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评价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郑强;薛平;卢海武;曹良启;温子龙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胰腺癌在腹腔镜下行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4月至2011年5月21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进行胰腺癌射频消融治疗后的疗效指标.应用口诉言词评分法(VRS)评价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检查术后ld和7d血清总胆红素、术后7d和30 dCA19-9水平.观察患者体温等生命体征、腹腔引流液、血淀粉酶、腹部症状等并发症指标.应用B超术后复查肿瘤复发情况,随访观察患者术后生存期.结果 与术前相比,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术前0~l级2例,2~3级19例,而术后0~l级17例,2~3级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清总胆红素、CA19-9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第7天总胆红素下降至(103.23±22.34)μmol/L、术后第30天CA19-9下降至(170.71 ±95.64) U/ml(均P<0.05).患者术后体温有短暂升高,经治疗后均降至正常.腹腔引流液术后第1天多,为10 ~ 180 ml,其后日渐减少.术后第1天8例患者出现血淀粉酶一过性升高,术后7 d血淀粉酶为(121.52±62.96)U/ml,与术前水平(l10.80±51.85)U/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腹腔内出血、腹腔脓肿、胃肠烧灼穿孔、胆漏及肠系膜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30d复查B超提示15例完全消融,6例病灶有残留,平均生存期(11±3)个月.结论 腹腔镜下射频消融可有效改善讲展期胰腺癌患者的镇痛、褪黄效果,延长生存期,具有微创、安全的优势.

  • 1.5T磁共振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癌的可行性

    作者:陈群林;陈锦;黄启明;万仁均;林征宇

    目的 探讨1.5T MR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转移癌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34例肝转移癌患者,采用MR兼容多极射频针,于1.5T MR引导下行RFA.术后1个月行1.5T或3.0T肝脏MR平扫+动态增强扫描,之后每2~3个月复查1次;随访3~37个月,平均(14.33±9.81)个月.结果 34例患者共消融98个病灶,其中完全消融86个(86/98,87.76%),不完全消融12个(12/98,12.24%).MRI上射频电极针呈低信号.T2WI中消融灶呈低信号,周围可见薄层高信号环绕;T1WI中消融灶呈环样高信号,中央瘤灶呈相对低信号.结论 1.5T MR引导下RFA治疗肝转移癌安全、有效,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肝肿瘤消融相关胆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作者:生守鹏;郑加生;崔石昌;钱智玲;崔雄伟;李建军

    目的 探讨肝肿瘤消融所致胆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肝肿瘤消融术后胆道出血患者,1例接受内科保守治疗,对4例患者行动脉栓塞治疗,3例行动脉栓塞+胆囊穿刺引流治疗.结果 肝肿瘤消融术后8例胆道出血患者均无休克表现,均有腹痛,黑便7例,术中呕血2例;血红蛋白较术前下降6~62 g/L(中位值18.0 g/L).4例胆红素明显升高(正常水平4倍以上).对3例行血/尿淀粉酶检查的患者中,2例血/尿淀粉酶升高.8例患者CT图像上均见胆囊内液性高密度影.7例接受动脉造影的患者中,2例见假性动脉瘤.治疗后随访1~3个月,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 胆道出血是肝癌消融治疗的少见并发症,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可及早做出诊断.对于出血量大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及早考虑动脉栓塞,对于胆红素明显升高的患者可联合胆道引流.

  • CT引导下经皮纳米刀消融术在不可切除胰腺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肖;肖越勇;何晓锋;杜鹏;张欣;李婕;杨杰

    目的 评估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术治疗胰腺不可切除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严格筛选1例外科手术难以切除且满足纳米刀消融条件的局部进展期(Ⅲ期)胰腺癌患者,行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术.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时处治并发症,并行CEUS及MR检查以评估消融效果.结果 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轻度腹痛,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符合胰腺炎表现,对症治疗后缓解,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3天CEUS及术后5天MR检查显示肿瘤消融完全,消融区边界清晰,邻近血管、胆管及肠管未见损伤,胰腺周围呈轻度渗出改变,胃窦部胃壁水肿、增厚.结论 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术可在尽量保护血管、胆管及肠管等结构的前提下选择性消融胰腺肿瘤组织,且相对安全、有效.

