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前磨牙牙髓牙本质复合体Ⅰ型和Ⅲ型胶原的来源及分布
目的探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Ⅰ型和Ⅲ型胶原的来源与分布. 方法收集人前磨牙,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切片、用S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 结果Ⅰ型胶原在牙髓内十分丰富,聚集成束,根髓中致密,以粗纤维束沿神经血管纵行分布;冠髓中纤维束较细、大量分支、变细,随意分布,交织成疏松的纤维网.从根尖至牙冠,从牙髓中央至周边,纤维束由粗变细,沿途分支,大部分终止于牙髓基质,少部分经成牙本质细胞间进入前期牙本质.此外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亦见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前期牙本质Ⅰ型胶原染色深,与牙髓基质和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内者相延续,成熟牙本质近髓1/3可见Ⅰ型胶原阳性免疫反应物.Ⅲ型胶原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表达基本与Ⅰ型胶原类似,仅数量和密度略少. 结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内的Ⅰ型和Ⅲ型胶原可能由成牙本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不仅牙髓内存在Ⅰ型和Ⅲ型胶原,而且前期牙本质也有Ⅰ型和Ⅲ型胶原.
-
人前磨牙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层粘连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研究层粘连蛋白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内的表达,探讨其分布与功能的关系. 方法收集不同年龄新鲜健康人前磨牙60颗,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层粘连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层粘连蛋白免疫反应性(-IR)普遍存在于牙髓、前期牙本质和成熟牙本质小管与成牙本质细胞突起之间,以牙髓的神经与血管周围为丰富,冠髓较根髓密集. 结论层粘连蛋白-IR不仅见于牙髓与前期牙本质,而且也见于成熟牙本质,它对支持、固定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各结构的正常位置、形态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纤维粘连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与定量分析
目的研究纤维粘连蛋白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内的表达,探讨其分布与功能间的关系. 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图像定量分析.结果纤维粘连蛋白免疫反应(-IR)普遍存在于牙髓、前期牙本质和成熟牙本质的牙本质小管与成牙本质细胞突起,以成牙本质细胞层,牙髓血管与神经周围为丰富.冠髓和冠部牙本质纤维粘连蛋白的积分光密度分别为:0.49±0.33,0.50±0.29;线密度分别为:38.44±20.7,19.34±18.72;体密度分别为:24.56±10.8,44.52±28.5. 结论纤维粘连蛋白-IR不仅见于牙髓与前期牙本质,而且也见于成熟牙本质的牙本质小管与成牙质细胞突起,它对维持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各结构的正常位置,形态和防止炎症扩散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人前磨牙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VIP阳性神经纤维
目的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中的表达,探讨其分布与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新鲜健康的人前磨牙40颗,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切片,然后进行VIP免疫组化与图象定量分析。结果 VIP阳性神经纤维在根部呈束状,很少分支,从颈部至冠髓扇形分开,大量分支,部分围绕于血管,部分止于牙髓基质,部分经成牙本质细胞层进入前期牙本质。在冠髓的积分光密度为12.740 0±1.807 0,体密度为0.019 2±0.012 7,线密度为0.004 6±0.002 8;在前期牙本质的积分光密度为13.070 0±1.927 0,线段长度为(19.600 0±8.597 0)μm。结论VIP阳性神经纤维存在于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中,部分围绕血管,部分止于牙髓基质和前期牙本质,这种分布提示该神经纤维除与血管运动有关外,可能还与感觉有关。
-
根尖部感染的清除与组织再生
根尖部的解剖特点使得根管治疗难上加难,该部位的细菌生物膜往往不能有效清除,从而可能导致根管治疗的失败。根尖外科手术虽然能较彻底地清除感染和封闭根尖部的微渗漏,但切除的3 mm根尖组织目前无法再生,对后期的冠方修复会造成影响。因此,寻求能够更有效清除根尖部内外的细菌生物膜,或者让切除部位的根尖组织再生,是课题组长期研究的方向。近几年的工作中,我们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相结合的方法尝试清除根尖部深部牙本质小管内的细菌及其生物膜,同时对根尖外部牙骨质上的细菌生物膜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另一方面,我们不断探索不同种子细胞和生物材料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中的作用,并探讨模拟根尖部的炎症微环境和力学微环境下组织再生的分子机制。初步的研究结果令人鼓舞。
-
基因强化组织工程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和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基因强化组织工程(gene-enhanced tissue engineering)是利用基因转染技术将编码蛋白因子的目的基因转染种子细胞或生物活性基质材料,使转染的细胞或基质表达目的基因,终在体内促进靶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促进组织的修复和重建的一种方法.
