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GRIM-19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 63、STAT3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曹正国;田超;黎建欣;蒋茂林;董晓程

    目的:研究 GRIM-19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以及与 p63、STAT3表达的相关性,探讨 GRIM-19对 p63、STAT3的影响及其在 BTCC 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76例 BTCC 组织、45例相应的癌旁组织和30例正常膀胱组织的 GRIM-19 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 p63、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 GRIM-19 mRNA在76例BT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79%,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分别为66.67%和96.67%)(P均<0.05);p63、STAT3蛋白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2.89%、72.3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P均<0.01)。BTCC组织中GRIM-19 mRNA的低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淋巴转移密切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和肿瘤发生情况等无相关性。相关性检验表明 GRIM-19 mRNA与 p63、STAT3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GRIM-19 mRNA在BTCC组织中的表达下调,提示 GRIM-19作为重要的抑癌基因,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p63、STAT3在BTCC的发展中起拮抗作用,参与 BTCC 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可能是 BTCC 转移的潜在标志。

  • 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

    作者:武立伟;刘晓强;张霖;罗艺;王一;孙光

    目的 探讨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umor supressor in lung cancer 1,TSLC1)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方法 免疫Balb/c雌性小鼠,通过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TSLC1单克隆抗体,并测定效价;同时选取膀胱尿路上皮癌蜡块65例(低危组40例,高危组25例),正常膀胱黏膜20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TSLC1蛋白表达情况,由两位病理医生根据染色情况确定阴性(-)、弱阳性(+)、强阳性(++).利用SPSS 13.0软件对不同病理分级的TSLC1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成功制备TSLC1单克隆抗体IgG1,测其效价为1∶100 000;免疫组化示细胞质、细胞膜显色.高危组TSLC1蛋白表达阴性为88%(22/25),弱阳性为12%(3/25);低危组TSLC1蛋白表达弱阳性为75%(30/40),阴性25%(10/40);正常膀胱黏膜移行上皮均为强阳性表达,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SLC1蛋白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呈负相关,在评价肿瘤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是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中有价值的标志物之一.

  •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尿流改道

    作者:李炯明;闫永吉

    膀胱尿路上皮癌是常见的泌尿系肿瘤,根治性膀胱切除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法[1].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开放根治性膀胱切除(open radical cystectomy, ORC)及原位尿流改道已成为主要的手术方式.随着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完善,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已得到了广泛的拓展,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laparoscopic radical cystectomy, LRC)、原位尿流改道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然而,由于手术的步骤较多、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该手术是否能成为常规的手术方式一直存在着争议[2].

  • 膀胱尿路上皮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行治愈性膀胱切除术后总存活率的临床预测因素

    作者:周家杰(摘译);李金华(校)

    膀胱尿路上皮癌(UC)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不良,但其10年无复发存活率仍有30%左右,个人的预后预测因素是值得探索的。德国慕尼黑大学2家医疗协作中心,对其2003年至2012年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多中心回顾性评估,分析其中组织学证实为 UC 淋巴结转移及行治愈性治疗的患者,与其年龄、pT 分期、取出的淋巴结和肿瘤侵袭淋巴结数目、淋巴结密度、pN 分期和 TNM 分类以及2003年和2010年围手术期化疗的相互关系。结果,611例 UC 患者中淋巴结转移81例,观察期间死亡54例,其中死因为肿瘤者45例,72例中接受围手术期化疗者35例(81例中9例不明)。总存活率与年龄(P =0.349)、切除淋巴结数目(P =0.239)无关。围手术期化疗和总存活率(P =0.0001)、淋巴结密度(P =0.0001)明显相关,pT 分期(P =0.001)、2003年和2010年的 pN 分期(P 分别为0.009和0.001)以及肿瘤侵袭淋巴结数目(P =0.033)也和患者预后相关。上述多个调查的临床参数显示出与患者总存活率明显相关,此外,作者还着重指出了围手术期化疗的重要性。

  • 辅助化疗对淋巴结转移性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存活的效果

    作者:周家杰(译);李金华(校)

