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空腹血糖受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作者:周丽程;郑杨;赵珺

    目的 分析空腹血糖受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6年2月至2007年12月我院392例可疑冠心病住院患者,采集临床资料,由心内科心导管专业医师操作,行冠脉造影.按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按不同空腹血糖(FPG)分组:1组FPG<5.6 mmol/L.2组5.6≤FPG<6.1 mrnol/L,3组6.1≤FPG<7.0 mmol/L,4组FPG≥7.0 nunol/L,进行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冠脉粥样硬化程度对比;按是否患冠心病分组,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的基本特征.结果 从1组到4组,随着FPG逐渐升高,年龄、BMI、冠脉积分、高血压、冠心病患病率及长病变、三支病变发生率逐渐升高,P均<0.05;1组高血压患病率、BMI、年龄分别与其他组相比,P均<0.05;1组冠心病发病率、长病变发生率、三支病变发生率、冠脉积分分别与其他组相比,P均<0.05;非冠心病组的FPG为(5.59±0.99)mmol/L.结论 将FPG控制在5.6 nunol/L以下,患冠心病概率小.

  • 氯吡格雷对糖代谢异常冠心病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及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何凌云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对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的影响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C组.A组和B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正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A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血小板P选择素水平,并随访观察患者终点事件的发生.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清P选择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血清P选择索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A组治疗后血清P选择素表达水平下降较B组明显,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B组治疗后血清P选择素表达水平仍明显高于C组.A组冠心病加重、行PCI术、心血管性死亡以及联合终点事件百分率均明显低于B组.结论 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对糖代谢异常冠心病患者加用氯吡格雷可有效地达到抗血栓的目的,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 血清肝酶与2型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余倩;乔虹

    目的:探讨血清肝酶与2型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及空腹血糖受损患者(IFG组)各300例,检测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 LDL-C)水平。结果 T2DM 组 ALT、AST、GGT、FBG、TG、LDL-C 水平明显高于 IFG 组(P<0.05);AST、ALT、GGT三分位分为高水平、中水平、低水平组,高水平组年龄、舒张压、FBG、TG、LDL-C水平与低水平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分析AST、ALT、GGT均与FBG、TG、LDL-C间具有正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FBG、TG、LDL-C 水平与 ALT 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肝酶AST、ALT、GGT升高与T2DM、IFG关系密切,FBG、TG、LDL-C水平与ALT水平间呈正相关,提示ALT升高与T2DM、IFG关系为密切。

  • 不同血糖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关系探讨

    作者:李玉凤;杜学文;郭光霞;付佐娣;纪立农

    目的 了解不同血糖水平时代谢综合征(MS)发病状况及特点.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20~75岁人群共计1653人.根据血糖水平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低减(IGT)组、糖尿病(DM)组.结果 ①总人群MS、IFG、IGT、DM发生率分别为20.9%、4.3%、17%、13.7%.②IFG组、IGT组、DM组MS发生率分别为49.3%、44.1%和45.1%,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③MS发生率在各组均为男性高于女性.MS发病高峰在IFG组和DM组中20~50岁年龄段,在IGT组中31岁~50岁年龄段.结论 IFG和IGT人群具备了与DM一样发生MS的危险性.青、中年人群特别是男性应列为MS的重点防治人群.

  • 糖代谢紊乱与心血管疾病

    作者:纪立农

    根据近重新修订过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代谢的异常可以分为三种状态,即糖尿病(空腹血糖≥126mg/dl,或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的血糖≥200mg/dl)、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110但<126mg/dl,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的血糖<200mg/dl)、及糖耐量受损(IGT,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的血糖≥140mg/dl,但<200mg/dl),其中IFG和IGT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荷兰的一项大样本的研究显示,IFG对IGT存在预测的特异性为92%.

  • 糖代谢异常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4型心肾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作者:侯敬涛;杨方方;蔡乐斌;赖德源

    目的 分析糖代谢异常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及在不同肾损害情况下4型心肾综合征的患病率.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09年7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内科住院的合并T2DM或IFG、IGT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统计肾损害的患病率及临床特征,依有无肾损害、肾损害的形式分析4型心肾综合征的患病率.结果 531例患者中52.73%发生肾损害,肾损害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病率均较非肾损害组高(P<0.05),蛋白尿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肾损害组(P<0.05),肾功能下降组较非肾损害组冠心病患病率高(P<0.01),心功能不全的患病率也较高(P<0.05).结论 糖代谢异常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肾损害的发生率高,糖代谢异常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合并肾损害后心血管事件患病率进一步增高.

