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瑞典普马拉病毒感染暴发
汉坦病毒属(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是经啮齿类传播的病原体,人类由于吸入受染啮齿类的排泄物而感染.在瑞典、芬兰、挪威、俄罗斯和中欧的部分地区,普马拉病毒(PUUV)在田鼠(Myodes glareolus)中流行.人类感染:PUUV可引起流行性肾病(NE)-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轻度发病.在瑞典北端的4个县发现的NE病例大约占90%.Vasterbotten县是瑞典人类汉坦病毒感染发生率高的地区,也许是世界卜高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每年的汉坦病毒感染发生率为20/10万,但真正的发生率要高出7、8倍.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处理探讨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占外科医院感染的15%~40%,本文通过对本院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普外科住院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各因素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关系分析,筛选具有重要意义的高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科学控制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及对降低感染率提供依据.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处理探讨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占外科医院感染的15%~40%,本文通过对本院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普外科住院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各因素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关系分析,筛选具有重要意义的高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科学控制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及对降低感染率提供依据.
-
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菌种及耐药性分析
行机械通气的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加上人工气道的建立及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使其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本实验对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
-
替考拉宁对肾功能的影响
替考拉宁是由壁胞酶游动放线菌发酵制成的一种糖肽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前体分子相结合,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抑制或杀灭细菌.替考拉宁的抗菌谱与万古霉素相似,仅对革兰氏阳性需氧菌和肠球菌具有活性,适用与治疗重症葡萄球菌特别是甲氧西林耐药性葡萄球菌感染,如浓毒症、心瓣膜术后心内膜炎和播散性感染等.当前糖肽类抗生素是临床上为数不多的对多重耐药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仍然保持强活性的药物[1].随着革兰氏阳性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发生率增高,临床上应用替考拉宁也较普遍.但是患者使用时,仍应注意肾毒性.
-
院前急救感染控制流程的建立对患者感染发生率影响的探讨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感染控制流程的建立对患者感染发生率影响.方法:对制定本院院前急救感染控制流程前后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感染流程制定后,气管插管患者,口咽通气管患者、开放性外伤患者及烧伤患者感染发生率分别是8.33%、3.57%、5.60%、5.88%,较感染流程制定前患者感染发生率降低,两者比较P<0.05.结论:加强院前急救感染控制工作,制定院前感染控制流程,有助于患者感染率的下降,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缩短治疗时间.
-
ICU病房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ICU是医院主要科室之一,其患者来自于院内各科,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的应用,致使ICU感染发生率相对增高.又因患者治愈后回到原科室,使ICU的耐药菌株被携带到医院各处而引起流行.可见ICU的感染控制十分必要.现将我院ICU感染预防措施简单介绍如下.
-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122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加用持续质量改进,对照组利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感染护理效果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术后感染发生率6.55%,护理满意度(86.77±12.44)分,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13.11%,护理满意度(56.27±12.37)分,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后,如不能控制术后感染发病率,则影响预后效果,利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措施,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几率,值得临床应用.
-
护理干预在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感染发生率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体会护理干预在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方法:在2017年2月——2018年4月抽取我院中的98例内镜清洗消毒样本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常规方式清洗消毒内镜)和对照组(49例、护理干预清洗消毒内镜),比较两组内镜清洗消毒的合格率、患者感染发生率以及清洗消毒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内镜清洗消毒的合格率和患者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为76.38±5.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59±3.42,P<0.05.结论:在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控制工作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感染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论基层医院手术室感染管理对降低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感染管理对降低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B组,医院实施感染管理后,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A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部位的感染发生率、患者住院天数、切口愈合时间、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A组发生2例感染(2.00%),B组发生11例感染(1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以及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满意度(98.00%)高于B组(8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中强化手术室感染管理与控制能够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帮助患者缩短创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优质护理措施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儿科疾病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追加优质护理措施,进行为期1年的对比研究,收集两组患者不同季度、不同感染部位的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1年的研究期内发生5例院内感染,感染率为11.63%,对照组患者有16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37.21%,两组患儿感染发生率比较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患儿在第四季度发生院内感染的数据差异为明显,两组患儿感染部位方面以上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部位的感染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取优质护理措施后能有效降低患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而提升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巩固护理人员考核制度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
浅谈院内感染控制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实施,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明了方向,通过开展知情选择,育龄妇女对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且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控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内部感染,是杜绝感染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基础,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是预防中心/站内交叉感染的前提,运用现代护理和管理手段则是降低站内感染发生率的重要途径.本服务中心近几年来做各种计划生育手术上万例,剖腹产及妇科手术数千例,无一例感染并发症及后遗症出现,并于2004年9月通过了山东省方圆认证公司ISO9000质量认证.下面结合工作实践,对如何预防和减少中心/站内感染提出几条浅见,供同行们参考.
-
高渗盐水治疗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效果与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高渗盐水对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2月-2014年2月收治阑尾炎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生理盐水进行术后切口换药,试验组50例患者给予高渗盐水进行术后切口换药,对比两组患者换药后的恢复时间、发生感染人数情况等临床指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4.00%,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高渗盐水应用于阑尾炎手术患者的切口换药中,能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并且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的身心损伤,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普外科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研究
目的:探讨普外科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方法: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手术切除,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特征给予及时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和复发率。
-
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
近年来,随着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的血液传播途径,传染病患病率的上升,护士因职业暴露而引发血原性疾病感染的潜在危险也日趋加重.护士职业特点决定了护士是职业暴露而致职业感染发生率高的职业群体.为此提出暴露风险及防范措施与大家商榷.
-
急诊手术室空气消毒方法的探讨
急诊科室,人员复杂、病情危急,需争分夺秒进行救治,故常常来不及为其进行常规的术前准备和必要的检查(如肝功化验)就进行手术,因此,空气污染相对较重.为探讨能让患者和医护人员在室内活动的环境下进行空气消毒的有效方法,更好地做好空气消毒工作,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现就我院急诊手术室各种空气消毒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
目前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严重并发症时,由于代谢紊乱严重,对于入侵微生物的各种反应都被抑制,包括中和化学毒素、白细胞的吞噬能力、细胞内杀菌作用、血清调理素和细胞免疫作用都被受抑制,从而导致糖尿病患者各种防御功能缺陷,易发生感染.就泌尿系统而言,尸解发现糖尿病合并泌尿道感染约40.8%,有文献报道,糖尿病妇女比非糖尿患者泌尿道感染发生率高2~3倍,菌尿阳性率高3~4倍.因此,正确认识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
孟鲁司特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尤其在儿童中,MP感染占儿童肺炎的10%~40%[1].近年来,MP感染发生率有所增高,发病年龄降低,临床观察发现MP感染与喘息发作关系密切.
-
糖尿病足与感染
感染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资料表明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感染率为9.68%~11.25%,已被公认是造成糖尿病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的原因之一.糖尿病代谢控制不良、急慢性并发症、住院天数长、抗生素使用不当、侵袭性诊疗措施等均是首要危险因素.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其次为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胃肠道感染、真菌感染,败血症亦不少见.
-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于改善感染管理现状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改善感染管理现状中的临床实践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的感染管理工作,根据是否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分为两个监测阶段,对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对该院感染培训覆盖率、医护人员感染控制重视度、洗手依从性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并与2016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实施质量改进后的医院感染培训覆盖率、医护人员感染控制重视度,洗手依从性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医院感染培训覆盖率、医护人员感染控制重视度、洗手依从性均显著提升,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下降,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能够显著提升医院感染控制效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