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碎裂QRS波在危重病患者中的检出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简志刚;李炬带;池锐彬;罗醒政;王涛;魏远辉

    目的 分析危重病患者碎裂QRS波(fQRS波)的检出情况和危险因素,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02例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危重病患者,除外冠心病、心脏离子通道异常的患者.于患者初入ICU及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时,进行床旁标准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测,计算fQRS波检出率,记录与心脏相关的既往病史、转入ICU病因,同时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对fQRS波与常用危重病评分进行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02例危重病患者检出fQRS波50例,检出率为49.0%.单因素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SOFA评分是检出fQRS波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RR)1=1.108,P1=0.001;RR2=1.404,P2=0.000;RR3=1.426,P3=0.000],转入ICU时有心脏疾病高危因素患者检出fQRS波的相对危险度更大(RR=3.460,P=0.008),但与转入ICU的病因无关(RR=0.872,P=0.306).结论 在排除冠心病患者fQRS波高检出率的情况下,危重病患者fQRS波检出率较高,病情危重是发生fQRS波的危险因素.fQRS波的临床价值不应局限于心脏自身的疾病,也可作为危重病患者病情观察的一个无创心电图指标.

  • 早期血运重建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瘢痕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金城;寇兰英;张立英;王庆海;段红梅;韩文忠;张立清

    目的 观察早期血运重建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瘢痕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①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间<3 h,无溶栓禁忌证,给于尿激酶150万U+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溶检治疗45例,其中静脉溶栓再通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33例(再通+择期PCI组),静脉溶栓后未通接受PCI治疗12例(未通+择期PCI组);②AMI发病时间3~6 h,行急诊PCI治疗43例(急诊PCI组);③AMI发病时间>6 h,1周后行PCI治疗58例(择期PCI组).以上3组患者于发病后4、8、12周,在相应梗死部位,应用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观察碎裂QRS波(fQRs)、心脏超声斑点追踪成像(STI)观察室壁运动应变比率及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心肌梗死后心肌瘢痕范围及心脏功能进行评价,比较组间各项指标.结果 联合fQRS及STI技术评价心肌梗死后心肌瘢痕,可使临床诊断心肌瘢痕的阳性预测值明显提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8%和98.7%;静脉溶栓再通+择期PCI组及急诊PCI组fQRS阳性导联比率明显降低,室壁运动应变改善,LVEF提高,优于未通+择期PCI组及择期PCI组(P均<0.05).结论 早期血运重建有利于缺血心肌细胞修复,有效阻止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瘢痕形成,保护心功能.

  • 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性、心功能、早期复极、碎裂QRS波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作者:郭晓玲;李广平;许纲;刘彤

    目的:探讨无创检测指标心率变异性、左室射血分数(LVEF)、早期复极、碎裂QRS波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1)检测100例心肌梗死时间超过30d,出现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左室功能、早期复极和碎裂QRS波,并与60例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组比较.(2)将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按室性期前收缩Lown’s分级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与冠脉正常组相比,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时域参数指标:24h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h连续5min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 index)、24h连续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 index)、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比(pNN50)及LVEF均明显降低(P<0.05),早期复极发生率和碎裂QRS波发生率均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中,Lown’s 3~5级的患者与Lown’s 1~2级相比,SDNN、SDANN index降低(P<0.05),LVEF降低(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左室功能明显降低,早期复极及碎裂QRS波发生率明显增高,并且心率变异性及左室功能的受损程度与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程度相关.

  • 碎裂QRS波在无创心电图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伯全;刘晓艳;刘伟霞;梁兆光

    碎裂QRS波(f-QRS)是在除外束支传导阻滞情况下,在冠状动脉供血区域相对应的两个或更多导联上其心电图新出现或已经存在的QRS的三相波(RSR′型) 或多相波.f-QRS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心肌瘢痕引起的心室肌非同源性除极.f-QRS对心肌缺血有较特异的诊断价值,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并对致死性心律失常、心血管事件有较好预测价值.f-QRS亦可见于Brugada综合征、致心律失常右心室发育不良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对于Brugada综合征致猝死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因此,f-QRS是重要的无创心电新指标,对心脏病患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碎裂QRS波的研究进展

    作者:保彦昕

    碎裂QRS波(f-QRS)是心肌癜痕标志,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致死性心律失常、Brugada综合征等的预警因子.本文就f-QRS的定义、心电图特征、发生机制、临床意义进行如下综述.

  • 碎裂QRS波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月

    心电图碎裂QRS波(fQRS)是心肌细胞受损的标志性心电指标,表明了心肌细胞去极化程度不均一的电生理变化,其与心肌的纤维化、坏死相关,它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都具有临床意义,预示着心脏病患者的预后及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同时也能早期预测其他疾病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文章就fQRS波的病理生理意义及其在冠心病患者中临床意义,以及在国内外心血管领域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碎裂QRS波在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易丹

    目的 探讨碎裂QRS(fQRS)波在心肌梗死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检测分为无fQRS组和fQRS组各100例,对2组患者进行20个月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心源性死亡与心血管临床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2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心血管事件85例,占42.5%.fQRS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fQ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组发生心源性猝死、非猝死性心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高于无fQR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源性猝死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3.245,非猝死性心性死亡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为2.761,再发心肌梗死相对危险度为2.664,恶性心律失常相对危险度为2.897,心力衰竭相对危险度为3.209.fQRS波与患者的年龄、高血压、病变支数、高血脂病史以及糖尿病等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心肌梗死预后和fQRS有密切的关系,是对心源性死亡以及心血管事件进行独立预测的一个新指标.

