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膈下动脉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印利民;吴健;周明岳

    目的:分析膈下动脉参与肝癌供血的成因,探讨其在肝癌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性栓塞(TACE)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膈下动脉参与供血肝癌患者行TACE术治疗的病例资料,重点分析其血管造影表现.结果:31例中,首次接受TACE术2例,既往接受过TACE者29例,31例中,有16例为手术切除后复发病例.膈下动脉直接发出分支供应肝癌27例,与肝固有动脉分支间形成吻合支供应肝癌4例.膈下动脉与肺动脉交通7例,与胸廓内动脉、支气管动脉、心包动脉交通各1例.栓塞膈下动脉成功率100%.术后有9例出现肩背部疼痛不适,无其它特殊并发症.31例中有13例出现肺转移,其中与胸廓内动脉支气管动脉交通者肝内病灶进展较快,并较早出现肺、肩胛骨等转移.结论:外科手术、多次TACE术等是膈下动脉参与肝癌供血的重要成因,及时发现膈下动脉供血是提高TACE疗效的关键,膈下动脉栓塞是安全的.

  • 左侧膈下动脉参与肝癌供血的介入治疗研究

    作者:李强;王茂强;刘凤永;段峰;宋鹏;王志军

    目的 探讨左膈下动脉(LIPA)对肝癌的供血及其介入性栓塞在肝癌治疗中的价值.评价经导管行LIPA栓塞化疗的安全性和效果.资料与方法 对16例经DSA确认有LIPA 参与肝癌供血者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其中,结节型15例,巨块型1例.术前行CT或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术中常规行腹腔动脉、肝动脉及膈下动脉造影,在确认供血范围后将导管超选择至供血支,先用碘油-抗癌乳剂栓塞肿瘤末梢血管,然后注入明胶海绵颗粒或聚乙烯醇(PVA)颗粒.观察术后临床经过、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并与DSA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病灶位于肝左叶13例(81.2%):5例位于S3, 5例位于S2,3例位于S4.病灶位于肝右叶(S5)3例 (18.8%).16例患者LIPA TACE全部成功.8例进行LIPA化疗栓塞时发现肝动脉完全阻塞.2例术后发生左下肺叶盘状肺不张和少量胸腔积液.结论 LIPA参与肝癌供血多见于多次行TACE的患者并且肿块位于肝左叶.栓塞LIPA的安全性很高,并发症少且多为自限性.

  • 膈下动脉供血在肝肿瘤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瞿旭东;王建华;刘嵘;刘清欣;颜志平;程洁敏;李文涛

    目的分析膈下动脉侧支形成原因和膈下动脉供血病灶的分布范围,探讨膈下动脉供血在肝癌介入化疗加碘油栓塞(TACE)术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膈下动脉供血的肝癌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41~67岁,平均58岁.其中原发性肝癌17例,结肠癌肝转移3例,乳腺癌肝转移1例.术前行CT或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术中发现膈下动脉供血后,行膈下动脉造影,在确认供血范围后将导管超选择至供血支,灌注化疗药,注入碘油,明胶海绵栓塞血管,并摄肝区碘油平片. 结果膈下动脉造影显示接受膈下动脉供血的肝内病灶沿膈下动脉走行分布,供血以右膈下动脉为主,病灶多发,多数与其他动脉支同时供养肿瘤组织.注入碘油后,病灶内碘油沉积良好. 结论膈下动脉是供养肝肿瘤的重要侧支血管,原发于肝动脉的供血支闭塞是促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左膈下动脉发出胰背动脉1例

    作者:胡圣望

    在1例男性成体尸解中,发现左膈下动脉发出胰背动脉的变异,未见有类似报道,现报告如下.

  • 肠系膜上动脉与肝总动脉共干伴左右膈下动脉发自腹腔干1例

    作者:赵云飞;段俊伟;汤志杰;刘国澜;胡圣望

    2007年8月我们在尸解时见肠系膜上动脉与肝总动脉共干发自腹主动脉,腹腔干分出脾动脉和胃左动脉外,还分出左右膈下动脉,这种变异并不多见,对临床动脉造影、外科手术有参考价值,报道如下.

