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胶质瘤中MGMT和hMLH1甲基化与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陈慧媛;江涛;袁芳;崔云;李桂林;黄磊

    目的 探讨胶质瘤组织中,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 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和错配修复基因mutL homolog 1(Homo sapiens,hMLH1)的甲基化及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在胶质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 方法检测了78例胶质瘤患者组织中MGMT和hMLH1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43例(55.1%),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32例(41.0%).MGMT与hMLH1在胶质瘤中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比的中位数分别为15.9%和84.6%.两种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均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结论胶质瘤细胞中同属于DNA修复系统的MGMT蛋白表达率远低于hMLH1表达率,这提示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与DNA修复系统紊乱有关的一些独特的路径.

  • MLH1、hMSH2及PC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苏红;李梅;王秀莹;吕申

    目的:探讨宫颈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CNA蛋白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宫颈癌中的hMLH1、hMSH2及PCNA蛋白表达.结果:①宫颈癌中,hMLH1、hMSH2及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7.35%、58.82%及72.06%.②在PCNA 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的宫颈癌病例中,hMLH1阳件表达率分别为61.22%和47.37%,hMSH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5%和36.84%.PCNA与hMSH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hMSH2可能通过与PCNA蛋白相互作用参与宫颈癌的发生.

  • hMLH1A655G/A多态性和结直肠癌发病关系的研究

    作者:罗永富

    目的:对错配修复基因hMLH1 A655多态性和结直肠癌发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取270名健康人和23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外周血DNA,PCR反应-变性高效液相色谱(PCR-DHPLC)技术和DNA序列分析联用方式对hMLH1A655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hMLH1 A655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正常人群和结直肠癌患者中hMLH1 A655G检出率分别为3.0%和11.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乳头状或管状腺癌中hMLH1 A655G检出率为8.2%,黏液腺癌中检出率为27.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还发现hMLH1 A655G/A多态性年龄、性别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结论:hMLH1 A655 A-G突变在结直肠癌的发病过程中很可能有很大影响,hMLH1 A655多态性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患者康复指标评估的一项.

  • P53与hMLH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秀芳;苏新桃;温实

    目的 探讨P53与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情况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P53与hMLH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42例子宫内膜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8/42)42.85%.病理分级1级中占(4/15)26.67%.Ⅱ~Ⅲ级中占(14/27)51.85%,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hMLH1蛋白表达率为(7/42)16.67%,病理分级1级中占(5/15)33.33%,Ⅱ~Ⅲ级中占(2/27)7.40%,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淋巴结阳性12例的子宫内膜癌中P53表达率(9/12)75%.hMLH1表达率为(2/12)16.67%.结论 P53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有关,hMLH1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有关、与淋巴转移无关,两者均有利于判断其预后.

  •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hMLH1和hMSH2基因的突变规律

    作者:付蕾;盛剑秋;孙自勤;韩敏;黄继胜;牧宏;韩文良;牛宏立;李爱琴;武子涛;李世荣

    目的 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患者hMLH1与hMSH2基因的突变特点.方法 对76个HNPCC家系先证者的DNA样本用PCR法扩增其hMLH1与hMSH2基因的35个外显子,再进行测序以确定突变类型.结果 (1)25个样本发现hMLH1或hMSH2基因突变,总突变率为33%(25/76);(2)检测到的22种突变中:hMLH1基因突变16个,hMSH2基因突变6个;(3)突变类型包括移码突变、无义突变、剪接区突变、错义突变,其中错义突变较多见(hMLH1基因错义突变11个、hMSH2基因5个).结论 中国人HNPCC家系hMLH1和hMSH2突变谱广泛,突变类型多样,hMLH1突变较hMSH2突变多见.

