依次为糖尿病(26例,15.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2例,13.3%)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7例,10.3%),66.1%(109例)的患者存在1种或多种高危因素(如联合使用抗生素≥7 d、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合并2种及以上高危因素的患者病死率升高.结论 非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病前3位病原体分别为隐球菌、曲霉及毛霉,肺和脑是常见的感染部位;相对于隐球菌感染,曲霉和毛霉感染多存在基础疾病;低蛋白血症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是常见的易感因素.

  • 无免疫功能缺陷者肺曲霉感染15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吉福;XU Bo

    目的 探讨无免疫功能缺陷患者肺曲霉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胸外科住院的15例肺曲霉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15例患者中男12例,女3例,年龄43~62岁,平均46.8岁.12例有肺部病变;2例肺内肿块影,CT显示有晕征;1 例左主支气管腔内可见曲霉.15例均无免疫功能缺陷.肺癌空洞伴曲菌球的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为100%.术前经细菌学诊断者仅3例,诊断为肺癌2例.手术治疗13例,其中12例恢复良好,无并发症;1例胸膜残腔感染经开窗引流和抗曲霉治疗,感染未能控制.1例仅行抗肿瘤治疗,1例猝死.结论 CT表现的晕征及组织学检查对疑有肺曲霉感染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基础性肺病变伴曲菌球和肿块表现的肺曲霉感染应积极手术治疗.

  • 肺部真菌感染152例病原谱再评价

    作者:曹彬;蔡柏蔷;王辉;周朝阳;王澎;刘鸿瑞;张弘;徐凌;徐凯峰;许文兵;朱元珏;李晓光

    目的 了解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谱和预后.方法 根据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EORTC)、美国变态反应和感染性疾病协会真菌病研究组(MSG)2002年制定的定义以及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将北京协和医院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诊断的15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按照统一的定义进行重新分组:确诊组38例,临床诊断组24例,拟诊组35例,定植组55例,重新分析病原谱.结果 38例确诊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中,肺曲霉菌感染占首位(15/38),其次为肺隐球菌感染(13/38),第三为毛霉菌和其他类型丝状真菌,而真正念珠菌肺炎少见,只有2例.临床诊断组曲霉菌和曲霉菌+念珠菌占第1位,而拟诊组以及定植组以单纯念珠菌占首位.临床诊断组病死率为58.3%,高于拟诊组(25.7%)和定植组(16.4%).拟诊组和定植组"念珠菌肺炎"分别为28例和50例,对这78例"念珠菌肺炎"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只有急性生理和慢性病评分(APACHEⅡ)与患者的预后有关,而是否抗真菌治疗及使用何种抗真菌药物与预后无关.结论 肺部真菌感染以曲霉菌占第1位,其次为隐球菌和毛霉菌,念珠菌肺炎少见.痰标本念珠菌属培养阳性作为"念珠菌肺炎"的诊断标准值得商榷.

  • 二步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曲霉菌感染的研究

    作者:刘俊青;冯立民;宋华;孟海涛;金洁;钱文斌

    目的探讨二步法PCR检测曲霉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其在血液肿瘤患者侵袭性曲霉菌感染(IF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二步法PCR检测有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的41例患者外周血中曲霉菌18S rRNA基因,结合CT检查、曲霉菌培养、患者骨髓抑制状况和抗真菌治疗效果,分析二步法PCR的诊断价值.结果多种曲霉菌菌株均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PCR产物测序结果与曲霉菌18S rRNA基因序列高度同源.41例中16例PCR阳性,25例阴性.阳性组中8例有曲霉菌感染的影像学表现,各有1例从胸腔积液、鼻分泌物培养出曲霉菌,2例血培养阳性.而12例对照者PCR均阴性.PCR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化疗后WBC数低值分别为(0.30±0.14)×109/L、(0.50±0.26)×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6).两组患者WBC低于1.0×109/L 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9.00±8.31)d、(12.69±6.9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2).对PCR阳性者拟诊IFI,予以抗真菌治疗后,化疗相关早期死亡仅1例.结论二步法PCR检测对曲霉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较低,结合临床资料,对IFI的早期诊断以及指导临床选择抗真菌治疗有较好的价值.

  • 新型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米卡芬净

    作者:肖永红;赵彩芸

    米卡芬净(micafungin,FK463,商品名Mycamine,由日本藤泽公司研制开发)2002年首次在日本上市,主要用于治疗曲霉菌属和念珠菌属所致的感染,并于2006年得到儿童适应证的批复.它是2005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第二个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2006年也已在中国批准上市,对包括对唑类药物耐药的念珠菌属和曲霉菌属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表明其耐受性良好,疗效确切.米卡芬净在美国主要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和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的预防用药.

