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内皮祖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丽;王凤娇;薛雅卓;尹航;杨娜娜;秦树存

    动脉粥样硬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阐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颈动脉粥样硬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状况,由于颈动脉位置表浅,易于探及检查,已被证实可作为了解和评估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经研究证实,内皮祖细胞可修复受损内膜,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本文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以及内皮祖细胞对该病发生发展的作用进行概括和总结,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与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 β2-糖蛋白I/ox-LDL免疫复合物与抗磷脂综合征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余承洁;李敬达;刘庆平

    β2-糖蛋白I(β2-GPI)是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体内的主要自身抗原,其可以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阴性物质结合形成稳定的β2-GPI免疫复合物.β2-GPI免疫复合物以及抗β2-GPI免疫复合物抗体的免疫机制显著促进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损伤和血栓形成.本文从β2-GPI/ox-LDL免疫复合物及其抗β2-GPI/ox-LDL免疫复合物抗体的形成和病理作用进行综述,并重点介绍β2-GPI-DⅤ阻断β2-GPI/ox-LDL复合物形成的机制,为β2-GPI/ox-LDL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提供可能的药物靶点和治疗思路.

  •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致病性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张鹤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也是2型糖尿病等脂质代谢紊乱性疾病诊断的重要生物标记物.研究证实,ox-LDL广泛存在于上述疾病患者的血清中,并积极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结合目前国内外学者对ox-LDL的研究现状,本文将从ox-LDL氧化衍生物、致病性及检测方法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

  • 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作者:刘谦;常志文

    糖尿病患者倾向于早期发生广泛弥漫的动脉粥样硬化,而其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提示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加速了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进程,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是一种新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糖尿病中血管内皮细胞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呈表达上调状态,而且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有可能成为血管性疾病的生物学指标.多项研究提示治疗2型糖尿病的相关药物可抑制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表达.本文就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调节机制及干预措施作一综述.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缺血性卒中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梁江红;魏麓云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是磷脂酶A2超家族的一个成员,由成熟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主要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能水解低密度脂蛋白上的氧化卵磷脂,生成促炎物质溶血卵磷脂和氧化型游离脂肪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抑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活性可能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应.在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及预防性治疗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是一个新的有待研究的因子,可能是缺血性卒中独立的预测因子及治疗靶标.

  •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丛晓强;孟晓萍;李颖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众多因素中重要的一种,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其发生源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内皮细胞损伤,血管内皮的屏障功能遭受破坏,血液中的单核巨噬细胞、脂质、淋巴细胞及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广泛入侵到被剥脱的内皮下组织,发展为粥样斑块,引起血管重构,进一步导致斑块破裂,出血,继发血栓形成等.本文着重从几方面机制阐述基质金属蛋白酶削弱血管内皮细胞屏障功能,促进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加重血管的结构改变,进一步促进循环炎性细胞浸润,斑块破裂,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

  • 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作者:陈龙;刘乃丰

    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是一种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特异性膜受体,结构上属于C类血凝素分子家族,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就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表达和调节、受体后信号传导机制和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 茶色素对冠心病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影响

    作者:杜荣增;任雨笙;王咏梅;黄高忠;廖德宁;吴宗贵

    为探讨茶色素对体内抗氧化状态的影响,观察了65例冠心病患者口服茶色素后血浆总抗氧化能力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改变.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受检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水平,采用酶标法测定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结果发现,服药前冠心病患者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基础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服药前相比,服药4周后茶色素组和维生素E组病人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水平升高(P<0.05),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P<0.05);服药8周后,茶色素组和维生素E组病人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进一步下降(P<0.01);服药前茶色素组、维生素E组及安慰剂组3组患者之间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提示,冠心病患者的抗氧化能力低下,茶色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能抑制体内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推测其对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有益作用.

  • 一种新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配体对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子龙;马光;刘庆平

    目的 应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一种源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特异性配体—7-酮基胆甾醇-9-羧基壬烷(oxLig-1),研究oxLig-1对THP-1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l(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与核磁共振技术鉴定合成的oxLig-1;不同浓度oxLig-1处理体外培养的人THP-1细胞;Annexin-V和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细胞中MCP-1 mRNA水平;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MCP-1蛋白水平.结果 化学合成方法纯化后的oxLig-1的结构经LC-MS及NMR分析后,证实化学结构正确;流式细胞术检测得出高浓度(60 mg/L) oxLig-1对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RT-PCR和ELISA检测MCP-1的表达量呈oxLig-1浓度依赖性,且40ms/L时达大值.结论 oxLig-1可以上调THP-1细胞中MCP-1的表达.

