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氨甲环酸对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血液保护效果

    作者:涂杰;张炳东;吕静;梁东科;李涛

    目的 探讨氨甲环酸(TAX)在体外循环(CPB)中对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经皮血氧饱和度[Sp(02)]<80%的2~12岁的发绀型先心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TAX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TAX组在麻醉诱导后给予TAX 10 mg·kg-1,CPB预充液中加入10 mg·kg-1 TAX,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再追加10 mg·kg-1TAX.对照组给予等量9 g·L-1盐水.于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T1)、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 min(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分别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功能;记录术后12 h、24h每公斤体质量纵隔心包引流量和成分输血量.结果 TAX组各指标在麻醉诱导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a>0.05).在T2、T3时,TAX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FIB明显升高(P<0.01),D-D明显降低(P<0.01),血小板计数和聚集功能明显升高(P<0.01).在L时TAX组PT、APTT、FIB和D-D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a>0.05),血小板计数和聚集功能均明显升高(Pa <0.01).TAX组T3、T4时累计心包纵隔引流量及术后成分输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结论 TAX对发绀型先心病患儿抗纤溶作用和血小板保护作用明显,并可减少术后失血量与输血量.

  • 围手术期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脊柱手术20例效果观察

    作者:徐凤霞;辛健;徐俊领;贾秀岭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是围手术期一种血液保护的有效措施,是临床上常用的节约用血技术.作者观察了围手术期AHH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脊柱手术的效果,报道如下.

  • 宁波市自体输血现状研究及未来趋势分析

    作者:钟发德;刘奕宇;庄立

    目的:回顾性调查2001-2013年宁波市医疗机构自体输血开展情况,预测未来自体输血发展趋势.方法:数据来源于宁波市用血管理系统自体输血统计软件及浙江血液信息系统宁波血液出入库统计软件,采用动态数列分析预测自体输血未来趋势.结果:13年宁波市医疗机构累计开展自体输血34 330例,平均自体输血率7.5%,回输总血量18 174.0 L,不同方式回收血量分别为回收式11 703.0 L(60.9%)、稀释式6 791.2 L(37.4%)、贮存式309.8L(1.7%);三级、二级、其他医疗机构回输血量分别为13 148.9 L(72.4%)、4 643.4 L(25.5%)、381.7 L(2.1%),外科疾病、妇产科疾病回输血量分别为16 035.3 L(88.2%)、2 138.7 L(11.8%),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与不同疾病回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自体输血方式的外科疾病、妇产科疾病回输血量分别为16 873.3 L(92.8%)、1 300.7 L(7.2%),不同自体输血方式与不同疾病的回输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体输血开展例数平均增长速度为24.9%,回输血量平均增长速度为19.4%,自体输血率平均增长速度为13.0%,据此预测2015年、2020年宁波市医疗机构自体输血开展例数分别为11 959例、32 592例,回输血量分别为5 818.4 L、9 904.2 L,自体输血率分别为21.2%、33.4%.结论:宁波市医疗机构普遍开展自体输血,节约了血液资源,减少了患者输血风险,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疾病负担.

  • 临床大量输血失败分析

    作者:李晓雪;吉素清;于冠秀

    目的:为探讨大量输血治疗效果,预防其并发症,提高输血救治水平.方法:对2009-01-2010-06我市各医院6例大量输血患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6例输血量大32 900ml,小8 000ml,虽使用各种血液成分仍有5例患者死亡(83%).结论:应掌握大量输血原则,根据临床出、止血情况和有关检查,确定需要输注的血液成分,认识大量输血时稀释性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障碍与临床原发病的混淆.救治原发病同时应加强围手术期血液保护,提高基层医院临床及手术室医生的输血知识水平.

  • 多种血液保护方法在骨科围术期的联合应用

    作者:刘更夫;张远金;贺桂文;段军

    目的 观察联合多种技术手段、药物对骨科手术患者失血、凝血功能和血液氧合状态的影响以及实施血液保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71例骨科手术治疗患者,术前行储存式自体输血,术中采用控制性降压技术、稀释式或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并使用凝血药物等;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red blood cell specific volume,Hct)、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s count,BP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t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以及混合静脉血氧分压(mixed venous blood oxygen tension,Pv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mixed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vO2)等指标的变化,对比分析实施血液保护对患者贫血程度、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以及血液氧合状态的影响.结果 本组病例围术期自体输血共179 010 rnL,异体输血共35 000 mL,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患者术后Hb、Hct、BPC、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vO2、SvO2较术前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PTT、PT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骨科围术期联合应用多种血液保护方法能明显减少失血,减少异体输血,保护血液资源,且未对患者凝血功能、氧合状态产生明显影响.

