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塌陷术配合高渗盐水治疗小儿肝包虫病

    作者:李新丰;刘恒山;依敏江

    在小儿肝包虫病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中,通常采用10%甲醛液浸洗囊腔后安置囊腔外引流管,让其引流,由于部分患儿囊腔大、囊壁厚及部分钙化,有的已形成肝管-包虫囊瘘,故可出现:①甲醛直接对肝功能的损害及引起肝胆管炎;②术后出现胆瘘;③囊腔长时间不愈合.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瘘二例

    作者:保红平;方登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迟发性胆瘘较少见,我院自1991年3月至2003年12月14812例LC术后曾发生2例,现报告如下.

  • 胆囊切除术后一过性胆瘘的原因分析

    作者:秦伟;戴勇;阳丹才让

    胆囊切除术是肝胆外科为常见且基本的手术,其术中、术后发生的并发症文献已举不胜举,我们结合我院6年来在急性胆囊炎术后所发生一过性胆瘘的28例病人进行治疗和原因分析,以引起外科医师对该病的重视.

  • 水刀在肝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马保金;蔡端;王铁平

    选择性的肝血管瘤切除术,实际上就是肝部分切除术,采用水刀-喷水分离器(water-jet),手术视野异常清晰,可以选择性地分离、结扎血管、胆管,减少手术中、手术后出血以及胆瘘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系数.

  • 重视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防治

    作者:朱志军;张建军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影响肝移植术后临床效果的主要问题之一,发生率高.由于胆道并发症的界定标准不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介于10%~30%之间~([1-2]).包括胆瘘(吻合口,胆囊管)、胆泥或胆石形成、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胆道狭窄,临床上难处理的是胆道狭窄和胆泥或胆石形成.

  • 胆瘘致腹壁大面积坏死4例治疗体会

    作者:郭永忠;黄伟

    我院1990~2001年5月收住胆系手术后胆瘘致腹壁大面积坏死4例,现报道如下.例1:女性,47岁,哈萨克族,外院胆囊切除术后72 h,因右中上腹疼痛加剧腹穿得胆汁样液体转入我院,急诊手术发现肝总管米粒大小裂口漏胆汁,膈下及肝肾隐窝黄绿色胆汁,胆总管切开置"T"管,腹腔冲洗引流.

  • 胆瘘45例的诊治体会

    作者:杨红航;陈秋强

    胆瘘是肝胆外科并不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处理较棘手.15年来,我们采取不同方式共治疗45例,现报告如下.

  • T管拔除后致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刘金林;王振波;史显武

    T管拔除后致胆汁性腹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时有发生.这种胆瘘由于在允许时间内拔除T管后发生,加之发生率较低,容易误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为提高对这类并发症的认识,我们对两所医院1990年1月至2001年6月间所收治的T管拔除后致胆汁性腹膜炎2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 美蓝胆囊蓝染技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叶林

    胆管损伤及胆瘘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严重的并发症,术中对胆道解剖结构的认识错误是其主要原因.为了提高术者在术中对胆道结构的正确判断,我科自1998年8月至2001年5月对460例LC病人应用术中美蓝胆囊蓝染术,明显减少了术者的术中判断失误,有着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

  • 肝损伤后并发胆瘘的治疗经验与教训

    作者:张训臣;余开焕;姚峰

    胆瘘是严重肝损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原因有:肝脏创面上遗漏较大胆管分支未予结扎,肝创伤部清创不彻底,失活的肝组织液化,感染导致创面上较大胆管支溃破以及结扎胆管的线结脱落等.大多数胆瘘经清创引流可以逐渐愈合,只有少数经久不愈的胆瘘才需采取根治性手术.我院1977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肝损伤病人262例,术后并发胆瘘5例.现报告如下.

  • 全封闭式低位被动腹腔冲洗引流系统

    作者:姜凯;张文智;冯玉泉;苏明;董家鸿;黄志强

    该文以全新的理念,对全封闭式低位被动冲洗引流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其使用方法进行详细阐述.该冲洗系统将冲洗液的主动输入过程改变为被动过程,保证流出液体量一定大于输入液量,是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早期出现的严重胆汁漏与胰漏进行积极局部冲洗的有效安全系统.