  • 胃癌MSI、hMLH1基因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研究

    作者:张亮;王维娜;徐垚;张维铭

    目的:通过研究散发性胃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及蛋白表达、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发生的情况及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hMLH1基因、MSI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揭示胃癌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取标本55例,其中胃癌41例,正常组织(包括正常及浅表性胃炎)14例.酚/氯仿法提取DNA,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硝酸银染法检测RAT-26、D2S123两个位点的MSI,酶切产物特异性扩增法检测hMLH1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异常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hMLH1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MSI发生率为51.2%(21/41),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胃癌组hMLH1基因启动子区5'CpG岛甲基化发生率为41.5%,其中88.5%表现为蛋白表达缺失或降低,正常组织中未发现甲基化.胃癌组MSI(+)中,甲基化发生率81 0%.结论:hMLH1基因甲基化是导致胃癌组织出现MSI的重要因素,MSI在散发性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由于错配修复基因甲基化而丧失修复功能,引起MSI的产生,促进肿瘤的发生.对胃癌组织中hMLH1基因、MSI的深入研究,可以为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提供信息.

  • 胃癌发生过程中相关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作者:王栋;徐垚;耿鑫;张维铭

    目的:通过研究上皮钙粘蛋白(E-CD)、错配修复基因(hMLH1)启动子甲基化状况,来揭示胃癌发生过程中分子水平变化.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E-CD、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E-CD甲基化阳性率在胃癌组显著高于胃癌前病变组和正常组,且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hMLH1甲基化阳性率在胃癌组显著高于胃癌前病变组和正常组;胃癌组MSI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胃癌前病变组和正常组.结论:E-CD、hMLH1基因甲基化及MSI可作为较早期诊断胃癌的辅助指标.

  • 胃癌中幽门螺杆菌对hMSH2和hMLH1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志敏;刘丽娜;李梅;王朝晖;吕申

    目的:探讨胃癌中幽门螺杆茵(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对hMsH2和hMLH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尿素酶快速检验法确定胃癌组织及同病例癌旁粘膜、胃镜非癌患者胃粘膜组织有无H pylori感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所有标本的hMSH2、hMLH1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的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和非癌组(P<0.05);而后两者无显著差别(P>0.05).胃癌组、癌旁组和非癌组的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别(P>0.05).胃癌组织中,H pylori感染组的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和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癌旁组织中,H pylori感染组的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和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非癌患者胃粘膜中,H pylori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及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胃粘膜hMSH2蛋白表达上调并hMLH1蛋白表达下调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标志;H pylori感染导致的胃粘膜细胞hMSH2和hMLH1蛋白表达降低,可能是促进胃癌发生的一个因素.

  • hMLH1、hMSH2和hMSH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海滨;张国志;李曙光;陈俊卯;王长友;王晓涛;刘洋;徐宏

    目的:研究错配修复基因家族成员hMLH1、hMSH2、hMSH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hMLH1、hMSH2、hMSH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72例结直肠癌组织hMLH1、hMSH2、hMSH6表达缺失率分别为73.6%、65.3%和43.1%。hMLH1、hMSH2表达缺失率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 P<0.01),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hMSH6蛋白表达缺失率与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直肠癌hMLH1、hMSH2蛋白表达缺失率呈正相关(r=0.295, P<0.05);hMLH1、hMSH6与hMSH2、hMSH6蛋白表达缺失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hMLH1、hMSH2、hMSH6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有一定价值。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hMLH1启动子甲基化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者:甄艳凤;刘兴宇;周云涛;丛斌;付丽红;李淑瑾;马春玲;倪志宇;姚玉霞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启动子甲基化及基因失活在类风湿关节炎( R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6年4月—2007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第三医院新诊断的RA患者33例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河北省血液中心提供的健康人群38例为对照组。取受试者外周血,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以RT-PCR法、蛋白印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MLH1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经亚硫酸氢钠修饰后,分别设计hMLH1启动子甲基化和非甲基化的DNA引物,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hMLH1启动子甲基化结果。结果病例组hMLH1 mRNA相对表达量为0.56(0.24,0.69),低于对照组的0.80(0.68,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98, P<0.05)。病例组hMLH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70(0.62,0.76),低于对照组的0.80(0.68,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 P<0.05)。病例组hMLH1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90.9%(30/33),高于对照组的13.2%(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2, P<0.05)。 hMLH1启动子甲基化程度与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呈负相关(rs=-0.866、-0.541, P<0.01)。类风湿因子阳性患者hMLH1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hMLH1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LH1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hMLH1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 hMLH1异常高甲基化可能参与了RA的发生发展。