  • 氧合稀释血液对离体膀胱粘膜的保护及临床应用

    作者:吕方启;韩德山;吴茂军;陈雨信

    膀胱粘膜代尿道被广泛应用于尿道下裂的治疗中,术后尿道瘘是常见而处理棘手的并发症,其发生除手术技巧、感染等因素外,离体膀胱粘膜缺氧损伤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以往的方法是将切除的膀胱粘膜置于林格氏液中,待修复膀胱后再行尿道成形,其间,膀胱粘膜缺氧损伤是不可避免的.笔者在进行器官及组织移植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氧合稀释血液保护离体粘膜,并对其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 不输库血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40例报道

    作者:潘友民;赵金平;周蔓苓

    报道4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不输库血的临床经验.认为术前血红蛋白≥115 g/L、红细胞压积比≥0.34的心脏病患者,通过严格的血液保护措施可以在其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时做到不输库血.成功的血液保护措施有:严格控制输血指征;体外循环采用血液中度稀释;血液自体回输;术中保持足够的麻醉深度及术中严密止血等.用综合措施开展血液保护,安全、可行、有效,既节省了费用又避免了输库血而可能感染的传染性疾病.

  • 回收式自身输血技术在无血骨科手术中的价值

    作者:曹涛;周媛;范金波;刘久波

    目的:回顾性分析1 180例回收式自身输血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确认回收式自身输血技术在无血骨科手术中的价值,为更加安全、科学地将该血液保护技术推广至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骨科手术中回收式自身输血登记表中的数据,对术前诊断和(或)手术方式、出血量、异体用血量、回收备用、清洗回输、回收总量、回输血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180例骨科回收式自身输血中,骨关节病行关节置换术回输267例,回输总量75 884 mL(28.01%);肱骨、股骨等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回输291例,回输总量67 449 mL(24.90%);颈椎、胸椎、腰椎疾病行椎管减压术回输389例,回输总量122 573 mL(45.25%);其他骨科手术回输14例,回输总量5 002 mL(1.84%);4组骨科数据中平均回输血量与平均出血量存在线性关系,占比约为36.50%(总回收率).结论:在骨科择期手术中,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备用自体血的范围,还可以选择情况稍好的患者同时采用贮存式自体输血,大化的减少异体血的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另一方面,根据设备的血液回收率可以大致估算出患者的出血量,回输血量/0.4(或0.33,均值0.365),即为患者术中出血量.

  • 无输血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67例临床分析

    作者:曹建军;刘伟;王宏宇;陈浩

    证据表明输血可以增加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和病死率,降低远期生存率[1-3].如何减少心脏手术围术期失血,杜绝不必要输血,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东风总医院胸心外科2012年1月-2014年6月67例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Off-pump coronary aortic bypass grafting,OPCABG)围术期不输库血的临床经验,就如何做到不停跳冠脉搭桥围术期少输库血、不输库血积累展开探讨.

  • 自体血液回收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岳永猛;赵俊锦;焦艳玲;陈力;袁曦;汪俊

    目的: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减少库存血的应用,预防血液性疾病传播.方法:通过对100例择期手术及急诊大失血病人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根据中心静脉压及血压的变化观察病人的循环稳定情况.结果:100例手术患者经过自体血回收共收回血液97986ml,每人平均约980ml,7例(7%)脊柱手术患者因失血量超过3500毫升人均输入异体红细胞悬液4单位外,其余患者均未异体输血,生命体征平稳.结论:自体血液回收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能有效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减少或避免异体输血,节约宝贵血源,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术后均顺利康复.

  • 浅谈临床血液保护

    作者:王忠强;韩瑞凤

    不必要的输血既增加了了输血风险,也造成了宝贵血液资源的浪费.在临床输血实践中大力开展血液保护,尽量做到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自体输血,对于进一步减少输血传播疾病和输血不良反应,防止因大量输血引发的免疫抑制、术后感染和癌症转移等并发症,保护血液资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乌司他丁、氨基己酸对心脏瓣膜置换术保护研究