  • 肝门再次阻断法在预防肝切除术后胆漏中的价值

    作者:马俊永;张小峰;闫振林;王葵;汪宇;王文超;严强;沈锋;施乐华;李锡锋

    目的 探讨肝门再次阻断法在预防肝切除术后胆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前瞻性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至2014年11月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单纯肝切除术的197例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肝门再次阻断组和传统术式组.其中肝门再次阻断组99例,男81例,女18例;平均年龄(54±11)岁;包括原发性肝癌患者89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10例;采用Pringle法切肝后再次阻断第一肝门,使肝内胆管内压力升高,检查并严密缝合胆管.传统术式组98例,男82例,女16例;年龄(52±10)岁;包括原发性肝癌患者91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7例;采用Pringle法切肝.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及预后情况.两组患者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等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肝门再次阻断组的肝门阻断次数为2(1~4),明显多于传统术式组的1(1~3)(Z=0.000,P<0.05).肝门再次阻断组的肝门阻断时间为(21±10)min,明显长于传统术式组的(17±9)min(t=0.001,P<0.05).肝门再次阻断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8±3)d,明显短于传统术式组的(9±3)d(t=-0.040,P<0.05).肝门再次阻断组术后胆漏发生率为1%(1/99),明显低于传统术式组的9%(9/98)(χ2=6.830,P<0.05).胆漏患者经短期引流后,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肝门再次阻断法有效降低肝切除术后胆漏的发生率,为外科医师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预防胆漏方法.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40例原因分析与防治

    作者:傅振超;梁东;汪明惠;徐遵礼;窦维龙;张前兴;张林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管损伤原因,提高胆管损伤的防治水平.方法 我院1991年2月~2007年4月LC 7660例中胆管损伤40例,胆管损伤发生率0.52%(40/7660).主胆管损伤占65.0%(26例),非主胆管损伤占35.0%(14例).腹腔镜下处理占37.5%(15例),开腹处理占62.5%(25例).结果 胆总管狭窄2例,术中发现胆总管横断伤,中转开腹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和胆总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后反复发作胆管炎、黄疸、肝功损害,随访1年、3年,1例无症状,另1例有部分症状;死亡2例,1例术后24 h急诊行胆总管、十二指肠缝合修补术,术后20 h中毒性休克死亡,另1例术后2周急诊剖腹缝合修补胆总管漏置T管引流,术后5 d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余36例治愈,随访6~36个月,平均25个月,无胆管狭窄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仪器、麻醉、胆道外科医师良好的状态,常规术前检查、准备与必需的抗炎治疗,手术适应证与手术时机的把握,良好的手术配合,直视下有序解剖显露Calot三角,常态的手术心理,防止单纯追求速度,认真规范的手术操作,强化预防胆管损伤的意识,复杂LC适时中转,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胆管损伤,是防治LC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有效措施.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漏的诊疗进展

    作者:屠巍巍;杜卫东

    胆漏(biliary leaks)常常发生在胆道或胆道邻近脏器的外科手术之后,多在手术后早期出现,起病急骤,不具备瘘管,只有胆汁漏出.胆漏一旦发生,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胆瘘(biliary fistula)是指胆漏发生以后,经过适当的引流,胆漏局限,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胆汁经异常通道排出体外的状况.胆瘘的发生、发展及形成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病理过程,炎症、梗阻以及压迫是其基本的病理基础.文献中常将"胆漏"和"胆瘘"混为一谈.

  • 肝囊型包虫病坏死钙化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丛鹏;白磊;赵晋明

    目的 探讨肝囊型包虫病发生坏死钙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2008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191例确诊为肝囊型包虫病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次数,肝炎,结石,血清钙值,肝内多发,胆瘘与肝包虫病发生坏死钙化的关系.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找出相关联的因素,然后再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找出肝囊型包虫病发生坏死钙化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年龄与肝囊型包虫发生坏死钙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5,P=0.008),单因素卡方检验表明影响肝囊型包虫发生坏死钙化的因素有:肝内多发(x2=6.848,P=0.009),胆瘘(x2=7.149,P=0.00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肝内多发,胆漏是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出现肝包虫坏死钙化的相关危险因素(x2=5.306,P=0.021,OR=1.665:x2=10.377,P=0.001,OR=3.300;x2=4.455,P=0.035,OR=2.164).结论 年龄,肝内多发,胆瘘是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发生肝包虫坏死钙化的危险因素.

  • 胆管支气管瘘29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维良;张东伟;张好刚;迟强;王夫景

    目的 总结胆管支气管瘘(bronchobiliary fistula,BBF)的病因、病理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6-2009年收治的29例BB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均有腹痛、寒战发热、黄疸、肝肿大;胸闷、咳嗽并咯血及咯胆汁痰,量为100~200 ml/d;右下肺闻及湿性啰音或呼吸音减弱或消失.29例患者先后选择胸部X线片或腹部X线片、A型超声、BUS、CT或PTC、MRCP、ERCP等诊断措施.29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式分别为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及膈下或肝脓肿引流、瘘管切除或膈肌瘘口修补术19例(其中2例同时行肝右后叶不规则切除术);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蛔虫及取结石、T型管引流、膈下脓肿引流及膈肌瘘口修补术3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蛔虫及取结石,胆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1例;肝外伤性膈下脓肿引流术,胆总管切开、T型管引流术3例;单纯行膈下脓肿引流及胆总管切开及T型管引流术2例;Oddi括约肌狭窄行肝脓肿切开引流及膈肌瘘口修补术并行胆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1例.手术治愈26例;死亡3例.结论BBF来自肝胆管梗阻和感染导致胆源性肝脓肿及肺脓肿,手术解除梗阻、去除病灶、通畅引流是治愈BBF的关键措施.

