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胎蛋白特异启动元件介导的肝癌靶向性基因治疗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全硕;潘国宗;鲁重美;刘东远;左瑾;方福德

    目的采用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系探讨甲胎蛋白特异启动元件介导的靶向性肝癌基因治疗.方法将2.2 kb的重组人甲胎蛋白(AFP)基因顺式调控元件克隆于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的上游,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LX2.2CD.再以此载体和另一不含AFP基因调控元件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CD2分别转染3种肝癌细胞系和1种肺腺癌细胞系,筛选出整合CD基因的抗G418克隆,并进行细胞生长抑制实验.结果5氟胞嘧啶(5FC)对用LX2.2CD转染的AFP阳性肝癌细胞具有特异杀伤作用,而对AFP阴性的肝癌细胞和非肝癌细胞无杀伤作用.结论在细胞水平实现了对AFP阳性肝癌细胞的靶向性基因治疗.

  • 腺病毒介导自杀基因治疗胰腺癌实验研究

    作者:潘雪;李兆申;许国铭;龚燕芳;屠振兴;崔龙;张素贞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自杀基因联合前药5FC对人胰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含CD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CD,与骨架载体pAdEasy-1在细菌内同源重组为pAd-CD,经293细胞包装、扩增,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制备纯化高效的含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的CD腺病毒,体外转染人胰腺癌细胞Patu8988,并给予前药5-FC,观察其体外杀伤效果,Balb/c裸鼠皮下注射1.0×107个人胰腺癌细胞Patu8988制成体内胰腺癌模型,待成瘤后,CD腺病毒直接注射至肿瘤,并腹腔给予5FC.结果含CD基因腺病毒载体经酶切鉴定正确,包装纯化后,检测病毒滴度为2×1011pfu/ml,将重组腺病毒转染胰腺癌细胞株Patu8988后,可见5FC对转染CD基因的Patu8988细胞及混育细胞有明显细胞毒性作用,而对未导入CD基因的人胰腺癌细胞毒性较低,在CD基因的原位转导的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上亦可观察到抗肿瘤效应.结论腺病毒介导CD基因,不仅转染效果强,而且可有效治疗胰腺癌.证实了酶解药物前体在实验性胰腺癌的治疗作用.

  • 高效化学转化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重组腺病毒

    作者:尹冰楠;李冬田;李秋香;佟惠春;李光明

    目的:对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重组腺病毒AdEasy系统加以改进,为制备具有更高抗肿瘤疗效的生物治疗制剂奠定基础.方法:将自杀基因CD和HSV-TK插入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PmeⅠ酶切后,用酚:氯仿抽提、乙醇沉淀或切胶回收纯化;分别采用电穿孔转化法和化学转化法将线性穿梭质粒(pAdTrackCMV-CDglyTK)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在细菌内实现同源重组;将重组腺病毒质粒rpAdEasyGFP-CDglyTK以脂质体介导至293细胞中进行包装、扩增.结果:采用切胶回收化学转化法获得阳性重组率高(100%).经PCR、酶切以及测序等方法鉴定,证实融合自杀基因已成功插入腺病毒中.结论:对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重组腺病毒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在降低实验成本的同时获得了较原法更高的阳性重组率,并成功构建了复制缺陷性重组腺病毒rAd-CDglyTK.

  • pIRES2-AcGFP1-CD真核表达载体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陈一曲;宋飞;马学虎;葛丹;刘天庆;马郁芳;崔占峰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易分离和扩增,还易于外源基因的转入及表达,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性细胞和基因治疗的靶细胞.目的:观察脂质体介导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表达.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的细胞基因工程实验,于2006-03/2007-04在大连理工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发中心完成.材料:5月龄新西兰大白耳兔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大肠杆菌JM109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至载体pMD19-T,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鉴定、基因测序后,构建pIRES2-AcGFP1-CD真核表达质粒.酶切鉴定后,采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观察指标: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克隆了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基因测序结果同Genbank中公布的序列一致.将胞嘧啶脱氨酶基因亚克隆到pIRES2-AcGFP1质粒上,构建了pIRES2-AcGFP1-CD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h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pIRES2-AcGFP1-CD真核表达载体已成功转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望成为胞嘧啶脱氨酶基因治疗中的理想载体.