  • 右膈下动脉在肝癌介入手术中的价值

    作者:封华

    目的:研究右膈下动脉在中晚期原发性大肝癌(PLC)介入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在常规行动脉照影发现右隔下动脉(RIPA)参与供血的39例PLC患者的介入治疗资料.通过对参与供血的RIPA行超选择性TACE治疗.结果:经高度选择性栓塞治疗后,所有病例肿瘤均明显缩小;6个月生存率39例(100%),1年生存率30例(76.9%),2年生存率17例(43.6%).结论:在PLC治疗过程,重视寻找和栓塞参与PLC供血的RIPA,对提右隔下动脉供血介入治疗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膈中心腱前叶的应用解剖

    作者:谭建国;杨芳;陈胜华;唐茂林;彭珍山;欧阳四新;肖建中;王泽军

    目的探讨经腹切开膈中心腱阻断下腔静脉的心包内段行全肝血流阻断术的可行性.方法在25件成人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局部膈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膈中心腱前叶的形态和腱纤维的排列分层及血管分布情况.并在1具童尸上进行模拟手术.全身动脉造影标本1具,并拍片.结果左膈下动脉前支的右支起始处的外径为(0.92±0.38)mm,伴行静脉汇入左膈下静脉;右膈下动脉的前支的下腔静脉后支外径为(0.84±0.35)mm,其伴行静脉汇入右膈下静脉的后属支;右膈下动脉的前支的左支外径为(0.98±0.41)mm,伴行静脉汇入右膈下静脉的前属支.结论经腹切开膈中心腱阻断下腔静脉的心包内段行全肝血流阻断术是可行的.

  • 带蒂膈肌瓣重建食管的临床解剖学可行性研究

    作者:郭少鸣;王武军;李鉴轶;邓荟;王昊飞

    目的 为带血管蒂膈肌瓣重建食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12具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标本上,解剖观测膈肌神经血管的起源、走行、外径、分布、长度及其交通情况.结果 膈肌的营养血管主要有膈下动脉,肌膈动脉、心包膈动脉膈肌支、膈上动脉和下位肋间后动脉的部分分支.膈下动脉是膈肌的主要供血血管,主要起始于腹腔动脉干或腹主动脉,起始点外径分别为:(1.52±0.06)mm,(1.61±0.04)mm.经左右膈脚的两侧上行进入膈肌,分别分成前、后两支.前支行向前外,支配中心腱中间部、中心腱两侧叶前部、部分膈肌前肋部,后支行向后外,分布中心腱两侧叶后部、部分膈肌后肋部、部分膈肌腰部.结论 以膈下动脉为血管蒂的膈肌瓣完全具有重建食管的解剖学可行性.

  • 带血管蒂膈肌瓣重建食管动物模型的制作

    作者:范义婷;王武军;王雪莲;刘太省;王昊飞

    目的 探索猪带蒂膈肌瓣重建食管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对比以不同血管蒂的膈肌瓣重建食管的可行性及优劣,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实验基础.方法 健康长白猪10头,体质量24~25 kg;根据血管蒂的不同随机分2组,每组5例.A组,以左膈下动脉为蒂;B组,以左心包膈动脉为蒂,左侧膈神经同蒂血管一同游离.全麻下切除部分下段食管(3~5 cm),取带血管蒂膈肌瓣管状成形并重建缺损食管,缺损膈肌涤纶补片修补.结果 B组的生存时间及长期存活动物例数均大于A组(P<0.05);B组蒂血管心包膈动脉的游离长度显著大于A组膈下动脉的游离长度(P=0.004);B组膈肌瓣长度及宽度均大于A组可切取的长度(P=0.001)及宽度(P<0.001).结论 成功建立猪膈肌重建食管的动物模型,以心包膈动脉和以膈下动脉为蒂的膈肌瓣重建食管下段均是可行的;B组模型较A组模型更具优势.

  • 右肾血管变异及右膈下动脉发自右上肾动脉1例

    作者:李建昌;廖进民;黄炎松;田鲜艳;赖炳旺;吴振权;申升;何国栋

    解剖一具老年男尸,身高170 cm,中等体形,存在右侧双肾动静脉、右副肾动脉及右膈下动脉发自右上肾动脉变异(图1),报道如下:

  • 两侧双睾丸动脉及肾上腺动脉起点异常1例

    作者:陈海芳;廖进民;张剑凯;李雪鹏;李少华;唐道鹤

    在解剖一具成年男尸时发现其两侧均有双睾丸动脉、肾上腺中、下动脉和膈下动脉等起点异常(图1).此种多变异共存现象罕见文献报道,现报道如下:

  •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评价膈下动脉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亮;梁锦发;梁荣真;曾炳恬