-
固定修复后长期敏感保存活髓再修复13例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活髓牙固定修复术后敏感发生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13例固定修复后3个月以上患者,术后冷水敏感不缓解,或牙龈炎伴敏感就诊,包括43颗活髓牙,经旧修复体拆除,牙周治疗,局麻下重新规范牙体预备,除两颗前牙基牙因经冠延长术后重新调整冠根比需要,进行了根管治疗外,其余41颗均保存活髓,临时冠丁香油氧化锌粘固粉暂粘,两周复诊过敏症状消失,牙龈健康,聚醚橡胶取模完成修复体制作,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记录再修复术后即刻,3个月,半年牙髓冷水敏感状况,复查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 SBI)。结果13例41颗活髓基牙再修复均无粘接后即刻敏感。3个月,半年复诊牙龈健康,GI:0~1分,SBI:1分,无冷水敏感发生。结论活髓基牙固定修复经规范正确的牙体预备,临时修复体选择合适的暂时粘接材料促进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创伤愈合,修复体精密的制作,及严格的边缘封闭对消除术后敏感都是不可或缺的方面。一味追求少磨切牙体组织而产生有倒凹的牙体预备并不能减少术后敏感的发生。
-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体外培养模型.方法 取20~30岁成人新鲜、健康、完整的第三磨牙,纵向将牙齿切成厚约2 mm的片状结构,每片牙片均包含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运用DMEM培养液进行体外培养,隔天换液,连续培养21 d.分别在培养的第7、14、21天,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检测,对模型进行鉴定.结果 光镜和电镜观察显示,成牙本质细胞和牙髓细胞在培养的第7天和第14天时,均保持良好的细胞形态;培养第21天时,部分细胞开始发生变性.免疫组化检测表明,成牙本质细胞牙本质涎磷蛋白表达阳性.结论 该模型能够在体外进行较长时间的培养,为人类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体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牙髓干细胞修复再生同质异体大鼠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研究
目的:观察第3代同质异体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s)定植于冠髓被摘除的大鼠髓腔后,再生修复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能力.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全麻下摘除大鼠上颌双侧第一磨牙冠髓,实验组同期髓腔定植体外培养的同质异体大鼠牙髓干细胞,对照组冠髓摘除后不进行任何处理,术后均使用光固化树脂充填封闭髓腔.两组动物均于术后2、4、6周处死,取其上颌骨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牙本质的厚度测量.结果:实验组4周时,肉眼可见牙髓充血减少;6周时,X线显示牙本质厚度增加,根尖孔闭合;6周时,光镜下显示明显新生牙本质形成,成牙本质细胞栅栏状排列;牙本质厚度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牙本质厚度2周时增厚,4周增厚更明显,持续至6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髓干细胞髓腔内定植,可以促进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修复再生,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胞内信号分子LIM矿化蛋白1的研究进展
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是LIM结构域蛋白家族成员, 由Boden首先发现[1].相关体内外研究表明, LMP-1是一种胞内非分泌蛋白, 不仅影响骨基质的矿化,而且还是胚胎骨的发育和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重要的正调节因子[1~4].近期研究表明[5~7],LMP-1在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及牙周膜细胞也有表达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LMP-1的结构特点、分布、作用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根尖乳头干细胞向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分化能力的实验研究
目的: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探讨根尖乳头干细胞(SCAP)分别在炎性环境(肿瘤坏死因子-α)及正常环境下向牙髓牙本质复合分化的可能性.方法:分离大鼠根尖乳头组织,采用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法获得SCAP,鉴定细胞来源,进行MTT生长曲线的测定,分正常组、炎症组(10 ng/mL TNF-α)及空白对照组行体外成骨能力茜素红及免疫组化实验,并将3个组分别移植到大鼠背部皮下观察8/12周后新生组织的形成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10 ng/mLTNF-α组显著高于正常SC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茜素红染色显示均有矿化结节生成,与炎性组(10 ng/mL TNF-α)相比,正常组SCAP染色显著,矿化结节形成的范围大且呈深橘色;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CAP胞浆中DSP/BSP均有表达;正常、炎症组移植物可见牙髓牙本质样结构形成,且DSP/BSP均阳性表达,空白对照组未见矿化组织形成.结论:SCAP具有高增殖及成骨向分化能力,可进行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再生,炎性因子TNF-α对SCAP的生长增殖有促进作用同时不同程度上对SCAP矿化及成牙成骨向分化有抑制作用.
