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E盒结合锌指蛋白2、E-钙黏附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钟晓健;黄洪才;叶东明;韩跃辅;方海林;彭潋;陈清江;潘斌

    目的:观察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和 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57例份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为观察组,15例份正常膀胱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ZEB2和E-cadherin蛋白。分析ZEB2、E-cadherin蛋白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对照组ZEB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9%(29/57)、13.3%(2/15),二者相比,P<0.05。观察组、对照组E-cadher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19/57)、80%(12/15),二者相比,P<0.05。ZEB2蛋白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TNM分期、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均<0.05。E-cadherin 蛋白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病理分级、TNM分期有关,P均<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表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ZEB2、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611,P=0.000)。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ZEB2蛋白高表达、E-cadherin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低表达。ZEB2、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DC25B、14-3-3σ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作者:张哲;刘国斌;孔垂泽

    目的 观察膀胱尿路上皮癌(下称膀胱癌)组织中CDC25B、14-3-3σ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90例膀胱癌(观察组)及20例正常膀胱黏膜(对照组)中的CDC25B、14-3-3σ蛋白.结果 观察组CDC25B蛋白阳性率为54.4%、14-3-3σ蛋白阳性率为72.2%,对照组分别为30.0%、100.0%,两组比较,P均<0.05.CDC25B、14-3-3σ蛋白表达与膀胱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均<0.05),CDC25B与14-3-3σ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s=-0.627,P<0.05).结论 膀胱癌组织中CDC25B蛋白高表达、14-3-3σ蛋白低表达,二者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羧基张力蛋白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郭超;张祥生

    目的 探讨羧基张力蛋白素(CTEN)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TEN的表达,分析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CTEN在正常膀胱组织及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均有表达,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并且CTEN表达量随着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其中高级别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膀胱上皮癌(P<0.05).结论 CTEN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肿瘤的发生、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且有望成为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侵袭力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PTEN甲基化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

    作者:尹永华;程文杰;延敏博;夏安;尤洪科;侯尚革

    目的 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PI3 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 MSP、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1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进一步分析其与PI3 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性.结果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PTEN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53.66%(22/41),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的0% (0/18),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4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PTEN甲基化阳性组P-Akt的相对表达量为(1.86 ±0.13),显著高于阴性组(0.92±0.1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Akt的相对表达量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PTEN基因启动子存在高甲基化状态,且与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蛋白表达呈正相关.

  • 低剂量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方案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化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作者:杨铁军;赵世明;马永康;唐献策;陈小兵;何朝宏

    目的 探讨低剂量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均采取低剂量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结果 27例患者中,CR 2例,PR 12例,SD 9例,PD 4例,总有效率为51.8%,疾病控制率为85.1%.主要化疗不良反应为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且化疗停止并对症治疗后很快缓解,未发生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低剂量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方案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安全有效.

  • PASM-Masson和IV型胶原染色在内翻性与浸润性膀胱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向荣;曲利娟;徐宝卿

    目的:探讨PASM-Masson和IV型胶原染色在内翻性与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诊断为内翻性生长和浸润性生长的膀胱尿路上皮癌HE切片病例共100例,分别对其进行PASM-Masson染色和IV型胶原染色.结果:PASM-Masson染色和IV型胶原染色均能清晰地显示出尿路上皮基底膜完整或者缺损情况.PASM-Masson染色:浸润性生长尿路上皮癌中基底膜染色完整4例,缺损46例;内翻性生长尿路上皮癌中基底膜染色完整42例,缺损8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V型胶原染色:浸润性生长尿路上皮癌中基底膜染色完整3例,缺损47例;内翻性生长尿路上皮癌中基底膜染色完整40例,缺损10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ASM-Masson和IV型胶原染色可用来鉴别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内翻性生长和浸润性生长,对膀胱尿路上皮癌有无浸润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膀胱灌注化疗对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复发膀胱癌的影响

    作者:黄雪强;李常颖;王一;张婷;郭战军;畅继武;孙光

    目的:探讨膀胱灌注化疗对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后复发膀胱癌的影响.方法:对原发性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化疗及膀胱癌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的膀胱癌复发率为20.8%(16/77),未接受膀胱灌注化疗的复发率为55.1%(27/49),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肿瘤接受灌注治疗的复发率为8.0%(2/25),未接受灌注治疗的复发率为40.0%(6/1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2肿瘤接受灌注治疗的复发率为20.6%(7/34),未接受灌注治疗的复发率为55.0%(11/2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3肿瘤接受灌注治疗的复发率为38.9%(7/18),未接受灌注治疗复发率为71.4%(10/14),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内灌注的复发率为18.2%(4/22),术后2周开始行膀胱灌注的复发率为21.8%(12/55),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尿路上皮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能有效降低膀胱内尿路上皮癌的复发.G1、G2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术后复发膀胱癌的效果较G3肿瘤好.UTUC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主要参考BUC的方案进行,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今后需要进一步探讨.