  • hMLH1、hMSH2、COX-2蛋白在散发性大肠癌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玉芳;周林艳;万美珍;曾靖瑶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 hMLHl、hMSH2及 COX-2蛋白在散发性大肠癌(sporadic colorectal carcinoma,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SP 法对60例 SCC 标本中的癌组织hMLH1、hMSH2和COX-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hMLHl、hMSH2在60例 SCC 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6.7%、51.7%,均较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hMLHl、hMSH2左半结肠癌阳性率为92.0%、68.0%,右半结肠癌阳性率为65.7%、40.0%,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hMLH1和hMSH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3.3%和26.7%,较无淋巴结转移组84.4%和60.0%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2)COX-2蛋白在60例 SCC 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3.3%,较正常组阳性率(25.0%)有显著性差异(P<0.05);COX-2蛋白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率(93.3%)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浸润黏膜层及肌层阳性率(55.0%)低于浆膜层表达率8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COX-2低表达的病例中 hMLH1和 hMSH2表达缺失。结论:hMLH1、hMSH2与COX-2蛋白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SCC的发生、发展。

  • 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与肺癌耐药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张翠英;王培培

    DNA碱基错配修复系统(mismatch repair system,MMR)是一种能识别并修复DNA碱基错配的安全保障系统.hMLH1是DNA错配修复基因中重要的一种,其甲基化可导致MMR缺陷,并引起肿瘤耐药.本文就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肺癌顺铂耐药关系进行阐述.

  • EB病毒感染与hMLH1蛋白表达在子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

    作者:郎爽;孔繁斗;吕申;王朝晖

    目的:了解宫颈癌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情况及错配修复基因hMLH1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临床资料较完整的72例子宫颈鳞癌和31例慢性宫颈炎组织EBV潜伏期膜蛋白(LMP1)与hMLH1蛋白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在宫颈炎及宫颈癌组EBV(LMP1)的表达率分别为90.3%(28/31)和69.4%(50/72),差异显著(P<0.05);hMLH1的表达率分别为61.3%(19/31)和58.3%(42/72),无显著差异(P>0.05); EBV感染组和非EBV感染组hMLH1的表达率分别为67.5%(54/80)和43.5%(10/23);差异显著(P<0.05); EBV(LMP1)和hMLH1的表达率与宫颈癌的分级、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与是否绝经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宫颈炎和宫颈癌EBV感染率均较高,宫颈炎患者宫颈上皮EBV感染可能为致宫颈癌的高危因素,有待于进一步证实.EBV感染时hMLH1表达率增高,提示EBV感染引起的宫颈细胞基因突变增多可能为EBV的致癌机制之一.

  • 抑癌基因PTEN与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赵岩;银铎;张淑兰;杨清;李晓含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及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子宫内膜癌(UEC)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于2002-2004年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散发性子宫内膜癌、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H)、23例正常子宫内膜(NE)组织中PTEN及hMLH1的表达.结果 (1)hMLH1基因在NE、AH和UEC中的表达分别为83%(19/23)、64%(14/22)和11%(4/36),AH及NE的表达与其在UEC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前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hMLH1基因表达UEC的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手术分期、病理类型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1).(3)PTEN基因在NE、AH和UEC中的表达分别为100%(23/23)、73%(16/22)和56%(20/36),在AH、UEC中的表达与其在NE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而前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PTEN基因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手术分期、病理类型、肌层是否浸润无统计学相关(P>0.05).(5)PTEN及hMLH1两种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28;P<0.05).结论 (1)hMLH1及PTEN均是子宫内膜的保护性基因,在子宫内膜的癌变过程中表达逐渐减少,可能与早期子宫内膜癌癌变的启动有关,且二者有显著的相关性.(2)免疫组化法测定PTEN的表达有可能成为筛选子宫内膜癌变的早期指标.(3)测定hMLH1的表达有可能成为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

  • 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董莉;王文革;王莉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p5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99例子宫内膜癌中hMLH1、hMSH2及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99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MLH1与hMSH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3%和60.6%,与内膜癌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及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99例内膜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为42.4%,组织分化程度高、临床分期早的内膜癌组织中的p53阳性率明显低于分化程度低及临床分期晚者(P<0.01);hMSH2蛋白阳性组中p53表达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 hMLH1及hMSH2基因的缺陷及p53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 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胃癌中表达特点的研究

    作者:刘志敏;刘丽娜;王朝晖;李梅;裴笑月;吕申

    [目的]了解胃癌组织错配修复基因hMLH1蛋白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79例胃癌组织、333例癌旁组织和341例非癌患者胃黏膜的hMLH1蛋白表达情况.组间率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法进行比较.[结果]胃癌组、癌旁组与非癌患者胃黏膜组的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8%(415/579)、84.38%(281/333)与85.92%(293/341),前者显著低于后两者(P<0.05),而后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hML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高中分化组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组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组(P<0.05),hML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我国部分胃癌发生可能与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下调有关.

