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和预后的影响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0%~20%[1]。出血量的大小和部位常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血肿扩大在脑出血后非常多见,常导致患者临床症状的恶化甚至死亡。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是脑出血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血压在早期血肿扩大中的作用尚存在争论。笔者于2010-2012年对我科收治的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以期了解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
超早期经侧裂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病死率高, 基底核区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部位,约占所有脑出血的半数以上,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常规经皮层入路清除血肿需切开大脑皮层,损伤较大,随着微创理念的逐渐深入,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采用经侧裂入路清除血肿.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对35例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采取超早期经侧裂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手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非基底核区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治
外伤性脑梗死作为颅脑外伤的并发症已被人们所熟悉,其中对基底核区的脑梗死的研究已较为透彻,而对非基底核区的外伤性脑梗死(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 of non-basal ganglion,TINBG)的报道较少见.我们总结了1995年5月至1998年4月收治的13例TINBG的诊治经验,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3例;年龄8~61岁,平均46岁.车祸伤6例,坠落伤5例,刀砍伤2例.伤后昏迷10例;有脑疝形成行急症手术3例.伴颈肩压痛4例,颈椎MRI检查提示C4~7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膨隆或脱出;本组病例均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其他部位脑挫伤11例;伴股骨骨折1例,尿检有脂肪颗粒.所有病人在伤后1~6h或术后24h内行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有脑梗死存在,其中枕叶5例,额颞部5例,顶叶2例,桥脑1例.
-
神经内镜的临床初步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象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立体定向术和显微外科设备的不断发展,神经内镜手术日益增多.1999年7月至2000年6月我院在急诊科施行神经内镜手术35例37次,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5例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23~84岁,平均58.4岁.脑出血2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或积液5例,蛛网膜囊肿3例,第三脑室颅咽管囊肿、透明隔囊肿各1例.脑出血患者中自发性24例、外伤性1例,出血部位在内囊-基底核区16例、丘脑4例、脑叶3例、单纯脑室出血2例.血肿量按多田公式计算为20~80ml,平均45ml.术前GCS评分3~5分11例,6~8分8例,>8分6例.脑出血者手术时间:7h以内6例,72h以内17例,72h以上2例,其中1例为17d.
-
外伤性脑梗死的治疗
我院1988年6月至1999年6月,共治疗26例外伤后脑梗死患者,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6~75岁,其中15岁以下6例(23%),16~60岁14例(53.8%),61岁以上6例(23%);车祸伤16例,坠跌伤9例,打击伤1例.2.临床表现入院时GCS评分5分以下1例,6~7分9例,8~10分10例,11~13分6例.一侧瞳孔或两侧瞳孔散大8例,中枢性面瘫4例,肢体单瘫5例,偏瘫17例,失语2例.CT或MRI检查提示伴脑挫伤15例,颅内血肿18例;梗死部位位于基底核区14例(53.8%),桥脑4例(15.4%),额部3例(11.5%),颞部1例(3.8%),枕部1例(3.8%),多发梗死3例(11.5%),其中2例位于双侧额部,1例位于同侧颞部和枕部;病灶大小5mm~5cm.
-
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
我院自1995年6月~2000年2月采用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病人59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颅内生殖细胞瘤23例MRI分析
颅内生殖细胞瘤为高度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0.1%~3.4%.颅内生殖细胞瘤常见于松果体区和鞍区,发生于丘脑基底核区较少,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可随脑脊液沿室管膜及脑膜种植转移[1].生殖细胞瘤对放射治疗十分敏感,早期治疗效果较好,甚至可以治愈.因此,正确诊断对确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收集我院近10年收治的23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MRI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MRI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
显微镜下小骨窗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小骨窗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策略和疗效.方法:15例患者分别采用经侧裂岛叶(8例)和经颞上回皮层小骨窗(7例)显微手术,术后常规应用脱水药物.结果:15例均无死亡.术后日常生活能力Ⅰ级3例,Ⅱ级7例,Ⅲ级3例,Ⅳ 级1例,Ⅴ级1例.结论:根据血肿的量和血肿的部位,分别采用经侧裂岛叶和经颞上回皮层小骨窗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符合微创理念.
-
读片窗
1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5岁,发作性头痛伴恶心、呕吐2个月余.2 CT检查所见右侧颞叶见大小约46mm×53mm×52 mm的异常密度区,密度不均匀,中央见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病变内见多发扭曲、杂乱血管影,边界清晰,周围见大片水肿区,以窄基底与蝶骨翼相贴,病变主体以锐角与蝶骨翼相交,右侧基底核区及侧脑室受压,邻近颅骨骨质密度未见明显异常改变.CTA:病变区见多发扭曲、杂乱的血管影,部分杂乱的血管起始于右侧大脑中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明显受压扭曲、向前向外移位.右侧大脑后动脉局部走行于病变边缘.
-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帕金森病患者50例,入院前均行磁共振波谱分析,诊断为早期帕金森病26例(早期组),中晚期帕金森病24例(中晚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行磁共振波谱分析的非帕金森病健康自愿者25例为对照组.记录并比较三组受试者双侧基底核区、双侧丘脑区、双侧额叶区各向异性分数(FA)值与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胆碱/肌酸(Cho/Cr)值的水平.结果 三组受试者双侧基底核区的FA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对照组、早期组与中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受试者双侧丘脑区、双侧额叶区的FA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对照组、中晚期组、早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受试者的NAA/Cr、Cho/Cr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对照组、早期组、中晚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帕金森病情的进展,患者磁共振波谱分析中的NAA/Cr值与Cho/Cr值逐渐下降,依据这一变化,可早期诊断帕金森病.
