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崔春便;程华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2组均常规应用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冠心病的规范治疗;研究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3次/d。检测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2组患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NO、ET-1、TNF-α、IL-1、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4、8周后NO均明显升高( P <0.05),ET-1、TNF-α、IL-1、IL-6均明显降低( 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4、8周后NO水平明显升高( P <0.05),ET-1、TNF-α、IL-1、IL-6水平明显降低( P <0.05)。治疗4、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0.0%、95.0%和72.5%、77.5%, P <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

  •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汪阳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照组只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1).治疗前,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13.64%(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马书红;陈冬梅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和心绞痛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心电图改善、心绞痛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及心电图,并改善了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高。

  • 不同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比较研究

    作者:唐俊彦;黄宇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血流动力学指标(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小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比较,大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更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 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作者:廖文光

    目的:评价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CH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本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150例 CHD 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与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各75例。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的用药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升高,血小板聚集率(PAG)显著降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显著延长(P <0.05);但两组的凝血酶原活动度(PA)、凝血酶原时间(PT)及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 CHD 安全、有效,且可抗血小板聚集。

  • 探讨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张波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阿司匹林及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硫酸氢氯吡格雷在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圆

    目的 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在尿毒症长期颈内置管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分析尿毒症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在服用与未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患者中出现的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差异.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结果 共20例患者平均年龄(56±10.2)岁,10例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10例未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者半年内未有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形成者,未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者半年内出现导管堵塞者2例,静脉血栓形成者3例.结论 硫酸氢氯吡格雷在尿毒症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预防导管堵塞、静脉血栓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 超敏C反应蛋白<2mg/L的心绞痛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方案探讨

    作者:林绍霞

    目的 探讨两种方法 治疗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 mg/L的心绞痛患者的疗效与预后.方法选择因心绞痛6 h~48 h来我院治疗hs-CRP<2 mg/L的患者共12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拜阿司匹灵,观察组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预后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针对hs-CRP<2 mg/L的心绞痛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单独治疗较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对比无差异.

  • 丹红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8例

    作者:杨和平;金艳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泰嘉)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治疗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2011年1月-2011年10月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泰嘉治疗,现报道如下.

  • 瑞舒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TNF α、IL 1的影响

    作者:崔春便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7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44例。两组均进行冠心病的规范治疗及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1次/晚;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钙10 mg,1次/晚。治疗前、治疗4周后,测定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 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介素1(IL 1)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VEGF、NO水平明显升高(P<0.05),ET 1、TNF α、IL 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能明显改善 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 硫酸氢氯吡格雷改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晓红;来春林;赵建强

    目的 研究硫酸氢氯吡格雷(泰嘉)对慢性稳定型心绞痛阿司匹林抵抗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610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依照血小板聚集率分为阿司匹林敏感(AS)者和阿司匹林抵抗(AR)者,将138例AR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治疗组(AR-A组)、泰嘉治疗组和泰嘉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AR-C组),472例AS者中随机选取40例设为对照组.4组患者给予严格的药物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4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以及治疗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治疗1月后行12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24 h内缺血型ST段变化的次数、持续时间、心肌缺血总负荷.结果 泰嘉可以有效地降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AR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0.01);较少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P<0.01),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P>0.05) .对存在AR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单用泰嘉和联合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其缺血性ST段变化的次数、持续时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明显低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P<0.05或 P<0.01).结论 泰嘉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不仅安全,而且能提高慢性稳定型心绞痛AR患者的临床疗效.

  • 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李翠萍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非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2009年1月—2013年11月150例确诊为 NSTEM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泰嘉)口服治疗,首剂量300 mg,以后每日75 mg。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 U皮下注射,2次/日,两组均治疗14 d。14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脑钠肽(BNP)、血清肌钙蛋白(CTnT)的水平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观察随访期间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BNP、CTnT 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BNP、CTnT下降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 NSTEMI患者,能降低其 BNP、CTnT含量,有效缓解心肌梗死症状,临床疗效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一例