    目的 探讨利用 16 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膈下动脉的显示,评价其在显示膈下动脉特别是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肝外营养血管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47 例未经治疗的原发性巨块型肝细胞癌(肝细胞癌组)和 78 例腹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对照组)患者的腹部 CTA 资料,对所有图像分别采用MIP、CPR和VR三种重建技术观察其显示双侧膈下动脉的能力,并测量其右侧膈下动脉的直径.结果 三种重建方法显示膈下动脉的能力有显著性差异,MIP明显优于CPR及VR,CPR又优于VR.肝细胞癌组右侧膈下动脉的平均直径为2.3±0.3 mm(1.6~2.8 mm),对照组右膈下动脉的平均直径为2.1±0.3 mm(1.2~2.8 mm).肝细胞癌组有膈下动脉的直径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6 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快速、精确、非损伤性的显示双侧膈下动脉,能显示膈下动脉参与供血的直接征象(有分支进入瘤内)和间接征象(膈下动脉增粗),在肝细胞癌病人TACE术前方案的制订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经膈下动脉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

    作者:仇德升;周秀梅;卢兴武;王建芳;孟庆玉

    目的 探讨经膈下动脉灌注化学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怀疑有膈下动脉参与肝癌供血的病例进行膈下动脉造影,确诊者给与超选择性化学栓塞治疗.结果 29例32例次证实膈下动脉参与肿瘤供血,这些病灶都位于肝脏上部或靠近肝脏边缘.造影表现为膈下动脉及分支增粗、肿瘤染色、与其他动脉形成交通支等.化学栓塞成功率100%,肝肿瘤被碘油完全充填占93.7%,其余则大部分充填.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尽早发现膈下动脉参与供血是提高肝癌介入疗效的关键,超选择性膈下动脉化学栓塞是安全、有效的.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评价膈下动脉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作者:林楚岚;全显跃;江桂华;苏欢欢;邱迎伟

    目的:探讨利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多种后处理重建方法对膈下动脉的显示情况,并了解膈下动脉解剖变异情况及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50例行上腹部CT血管成像患者的资料.对所有病例的图像分别采用MIP、MPR和VR 3种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后处理,对所有病例双侧膈下动脉的起源进行分析.结果:3种重建方法显示膈下动脉的能力差异有显著性,MIP明显优于MPR及VR,MPR又优于VR.右侧膈下动脉起源于主动脉、腹腔干、右肾动脉、胃左动脉的发生率分别为39.8%、36.1%、17.7%及4%,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副右肾动脉及左侧膈下动脉者均为0.8%.左侧膈下动脉起源于腹腔干、主动脉、左肾动脉、肝左动脉及胃左动脉的发生率分别为70.4%、24.8%、1.6%、1.6%及0.8%;起源于右侧膈下动脉者为0.8%.双侧膈下动脉共干发出者发生率为23.2%,其中16%起源于腹腔干,7.2%起源于腹主动脉.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快速、精确、非损伤性地显示双侧膈下动脉的起源、走行及分支.膈下动脉的起源部位经常存在变异,值得临床重视.

  • 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呃逆33例

    作者:韩照予;马显振;张耀勇

    呃逆是肝癌介入治疗后临床上常见症状,尤其是生长位置接近于膈肌的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后,常出现呃逆现象,影响休息、饮食、睡眠,甚至导致患者烦躁不安,病情加重.近年来,笔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呃逆3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33例肝癌患者中,男27例,女6例,年龄38岁至78岁.均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24小时内出现呃逆者30例,24小时至48小时出现者2例,48小时以上出现者1例.治疗方法:取穴:双侧内关穴.用药:氯丙嗪注射液;规格:25mg/mL.操作:取1 mL注射器抽取氯丙嗪1 mL,常规消毒双侧内关穴,针刺得气后,每穴注入药液0.3 mL至0.5 mL.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痊愈31例(治疗1个疗程,症状消失),有效1例(呃逆次数减少,但未完全停止),无效1例(治疗1个疗程仍呃逆不止).总有效率为97%.肝癌介入治疗后引起膈肌痉挛,考虑可能为进行肝癌栓塞化疗过程中,碘油化疗药混合物经吻合支血管逆流入膈下动脉,形成一种刺激,引起膈神经兴奋导致膈肌痉挛.内关穴通于阴维,能宽胸利膈,氯丙嗪抑制延脑呕吐中枢.因此,内关穴注射氯丙嗪能有效解除膈肌痉挛.本法疗效肯定,费用低廉,值得推广.(李誉摘)