  • pIRES2-AcGFP1-CD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宋飞;陈一曲;马学虎;葛丹;刘天庆;马郁芳;崔占峰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易分离和扩增,还易于外源基因的转入及表达,在人类医学上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性细胞和基因治疗中的靶细胞.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基因的表达.设计:单一样本观察.单位:大连市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发中心,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化室.材料:实验于2006-03/2007-06在大连市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发中心及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化室完成.新西兰大白耳兔,5月龄,雌雄不拘,体质量2.0~2.5 kg.方法:以大肠杆菌JM109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至载体pMD19-T,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鉴定、基因测序后,构建pIRES2-AcGFP1-CD真核表达质粒.同时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材、培养、鉴定.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鉴定后,采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法转染经过鉴定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于转染后24 h 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鉴定.结果:实验克隆出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并将其与带荧光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AcGFP1连接.经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 h 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488 nm 蓝光激发下观察,pIRES2-AcGFP1-CD组和pIRES2-AcGFP1空载体组均可见细胞发出绿色荧光,未经转染的细胞未见发出绿色荧光,说明胞嘧啶脱氨酶基因成功转染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望成为胞嘧啶脱氨酶基因治疗中的理想载体.

  • 离体实验条件下胞嘧啶脱氨酶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及其表达的观察

    作者:吕胜青;刘运生;杨辉;何家全;王彬;Ichiro Yoshimura

    背景:有关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治疗研究有明显增多趋势,已有许多研究认为NSCs能够增殖分化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生神经整合,NSCs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迁移的特性已成为近年来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及其基因表达.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Department of Urology,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ollege.材料:新生第1天Wistar大鼠,由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通过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MVCD,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鉴定后,采用Lipofectamine2000脂质体介导法转染新生大鼠室管膜下区NSCs,G418筛选阳性克隆,加入不同浓度的5-氟胞嘧啶(5-FC),MTT比色法测定NSCs的生存率.主要观察指标:MTT比色法测定NSCs的生存率.结果:本实验成功地培养并鉴定了神经干细胞,并将CD基因成功地转染了神经干细胞.基因转染使G418抗性细胞(NSCs/CD细胞)对5-FC高度敏感.未转染的NSCs对5-FC不敏感,IC50约为5 000 μmol/L,而转染基因后ICs0小于10 μmol/L.G418阳性NSCs对低浓度5-FC高度敏感.结论:CD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的离体实验研究为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及多种疾病研究提供依据.

  • 脂质体介导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转染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作者:吴陈欢;王鸿飞;宋飞

    背景:自杀基因独有的旁观者效应,可显著提供肿瘤细胞杀伤效果,同时还与放射治疗、免疫摹因治疗联合应用,并克服了基因转导效率低的缺陷.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 deaminase,CD)即可产生强大的旁观者效应.目的:观察脂质体介导真核表达载体CD基因转染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效果及其基因表达.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基因水平实验,于2007-05/12在大连理工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发中心完成.材料:SPF级C57BL纯系小鼠6只,由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 α由大连理工大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发中心提供.LipofectamineTM 2000脂质体为Invitrogen产品.方法:取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 α,提取质粒DNA,对质粒pIRES2-AcGFP1-CD进行Xhol和BamHI双酶切,用于转染.取小鼠双侧下肢股骨和胫骨,贴壁法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制成单细胞恳液,加入荧光标记的CD44,CD45,CD90,CD105抗体后,采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法转染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观察指标:重组质粒的鉴定,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表达,细胞转染后CD基因的表达.结果:质粒pIRES2-AcGFP1-CD酶切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于1.0~1.5 kb处有一条带出现,符合CD基因长度.细胞表面标记CD45呈阴性,CD44,CD90,CD105呈阳性.pIRES2-AcGFP1-CD基因转染36 h后,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48 h后细胞仍有荧光表达,且强度明显增强.结论:脂质体介导的CD基因在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成功表达,于转染48 h后达峰值.

  • mdr1启动子调控双自杀基因对卵巢癌SKOV3耐药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

    作者:卢实;王晓翊;肖蓝;蔡俐琼;王泽华

    目的 观察多药耐药基因1(mdr1)启动子调控腺病毒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CD∷UPP)融合基因系统对人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5年5月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将重组腺病毒(Admdr1-CD∷UPP)转染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SKOV3/Taxol)及非耐药细胞(SKOV3),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目的基因CD∷UPP的表达,并给予不同浓度的5-氟胞嘧啶(5-FC),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二组的细胞存活率及旁观者效应.结果 重组腺病毒对SKOV3/Taxol的转染率随腺病毒滴度的递增而增加,感染复数(MOI)为50时,感染率约100%;CD∷UPP基因仅在SKOV3/Taxol中稳定表达;5-FC对耐药细胞转基因组的杀伤作用显著高于非耐药细胞转基因组,前者表现出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结论 mdr1启动子调控的CD∷UPP融合自杀基因系统对人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有靶向杀伤作用.