    作者:姜博;王云;吴继红;白雷;张玉京;于泉

    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术联合应用乌司他丁和氨基己酸的心肌及血液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分4组(n=20):对照组、乌司他丁组、氨基己酸组和复合组.分别于灌注液中加入实验药物或等量生理盐水,灌注量首次700ml,速度300ml/min,随后每隔30min重复灌注一次,每次350ml.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结果:各组首次心肌保护液灌注后血压无明显变化.灌注开始至心脏完全静止的时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之间自动复跳率乌司他丁组、复合组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升主动脉开放至心脏复跳时间无显著差异.多巴胺>5μg/(kg·min)、肾上腺素的使用比例相比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患者术后6、24、48hCTnI、CK-MB检测结果相比对照组均有下降,以乌司他丁和复合组下降明显;转流前、后对照组Plt及Hb计数低于其他各组.术后所有患者恢复情况:各组在术后气管插管拔除时间、ICU监护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胸液量及输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对照组与氨基己酸组死亡4例,死亡原因均为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他组无死亡,无显著差异.结论:乌司他丁复合氨基己酸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对心肌和血液具有良好保护作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非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缩窄矫治术术中自体血回输的新方法

    作者:林淑霞

    总结了25例 COA 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矫治术时使用改良的新方法行自体血回输的经验。包括具体操作流程、实施情况及临床效果。认为新的自体血回输方法既节约了用血量,又提高手术质量和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胸椎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旷昕;李玉成;李超;彭庆明

    目的 观察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对血液的保护作用,评价其可行性.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俯卧位下行胸椎减压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术前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术中控制性降压(实验组)、单纯控制性降压组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每组20例.手术开始前输血浆代用品菲克雪浓(明胶注射液)20 mL/kg和复方林格氏液20 ml/kg,速率50 mL/min,术中采用微量泵输注硝普钠实施控制性降压,输注速率为0.5 μg/kg·min,控制平均动脉压(MAP)在55~65 mmHg.结果 实验组实际失血量明显低于单纯控制性降压组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结论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节血效果和改善微循环,对机体的血液动力学、凝血功能、心功能及氧代谢均无明显影响.

  • 低中心静脉压麻醉并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序贯用于肝叶切除围术期血液保护

    作者:杨金凤;高星杨;董长生;王明德;吴飞跃;常业恬

    目的 观察低中心静脉压麻醉并急性高容血液稀释用于肝叶切除围术期的血液保护效应.方法 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组Ⅰ、Ⅱ、Ⅲ,组Ⅰ患者术中常规输液,组Ⅱ患者在气管插管后即开始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D),组Ⅲ患者在肝实质切除前控制输液、加深麻醉使CVP在1~5 cmH2O之间,同时采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MAP≥70 mmHg,肝实质切除后采用AHHD,其余两组CVP在5~12 cmH2O之间,观察三组患者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糖(BS)、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谷丙转氨酶(GVT)、血尿素氮(BLJN)和肌肝(Cr)变化;各时段输液量、尿量;术中失血量、异体输血量、未输血病例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组Ⅲ患者在切皮前开始至肝实质切除后MAP、CVP较低,术毕恢复,切皮前开始至术毕HB、HCT较高,肝实质切除后至术毕WBC较低,围术期BS及GPT较稳定,肝实质切除前输液量、尿量较少,但术毕恢复.术中失血量三组分别为(905.4±557.7)mL,(943.2±479.1)mL,(490.3±311.1)mL,异体输血量分别为(4.1±2.2)u,(3.8±2.1)u,(1.2±1.5)u,组Ⅲ明显少于组Ⅰ和组Ⅱ(P<0.01),未输血病例数分别为1(5%),1(5%),11(55%),组Ⅲ明显多于组Ⅰ和组Ⅱ(P<0.01).结论 低中心静脉压麻醉并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序贯用于肝叶切除围术期,能明显减少术中失血及异体输血,并使围术期血糖和肝功能更稳定.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用于颅脑外科围术期血液保护