    〔Heberling U,et al.Der Urologe,2013,52(Suppl 1):94〕
      本研究目的是检验淋巴结转移性膀胱癌行根治性膀胱切除(RC)术后接受化疗的效果。德国2家协作中心,1993年至2007年行 RC 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或退行分化癌592例,患者中位年龄68岁,随访中位时间6.4年,其中淋巴结转移146例,146例中接受化疗者82例(主要是顺铂为基础的化疗)。使用 Kaplan-Meier 方法测定总存活率,借助竞争性危险分析癌特异性死亡率,并与2个大样本未接受化疗结果的文献比较(Ghoneim.J Urol,2008:121;Hautmann.EurUrol,2012:1039),此2文献中患者本身条件较有利(肿瘤局限于器官内者较多,淋巴结转移者较少,中位年龄较低)。结果:本组抽样试验10年总存活率为27%,接受辅助化疗组为34%,未接受化疗组为13%,Hautmann 未接受化疗组为10%,Ghoneim 组未报告。肿瘤特异性10年总存活率,本组为41%,接受辅助化疗组为43%,未接受化疗组为35%, Hautmann 未接受化疗组为17%;Ghoneim 组10年无肿瘤存活率,肿瘤超越器官组为15%,局限于器官内组为28%。结论:辅助化疗可改善膀胱癌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

  • 膀胱癌扩大淋巴结清扫术的外科意义

    作者:姚旭东

    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标准治疗方式是膀胱根治性手术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清扫术是膀胱癌根治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通过淋巴结清扫术可以获得临床准确分期,指导转移患者术后进行化疗;另外,通过区域清扫也可能将微转移病灶清除,从而提高了患者根治性治癒率.既往的一些研究认为膀胱癌患者淋巴结数目切除越多,生存时间越长[1].尽管如此,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淋巴结清扫术佳的范围及标准仍在争议中.

  • 肝再生磷酸酶-1和肝再生磷酸酶-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株的表达

    作者:刘昌伟;许长宝;赵兴华;郝斌

    目的 观察肝再生磷酸酶(PRL)-1和PRL-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在膀胱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RL-1和PRL-3在BIU-87和T24细胞株种的表达,采用博伊登室(Boyden chamber)体外侵袭性实验计算BIU-87和T24细胞株穿膜情况.结果 BIU-87和T24细胞株中PRL-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72±0.037和0.304±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0,P=0.000);PRL-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28±0.039和0.298±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94,P=0.000).PRL-1mRNA和PRL-3 mRNA在BIU-87和T24细胞株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941、0.997,P=0.017、0.000).BIU-87和T24细胞株中PRL-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000±1.870和4.400±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4,P=0.029);PRL-3蛋白分别为8.200±0.836和5.200±1.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330,P=0.003).PRL-1和PRL-3在BIU-87和T24细胞株中的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0.958、0.942,P=0.010、0.017).Boyden chamber体外侵袭实验显示,BIU-87细胞株穿越Matrigel膜的细胞数为(148.800±6.418)个,T24细胞株为(102.200±6.34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49,P=0.000).结论 PRL-1和PRL-3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株中呈高表达,这可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 PDLIM2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肖峻;朱园园;陈凌武;宣强;陈昊;黄涛;诸禹平

    目的 探讨PDLIM2 m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与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PDLIM2基因在预测膀胱癌术后复发、进展以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8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10例膀胱黏膜正常组织中PDLIM2 mRNA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PDLIM2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仅是正常组织中表达量的49.8%,其表达水平与膀胱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肿瘤数目、大小相关,随肿瘤分级、分期、数目、直径的增加而减少(P<0.05),与性别、年龄无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分级、分期、数目及PDLIM2 mRNA表达量是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或进展的预后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DLIM2 mRNA表达是评估膀胱癌患者无病生存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相对危险度(RR)=0.982,95%可信区间(CI)=0.967 ~0.997,P<0.05],PDLIM2表达低的膀胱癌患者较PDLIM2高表达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复发或进展.多因素分析发现膀胱肿瘤的分级、数目与PDLIM2 mRNA表达明显相关(P<0.05).结论 PDLIM2 mRNA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预测膀胱癌术后复发或进展的潜在肿瘤标志物.