  •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

    作者:甘露;唐朝克;刘录山;万载阳;危当恒;万腊香;杨永宗

    目的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大鼠腹腔肥大细胞(MC)脱颗粒.方法 SD大鼠体重约200 g,雌雄不限,供采集MC.采用梯度密度离心分光光度仪检测细胞上清液和细胞裂解液组胺含量,计算组胺释放率,寻求oxLDL致MC脱颗粒的佳浓度.用佳浓度的oxLDL处理MC进行实验,将分离提纯的MC于含10%小牛血清和100 g/L oxLDL的DMEM中培养48 h.通过倒置显微镜、甲苯胺蓝染色、透射电镜观察肥大细胞脱颗粒状态.结果 oxLDL浓度依次为0、50、100及200 g/L时,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率逐渐增高,分别为4.38%±1.58%,39.98%±2.21%,52.99%±1.13%,71.70%±3.02%.以100 mg/L oxLDL处理MC后,倒置显微镜观察发现对照组MC多数呈半贴壁生长,细胞为球形,形态完整,边界清晰,细胞浆内有大量透亮粗大颗粒,有部分细胞贴壁较牢,呈梭形;处理组MC有较多细胞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有颗粒释放到细胞外.甲苯胺蓝染色显示,处理组有较多MC脱颗粒,细胞膜不完整,细胞内颗粒稀疏,而细胞周围有数量不等的紫红色颗粒;对照组仅有少部分MC脱颗粒,细胞呈球形,细胞膜完整,细胞核染成蓝色,细胞浆内有大量紫红色的粗大颗粒,颗粒电子密度高;处理组MC形态不规则,细胞浆内颗粒稀疏,多数颗粒电子密度低,只剩下有膜包被的空泡.结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能透导大鼠腹腔肥大细胞体外脱颗粒.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其抗体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清潭;石斗飞;李忠清;曹庆博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是动脉粥样硬化(a therosclerosis, As)的独立危险因子,其抗体(Anti-o x-LDL)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浆中明显升高,且随病人血管再通而降低.自2002 年2月到2003年4月我们测定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血浆中ox-LDL、Anti-ox -LDL变化,以探讨它们在A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

  • 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t-AUCB对巨噬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作者:赵婷婷;沈莉;赵旋;许丹焰;赵水平

    目的 观察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t-AUCB对小鼠巨噬细胞脂质摄取及降解的影响,并探明其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分别用不同浓度t-AUCB(1、10、50及100 μmol/L)干预24 h,或在100 μmol/L t-AUCB干预前1h加入PPARγ拮抗剂GW9662 5 μmol/L,采用t-AUCB 0 μmol/L干预组作为空白对照.采用125 Ⅰ -ox-LDL放射配基法测定小鼠巨噬细胞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摄取及降解,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小鼠巨噬细胞CD36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t-AUCB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巨噬细胞125Ⅰ -ox-LDL摄取量和降解量,0、1、10、50和100 μmol/L t-AUCB干预时,摄取量分别为414.96±46.71μg/g、519.54±47.7μg/g、629.04±37.97 μg/g、720.66±48.58 μg/g和881.57±68.44μg/g,降解量分别为16180.23±967.28 μg/g、17369.62±478.34 μg/g、21794.85±689.36μg/g、27883.03±712.25 μg/g和30194.61±635.71μg/g,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加入GW9662后100 μmol/L组摄取量降至467.80±51.98μg/g,降解量降至16326.19±735.95 μg/g,与单独加入t-AUCB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t-AUCB可呈剂量依赖性的增加小鼠巨噬细胞CD36 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加入GW9662后明显抑制上述作用.结论 t-AUCB可通过上调PPARγ-CD36信号通路分子表达增加小鼠巨噬细胞摄取和降解ox-LDL.