    作者:杨金凤;高星杨;申芳松;王明德

    目的观察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在颅脑外科围手术期的血液保护效应.方法将40例颅脑外科手术患者随机等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诱导插管后5min(B组相当于采血前)、插管后25min(B组相当于采血后)、输血前、术毕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脉搏(P)变化;上述各时点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分压(PvO2)、血乳酸(ABL)、锁骨下静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vO2)、血乳酸(VBL)水平;诱导前、插管后25min、输血前、术毕、术后第2天、第7天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变化;手术失血量、术后24h切口引流量、术中、术后异体红细胞、异体全血输注量;未输异体血病例数.结果两组患者各时点MAP、CVP、P比较无明显差别;诱导插管后时点SaO2、PaO2明显高于诱导前(P<0.01),输血前SvO2、PvO2明显低于诱导前(P<0.01),ABL、VBL无明显差别;B组患者自体采血后Hb、HCT明显低于诱导前(P<0.01)及同时点的A组水平(P<0.01),两组患者输血前、术毕、第2天、第7天Hb、HCT均明显低于诱导前(P<0.01),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两组患者从输血前开始WBC明显升高(P<0.01),但B组于术后第7天回复术前水平,而A组术后第7天仍处于正常高值(P<0.01),PLT各时点比较无明显差别;B组患者平均采血(630±108.09)ml,B组手术失血量、术后24h引流量、异体红细胞、异体全血输注量明显少于A组(P<0.05或P<0.01).A组患者中仅1例(5%)未输异体血、B组患者有8例(40%)未输异体血(B组较A组P>0.05).结论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用于颅脑外科围术期具有明显的血液保护效应.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注射液用于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陈慧;朱昭琼;阎薇;王捷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注射液(HSH)用于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在脊柱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80例拟行脊柱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CON组(不进行AHH与CH)、AHH组(用HSH进行输注)、CH组(用硝酸甘油进行降压)和AHH+CH组.术中持续监测 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中心静脉压(CVP);分别于AHH前(T0)、AHH后即刻(T1)、手术开始后1h(T2)、术毕(T3)各时间点检测患者的血细胞比容(HCT)、乳酸(LAC)、碱剩余(BE)、氧分压(PO2)、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Na+,K+,C1-的浓度、尿素氮(BUN)及肌酐(Cr),并记录术中输液量、输血量、出血量及尿量.结果① CH组与AHH+CH组在T2时点MAP下降;CH组在T2时点HR增快;AHH与AHH+CH组在T1时点CVP增高(P<0.05).②AHH组与AHH+CH组在T1时点HCT下降、Na+与C1-浓度以及PT与APTT增加(P<0.05);四组病人在各时点LAC、P02、SE、K+、BUN和C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四组患者术中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组与AHH+CH组的出血量少于CON组及AHH组;AHH组与AHH+CH组的尿量多于CON组及CH组;AHH+CH组的输血量少于其它3组(P<0.05).结论 HSH用于AHH联合CH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节约用血效果和改善微循环.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用于胸科手术的观察

    作者:赵冬梅;马传根

    目的探讨围术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40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HH联合控制性降压组(Ⅰ)和对照组(Ⅱ)各20例.两组术中监测MAP、CVP、HR,并在术前、AHH1h及术后24h测定Hb、Hct、PLT,记录术中出血量、输液量和输血量.结果Ⅰ组MAP显著低于术前(P<0.01)和Ⅱ组(P<0.01),AHH后两组CVP均明显升高(P<0.01),但Ⅰ组低于Ⅱ组(P<0.01).Hb、Hct较术前水平明显降低、但均仍在正常代偿范围;Ⅰ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Ⅱ组,输血量Ⅱ组9例,Ⅰ组未输血.两组HR无明显变化.结论AHH联合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可明显减少手术中出血量,减少输血,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输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血源浪费,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是临床上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血液保护方法.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对开心手术患儿术前促红细胞生成作用

    作者:李建明;周新民;王坚刚;阳盛;杨俊杰

    近年来,在心脏外科血液保护中,国外有使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促进红细胞生成,提高血红蛋白浓度,以减少围术期同种异体输血(Allogeneicblood transfusion,ABT)的报道,但多数研究侧重于成人,并较多地联合术前贮存式自体输血(Preoperative autologous donation,PAD)来减少围术期ABT的需要,在儿童心脏病患儿,对rHuEPO的反应性如何,并从骨髓象改变观察rHuEPO对骨髓造血的功能影响国内外均少有报道.

  • 腹主动脉瘤切除术和Bentall手术自体输血的应用分析

    作者:林静霞;贺秋兰;任俊;高旖鑫;罗宏山;周振海

    目的 通过观察腹主动脉瘤切除术伴人工血管置换术和带主动脉瓣人工血管升主动脉替换术(Bentall手术)手术中自体输血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探讨自体输血的推广应用.方法 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9月-2018年5月这两类手术中运用自体输血技术的情况,并配对比较分析患者输注异体血或自体血的治疗效果.结果 进行腹主动脉瘤切除术伴人工血管置换术53例,22例患者进行自体输血;进行Bentall手术40例,23例患者进行自体输血.腹主动脉瘤切除术伴人工血管置换术和Bentall手术自体输血组平均失血量较大,进行自体血回输后,对并体血量需求大大减少,且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患者治疗效果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能有效节约用异体血液,对于手术失血后改善贫血疗效显著,提倡更广泛应用自体输血技术.

300 条记录 10/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