  • Survivin和突变型p5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董锐;朱朝辉;万锋;徐肇斌;王国举;王宁华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突变型p53(mp5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中Survivin和mp53的蛋白表达,每例标本均选用癌中心、癌旁组织,并选正常膀胱黏膜作为对照.结果 Survivin 和mp5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而且在正常黏膜中均无表达.在膀胱癌不同病理分级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G1组68.00%、G2组85.29%、G3组92.59%,mp53分别为:G1组72.00%、G2组88.24%、G3组96.30%;在不同分期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Tis~T1组为75.00%、T2~T4组为94.12%,mp53分别为:Tis~T1组为80.77%、T2~T4组为94.12%;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96.00%、77.05%,mp53分别为:96.00%、81.97%,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452,P<0.05).结论 Survivin 和mp53高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 存活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闫拥军;任选义;江海波;徐国良

    目的 探讨存活素(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胱膀尿路(移行)上皮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Survivin和VEGF在146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和23例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Survivin和VEGF蛋白在BT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9% (102/146)和74.7% (109/146),均高于其在膀胱黏膜的阳性表达(P<0.05).Survivin和VEGF在BTCC组织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且与膀胱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Survivin和VEGF在膀胱癌的发生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 内皮特异性分子1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的关系

    作者:周洪益;周志毅;邵剑锋;胡强;王志荣;王强;单玉喜;徐卓群

    目的 探讨内皮特异性分子1(ESM-1)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及病理的关系.方法 收集9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及病理资料,取95例手术肿瘤组织样本及53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中ESM-1表达,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研究.结果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ESM-1阳性表达率为94.7%(90/95),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43%(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SM-1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G1:78.6% (11/14)、G2:96.8% (61/63)、G3:100.0% (18/18);肿瘤临床分期:Ta,T1:89.9% (62/67)、T2 ~ T4:100.0%(28/28);淋巴结转移:无转移:71.4% (5/7)、有转移:100.0%(6/6);术后复发:无复发:92.5%(62/67)、有复发:100.0% (28/28)呈正相关(P<0.01);ESM-1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数目无明显相关;复发的癌组织ESM-1表达较初发癌组织强度显著增强:其初发强阳性表达率为50.0%(14/28)、复发强阳性表达率为75.0%(21/28,P<0.01).结论 ESM-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并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ESM-1表达可能参与了膀胱癌的发生、生长、侵袭及转移.

  • 膀胱尿路上皮癌长链非编码RNA差异表达及意义

    作者:高逸冰;徐锋;傅点;程文;高建平;张征宇;葛京平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人类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12例尿路上皮癌及3例正常人膀胱尿路上皮黏膜,提取RNA,逆转录成cDNA并标记,在标准条件下将标记好的与芯片进行杂交,使用荧光扫描仪扫描荧光强度并分析基因表达谱差异.结果 采用Enhancer LncRNA profiling和Rinn LncRNAs profiling两种分析方法,分别发现了7条和25条差异表达的基因,并通过对其中3条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证实其表达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 LncRNA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 荧光原位杂交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应用

    作者:肖兰;杨继洲;康照利

    目的 探讨3,7,17号染色体及9p21 (p16基因)组合探针在监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及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尿脱落细胞及组织切片中3,7,17号染色体及9p21组合的崎变情况.结果 FISH监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的敏感度为87.50%a;术前FISH阳性的患者术后更易复发;FISH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阳性率为78.85%.结论 利用FISH检测尿脱落细胞中3,7,17号染色体及9p21组合的崎变能有效辅助监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术后复发;同时利用FISH检测组织切片中3,7,17号染色体及9p21组合的崎变也能有效辅助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诊断.

  • Talin和Paxillin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於安康;程帆;袁润;余伟民;饶婷;张孝斌

    目的: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中踝蛋白(Talin)和桩蛋白(Paxillin)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10例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Talin及Paxill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种蛋白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两种蛋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Talin和Paxillin在BUC中呈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45%(35/62)、51.61%(32/62),在1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均无阳性表达;②Talin和Paxillin蛋白的表达与BUC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5);③两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与数目均无明显相关(P>0.05);④Talin和Paxillin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Talin和Paxillin的过表达与BUC的发展、侵袭转移有关.

