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发性原发肿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7岁,因发现颈部肿物2个月于1999年5月11日入院.缘于1999年3月因颈部骨质增生,做磁共振检查发现右颈部有一约3×4cm大小圆形肿物,突出皮肤,无疼痛,怕热多汗,无疲乏无力及体重减轻,无易激动,烦燥,多虑,无呼吸困难及吞咽难等症,B超检查显示:右侧甲状腺体内可见4.2×3cm无回声肿块,边界欠规则,其内探及形态不规则的等圆团块与壁似有相连,多普勒检查未见血管,提示右侧甲状腺囊性肿物,门诊未进行特殊治疗入院,入院后于1999年5月31日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侧甲状腺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大小为4.5×4×2.5cm,伴甲状腺滤泡性腺瘤形成,大小为1.0×0.5×0.5cm.
-
塞来昔布联合化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淋巴细胞亚群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 NSCLC)具有较强的侵袭、转移性,并且病情容易出现复发。临床中在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状态进行判定时均通过对 T 淋巴细胞亚群所发生的变化来予以反映。在临床中治疗 NSCLC 较为常见的方式是化疗,但此方案并不能明确地反映出化疗药物所发挥的作用及患者免疫功能状态[1]。为使患者均可受益于免疫与化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需给予合理的综合治疗才会减少患者的肿瘤负荷及促进患者免疫功能恢复。因此,本研究就塞来昔布联合化疗应用于 NSCLC患者对淋巴亚群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
紫杉醇联合顺铂5-FU治疗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一例分析
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unknown primary tumor,UPT)是一种异源性发生的,首先表现为转移性病灶、确诊时找不到原发灶的一类恶性肿瘤,既往称之为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来源不明的转移癌(MUO)、隐匿性癌等[1].其发病率约占实体瘤的2.3%~42%[2],文献[3]报道,UPT的中位生存时间仅为4.8个月.本科近年收治1例UPT伴全身多发转移患者,报告如下.
-
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颈侧清扫探讨
颈侧清扫术(lateral neck dissection,LND)作为新的颈淋巴结清扫术已被广泛应用于cN0(临床诊断无颈淋巴结转移)的上消化-呼吸道鳞癌的颈部处理.由于其手术创伤小,功能保留较好,在西方国家已逐渐替代了根治性或改良性颈清扫术[1,2],临床实践中疗效较好.在此基础上,有些学者开始将颈侧清扫术用于cN+(临床诊断有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和下咽癌的颈部处理.颈侧清扫术能否治疗cN+的声门上型喉癌,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26例声门上型喉癌转移性颈淋巴结的分布.
-
恶性骨肿瘤的护理体会
近2 a来对收治转移性骨肿瘤病人,经综合治疗和积极护理,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恶性骨肿瘤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谈X-刀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X-刀治疗已从单纯治疗脑部肿瘤和神外功能性疾患,发展到治疗头颈部其它肿瘤以及体部原发肿瘤或转移性瘤,它有毋须开刀、精度较高、放射性损伤小等优点,因此在国内得到迅速普及.
-
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现状与研究进展
胸腔积液是胸膜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可原发于胸膜自身疾病或继发于肺部疾病,也可来源于全身性疾病.胸腔积液的可能病因众多,可包括不同病原所致的胸膜感染性疾病;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胸膜间皮细胞瘤或来自各脏器的转移性癌性胸液;一些结缔组织病、肺梗塞、心肌损伤后也可并发胸腔积液,腹腔炎症可导致反应性胸膜炎.心、肝、肾及缩窄性心包炎等疾病也常并发单侧或双侧性漏出性胸液.但在结核病高疫情国家结核性胸膜炎较多见,在我国约占胸腔积液的半数.
-
阑尾炎常见诊治失误的研究
阑尾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活动范围位置因人而异,变化很大,受系膜等的影响,阑尾可伸向腹腔的任何方位.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分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发生于年轻人,以20~30岁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慢性阑尾炎多由急性转变而来,在某些情况下可出现急性发作.它有两大特征,即转移性腹痛和右下腹固定性压痛.
-
原发性肝癌下腔静脉及右心房转移性癌栓超声表现分析
目的:针对原发性肝癌下腔静脉及右心房转移性癌栓超声表现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下腔静脉及右心房转移性癌栓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患者的入选年份集中在2013年5月—2016年5月,原发性肝癌下腔静脉及右心房转移性癌栓患者总计48例.针对所有患者,均开展超声检查分析,观察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通过对原发性肝癌下腔静脉及右心房转移性癌栓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发现,48例患者当中,胸片显示右下肺感染、右膈肌抬高患者总计12例,占比25%;C T显示患者肝硬化、脾大、肝右叶病变患者总计24例,占比50%;超声显示患者肝左叶增大、右叶缩小患者总计12例,占比25%.结论:原发性肝癌下腔静脉及右心房转移性癌栓患者,是临床上疾病非常严重的群体,在开展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通过开展超声检查后,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更加清晰的展现出来,为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较多的帮助.建议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将超声方法推广应用.
-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疑诊急性阑尾炎并行超声检查的患者98例,其中男56例,女42例,年龄5~70岁,平均35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下腹疼痛史,转移性右下腹痛、压痛反跳痛,或右下腹触及包块,其中88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及白细胞增高.