  • TACE联合MRI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作者:陈仲武;林征宇;陈一平;陈锦

    目的 探讨TACE联合MRI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 纳入接受TACE联合MRI引导下RFA的PHC患者50例(88个病灶),治疗后随访AFP水平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15.35±8.49)个月.治疗后2个月,患者AFP水平为(33.94±11.64)tg/L,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302.29±55.11)μg/L,P<0.01].共9个治疗病灶复发,治疗后0.5年、1年、1.5年、2年和2.5年治疗病灶累积复发率分别为0、0、1.14%(1/88)、4.55%(4/88)和10.23%(9/88);共35例患者复发,治疗后0.5年、1年、1.5年、2年和2.5年总累积复发率分别为4.00%(2/50)、32.00% (16/50)、52.00% (26/50)、64.00% (32/50)和70.00% (35/50).结论 TACE联合MRI引导下RFA治疗PHC创伤小、治疗病灶复发率相对较低,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TACE分别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与射频消融治疗乏血供肝癌

    作者:李记华;彭秀斌;许卫国;程光森;陈加源

    目的 探讨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与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乏血供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乏血供肝癌患者资料,其中25例(30个病灶)接受TACE联合放射性125 I粒子植入治疗(A组),21例(27个病灶)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B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B组临床有效率(RR)为96.30%(26/27),明显高于A组[86.67%(26/30),x2=8.694,P<0.05];直径≤3 cm的病灶中,A、B组的RR均为100% (8/8、10/10);在直径>3~5 cm的病灶中,A、B组的RR分别为81.82% (18/22)、94.12% (1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837,P>0.05).治疗后6个月,A、B组的RR分别为93.33%(28/30)、96.30%(26/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422,P>0.05);直径≤3 cm的病灶中,A、B组的RR均为100%(8/8、10/10);直径>3~5 cm的病灶中,A、B组的RR分别为90.91%(20/22)、94.12%(1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16,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与TACE联合RFA均为乏血供肝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TACE联合RFA相对近期疗效更优.

  •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金顺

    肝癌是世界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随人口老龄化,肝癌发生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然而只有少部分肝癌患者适合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以其安全、微创、疗效确切而广泛用于临.床.本文对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进展进行综述.

  • 超声消融导管参数对溶栓效果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程增兵;董何彦;马宗民;刘振峰

    目的 探讨不同长度和直径的消融导丝在不同超声频率作用下的远端输出位移,为超声消融导管的设计提供超声频率以及消融导丝的几何外形的选取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有限元软件Workbench 12.0的谐响应分析功能,分析直径(φ)范围0.5 mm≤Φ≤2.0 mm、长度(L)范围120mm≤L≤310mm的消融导丝在功率10 W、频率(P)范围0≤P≤30 kHz的超声作用下的谐响应反应,得出不同长度和直径的消融导丝在不同超声频率作用下的远端输出位移.结果 对不同长度的消融导丝,超声作用频率为18 kHz时的远端输出位移均较其他频率为大,且其位移值几乎不变;对于不同直径的消融导丝,超声作用频率为12 kHz时的远端输出位移均较其他频率为大,18 kHz次之.结论 长度对消融导丝远端输出位移的影响大于直径;对于不同长度的消融导丝,超声频率为18 kHz为设计的佳选择.

  • 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热消融治疗国际专家共识分享

    作者:陈丽梅;刘广健;邓艳红;黄美近;文艳玲;汪建平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致死的主要原因,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式.然而,临床可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瘤仅占全部肝转移瘤的10%~25%,对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瘤通常采用系统化疗和/或局部消融治疗.近年来热消融技术的治疗效率和安全性日益提高,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化疗.2013年国际消融专家组发布了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热消融治疗国际专家共识,基于射频消融相关应用的长期随访文献,总结热消融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治疗中的具体推荐及相关适应证.本文对该共识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与分享.

  • 双能CT碘含量分析早期诊断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后残癌

    作者:李月考;赵媛媛;时高峰;王士杰;李如迅;许茜;王琦;杨丽;王亚宁

    目的 探讨双能CT碘含量分析早期诊断兔肝VX2肿瘤射频消融(RFA)治疗后残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4只,建立兔肝VX2移植瘤模型,行不完全RFA,于消融治疗后第3(A组)、7(B组)、14(C组)、21天(D组)行双能CT多期增强扫描及碘含量分析,然后处死模型兔,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较不同时间点残癌与及炎症带碘摄取值的差异.结果 RFA术后,C组动脉期、D组动脉期及静脉期残癌的碘浓度和标准碘浓度均明显高于炎症反应区碘浓度值(P均<0.05).A组、B组残癌与炎症反应区碘浓度及标准碘浓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双能CT碘含量分析有助于兔肝VX2肿瘤模型RFA治疗后残癌的早期诊断.