  • 云南昆明安宁农村地区4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筛查

    作者:彭葆坤;周宁;林斌;张铁刚;高辉;郑倩;周松兰;王瑛;朱黎芹;翁晓春

    目的 了解昆明安宁农村地区糖尿病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人群普查的方法,对昆明安宁农村地区45岁以上常住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结果 昆明安宁市农村地区4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分别为2.14%和6.00%,I类农村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II类农村,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高于糖尿病患病率.结论 昆明安宁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低于全国水平,但有较多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应该受到重视,在农村广泛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干预不良生活行为,提高农民的保健意识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 采用新的空腹血糖标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调查结果分析

    作者:周洲;顾秀玲;束爱民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人,采用空腹血糖新的下切点标准,血糖异常检出的结果和意义.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4月期间,我院社区门诊高血压病人100例,进行空腹血糖检测,并进行75g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按新糖尿病(DM)诊断标准,将病人分为2组,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非DM组20人空腹血糖(87.7±6.0)mg/dL,糖耐量异常80人.其中新诊断DM46人,其空腹血糖(149.0±41.9)mg/dL,P<0.01;新诊断IGT的34人,其空腹血糖(113.9±12.7)mg/dL,P<0.01[其中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15人,单纯IFG 12人,单纯IGT 7人].结论:高血压合并DM比例很高.按新IFG标准可以增加DM的检出率.

  • 社区成人糖尿病发病与空腹血糖水平相关性研究

    作者:郭冬梅

    目的:探讨社区成人居民糖尿病(DM)发病与空腹血糖(FPG)水平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4月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社区≥40周岁人群进行DM发病率的横断面调查,调查时间2011年5月~2013年5月,调查方式为问卷和体格检查,调查内容为DM、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诊断情况、FPG、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情况和FPG受损(IFG)情况。入选人员3815人。结果:①IFG者2年DM累积发病率为16.78%,男性31例,发病率为10.84%女性17例,发病率为5.94%,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②FPG正常者2年DM累积发病率为2.12%,与基线FPG<5.6mmol/L的队列成员相比, IFG明显增加了DM发病风险,差异显著,P<0.05。但未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结论:社区成人DM和IFG发病处于较高水平, FPG高及IFG明显增加了DM发病风险,应制定社区DM防治诊断标准和干预措施。

  • 滋泉口服液干预空腹血糖受损的临床研究

    作者:顾建伟;谢争鸣;夏丽;丁元华;孟咸中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滋泉口服液干预空腹血糖受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IFG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单盲方法分组进行干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各60名,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即视患者个体情况给予饮食和运动疗法。治疗组患者在基础干预的基础上,口服滋泉口服液,叮嘱患者每天2次口服滋泉口服液,3个月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通过监测血糖(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尿酸等指标,判定滋泉口服液干预IFG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治疗前后在FPG.TC及TG相比有差异(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组患者的2hPG相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组患者的及UA相比没有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FPG、TC、及TG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2hPG及UA相比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在FPG、TC及TG相比有差异(P<0.05)。结论:滋泉口服液能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改善血脂水平,可有效干预IFG。

  • 空腹血糖受损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秀辉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院收治的内分泌科DM2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B两组,并采用均数、检验、标准差、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等进行推论性和描述性统计。结果空腹血糖受损引起血糖波动,促进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展,其中A组与B组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lC比较无明显差异,B组收缩压、舒张压、D-BG及2hPG明显高于A组。结论空腹血糖受损会引起血糖波动,从而促使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及发展。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糖波动,降低患者危险因素。

  • 血糖调节受损患者早期干预治疗的效果评价

    作者:孙春晖

    目的:通过对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进行综合干预来观察干预后的效果。方法对临沂铁路在职职工2617人,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和餐后2h静脉血血糖,对检出的122例空腹血糖受损(IFG)者进行综合干预管理1年。结果干预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锻炼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身高体质量指数、较前下降,干预管理组62例中有5例发生糖尿病,未干预组有22例发展成糖尿病。结论及早综合干预可以降低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的空腹血糖及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指标的水平,是预防糖尿病及并发症行的重要措施。

  • 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成人糖调节受损18例临床观察

    作者:靳秀琴;马跃龙

    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被称为糖调节受损(IGR).目前认为,这两种情况是正常人发展为糖尿病(DM)的移行阶段.研究证明,IFG和IGT均伴有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具有相似的β细胞损害,胰岛索抵抗(IR)2型糖尿病直接致病因素,又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胰岛素强化治疗是指在保证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通过每日3次或4次注射胰岛素而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近年来,我们采用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成人糖调节受损观察对胰腺β细胞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作用,现报道如下……

  • 重视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诊断和管理

    作者:卜石;杨文英

    糖尿病前期的概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和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或两者兼有,判断标准IFG为空腹血糖6.1~6.9 mmol/L,IGT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 h血糖7.8~11.0 mmol/L.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提出的IFG切点为>5.6 mmol/L,但因目前对空腹血糖为5.6~6.0 mmol/L人群发生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是否明显增加尚缺乏充分的证据,我国空腹血糖异常的切点仍用WHO的标准.