  • 从碎裂QRS 波的动态演变对其发生机理的探讨分析

    作者:简志刚;李炬带;池锐彬;罗醒政

    国外学者对碎裂Q R S 波的其发生机理提出了多种学说,总体上对其发生机理存在诸多争议,认识尚显肤浅,普遍认为发生碎裂Q R S 波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肌坏死,本例心电图上碎裂QRS 波的动态变化极难以心肌坏死来解释,推测心肌损伤同样可以产生QRS 波的碎裂现象.

  • 碎裂QRS波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研究

    作者:林晓明;杨希立;刘鹤龄;赖玉琼;郑玲

    目的 探讨碎裂QRS(fQRS)波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2011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CAD)患者216例,根据是否存在fQRS波分为fQRS波组(n=124)和无fQRS波组(n=92),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及罪犯血管对fQRS波发生的影响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fQRS波的变化.结果 不同病变血管患者fQRS波检出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范围和不同狭窄程度患者fQRS波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fQRS波检出率间差异均程度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闭塞与狭窄程度为50%~74%、75%~99%患者fQRS波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92、9.064,P<0.05).在狭窄程度为75%~99%和完全闭塞患者中,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和术前fQRS波检出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7天与术后第1天fQRS波检出率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fQRS波的检出率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呈正相关(r=0.48,P<0.05),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r=-0.524,P<0.05).结论 fQRS波可成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狭窄程度的指标.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波的临床分析

    作者:梁芳;沈春莲;张伟;古萍;谭念玲

    目的 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fQRS)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比较fQRS在AMI患者和冠脉造影阴性者中的发生率.比较fQRS与病理性Q波在ST段抬高型AMI(STEMI)与非ST段抬高型AMI(NSTEMI)者中的发生率.比较有fQRS者与无fQRS者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再发心绞痛、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40%)、心源性休克和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结果 162例AMI者中有fQRS者36例(22.22%),对照组有fQRS者仅8例(4.94%).观察组与对照组fQRS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18,P<0.05).NSTEMI者中fQRS的发生率高于病理性Q波(P<0.05).有fQRS者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再发心绞痛、LVEF降低、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fQRS者(P<0.05).结论 fQRS可作为心电图诊断AMI的一个新指标,尤其是对非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者,可减少漏诊;并可作为早期识别AMI高危人群的指标之一.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碎裂QRS波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作者:李国草;刘艳军;夏云龙;高连君;张树龙;杨延宗;董颖雪;尹晓盟;常栋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PCI)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碎裂QRS波( fQRS)的影响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并确诊的AMI患者137例,其中男109例,女28例;平均年龄(60.5±12.5)岁。按病情不同将患者分为急诊PCI组31例、择期PCI组61例、未行PCI(拒绝或无法行PCI治疗)组45例,于术前、术后当天、术后1周、术后2周及随访6个月时分别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fQRS的发生率;同时根据体表心电图有无fQRS将其分成两组〔fQRS组(70例)和无fQRS组(67例)〕,比较两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急诊PCI组、择期PCI组、未行PCI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高血压、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脑梗死、心房纤颤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137例患者中急诊PCI组、择期PCI组及未行PCI组患者术前心电图梗死部位对应导联可见fQRS者分别为14例(45.2%)、35例(57.4%)、21例(46.7%);术前、术后当天、术后1周3组心电图fQR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术后2周和随访6个月时3组fQR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2周急诊PCI 组与择期 PCI 组患者心电图 fQRS 发生率较未行 PCI 组均降低(P <0.01),随访6个月时急诊PCI组心电图fQRS发生率较择期PCI组和未行PCI组降低(P<0.01)。3组患者住院期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心电图有fQRS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无 fQRS组〔8.6%(6/70)与0%(0/67),P=0.028〕。结论 AMI 后fQRS可能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早期开通冠状动脉血管可以降低心电图fQRS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 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丽萍

    目的 探讨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碎裂QRS波与坏死性Q波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相关指标.结果 QRS波(fQRS)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大于坏死性Q波(P<0.05);而碎裂QRS波与坏死性Q波联合诊断效果更高.结论 QRS波(fQRS)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和参考.

  • 碎裂QRS波与QRS波群时间的关系

    作者:李将萍;王红宇

    目的 了解碎裂QRS波与QRS波群时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273例的12导联心电图,按有无碎裂QRS波分为两组.观察两组之间QRS波群时间及RR间期的关系.结果 碎裂QRS波的检出率为19.4%,男女之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碎裂QRS波主要分布在下壁导联;有碎裂QRS波的QRS波群时间为85.3 ms±9.1 ms,比无碎裂QRS波的QRS波群时间82.1 ms±8.7 ms长,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碎裂QRS的发生可导致心室除极时间的延长.