  • CSE/H2S通过KLF6拮抗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反应

    作者:薛峰;杜从阔;全慧;姜珊;陈然;范小芳;龚永生;耿彬

    目的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促进单核巨噬细胞黏附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硫化氢(H2S)是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可拮抗动脉粥样硬化并抑制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本研究以Krüppel样因子(KLF)家族为切入点,探究KLF6在H2S拮抗ox-LDL诱导内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调节机制.方法 以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为研究对象,观察ox-LDL对HAEC内源性胱硫醚γ裂解酶(CSE)/H2S系统及内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外源性给予H2S供体或过表达CSE对KLF家族及炎症因子表达的改变,进一步采用siRNA干扰KLF6观察其对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单核细胞黏附的影响.同时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技术观察H2S供体对KLF6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及H2S荧光探针细胞内染色发现,ox-LDL可以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下调CSE表达以及内皮细胞H2S的产生.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ox-LDL抑制KLF6表达而上调KLF10表达,H2S处理后则上调KLF6表达,抑制KLF10表达.Western blot证实NaHS或过表达CSE均可显著上调KLF6蛋白表达.NaHS处理显著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因子ICAM-1、VCAM-1的表达水平和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黏附,敲低KLF6则阻断NaHS的抑炎效应.ChIP结果也显示,ox-LDL促进KLF6与CXCL2、IL-8以及自噬基因ATG7启动子区的结合,NaHS处理或过表达CSE均可显著抑制KLF6的DNA结合活性.结论 ox-LDL下调内皮细胞CSE/H2S系统,H2S供体或增加内源性CSE可通过KLF6这一转录因子拮抗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炎症反应.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促动脉硬化指数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研究

    作者:王龙;赵学敏;袁肖征;胡中文;邓奇;牛振;王复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促动脉硬化指数(AI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连续性选取ACI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ox-LDL水平及血浆脂质代谢水平,后者包括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计算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对ACI组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组(11例)、IMT增厚组(25例)和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CAS)组(84例),比较各组ox-LDL和AIP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CI组斑块检出率、易损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P<0.01);ACI组血清ox-LDL与AIP明显升高(P<0.01).在ACI患者中,CAS组血清ox-LDL及AIP较IMT增厚组明显增高(P<0.01);IMT增厚组血清ox-LDL及AIP高于IMT正常组(P<0.01,P<0.05).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ox-LDL水平与IMT水平呈正相关(r=0.720,P<0.01);AIP值与IMT水平呈正相关(r=0.717,P<0.01);血清AIP与ox-LDL水平之间有相关性(r =0.655,P<0.01).结论 ox-LDL和AI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展及急性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两者联合测定能够更全面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风险.

  • 载脂蛋白嵌合模拟肽通过NF-κB途径抑制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作者:谢琼;李峰;赵水平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嵌合模拟肽Ac-hE-18A-NH2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DL,ox-LDL)刺激下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Ox-LDL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模拟肽Ac-hE-18A-NH2(1~100μg/mL)干预,收集细胞,测定巨噬细胞TNF-α的分泌和mRN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 (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及P-IκB蛋白浓度.EMSA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活性.结果:Ox-LDL刺激使RAW264.7巨噬细胞TNF-α分泌和mRNA表达明显增强,细胞内胆固醇蓄积,促进IκB磷酸化,并激活NF-κB.Ac-hE-18A-NH2浓度依赖性地降低TNF-α分泌及mRNA表达,上调ABC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少细胞内胆固醇含量,抑制NF-κB活化,并抑制IκB磷酸化.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及作用浓度,D-4F对于TNF-α分泌的抑制作用不如Ac-hE-18A-NH2.结论:Ac-hE-18A-NH2能抑制ox-LDL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TNF-α分泌和mRNA表达,IκB/NF-κB-TNF-α信号通路是其中作用途径之一.Ac-hE-18A-NH2的抗炎作用优于apoA-I模拟肽D-4F.