-
DCN与BGN在发育期小鼠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富含亮氨酸的蛋白多糖类物质:核心蛋白聚糖(DCN)及双糖蛋白聚糖(BGN)在小鼠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不同发育时期的分布特点,探讨其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出生后第5 d、10 d、15 d、25 d的BALB/℃小鼠36只,引颈处死,解剖分离含下颌第一磨牙区的下颌骨,新鲜配制4%多聚甲醛固定24 h,甲酸-甲酸钠复合脱钙液脱钙1~3周,石蜡包埋,近远中向5μm连续切片.免疫组化PV两步法,观察各发育时期第一磨牙牙本质、成牙本质细胞及牙髓细胞中DCN、BGN的组织学分布特点.结果:牙本质形成初期,BGN在前期牙本质与成牙本质细胞强阳性表达.随后,前期牙本质与成牙本质细胞染色开始减弱,而牙髓细胞阳性表达呈逐渐增强趋势.第5 d,DCN在前期牙本质中强阳性表达,而在牙本质、成牙本质细胞中一直为阴性;第13 d,牙髓细胞开始呈弱阳性表达,随着牙齿发育而逐渐增强.在观察期间,两者在前期牙本质中持续阳性表达,并且随着牙本质的发育成熟,其染色逐渐减低.结论:DCN与BGN在牙体组织和牙发育过程中特定阶段聚集在特定的部位,二者可能在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相互作用中发挥特异作用并参与牙本质的矿化过程.
-
人前磨牙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eNOS 、iNOS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研究内皮型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 与iNOS)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表达,探讨其分布与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新鲜健康的人前磨牙60个,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切片,eNOS、 iNOS 的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eNOS 阳性免疫反应物出现于牙髓血管内皮细胞、部分平滑肌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在部分牙髓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神经纤维可见少量iNOS免疫阳性反应物.结论 eNOS在牙髓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成牙本质细胞表达,提示eNOS在牙髓血流调节和牙本质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部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纤维有少量iNOS表达,提示少量iNOS可能也参与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NOS)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免疫组织化学 前磨牙 -
人前磨牙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层粘连蛋白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目的研究层粘连蛋白受体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内的表达,探讨其分布与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新鲜健康人前磨牙60个,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层粘连蛋白受体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层粘连蛋白受体免疫反应物(LNR-IR)普遍存在于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神经纤维膜、血管内皮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上,以牙髓的神经纤维膜、血管内皮细胞为丰富.结论层粘连蛋白受体一般见于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各种细胞膜上,它与层粘连蛋白一起在支持、固定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各结构的正常位置、形态和功能的发挥上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
iNOS在不同年龄段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中的差异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各年龄组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牙齿衰老中的意义.方法:新鲜健康的不同年龄段人前磨牙120颗,固定、脱钙、包埋、切片、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定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结果:青少年组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基本无iNOS表达,随年龄增长逐步出现iNOS表达,老年前期组表达开始明显,表达部位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内的神经纤维、成牙本质细胞及其在前期牙本质内的突起、血管内皮细胞.阳性免疫反应物的体密度、面数密度、积分光密度在青少年组、中年组与老年前期组、老年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iNOs与牙本质小管老年性矿化无关,与牙髓老年性血供减少、细胞退行形变、牙本质脆性增加有关.