  • 微波消融人离体子宫肌瘤与猪离体肌组织的对比观察

    作者:张冰松;张晶;冯蕾;刘爱军;任金涛

    目的 比较单导植入式微波消融人离体子宫肌瘤与猪离体肌组织的异同点,探讨微波消融离体猪肌组织的各项参数对临床微波消融子宫肌瘤的指导和参考价值.方法 采用单导2450 MHz微波,作用功率50 W,作用时间300 s,分别进行离体肌组织和离体子宫肌瘤消融,对比观察消融区形态、范围、消融时声像图表现、病理表现等参数.结果 同剂量微波消融离体子宫肌瘤的范围小于离体肌组织范围;二者消融时的声像图表现及消融形态类似.肌瘤被膜不连续处有热外泄.结论 微波消融离体猪肌组织的各项参数对临床微波消融子宫肌瘤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后残余子宫肌瘤组织转归的机制

    作者:秦娟;陈锦云;王琦;彭松;胡亮;刘政;王智彪

    目的 分析超声消融对靶区外不同位点子宫肌瘤组织雌、孕激素受体以及芳香化酶的表达情况,探讨残余子宫肌瘤的转归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MR引导下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肿瘤治疗系统消融8个子宫肌瘤,声功率400 W,辐照时间60 s,以MR检测靶区外子宫肌瘤组织的升温情况.治疗前取1 cm×1 cm子宫肌瘤组织为对照组.辐照完毕后取靶区外0.5 cm、1.0 cm、1.5 cm处子宫肌瘤组织.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超声消融靶区边缘雌、孕激素受体及芳香化酶(P450酶)的表达,以Western-blot半定量检测P450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靶区周围肌瘤组织温度也有不同程度升高,并且靶区外位点的温度逐渐降低.与对照组比较,靶区外肌瘤组织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均无明显改变.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半定量结果显示P450酶蛋白在靶区外0.5 cm、1.0 cm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消融部分子宫肌瘤后,在一定范围内的残余子宫肌瘤的生长会被抑制,其机制与温度影响P450酶的蛋白表达有关.

  • 低驻波比微波天线凝固效能的对比观察

    作者:沈会明;张炽敏;张鹏

    目的 比较两组不同驻波比(SWR)微波天线在大功率/长时间条件下离体肝组织凝固效能.方法 应用SWR分别为1.5(实验组)和2.5(对照组)的微波天线各20根,天线输入功率80 W/20 min,对新鲜离体牛肝脏进行消融,并对两组凝固灶的范围、形态及天线完好性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凝固灶短径(52.8±6.4)mm、长径(71.5±6.9)mm,球形指数(短径/长径)0.741±0.067;对照组凝固灶短径(48.1±4.6)mm、长径(65.1±4.9)mm,球形指数0.738±0.057.两组凝固灶的短径和长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04),但球形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5).实验组天线完好无损,对照组3根天线损毁.结论 低SWR经皮微波天线在大功率/长时间条件下,对离体肝组织凝固效能优越,安全性高.

  • CT/MR图像融合评价肝癌消融的安全边界

    作者:李凯;曾庆劲;郑荣琴;苏中振;贺需旗

    目的 探讨CT/MR图像融合评价肝癌消融安全边界(AM)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消融术后1个月增强CT/MR提示肿瘤消融完全的肝癌患者39例共44个病灶,利用图像融合系统,在术前CT/MR图像上勾勒肿瘤及AM的范围,与术后CT/MR图像进行对位融合,根据消融灶覆盖肿瘤和AM情况,分为达到AM组和未达AM组.随访术后局部肿瘤进展(LTP)发生情况,比较两组LTP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对43个病灶完成图像融合,成功率97.73%(43/44),图像融合时间4~11 min,平均(7.0士2.0)min;融合图像评估AM用时5~10 min,平均(7.1±1.3)min.43个病灶中,24个消融后达到AM,随访未出现LTP;19个未达AM,随访中4例出现LTP;达到AM组术后LTP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达到AM组(P=0.031).结论 CT/MR图像融合能较准确地评价肝癌AM,消融术后未达AM者易发生LTP.

  •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髓样癌微波消融1例

    作者:丛志斌;王雪;张钧

    患者女,34岁,因"发现颈前部肿物近1个月"就诊.超声检查:于甲状腺左叶及峡部见一混合回声肿物,大小约5.34 cm×4.05 cm×3.94 cm,边界清晰;CDFI示肿物周边及内部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图1A).超声诊断:肿物性质不明确.行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肿物微波消融术(microwave ablation,MWA),术中先阻断血供,再采用18G活检针获取活检组织,后行完全消融.病理检查:细胞核圆、色深染,局部见淀粉样组织沉积,诊断为髓样癌(图1B).行双叶甲状腺全切术+中央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肿物由液化坏死组织组成(图1C).病理检查:左叶甲状腺,病变具不典型性,免疫组化抗原丢失;左中央区淋巴结,0/8,未见癌,仅见退化的甲状腺组织及纤维化组织.病理证实癌细胞完全灭活.