  •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

    作者:于碧莲;赵水平;谢湘竹;董劭壮;董静

    目的: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干预是否刺激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胆固醇流出,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T3-L1细胞促分化成熟后,给予不同浓度的ox-LDL(0~50μg/mL)干预8或24h;在以25μg/mL ox-LDL预处理脂肪细胞24h后,再以10μmol/L 22 (R)-羟基胆固醇干预24h,收集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测定脂肪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 ABCA1), B 族I 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Ⅰ,SR-BI)和肝X受体α(liver Ⅹ receptor α, LXRα) mRNA表达, 采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 apoA-I)介导的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结果:低浓度ox-LDL(12.5~25μg/mL)干预24h可增加脂肪细胞ABCA1,LXRα和SR-BI mRNA的表达,并促进apoA-I介导的胆固醇流出,而高浓度(50μg/mL)则无此作用.将脂肪细胞用25μg/mL ox-LDL预处理24h,再用10μmol/L 22 (R)-羟基胆固醇干预细胞,ABCA1和LXRα mRNA表达均有显著增加(P<0.01),同时apoA-I介导的胆固醇流出增加,而SR-BI mRNA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低浓度ox-LDL不仅可促进脂肪细胞LXRα-ABCA1-apoA-I通路,还可上调SR-BI表达,加速细胞内胆固醇流出.Ox-LDL这种新的作用不仅有利于维持脂肪细胞内胆固醇的动态平衡,还可能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氯沙坦保护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与ADMA的关系

    作者:谢启应;孙泽琳;陈美芳;杨天(山仑)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关系.方法:用ox-LDL(100 mg/L)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12 24 h或用10-8~10-6 mmol/L的氯沙坦预孵育HUVEC12 30 min后再与ox-LDL共孵育24 h,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DMA含量和细胞内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活性.结果:ox-LDL孵育HUVEC12细胞24 h后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TNF-α和ADMA含量明显增加(P<0.05),同时NO含量下降和细胞DDAH酶活性受到抑制(P<0.05);氯沙坦(10-8~10-6 mmol/L)可显著减轻ox-LDL诱导的LDH活性、TNF-α和ADMA含量的增加以及NO含量的降低(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加DDAH活性(P<0.05).结论:氯沙坦对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增加DDAH活性,降低ADMA浓度有关.

  • 黄花倒水莲皂苷C抑制ox-LDL诱导的LOX-1的表达

    作者:柏勇平;张国刚;石瑞正;李元建;谭桂山;陈嘉

    目的:观察黄花倒水莲皂苷C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protein, 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oxidized low de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 LOX-1)表达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12),随机分为:对照组、ox-LDL(50 mg/L)组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50 mg/L) + 黄花倒水莲皂苷C(1,3,10 μmol/L)组,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 蛋白印迹分析检测LOX-1 mRNA 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ox-LDL上调LOX-1 mRNA 和蛋白的表达,黄花倒水莲皂苷C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LOX-1 mRNA 和蛋白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黄花倒水莲皂苷C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LOX-1 mRNA 和蛋白的表达.

  • 氨氯地平对ox-LDL致大鼠骨髓EPCs损伤的保护作用与上调一氧化氮合酶表达有关

    作者:刘慧婷;杨简;童海;王佐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致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ox-LDL组、氨氯地平组(0.1、0.5、1.0 μmol/L),贴壁法培养分离内皮祖细胞,细胞免疫荧光鉴定EPCs,MTT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贴壁法能分离纯度达70%以上的CD133+/VEGFR-2+双阳性EPCs;0.5 μmol/L氨氯地平可显著拮抗ox-LDL对EPCs增殖的抑制作用;0.5 μmol/L氨氯地平能显著上调eNOS蛋白表达(P<0.01).结论 氨氯地平能拮抗ox-LDL对EPCs的损伤,氨氯地平的拮抗作用与上调eNOS表达有关.

  • 氨氯地平对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CP-1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涂剑;徐丽梅;刘世远;韦知樱;涂玉林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1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mRNA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氨氯地平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筛选ox-LDL与hUVEC-12细胞孵育合适的处理浓度与时间,然后用不同浓度氨氯地平(0、0.1、1.0、10.0 μmol/L)预孵育hUVEC-12后,与ox-LDL共同孵育,RT-PCR检测细胞MCP-1 mRNA表达的变化情况. 结果筛选出ox-LDL与hUVEC-12共同孵育的合适浓度为50 mg/L,时间为24 h.氨氯地平可下调MCP-1 mRNA的表达,并且对其表达的影响呈现浓度依赖性. 结论氨氯地平可下调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CP-1 mRNA的表达.

424 条记录 17/22 页 « 12...14151617181920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