  • 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关系

    作者:宋美萍;马丽平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电图出现碎裂QRS波(fQRS)与住院期间严重心脏并发症及心源性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住院治疗且资料完整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6例临床资料.在入院72 h内心电图fQRS的发生情况,依据心电图是否出现fQRS分成fQRS组和无fQRS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严重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后碎裂QRS波的发生率为52.6%(82/156),其中下壁70.7%(58/82),前壁42.3%(35/82),侧壁15.8%(13/82),下壁明显高于前壁及侧壁.fQRS组出现高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室速/室颤、心源性死亡事件明显高于无fQRS波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fQRS患者易并发严重心律失常,且病死率高,预后差.fQRS在检出和预警高危患者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碎裂QRS波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及对预后的价值分析

    作者:宁丽君;牛俊红;王浩;薛伟珍;冯惠芳;李国栋;秦晋梅;田彩霞;贾宁;张震

    目的 探讨碎裂QRS波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法,比较1 0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与1 000名正常对照组人群心电图的碎裂QRS波(fQRS)发生率,分析fQRS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随访有fQRS与无fQRS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1周、1个月、1年死亡率,分析fQRS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价值.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fQR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组病人发病1周、1个月、1年病死率,有fQRS组高于无fQ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1、<0.001);急性冠脉综合征有fQRS组与无fQRS组发病1周至1个月增加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但1个月至1年增加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2).结论 fQRS发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及短期预后有临床意义.

  • 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预后的应用价值

    作者:涂小玉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年在我院就诊的56例AMI患者,根据QRS波形态分碎裂QRS或病理性Q波,比较碎裂QRS、病理性Q波和两者联合在AMI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病理性Q波合并碎裂QRS波的灵敏性均显著高于病理性Q波和碎裂QRS波(P<0.05),但病理性Q波和碎裂QRS波灵敏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合并碎裂QRS波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病理性Q波(P<0.05).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合并碎裂QRS波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碎裂QRS波组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和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碎裂QRS波可作为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与预后的无创心电指标,联合病理性O波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 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马素霞

    目的 探究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1例设为实验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89例设为对照组,2组均实施12导联心电图检查,比较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应用价值.结果 碎裂QRS波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特异度91.01% (81/89)与病理性Q波97.75% (87/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碎裂QRS波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灵敏度70.33% (64/91)、准确度80.56% (145/180),显著高于病理性Q波灵敏度25.27%(23/91)、准确度61.11% (110/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碎裂QRS波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较高,可显著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

  • 室性心律失常碎裂QRS波心肌梗死

    作者:王英丽;冯亚新;高航;梁拓;孙颖;王春松;赵静茜;吕金兰;杨文波

    1 病历资料患者男,71岁,因“发作性胸闷气短6个月,加重7h”于2014-01-02入院.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持续约2h不缓解,无胸痛及咳痰,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出院(具体诊断及治疗叙述不清),出院后规律服用“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上述不适未再发作.入院前6d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8℃,伴轻度咳嗽、咳痰,无明显胸痛,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减轻.于入院前7h休息状态下又出现胸闷、气喘,在家中自行吸氧治疗无缓解,来本院急诊室就诊,心电图检查后以“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室性早搏、心功能Ⅳ级”收入院.否认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史.

  • Ⅱ、Ⅲ、aVF 导联碎裂QRS波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均迪;沈彬;陆传新;赵峰;蒋逸风;林晓耘

    目的 探讨Ⅱ、Ⅲ、aVF 导联碎裂 QRS 波(fQRS)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 128 例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的 fQRS 波,比较下壁与前壁、侧壁导联 fQRS 波发生率,以及Ⅱ、Ⅲ、aVF 导联 fQRS 波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下壁导联 fQRS 波发生率显著高于前壁和侧壁,前壁和侧壁导联 fQRS 波发生率无差异.Ⅱ、Ⅲ、aVF 导联 fQRS 波发生率在右冠状动脉病变和非右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无明显差异,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患者中无明显差异.结论 冠心病患者中,下壁出现 fQRS 波的机会较前壁和侧壁为多.依据心电图Ⅱ、Ⅲ、aVF 导联的 fQRS 波不能明确诊断为右冠状动脉病变,也不能判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或多支病变.

  • 预测心源性猝死的心电指标

    作者:张海涛;张树龙

    我国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居世界各国之首.SCD不仅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健康,而且救治成功率低,绝大部分在院外就已经死亡.因此,对处于猝死高危状态的人群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减少SCD发生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无创性检查技术领域不断发展,预测SCD发生的指标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主要综述预测SCD的心电指标,如反映心室复极水平的Tp-e、Tp-e/QT、TWA、缺血性J波;反映心室除极水平的QRS波时限、碎裂QRS波、窄而高QRS波,通过这些无创指标在时限、比值、形态方面的变化,来评价心脏电活动,以预防心脏恶性事件,终避免SCD的发生.

197 条记录 3/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