  • Livin和HIF-1α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勇;陈忠;杨为民;叶章群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4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中Livin和HIF-1α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分别有23(51.1%)例Livin阳性和39(86.7%)例HIF-1α阳性.在正常组织中有1(6.7%)例Livin阳性,3(20.0%)例HIF-1α阳性.二者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相应正常膀胱组织(P<0.01).Livin蛋白和肿瘤复发成正相关,病理分级之间存在差异;但Livin和HIF-1α的表达均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分期和患者年龄无关(P>0.05);此外,HIF-1α在病理分级上也无显著差异;Livin与HIF-1α之间也不存在相关性.结论:检测Livin和HIF-1α蛋白有助于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并有利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决策.

  • MMP-9和CyclinE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久顺;杨为民;徐友明;王书龙

    目的:探讨和CyclinE在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MMP-9在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9%,显著高于正常膀胱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的表达与膀胱癌患者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与膀胱癌患者肿瘤的大小、肿瘤的多少以及肿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P<0.05).CyclinE在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6%和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E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大小、肿瘤的多少以及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膀胱癌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结论:MMP-9和CyclinE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升高,提示它们共同参与了膀胱癌的发生和发展,MMP-9和CyclinE有协同表达关系.同时检测膀胱癌组织中MMP-9和CyclinE的表达对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 荧光原位杂交法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雍永松;顾沈阳;王业华;杜拥军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例非尿路上皮癌和4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人群尿液作常规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和FISH检测.结果:FISH技术的敏感性为82.5%,显著高于常规尿脱落细胞学的敏感性25.0%(P<0.05);FISH技术和常规脱落尿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均为100%,两者在特异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原位杂交法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特异性与常规尿脱落细胞学检查一致,但其敏感性显著高于常规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所以,FISH技术更有望成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无创性的诊断和检测手段.

  •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LRIG3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袁晓奕;杨为民;包世新;叶章群;郭东生

    目的:探讨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免疫球蛋白样多肽3(LRIG3)基因与膀胱尿路上皮癌(BU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6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和12例正常膀胱黏膜中LRIG3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膀胱癌组织中LRIG3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且分级和分期越高,LRIG3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越低.结论:LRIG3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存在表达缺失和低表达,提示LRIG3基因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抑癌基因的作用,有可能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又一靶点.

  •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VEGF、D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戴庆;YU Yonggang;李学德;CUI Fei;张慧明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树突状细胞(DC)在膀胱尿路上皮癌(U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二步法检测49例UC患者病理组织中VEGF蛋白及S100蛋白标记DC的表达情况,并以8例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结果:VEGF阳性组织DC计数为(8.35±3.25)个,阴性组织计数为(13.75±4.56)个;VEGF表达阳性的癌组织内,DC数目明显减少(P<0.05).结论:VEGF和DC在UC组织中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VEGF可能通过对DC的抑制途径,帮助UC逃避机体的肿瘤免疫反应.

  • Paxillin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与淋巴结转移及生存预后的关系

    作者:瞿根义;林民毅;许宁;魏勇;李晓东;孙雄林;蔡海;陈少豪;郑清水;薛学义

    目的:研究膀胱尿路上皮癌(BUC)组织中Paxillin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Paxillin蛋白与BUC临床病理参数及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以及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9例BUC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病理标本及临床病理等资料,同时随机选取40例癌旁正常膀胱组织病理标本及40例阳性淋巴结作为对照.检测Paxillin蛋白表达情况,分析Paxillin表达同BUC患者淋巴结转移等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BUC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以及根治术后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Paxilli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8%和27.5% (P<0.01).Paxillin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直径、数量、淋巴结转移、肿瘤分级、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axillin表达水平为BU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Paxillin蛋白高表达组患者的术后无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5).结论:Paxillin蛋白在BUC组织中相对于正常膀胱组织高表达,是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Paxillin蛋白高表达是影响BUC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 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系分析

    作者:宋伟;周强;杨金瑞

    目的:分析人膀胱尿路上皮癌(BUCC)细胞DAP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中国科学院细胞库提供的BUCC 5637细胞株作为对照组,以经10 μmol/L 5-Aza-CdR处理过的BUCC 5637细胞株作为观察组.应用Western blot、RT-PCR分别检测对照组细胞及观察组细胞中DAPK、DAP-KmRNA的表达;应用MS-PCR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中DAPK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照组及观察组的细胞凋亡率;应用肿瘤细胞侵袭实验检测对照组及观察组的细胞侵袭能力.结果:①对照组细胞中DAPK的表达为146.32±21.24,显著低于观察组的312.15±14.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2,P=0.024);②对照组细胞中的DAPKmRNA表达水平为0.38±0.07,显著低于观察组的0.82±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7,P=0.032);③对照组细胞中DAPK启动子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为阳性,而观察组细胞中DAPK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为阴性;④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为2.09%,显著低于观察组的凋亡率6.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0.368,P=0.036);⑤对照组细胞的侵袭能力为6.12士0.32,明显优于观察组的2.3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5,P=0.022).结论:5-Aza-CdR能显著增加5637细胞中DAPK的表达,而DAPK能明显促进BUCC细胞的凋亡,且显著抑制BUCC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提示5-Aza-CdR可作为BUCC的基因靶向治疗药物.