    关键词: hMLH1 胃癌 蛋白表达
  • 高龄对散发性大肠癌错配修复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马坚妹;王岩;刘敏;范凯;吕申

    目的通过对散发性大肠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蛋白表达的检测,探讨错配修复基因与大肠癌发生和演进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蛋白提取技术提取肿瘤组织蛋白;利用免疫印迹技术对hMLH1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hMLH1蛋白表达水平≥70岁组显著低于<70岁两组;在不同分化各组间差异显著;在右半结肠癌表达显著低于除直肠以外其它部位的肿瘤;在无转移肿瘤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有转移肿瘤;其表达与性别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高龄所造成的hMLH1基因蛋白表达降低可能是导致散发性大肠癌的原因之一;hMLH1基因表达降低与右半结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并影响其分化;hMLH1基因表达较高的肿瘤可能易出现转移.

  • 散发性大肠癌hMLH1和APEX基因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李静;陈丽;肖琳;安鼎伟;李迎杰

    目的 探讨hMLH1 T1151A和APEX A1247G,APEX T2197G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大肠癌的关系.方法 选取散发性大肠癌患者100例,并以100例正常人为对照.基因组DNA分别由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及健康人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结合基因序列分析,检测hMLH1 T1151A和APEX A1247G、APEX T2197G的多态性.结果 hMLH1 T1151A的多态性在正常人中发生率1.0%,在散发性大肠癌组中发生率11.0%,差异有显著性(χ2=4.48,P<0.05);APEX A1247G的多态性在正常人中发生率1.0%,在散发性大肠癌组中发生率13.0%,差异有显著性(χ2=4.84,P<0.05);APEX T2197G的多态性在正常人中发生率3.0%,在散发性大肠癌组中发生率27.0%,差异有显著性(χ2=9.44,P<0.01).关联性分析显示hMLH1 T1151A和APEXA1247G无相关性,和APEXT2197G存在相关性;APEXA1247G和APEXT2197G存在相关性.结论 hMLH1 T1151A和APEX A1247G、APEX T2197G的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散发性大肠癌的发生有关,可作为散发性大肠癌的筛查和预后监测指标.

  • 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组织中hMLH1、hMSH2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唐郡;阎晓初;彭贵勇;程龙;孙永刚;史立群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44例食管鳞癌手术切除标本、30例正常粘膜组织中hMSH2、hMLH1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织hMSH2、hMLH1基因阳性表达明显下降,与正常食道粘膜相比相差显著(P<0.01),hMSH2、hMLH1表达缺失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无显著相关,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结论:提示hMLH1和hMSH2基因突变所致的蛋白表达异常缺失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有关,可能为一种早期事件.

  • 错配修复蛋白hMSH2、hMLH1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

    作者:宋颖韬;周晓燕;孙长生;孟琰;赵尔飏

    目的:探讨人类错配修复基因2 the human mutS homolog 2 (hMSH2)人类错配修复基因1human mutL homolog l (hMLH1)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salivary gland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SMEC)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意义.重点研究人类错配修复基因2和人类错配修复基因1与目标肿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E染色方法筛选共计47例典型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37例SMEC、10例正常组织涎腺中hMSH2、hMLH1的表达水平,结合计算机辅助高清晰图像分析处理技术做出综合评价.结果:hMLH1的表达与SMEC分化呈负相关(P<0.05);hMLH1的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在低分化的SMEC中较普遍,在中分化和高分化中表达逐步增强;hMSH2的表达与SMEC分化不相关(P>0.05).结论:hMSH2、hMLH1异常表达与涎腺黏液表皮样的发生、演进存在相关性,以hMLH1、hMSH2为切入点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治疗与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110 条记录 2/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