  •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疗效观察

    作者:刘玉江;钱林学;赵军凤;谭小蕖;祖圆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08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MWA治疗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治疗及随访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并比较消融前结节体积及消融后结节体积及体积缩小率.结果 对308例患者共324个结节均成功完成消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甲状腺结节消融前平均体积为(12.17士20.16)cm3,终消融后平均体积为(2.35士4.42)cm3,较消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终消融后体积缩小率为(66.43±60.08)%.消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甲状腺结节体积均较消融前明显减小(P均<0.05).消融前结节体积与终消融后结节体积缩小率呈正相关(r=0.181,P=0.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MWA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疗效确切,且安全、微创.

  •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乳腺良性结节

    作者:张巍;李建民;粟景艳;潘小明;张晖;梁婷;陆伟;王大成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乳腺良性结节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选择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09例共207个乳腺良性结节.MWA治疗前分别行超声和(或)MR检查,后行超声引导经皮MWA治疗,消融后超声和(或)MRI显像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消融治疗后1h结节大径及体积增大,治疗后1、3、6及12个月后结节逐渐缩小.消融治疗前,灰阶超声显示结节呈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楚;CDFI显示结节内血流信号为0~Ⅱ占93.24%(193/207);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为1~2分占87.92% (182/207);CEUS和(或)MR增强扫描显示结节内均有不同程度增强.消融治疗后,灰阶超声显示原结节区域呈不均匀高回声,边界不清;治疗后1、3、6及12个月,超声检查显示结节边界逐渐清晰,回声较治疗前轻度增强;CDFI显示血流分级为0级占89.85%(186/207);消融治疗后1h,超声弹性成像显示结节硬度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治疗后1、3、6及12个月复查,结节硬度逐渐下降;CEUS和(或)增强MRI显示结节完全消融或大部分消融且消融后可见消融灶周边环状水肿带.穿刺活检见消融区呈凝固样坏死改变.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MWA治疗乳腺良性结节创伤小、恢复快、无瘢痕,具有患者易耐受、可门诊治疗等优势,是治疗乳腺良性结节安全、有效、可行的新方法.

  • 超声造影联合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在特殊部位小肝癌微波消融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王俊东;刘长珠;李宝金;刘伟峰;欧阳维富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对特殊部位小肝癌病灶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CEUS联合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患者30例,分别于术后30 min行CEUS,术后1个月行CT对比增强扫描或MRI检查评定该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30例38个特殊部位小肝癌病灶,共行微波消融治疗42次,34个病灶完全消融,4个有局部残留,再次消融治疗后均完全消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CEUS联合影像融合导航技术能精确定位病灶、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穿刺和监控疗效,对临床特殊部位小肝癌消融有显著的辅助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大肝癌4种微创疗法的近期疗效对比

    作者:徐志宾;高万勤

    目的:对比分析直径5~10 cm大肝癌4种微创疗法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经微创治疗的直径5~10 cm大肝癌患者252例,其中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72例,无水酒精注射(PEI)64例,射频消融(RFA)69例,氩氦刀冷冻(CST)47例,对比4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甲胎蛋白(AFP)变化、病灶大小变化和3年生存率。结果:直径5~10 cm大肝癌4种微创疗法对比,临床症状缓解情况、AFP变化、病灶大小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3年生存率TACE组分别为83.3%、70.8%、40.3%,PEI组分别为67.2%、51.6%、31.3%,RFA组分别为79.7%、68.1%、36.2%,CST组分别为74.5%、53.2%、27.7%,4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直径5~10 cm大肝癌4种微创疗法单独应用的近期疗效相近,临床上应遵循个体化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应用。

  • C臂引导下髓核造影指导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万高;邓宗环;丁清;纵慧敏;薛坤

    目的:观察C臂引导下椎间盘髓核造影对指导臭氧髓核氧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臭氧注射量及注射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臂监视引导下,穿刺成功后行椎间盘髓核造影.根据纤维环是否破裂,破裂部位、形态,以及突出相应平面后纵韧带是否破裂等,确定椎间盘突出类型,并决定注射方式及注射量.所有患者介入术后均随访3~12个月.结果:依据椎间盘髓核造影结果,将椎间盘突出的情况分成纤维环未破裂型、纤维环破裂型及后纵韧带破裂型.依据上述分组次序,臭氧的注射量依次增加5 ml,而注射时间依次递减约1~2 min.术后随访结果表明,其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分别为73.08%,17.31%,9.61%,总有效率(显效和有效)为90.39%.结论:利用C臂引导髓核造影技术指导臭氧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臭氧注射量及注射方式,有更好的针对性,对减轻患者术中痛苦、提高疗效有重要指导意义.

139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