  • 核转录因子 PPA Rγ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陕光;钱辉军;夏樾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6~2009年有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的膀胱尿路上皮癌存档蜡块50例和5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5例癌旁组织中 PPARγ的表达水平。采用 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PPARγ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 13.0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的平均吸光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1)PPARγ的表达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呈高表达,癌旁组织中呈低表达。膀胱尿路上皮癌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PPARγ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①PPARγ蛋白在原发肿瘤直径≥3 cm组阳性率是72.4%,显著高于直径<3 cm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PARγ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72.7%,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PARγ蛋白在临床分期T3~4期组阳性率75.0%,显著高于 T1、T2期组41.9%、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④PPARγ蛋白在低分化组阳性率为68.2%,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PPARγ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病和进展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②PPARγ蛋白表达水平与膀胱尿路上皮癌肿瘤分化程度及病理类型、原发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均相关,提示PPARγ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增殖、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 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胸苷磷酸化酶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作者:包世新;杨为民;叶章群;廖义翔;梁铸林

    目的 研究胸苷磷酸化酶(TP)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中的表达,探讨 TP 癌组织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 48 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 8 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 TP 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①随肿瘤分期、分级的增加,TP 的表达和 MVD 值显著增加(均P<0.05);② MVD 值增加同 TP 高表达显著相关(P<0.01).结论 TP 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过度表达,并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血管生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Bcl-2、Ki-67和PCNA联合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ROC分析

    作者:胡斌;杨霞;张鑫;刘柳;熊天华;蒋强;陈罡

    Bcl-2,Ki-67和PCNA联合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目前尚无文献报道.本研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对三者联合诊断BUC的价值进行研究.

  • RUNX3和Ki67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磊

    目的:观察RUNX3和Ki67两种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癌组织中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探讨两者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RUNX3和Ki67两种基因在4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10例对照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RUNX3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的阳性率(40%,16/40)明显低于其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阳性率(90%,9/10) (P<0.05);Ki67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的阳性率(62.5%,25/40)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阳性率(20%,2/10) (P<0.05);RUNX3和Ki67两者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但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RUNX3和Ki67两种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RUNX3基因表达下调与Ki67基因过表达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有关,RUNX3基因可有助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筛查及早期诊断.

  • 人尿脱落细胞FISH、细胞学检测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白晓峰;孙兆林

    目的:通过对我院收集2010年~2012年泌尿科膀胱尿路上皮癌血尿患者进行人尿脱落细胞FISH、细胞学检测结果分析和对比,研究比较人尿脱落细胞FISH与细胞学检测技术对膀胱癌早期诊断和早期术后监测的临床有效性,为建立或完善膀胱癌早期诊断和早期术后监测提供更为有力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59例膀胱尿路上皮癌血尿患者,进行常规尿脱落细胞学和尿脱落细胞FISH检测,并对两者检测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计算比较,进一步分析各染色体畸变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分期分级的相关性.结果:59例确诊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患者行FISH检测和尿细胞学检查,其敏感性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P=0.305);在肿瘤的临床分期中FISH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尿细胞学检查,在肿瘤的病理分级中G1-2级FISH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尿细胞学检查,而G3级无统计学差异;在尿路上皮癌的T2-4期和G3级中3号、7号和17号染色体畸变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9p16的畸变与肿瘤分期和分级无差异(p﹥0.05).结论:在对膀胱尿路上皮癌进行早期诊断中,FISH技术敏感性要明显高于尿细胞学检查,而两者的特异性无明显差异.FISH技术作为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新方法,相较于细胞学检测结果效率更为明显,将成为临床应用的趋势.

  • 人尿脱落细胞FISH、细胞学检测和膀胱镜检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白晓峰;孙兆林

    目的:比较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中应用的三种检查方法,即,尿脱落细胞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细胞学分析和膀胱镜检查诊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间泌尿外科诊断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8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63例,女性24例,对所有患者均行FISH检测、尿细胞学检查和膀胱镜检查,针对患者的诊断检测结果,进行三种诊断方法敏感性与特异性的比较;结果:FISH检测、尿细胞学检查及膀胱镜检查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总的敏感性分别为83.6%、20.3%、93.6%FISH检测和膀胱镜检查结果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FISH检测与尿细胞学检测结果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FISH、尿细胞学及膀胱镜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特异性分别为90%、100%、100%.三者比较>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ISH检测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敏感性与膀胱镜检查相当,而明显高于尿细胞学检查,三者在特异性上无明显差别.FISH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后监测有重要意义,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应用于临床.

223 条记录 8/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