  • 膈下动脉供血在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许卫国;彭秀斌;陈加源;程光森

    目的 研究中晚期肝癌膈下动脉开放的DSA表现及高度选择性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以提高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膈下动脉参与肝脏肿瘤供血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34~67岁,全部为原发性肝癌.行膈下动脉造影确认供血范围后将导管超选择至供血支,对向肿瘤供血的膈下动脉分支行栓塞化疗.结果 肝脏肿瘤均位于肝脏上部,接近膈肌或/和肝包膜.膈下动脉造影均为膈下动脉以终末支方式参与肿瘤供血,栓塞治疗成功.结论 膈下动脉是中晚期肝癌的重要供血侧支动脉.认识其供血特点并正确处理在中晚期肝癌介人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显示膈下动脉的应用价值

    作者:倪卫国

    目的 利用16层螺旋CT造影剂动态智能跟踪技术(smartprep)显示膈下动脉(IPA),评价其结合多种重建方式在膈下动脉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60例因双肾积水、肾小球肾炎、肝硬化或大量腹水行腹部螺旋CT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运用smartprep进行检查,为病例组;另一组运用动脉期延迟25s进行扫描,为对照组.两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另将30例因腹痛、胆囊炎、肝肾囊肿及肝血管瘤等除外心、肾循环障碍的患者,为正常组,亦采用smartprep进行扫描.记录所有病例终CT峰值,主动脉峰值时间根据Elapsed time显示予以记录.薄层横断面图像传入ADW4.3工作站,分别采用容积重建(VR)、大强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3种方式进行血管重建.对比3种后处理方式显示膈下动脉的级别,并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病例组主动脉的平均强化峰值为(132±20.29)Hu,主动脉峰值平均延迟时间为(28.63±8.97)s.对照组主动脉平均强化峰值为(122±24.97)Hu,与病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2,0.002<P<0.005).正常组主动脉平均强化峰值为(148±22.03)Hu,主动脉峰值平均延迟时间为(25.97±7.63)s.重建方式双侧IPA均无差别.结论 16层螺旋CT造影剂动态跟踪技术可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成像参数,消除个体差异的影响,配合多种重建方式可良好的显示膈下动脉.

  • 左膈下动脉异位起源1例

    作者:崔凯;李云云;罗超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血管变异被人们认识,现将我院发现的左膈下动脉异位起源作一报告.

  • 罕见跌落伤致单纯性血胸1例

    作者:余小平;易云峰;陈检明;焦昌杰;钟京

    病例男,61岁,不慎从1.5 m高的梯子跌落致左侧胸部疼痛,无胸闷、气喘,未行特殊诊疗。第2d感疼痛加剧,遂就诊当地医院,行X线检查提示左侧胸腔积液,无积气,转诊我院。复查X线检查,左侧胸腔积液较前进展。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出血性液体约1500 ml。患者胸闷、气喘明显缓解。进一步行胸部增强CT示,左膈下动脉破裂出血,延迟性造影剂无明显的腹部出血灶;CT也未提示明显的肺挫伤、肋骨骨折与膈肌破裂。由于持续的胸腔内出血,拟行开胸止血术前,行选择介入放射造影、栓塞。血管造影显示左膈下动脉破裂出血,线圈栓塞后,出血明显减少。然而,由于胸腔闭式引流管仍引出血性液体800 ml,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呼吸衰竭,血红蛋白从113 g/L下降至71 g/L,遂给予紧急开胸止血术。术中见膈下动脉破裂出血,与术前检查一致,无合并明显肺挫伤、肋骨骨折及膈肌破裂。采用1-0缝线缝合血管3针,确认未再出血后,逐层关闭胸腔,术后给予输血、补液等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第6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 256层螺旋 CT 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在膈下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宫凤玲;于鹏;陈伟彬;张惠英;马春梅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 CT 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在膈下动脉(IPA)成像中的价值。方法将本院80例行腹部 CT血管成像(CT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腹部 CTA 扫描组(常规组)和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组(门控组),统计分析2组显示IPA 各级血管的能力及 IPA 各级血管的图像质量。结果80例均扫描成功。常规组40例共显示右 IPA 和左 IPA 各40例,IPA一级、二级、三级及四级血管分别为80、73、59例及43例;门控组40例共显示右 IPA 和左 IPA 各40例,IPA 一级、二级、三级及四级血管分别为80、79、71例及65例。常规组和门控组 IPA 一级血管的显示及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组和门控组 IPA 二级、三级、四级血管的显示及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56层螺旋 CT 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行 IPA 成像是可行的,明显提高 IPA 分支的显示和图像质量。

68 条记录 3/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