  • Tim-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杨猛;刘静;王永华;黄巍;孔令启;于仑;于芹超

    目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BUC)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的表达并探讨其与BU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BUC及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Tim-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病理分级、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研究Tim-3表达水平与BU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Tim-3蛋白在BUC中表达率为95% (95/100),而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仅为15% (3/2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高级别组和浸润型组BUC中Tim-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低级别组和浅表型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P=0.004);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im-3蛋白高表达组BUC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Tim-3蛋白低表达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Tim-3蛋白表达水平是BU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结论:Tim-3蛋白在BUC中存在着过度表达,且其表达与BU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Tim-3可以作为膀胱癌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

  • 血清及尿液OPN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作者:周逢海;李海元;吕海迪;蔡忠林;花晨朝

    目的:探讨血清及尿液生物标志物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n=40,研究组)、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n=20,良性组)及健康志愿者(n=l0,对照组)血清和尿液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OPN的表达量,分析OPN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绘制ROC曲线确定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及尿液OPN表达量均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均P<0.05);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血清OPN表达量与TNM分期、病理分级、是否转移相关(均P<0.05),而尿液OPN表达量与TNM分期、病理分级、是否转移无相关(均P>0.05);血清、尿液OPN对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0.2%、78.0%,特异性分别为84%、84%.结论:OPN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具有一定的潜在诊断价值,在患者血清及尿液中显著增高,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

  • 妊娠期膀胱癌二例

    作者:朱霞;王志娟;陈洪波

    妊娠期膀胱癌极少发生,临床上报道较少。我院自2010年至今共收治2例妊娠期膀胱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病例1,26岁。因“停经8周,尿频、尿急1个月余”就诊。无发热、腰痛及肉眼血尿。B 超检查示:膀胱右侧壁一约2.5 cm ×1 cm 大小肿块。膀胱镜检查示:膀胱右侧壁一直径约2.5 cm 大小肿块,基底窄。取组织病理检查示:膀胱尿路上皮癌(低级别)。患者及家属要求终止妊娠,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检示:膀胱尿路上皮癌(低级别),肌层无肿瘤侵及。术后5 d 拔出导尿管,术后1周终止妊娠。术后予以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定期复查膀胱镜。随访1年无复发。

  • 膀胱透明细胞癌一例

    作者:王志娟;陈洪波

    患者,女,63岁.因"全程肉眼血尿1个月余"入院.血尿色暗红,伴团块状血凝块,伴尿频、尿频.不伴发热、腰痛.门诊以"泌尿系感染"行抗炎治疗,疗效欠佳.行泌尿系彩超检查示:膀胱腔内一约3 cm×2 cm大小中强回声肿块,肿块周围血供丰富,考虑膀胱肿瘤,右输尿管全程扩张并右肾轻度积水.体检:双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右肾区叩击痛,膀胱区无压痛.CT尿路造影检查示:膀胱右侧壁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影,累及右侧输尿管末端开口,右侧输尿管及肾盂肾盏扩张积水,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行膀胱镜检查示:膀胱三角区偏右侧一直径约3 cm大小菜花样新生物,表面较多坏死物质,基底宽,右输尿管开口显示欠清,左输尿管开口喷尿正常.取活组织病理检查示: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高级别).患者不同意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遂行膀胱部分切除+右输尿管再植术.术后病检示:膀胱尿路上皮癌并透明细胞癌,肿瘤侵及肌层.术后恢复良好出院.

  • 黏附因子VSIG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刘陈黎;廖锦先;李茂章;周晓波;陈佳

    目的 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黏附因子(VSIG1)的相关表达及意义.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且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的膀胱癌患者50例纳入研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了20对膀胱尿路上皮癌冻存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VSIG1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50对膀胱癌及癌旁组织蜡块标本VSIG1的表达,并分析VSIG1基因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特征及临床特点的相关性.结果VSIG1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呈低表达,但在癌旁组织中有较高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提示癌旁组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比率明显高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且不同肿瘤浸润深度及临床UICC分期患者VSIG1基因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及性别的患者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IG1基因表达下降可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其对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PIWIL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何朝辉;唐福才;曹正国;雷鸣;卢泽潮;黄伟娜;雷汉祺

    目的 探讨干细胞蛋白PIWIL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与39例正常膀胱组织中PIWIL2的表达情况,并采用χ2检验对PIWIL2 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 结果 PIWIL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癌组织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03),其表达强度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分期有相关性(P=0.035),与年龄(P=0.172)、性别(P=0.210)和分化程度(P=0.795)无统计学相关. 结论 PIWIL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和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223 条记录 7/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