  • 棘白霉素类抗真菌药米卡芬净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四例

    作者:王华芳;邹萍;崔国惠;郭涛;刘芳;张敏;何静;黎纬民;胡豫

    米卡芬净(FK463,商品名米开民)是一种新型注射用棘白霉素类抗真菌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β-(1,3)-D-葡萄糖合成酶,破坏真菌细胞壁而发挥抗菌作用[1],对包括唑类药物耐药的念珠菌属和曲霉菌属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

  • 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曲霉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马毅;何晓顺;朱晓峰;王国栋;王东平;鞠卫强;巫林伟;胡安斌;邰强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曲霉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行的776例同种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位肝移植术后发生曲霉菌感染的诊治经过.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曲霉菌感染13例,感染发生率为1.68%(13/776);其中肺部感染7例,肝脏感染2例,颅内感染1例,多器官感染3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是治疗肝移植术后曲霉菌感染的主要药物,对早期病例疗效满意.因曲霉菌感染死亡7例,病死率为53.8%(7/13).结论 防治肝移植术后曲霉菌感染的关键是做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抗真菌治疗应该清除病灶、调整免疫抑制剂及选用敏感抗真菌药物;抗真菌药物的使用应该早期、足量、全程用药.

  • 原位肝移植术后侵袭性曲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易述红;陈规划;陆敏强;杨扬;蔡常洁;许赤;李华;汪根树;易慧敏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侵袭性曲菌病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完成的576例原位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侵袭性曲菌病的防治经验.结果9例患者术后并发侵袭性曲菌病,疾病发生率为1.74%(9/576),首发感染部位为肺部8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发病时间在术后10 d至2个月,术后持续或间断的低热可以是发病早期的主要症状.痰或其他分泌物的真菌镜检和培养是确诊的主要依据.二性霉素B脂质体是治疗的首选用药,对早期病例疗效满意,5例肺部感染患者痊愈,2例因肺部感染无法控制死亡,2例因并发多器官侵袭死亡.结论肝移植术后侵袭性曲菌病具有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和易于播散的特点,合理调整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及早期、足量和足程的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 CT影像学技术在肺结核患者曲霉菌属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洪宗启;刘斌;裴仁明;杜北珏;刘文冬

    目的 分析CT影像学技术在肺结核患者曲霉菌属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9月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对病原菌进行分析;对曲霉菌属感染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并给予患者CT影像检查,依照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肺结核合并曲霉菌属感染患者CT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300例肺部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病原菌32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66株占50 9.2%、革兰阳性菌25株占7 6.7%,真菌135株占41 4.1%,其中曲霉菌属感染患者48例;曲霉菌属感染患者CT诊断结果表明空洞、晕征、胸腔积液及多个肺叶受累等均可作为肺结核合并曲霉菌属感染的CT 表现特征;与单纯肺结核患者比较,CT影像特征明显,合并感染患者的CT特异性更高;以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 CT诊断准确率较高,灵敏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2 3.3%、88 4.2%.结论 肺结核患者曲霉菌属感染应用CT 进行诊断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较为一致,其在CT影像学中有明显的特征表现,可将空洞、晕征等表现作为临床CT 诊断的可靠标准,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术后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调查及病原学分析

    作者:李秀丽;廖万清;杨红;白禹;梁丽萍

    目的 探讨手术后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来源和病原菌构成情况.方法 对2006年7月-2008年6月住院的816例术后并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真菌检出率为24.82%;感染的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第1位(65.69%),其次热带假丝酵母菌(10.57%);96.45%的患者手术前后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感染部位依次为心胸、胃肠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血液、骨骼等.结论 手术创伤是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与多种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密切相关,对术后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应采取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

  • 鼻窦真菌感染分析

    作者:张镭;赵伟;金铭鑫

    目的 探讨鼻窦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同时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将36份鼻窦腔内分泌物做涂片直接镜检、接种培养,鉴定菌种.结果 直接镜检34份阳性,占94.4%;真菌培养24份阳性,占70.6%;其中曲霉菌属19株,占44.2%、一种足放线病菌3株,占7.0%、波氏假性霉样真菌1株,占2.3%、链格孢菌属1株,占2.3%.结论 鼻窦真菌感染的病原菌以曲霉菌属为主;加强CT、真菌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减少误诊率.

96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