  • 空腹血糖受损下限诊断切割点的建议

    作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血糖水平过高而引起组织、器官功能及结构异常的疾病.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GR)是任何一种类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中间阶段.根据空腹和负荷后血糖值,IGR可分为两种高血糖状态--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和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 ).

  • 糖尿病人膳食结构及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付萍;杨正雄;薛安娜;廖海江;姜垣;赵玲玲;崔渡勇;金水高

    目的比较糖尿病人(DM)、空腹血糖受损者(IFG)与正常人群(NFG)膳食结构、体检及生化指标的差异,探讨糖尿病社区干预的措施.方法横断面调查.内容包括问卷、体检及生化检查.结果检出率:本次参加调查的943人中共检出糖尿病人168例(17.8%)、空腹血糖受损者150名(15.9%).血糖异常知晓率:DM组为75.6%,IFG组9.8%.膳食:DM、IFG和NFG组总能量平均摄入量分别为2 272、2 510和2 470 kcal;脂肪供能比分别为34%、33.0%和33.2%.体检及生化检查:DM组和IFG组血压、血脂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相关分析显示空腹血糖水平与体质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对确诊糖尿病人应加强膳食指导,在控制总能量的同时强调降低膳食脂肪摄入量.同时,为了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应将IFG作为重点人群,提高IFG知晓率,并积极进行干预.

  • 广西城乡居民膳食摄入水平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

    作者:唐振柱;陈兴乐;黄兆勇;韩彦彬;方志峰;阮青;陈莉;杨娟;秦秋兰;刘玄华;张洁宏;陈钦艳

    目的 探讨广西城乡居民膳食摄入水平与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 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分别抽取广西4个城市和4个农村共2 281名18岁及以上城乡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检测.结果 共检出糖尿病37例.空腹血糖受损(IFG)26例,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2.8%.其中城市1020人,糖尿病26例,IFG 15例,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4.0%;农村1 261人,糖尿病11例,IFG 11例,糖代谢异常患病率1.7%,城市居民糖代谢异常率高于农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城市居民糖代谢异常者畜肉、畜禽肉、腌菜、油脂摄入量高于血糖正常人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糖代谢异常者酒摄入量高于血糖正常人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腌菜(OR=1.36)、油脂(OR=1.33)是广西城乡居民糖代谢异常的膳食危险因素,而薯类食物是保护因素(oR=0.80).结论 膳食因素与广西城乡居民糖代谢异常发生关系密切.

  • 升阳利湿法对肥胖的糖耐量受损人群的干预性治疗效果

    作者:朱建伟;留菁菁

    目的 评价升阳利湿中药方剂对糖耐量受损的肥胖人群的疗效.方法 将144例糖耐量受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21例;对照组70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23例,在生活干预方式(糖尿病宣教、饮食控制、减肥、适当运动等)的基础上,治疗组服升阳利湿方颗粒冲剂,对照组服二甲双胍片,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3、6个月)及治疗结束1年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 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TG、TC、BMI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G、TC、BMI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和LDL-C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治疗组2h PG、2 h INS、TG、TC和BMI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FPG、FINS、HbA1C、HDL-C和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升阳利湿方具有明显的降糖、降脂、减轻体重的作用,提示该中药干预对延缓IGT患者进展为糖尿病患者有明显效果,对降低其发病率有一定影响,且不良反应低.

  • 昌平区超重和肥胖中小学生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状况

    作者:徐志鑫;李淑波;耿坤;庞武元;张淑群;刘建军;杨洪涛

    2型糖尿病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过去曾认为中老年人群易患2型糖尿病,目前由于儿童肥胖症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1],该病发病率在儿童青少年中呈上升趋势 [2].笔者于2007年5-10月对昌平区中小学生肥胖者2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糖代谢等异常指标与某些凼素进行了相关分析.

  • 北京市海淀区糖尿病患病现况调查

    作者:贾静源

    为探讨海淀区糖尿病患病现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于2005年10-11月对海淀区18岁以上居民进行了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

556 条记录 9/28 页 « 12...6789101112...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