-
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5例为显微组,另选取同期采用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意识恢复时间和术后生存状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显微组在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平均血肿清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显微组患者生活状态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安全可行,术后患者恢复理想.
-
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合并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合并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基底核区合并脑室出血患者85例,分为显微组50例和常规组35例,显微组行小骨窗显微镜血肿清除术,常规组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均置管脑室外引流。记录2组术后血肿消除情况及并发症,随访观察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显微组的血肿清除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血肿复发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显微组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小骨窗显微镜血肿清除术加脑室外引流术,能有效清除基底核区合并脑室血肿,减轻血肿复发,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
-
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治疗方式预后的比较
目的:比较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13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94例(外侧裂-岛叶入路亚组42例和颞中回入路亚组52例)和保守组38例,随访6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疗效。结果:保守组死亡率55.26%,手术组死亡率26.60%(外侧裂-岛叶入路亚组为23.81%,颞中回入路亚组为28.85%),与保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30)。手术组中 GOS 5分0例,4分33例(35.11%),3分22例(23.40%),2分14例(14.89%),1分25例(26.60%);保守组中 GOS 5分0例,4分5例(13.16%),3分5例(13.16%),2分7例(18.42%),1分21例(55.26%);2组4分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死亡率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
-
侧裂刀辅助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
目的 探讨侧裂刀辅助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实施侧裂刀辅助经外侧裂入路清除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后3~6个月行Barthel指数评价预后.结果 术后24~48 h复查CT显示,血肿清除率均大于95%.21例病人随访3~6个月,Barthel Ⅰ级7例,Ⅱ级9例,Ⅲ级4例,Ⅳ级1例.结论 侧裂刀辅助经外侧裂入路清除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减压充分、适应证广泛等优点,改善病人预后,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
翼点锁孔经外侧裂入路清除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血肿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翼点锁孔经外侧裂入路清除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血肿的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实施翼点锁孔经外侧裂入路清除基底核区血肿,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6个月ADL分级.结果 所有病人取得手术成功,病人术后均神志转清,无再发出血、肺部感染、气管切开及死亡病例.手术时间(2.29±0.15)h,术中出血量(103.46±22.67)ml,血肿清除率(84.23±3.90)%;Barthel指数Ⅰ级9例,Ⅱ级3例,Ⅲ级1例.结论 翼点锁孔经外侧裂入路清除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血肿具有简捷、快速、微创的优点,能够有效清除血肿,改善病人预后.
-
翼点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
目的 探讨翼点锁孔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病例资料,均在早期内(≤12h)采用翼点经侧裂-岛叶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血肿清除90%以上35例,80%~90%4例,术后因二次出血再手术1例,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生活质量按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价:Ⅰ级5例(12.5%),Ⅱ级29例(72.5%),Ⅲ级5例(12.5%),Ⅳ级l例(2.5%).结论 翼点经侧裂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创伤小,疗效好,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临床推广.
-
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中等量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显微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核区中等量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以76例基底核区中等量脑出血病人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开颅组(n=37)及引流组(n=39),开颅组采用小骨窗开颅经外侧裂显微血肿清除术,引流组治疗采用钻孔经颞叶微创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开颅组病人的疾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引流组(P<0.05).开颅组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改良Rankin量表(mRS)和Barthel生活指数明显优于引流组(P<0.05).开颅组术后30 d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术后1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显著高于引流组(P<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可以有效治疗基底核区中等量的脑出血,可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远近期临床效果.
-
高龄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高龄基底核区脑出血病人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70岁以上高龄基底核区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接受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手术.对术中、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0例血肿清除95%以上,9例血肿清除90%以上,4例血肿清除80%以上,再出血2例.本组死亡3例,存活22例.病人随访3~15个月,按GOS评分:1分3例,2分1例,3分13例,4分5例,5分3例.结论 在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积极采取显微手术如小骨窗外侧裂岛叶入路治疗70岁以上高龄基底核区脑出血病人,可取得较好效果.
-
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 探讨经侧裂入路镜下手术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核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 术后复查CT,血肿清除>90% 23例,清除70%~89%2例.本组无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GOS 5分4例,4分9例,3分11例,2分l例.结论 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具有微侵袭优点,是基底核区脑出血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影像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内镜基底核区血肿清除术:10例技术报告
目的 探讨微创内镜技术清除基底核区血肿的方法.方法 分析连续10例自发性基底核区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血肿量18~70 ml,平均38.7 ml;病人GCS评分5~14分,平均9.7分;病人均存在明确神经功能缺损但未发生脑疝.均行影像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内镜基底核区血肿清除术.结果 手术耗时45~105min,平均67 min.残余血肿体积0~6 ml,平均0.8 ml;血肿清除率76.9%~ 100%,平均96.8%.住院时间5~50 d,中位时间13d.术后GCS评分7~15分,平均14.1分.术后并发肺部感染4例,其中合并消化道出血和深静脉血栓1例;无切口感染和颅内感染,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1个月、3个月、1年平均GOS评分分别是2.9、3.2、3.0分,有2例左侧出血者术后完全恢复运动和语言功能,随访期间死亡3例.结论 内镜技术前额锁孔入路处理基底核区血肿,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对脑功能区域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较经侧方入路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手术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