    作者:姚玲玲;覃骏

    患者女,40岁。因“头晕10 d”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查体:脉搏72次/min ,血压170/97 mmHg ,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叩诊心界无扩大,心率72次/min ,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入院后查血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甘油三酯3.46 mmol/L。双肾及肾上腺CT、血皮质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均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考虑:①高血压病2级。②高脂血症,予常规降压、降脂治疗。因心电图Holter提示部分时段 ST :Ⅱ、Ⅲ、aVF、V4~ V6水平下移0.05~0.15 mV ,T :Ⅱ、Ⅲ、aV F、V4~V6低平或倒置,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示左前降支(LAD )近中段对角支开口处85%~90%狭窄,对角支(粗大,直径约2.5mm )开口及近段90%狭窄。术前已给予负荷剂量波立维、阿司匹林,遂于第一对角支近段、LAD近中段分别植入2.5 mm ×23 mm、2.75 mm ×23 mm Firebird 2支架。术中在 LAD分叉处见白色血栓,予冠脉内注入国产替罗非班(欣维宁)60 m L后血栓消失;在对对角支支架行球囊扩张时突发室颤,予电除颤后恢复。再造影狭窄消失,患者无明显不适,心率、血压稳定,遂结束手术,术后心电图与入院时无明显变化。予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硝酸异山梨酯片口服等常规药物治疗。术后6h患者诉心前区不适,复查心电图示ST‐T 改变,予抗心绞痛处理、症状缓解;术后12 h患者诉胸痛、向后背放射,心电图示Ⅰ、aVL、V1~V6弓背抬高,急诊复查造影示LAD近段支架开口后完全闭塞、血栓负荷严重,考虑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反复高压球囊扩张无效,行血管内超声提示支架贴壁良好、但血栓负荷过重,遂行血栓抽吸术及冠状动脉内溶栓(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 ,尿激酶10万U ),半小时后复查造影见血栓负荷较前减轻、TIMI 2级,对角支血流通畅、TIMI 3级,结束手术。患者胸背痛缓解,复查心电图与前比较ST 段较前回落,心率、血压稳定。术后第5天,抗血小板凝集药物‐抵抗基因检测结果示:对氯吡格雷严重抵抗,抗凝效果很差,对阿司匹林抵抗,抗凝效果可能较差。遂停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改用替格瑞洛90 m g 2次/d强化抗栓治疗。病程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心力衰竭,予相应处理后病情渐稳定。随访1个月,患者胸痛未发作。

  • 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食管异物镶嵌取出术一例

    作者:刘毅;李娜

    患者男性,50岁,主因”间断性胸骨后闷痛1周,加重1 d”于2011年4月18日9时左右入院。缘于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闷痛,范围如拳头大小,持续时间3~5 min ,不伴放射痛、出汗、活动耐量降低、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含硝酸甘油胸痛稍缓解。入院前1天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并加重,持续40 min左右。伴有左侧肢体麻木。外院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功能降低,心功能正常。入院急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T 波改变。出凝血时间、心肌酶及心梗三项均正常,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拒绝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给阿司匹林肠溶片(商品名:拜阿司匹灵)100 m g/d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 g/d口服,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0.6 m L/12 h皮下注射以抗凝;灯盏心脉滴丸及舒血宁注射液等中药以活血化瘀等对症治疗。2011年4月22日晚饭后自觉吞咽困难。2011年4月23日仍感咽部有异物,请外院耳鼻喉及消化科会诊确诊食管有异物镶嵌,予食管异物取出术而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及活血化瘀药物,术中因有少量活动性渗血,予以冰正肾盐水冲洗及局部凝血酶喷洒止血。并予凝血酶冻干粉2000 U 口服以局部止血等对症治疗。2011年5月1日输液完后患者未请假擅自回家,约14:00(具体时间不详)感到胸部不适,含服硝酸甘油(具体剂量不详)无效,当患者送至我院时心电图已是直线,终于2011年5月1日17:00因抢救无效死亡。

  • 那曲肝素钙配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分析

    作者:徐良

    目的:观察并评价那曲肝素钙与硫酸氢氯吡格雷配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接诊的13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对照组(那曲肝素钙)、观察组(那曲肝素钙配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上升显著,观察组心绞痛平均持续时间、平均发作频率减少显著,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不稳定心绞痛,那曲肝素钙与硫酸氢氯吡格雷配合应用,可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心功能,有益于快速康复,临床可积极应用.