  • 肝外伤后严重胆瘘自愈一例

    作者:王强

    患儿男,4岁.因车祸致腹部闭合伤、左尺桡骨远端骨折急诊入院.入院时血压121/50 mmHg,血色素10.8 g/dl,腹穿可抽出大量不凝血,经输液后生命体征平稳.入院后第3天,患儿血色素、血压持续下降,经输液、输血不见好转,血色素降至5.3 g/dl,血压100/50 mmHg,故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内血性液1500 ml,肠壁黄染,肝右叶膈面裂伤长5 cm,深2 cm.清除坏死组织,大网膜填塞创面缝合创面,术后腹腔引流仅少量渗液(每天3~5 ml).第6天腹部B超发现左下腹大量积液(考虑因体位因素引流至左下腹),于左下腹麦氏点行套管针穿刺留置,引流出黄褐色液体1890 ml.术后每天经左下腹引流出胆汁性腹水150~400 ml,初为黄褐色,后为金黄色.B超显示积液局限于左下腹,于术后第27天停止穿刺引流.

  • 缝合技术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改进

    作者:周先亭;孟珂伟;孙立臣;宋占文;许政

    我院从1995年5月至2001年10月共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2例,利用改进的缝合方法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胆瘘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 肝囊型包虫病并发胆管支气管瘘的诊治

    作者:周京涛;吐尔干艾力·阿吉;邵英梅;李刚;刘佳;商少华;温浩

    目的 探讨肝囊型包虫引起的胆管支气管瘘(bronchobiliary fistula,BBF)的诊治疗效.方法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2-2012年间收治肝囊型包虫病BBF患者39例,按收治时间分为A组(1992-2001年)、B组(2002-2012年),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9例肝包虫囊肿并发支气管胆管瘘患者术后3例死亡,均为严重感染引起感染性休克.2组肝包虫囊肿并发支气管胆管瘘手术患者的年龄(=0.84,P=0.554)、性别构成(P=1.0)、每日痰量(t=0.98,P=0.703)、包虫直径(t=l.ll,P=0.406)、手术时间(t=0.451,P=0.651)、胸腔感染(P=1.0)、死亡率(P =0.235)等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2.73,P=0.01)、术后平均住院天数(t=7.64,P=0.000)、术后残腔并发症(P =0.001)、术后带管引流时间(t=6.747,P=0.01)、复发率(P =0.022)、胸腔播散种植(P=O.018)、再次手术率(P =0.049)等指标B组明显优于A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囊型包虫引起的胆管支气管瘘目前仍然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应尽可能行一次性手术.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原因及处理

    作者:余少鸿;赵嵘;温小明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对自 2004 年1 月至 2011 年 12 月行 LC 患者 3156 例进行分析,发生胆道损伤 6 例,术中发现 4 例,术后胆漏发现 2 例.其中,胆囊床胆漏 1 例,胆总管横断 1 例,肝总管钛夹不全夹闭 1 例,右肝管夹闭并前壁剪开1 例,副右肝管夹闭横断 1 例,电钩损伤右肝管前壁 1 例.胆囊床胆漏及副右肝管夹闭未做处理 2 例;胆管对端吻合并置 T 管支撑引流 2 例;取出生物夹,行 T 管支撑引流 1 例;术后胆瘘 1 例,术后 7 d 再次开腹发现右肝管前壁坏死脱落,行坏死组织清除,T 管支撑引流,大网膜覆盖.结果 胆囊床漏胆及副右肝管夹闭未做处理 2 例术后随访 5 年,未发现肝脏萎缩及胆道狭窄;4 例行 T 管支撑引流者,术后随访 17 ~ 60 个月,平均 34 个月,未出现任何不适,无胆管狭窄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术者对 LC 潜在危险性缺乏足够重视,经验不足或者盲目自信,镜下不能正确判断变异解剖关系,器械使用不当,是发生胆管损伤的根本原因.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强化操作训练,把握中转开腹的时机,可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生.

405 条记录 3/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