-
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分析及临床价值
随着超声检查在急腹症中的广泛应用,术前应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十分重要,B型超声检查是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一项有价值的影像检查方法.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其中男55例,65例,年龄11~72岁,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收入院,全部病例都在超声检查后48小时内施行阑尾切除术.
-
改善率小儿化毒散治疗急性阑尾炎46例疗效观察
运用小儿化毒散内服、外敷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0年2月~2011年8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12~52岁,病程10小时~3天.均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其中单纯性阑尾炎36例,化脓性阑尾炎10例.伴恶心、呕吐32例.伴发热16例,便秘14例,腹泻10例,白细胞计数升高36例.
-
肺转移性淋巴管炎1例
病历资料患者,男,48岁,农民,因发热、咳嗽、咳痰2周入院.入院前2周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8℃~38.8℃,同时有咳嗽,咳黄色脓痰,无胸痛、咯血、发绀、盗汗等表现,在某诊所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故前来我院.入院查体:神清,全身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可见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发育正常,双侧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腹平软,右下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
盆腔脓肿致直肠瘘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29岁,主因下腹痛10天入院.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痛,疼痛呈持续性、钝痛,不向他处放射,无转移性右下腹痛,无发热、恶心,呕吐,来我院检查,B超示:子宫改变,腺肌症不除外,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右附件区不均质回声团性质待定,回家在乡卫生院取环后,输液抗炎治疗,疼痛无缓解,自觉腹胀,大小便困难,无明显消瘦,今来我院复查彩超示:子宫后方囊性占位性病变,左肾积水,收入院.查体:体温36.6℃,血压120/80mmHg,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
微小阑尾1例报告
病历资料患者,女,53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3天入院.体检:T 37.5℃,P 80次/分,R18次/分,BP 90/60mmHg,右下腹部麦氏点固定压痛、反跳痛.阑尾征试验:结肠充气征(+)、闭孔肌征(+)、腰大肌征(+).化验血常规:WBC 10.6×109/L,GRA 80.9%.术前诊断:急性阑尾炎.
-
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1例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1997~2006年收治急性阑尾炎患者11例,其中男4例,女7例,年龄24~71岁.11例患者均以持续性腹痛为主要表现,伴有恶心呕吐者5例.其中1例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其余患者均以右下腹痛为首发症状,均无发热,体检均以右下腹压痛为主要体征.辅助检查:8例白细胞总数或中性粒细胞有不同程度升高,4例行腹部X线检查未见膈下游离气体,1例行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
-
118 麻黄汤对高转移性骨肉瘤细胞运动的抑制作用
-
胃腺癌乳腺转移1例
1病例摘要患者,女,31岁.发现右乳肿块1个月于2010年3月29日入院.2年前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淋巴结情况不详,术后未行化疗.入院检查,彩超示:右乳外上象限探及范围约5.9 × 3.6cm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形态尚规则,内回声不均质,血流较丰富.术后常规病理报告:(右乳)转移性胃腺癌,免疫组化示:ER(-),PR(-),GCDFP-15(-),CEA(+),CK7(+).患者因家庭经济原因未行综合治疗,出院随访6个月后死亡.
-
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10例报告
我院自1993年~2009年共收治合并急性阑尾炎的结肠癌1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2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43岁.入院时主要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痛6例,右下腹疼痛2例,全部均有右下腹疼痛,5例伴肌紧张,2例可触及包块,8例首次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阑尾切除术.
-
转移性实体瘤患者应用健择加泰索帝联合治疗方案的Ⅰ期研究
作者所进行的Ⅰ期研究,其目的是为了确定每月给予固定剂量的泰索帝加健择治疗转移性实体瘤患者时,健择每周给药的大耐受剂量。 第一天始给转移性实体瘤患者泰索帝60mg/m2,每28天一周期;在第1,8,15天给予健择,并对治疗组中3~6名患者进行剂量调整,以及在大耐受剂量组中增加11名患者。 26名患者接受了85个周期的治疗,在第一个剂量水平,计划用健择800mg/m2,在第1,8,15天给药。6名患者中的2人在这种剂量水平治疗时出现了剂量限制性毒性,因此要求每次降低健择的用药量为600mg/m2,并在第8~18天给予氧氟沙星500mg每日2次口服。在第二个剂量水平,前3个患者未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且健择的剂量增至700mg/m2。6名患者中的2人,以健择700mg/m2剂量水平治疗时,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在健择(600mg/m2)推荐的二期剂量的研究中有11名新患者加入。在这一剂量水平下,出现了Ⅲ度(按照国际抗癌协会的通用毒性标准分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这在化疗周期中的发生率分别为12.5%和2.1%,Ⅲ、Ⅳ度的非血液毒性没有普遍性。7名可评价疗效的胰腺癌患者中,3人出现了显著的抗肿瘤疗效(达到部分缓解)。此外,在其它实体瘤中观察到2名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一人患胃癌,另一人患卵巢癌),一名肝癌患者达到部分缓解。 综上所述,以第一天始给泰索帝60mg/m2,第1,8,15天给健择600mg/m2及第8~18天给氧氟沙星,每28天为一周期的治疗方案,对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的治疗是安全的、能很好耐受的,并且是有效的方案。许建萍摘自Cancer 2000,88:18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