  •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效果观察

    作者:展波涛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2月15日~2017年2月15日来我院接受救治的86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组(43例,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43例,应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研究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3.02%)相比单一组(76.74%)明显更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10±2.20)分]相比单一组[(23.36±3.40)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脑梗塞采取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显著.

  • 阿司匹林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与巴曲酶联用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急性期控制的效果对比

    作者:贾建伟;邵书梅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与巴曲酶联用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急性期控制的效果对比.方法:接收我院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巴曲酶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阿司匹林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1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8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低于对照组的18.8%,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脑梗死急性期采取阿司匹林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可以使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明显改善,使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双抗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高清华

    目的:分析研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双抗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本研究数据依据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仅用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服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94.0%)远远高于对照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6.0%)和对照组(8.0%)类似,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采用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双抗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较满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HPLC法测定硫酸氢氯吡格雷中的左旋樟脑磺酸杂质的含量

    作者:张静雯;伍蔚萍

    目的:建立硫酸氢氯吡格雷中左旋樟脑磺酸杂质的HPLC检测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1200色谱系统;色谱柱为Welch XB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A为三乙胺缓冲液(用磷酸调节pH为2.5),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0~10min,流动相B为20%,10~15min流动相从20%升到80%,15~20min流动相B为80%,20~21 min流动相B从80%下降到20%,21~30min,流动相B为20%;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207nm;选样量为10μL.结果:左旋樟脑磺酸杂质可与硫酸氢氯吡格雷中的杂质分开,检测限为0.02%.结论:该法简单、快速、准确和重复性好,可用于硫酸氢氯吡格雷原料药中左旋樟脑磺酸杂质的控制.

  • 脑梗死并发糖尿病酮症及低钾性碱中毒患者一例

    作者:米江慧;张虹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3岁。主因“间断头晕1月,加重伴乏力3天”入院,以多尿、大汗、烦渴、纳差、多饮,全身关节、肌肉酸痛为伴随症状,既往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既往2型糖尿病病史,平素服用阿卡波糖及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控制血糖;入院查体:神情,精神弱,BP:170/95mmHg,被动体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L:R=3:3mm,对光反射存在,颈软无抵抗,甲状腺不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心界不大,HR:91bpm,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存在,双下肢水肿(+),左巴氏征(+-),右巴氏征(-),心电图:窦性心律,II、III、avF导联ST段压低>0.5mv,广泛胸前导联T波低平倒置,不正常心电图;HbA1c:12.3%,头CT: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脑干密度欠均匀;胸片:双肺纹理增多增粗,双下肺野索条影,双肺门结构紊乱,心影增大,主动脉硬化;心脏彩超:主动脉瓣钙化,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入院时相关化验示:空腹血糖:18.38mmol/L,血脂:TG:2.35mmol/L,CHOL:6.72mmol/L,HDL:1.08mmol/L,LDL:5.24mmol/L,电解:Na:140mmol/L,K:1.97mmol/L,Cl:91.5mmol/L,CO2cp:35.7mmol/L,肝功能:ALT:49U/L,AST:91U/L,LDH:556U/L,HBDH:389U/L,CK:6837U/L,CKMB:97U/L,余正常,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大致正常,尿常规:尿糖4+,尿蛋白+-,潜血2+,酮体1+,主要诊断考虑“脑梗死,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2型糖尿病伴酮症,低钾性碱中毒,高脂血症”,入院给予控制血糖、补液纠酮,纠正电解质紊乱,改善脑代谢、止晕、活血化瘀,降压,降低心肌耗氧量、抗血小板聚集、调整糖尿病用药及对症支持治疗,动态监测血糖、心肌酶、尿常规的变化,经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复查空腹血糖:8mmol/L,电解质:Na:140mmol/L,K:4.1mmol/L,Cl:102mmol/L,CO2cp:22.9mmol/L,肝酶均恢复正常,加用阿托伐他汀调脂稳定斑块,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出院用药方案:门冬胰岛素30早12iu、晚8iu皮下注射;阿卡波糖、阿托伐他汀、尼麦角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美托洛尔缓释片、左旋氨氯地平、福辛普利、泮托拉唑肠溶胶囊等,门诊随诊。

233 条记录 5/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