-
人前磨牙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增龄变化
目的:研究人前磨牙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增龄性变化,探讨牙衰老和老年牙病的形态学基础.方法:收集健康人前磨牙,按年龄分组,然后脱钙,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与图像定量分析.结果:随年龄增加,牙髓牙本质复合体钙盐大量沉积,牙髓体积缩小,牙髓内细胞、血管、牙本质小管和牙髓体密度减少;牙髓内结缔组织纤维与细胞外基质体密度增加,各年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随年龄增加,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生物活性成分减少,非生物活性成分增加.
-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nNOS阳性神经纤维
目的:研究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中的表达,探讨其分布与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新鲜健康人前磨牙60颗,经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切片,n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根髓nNOS阳性神经纤维呈粗大束状,向颈部逐渐变细,分支少;在颈部,束状纤维呈放射状至冠髓;在冠髓束状纤维大量分支呈网状,部分围绕于血管,部分止于牙髓基质,部分经成牙本质细胞层进入前期牙本质和成熟牙本质近髓1/3牙本质小管.结论:nNOS阳性神经纤维存在于人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中,部分围绕于血管周围,可能与血管功能调节有关,部分止于牙髓基质、前期本质和牙本质小管内,可能与牙内因素和牙外因素引起的感觉有关.
-
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疗新方法:再生牙髓病学之路
为促进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再生,学者们将组织工程学技术应用于牙髓治疗中,并提出了再生牙髓病学的概念。作为口腔医学的新兴学科,再生牙髓病学运用牙源性干细胞、生物支架以及生长因子等因素促进牙根继续发育和牙髓组织再生。临床上,牙髓再生技术已应用于治疗年轻恒牙牙髓坏死及根尖周炎,越来越多的病例报道或研究结果显示牙髓再生的可能性,牙髓再生治疗将成为口腔医生治疗牙髓病的新选择。本文就再生牙髓病学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总结分析。
-
人根尖乳头干细胞生成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实验研究
目的应用组织工程方法,探讨人根尖乳头干细胞(SCAP)进行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的可能性。方法从牙根未发育完全的健康阻生智齿中分离牙乳头,用组织贴块法培养SCAP。细胞分别在成骨诱导液中培养3周及普通培养基中培养60 d后,用茜素红检测钙结节形成情况,免疫荧光法和RT-PCR检测成骨细胞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骨涎蛋白(BSP)、骨钙素(OC)和牙本质涎蛋白(DSP)的表达情况。选取5~6周雌性裸鼠6只,将SCAP与羟磷灰石/磷酸三钙(HA/TCP)复合培养作为实验组,仅有HA/TCP作为对照组,分别植入同一只裸鼠背部皮下,左右侧各1个。8周后移植物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新生组织情况。结果 SCAP在体外经成骨诱导3周及普通培养基培养60 d后,茜素红染色阳性,且表达成骨细胞标志物ALP、BSP、OC和DSP。实验组移植物8周后可见牙髓牙本质样结构形成,且紧靠牙本质样结构内侧的细胞DSP阳性表达,而对照组未见任何硬组织形成。结论SCAP可应用于组织工程,进行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
-
Runx2/Cbfa1在出生后小鼠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形成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Runx2/Cbfa1在出生后小鼠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及牙本质形成中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Runx2/Cbfa1在出生后BALB/c小鼠牙本质、成牙本质细胞及牙髓细胞中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及特点.结果 Runx2/Cbfa1在成牙本质细胞的发育成熟过程中具有时空特异性,在牙根尚未发育之前的牙胚钟状晚期,Runx2/Cbfa1只在前期牙本质中有表达,在牙髓细胞及成牙本质细胞中皆为阴性;约从第11天开始,随着牙根的发育,Runx2/Cbfa1在根部成牙本质细胞、牙髓细胞中表达为阳性,在冠部成牙本质细胞中表达为阴性.结论 Runx2/Cbfa1参与牙本质的形成和矿化及成牙本质细胞和牙髓细胞的发育,可能对它们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Runx2/Cbfa1 免疫组织化学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