  • 腺病毒介导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联合黄连素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刘曾旭;余庆;马学强;刘德明;朱雄文

    目的:探讨黄连素联合腺病毒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自杀基因(Ad-CD)对直肠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用重组腺病毒介导外源CD基因转染到人直肠癌细胞株HR-8348,检测病毒的转导效率和CD基因表达.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黄连素联合Ad-CD基因对HR-8348细胞存活率及体外旁观者效应的影响.结果:在250μg/ml 5-氟胞嘧啶(5-FC)浓度下,0 1、 0 3、 3 0、 30 0μmol/L浓度的黄连素联合5-FC对直肠癌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7 7%、 42 4%、 52 3%、 56 3%.3 0μmol/L浓度的黄连素可作为参考用药浓度.在转染和未转染CD基因的HR-8348混合体系中,黄连素联合CD/5-FC对直肠癌细胞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结论:黄连素可以增强自杀基因系统对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可作为一种增效剂应用于直肠癌的治疗.

  • 腺病毒介导CD基因对人胰腺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作用

    作者:李兆申;潘雪;许国铭;崔龙;戴观荣;张素贞;龚燕芳;屠振兴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胞嘧啶脱氨酶基因(CD)对人胰腺癌细胞株体外杀伤作用.方法构建含CD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载体pAdTrack-CMV-CD与骨架载体pAdEasy-1,在细菌内重组为pAd-CD,经293细胞包装、扩增,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制备纯化高效的含绿色荧光蛋白(GFP)的CD腺病毒,体外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Patu 8988、SW 1990,并给予前药5-氟胞嘧啶(5-FC),观察其体外杀伤效果.结果含CD基因腺病毒载体经酶切鉴定正确.包装纯化后,检测病毒滴度为2×1011PFU/ml,将重组腺病毒转染胰腺癌细胞株Patu 8988、SW 1990后,可见5-FC对转染CD基因的Patu 8988、SW 1990细胞及混育细胞有明显毒性作用,而对未导入CD基因的人胰腺癌细胞毒性较低.结论体外腺病毒介导CD基因,不仅转染效果强,而且可直接或通过旁观者效应以杀伤胰腺癌细胞,可作为胰腺癌基因治疗的有效方法.

  • 胞嘧啶脱氨酶/氟胞嘧啶体系对人乳腺癌基因的实验治疗作用

    作者:吕焕章;吴德政;顾斌;万永玲;王嘉玺

    目的:研究胞嘧啶脱氨酶(CD)/氟胞嘧啶(5-FC)体系对人乳腺癌的实验治疗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测定人乳腺癌细胞对5-FC的敏感性.结果:5-FC对导入CD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而对未导入CD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的毒性较低,5-FC对导入和未导人CD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的IC50分别为418μg/ml和1429μg/ml.结论:CD/5-FC体系对体外转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具有抗肿瘤作用.

  • 癌胚抗原启动子控制胞嘧啶脱氨酶基因体外对结肠癌细胞专一性杀伤

    作者:吴文溪;沈历宗;刘新垣;许德华;丁强;华一兵

    目的: 研究癌胚抗原(CEA)启动子是否能控制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EC-CD)基因在CEA阳性结肠癌细胞中专一性表达和杀伤结肠癌细胞.方法: 构建由CEA启动子驱动的含EC-C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CEACD与由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驱动的含EC-CD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CMVCD,分别感染CEA阳性的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和CEA阴性的Hela细胞,用RT-PCR法检测受染细胞中EC-CD基因的表达,并用MTT法检测感染后细胞对5-氟胞嘧啶(5-FC)的敏感性.结果: Lovo细胞在AdCMVCD及AdCEACD感染后均有EC-CD mRNA表达,且对5-FC的敏感性明显增强,Hela细胞在AdCMVCD感染后有EC-CD mRNA表达,对5-FC的敏感性增强,而在AdCEACD感染后则没有EC-CD mRNA表达,5-FC对其亦无杀伤作用.结论: CEA启动子能够控制EC-CD基因专一性地在CEA阳性的结肠癌细胞中表达,从而实现EC-CD基因的靶向性作用.

  • 自杀基因修饰的内皮祖细胞治疗小鼠原位移植性肝细胞癌

    作者:朱洪艳;陈蓉;姜藻

    目的:研究自杀基因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 deaminase,CD)基因转染的小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联合酶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luorocytosine,5-Fc)对小鼠H22细胞原位移植性肝细胞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Polybrene技术将含有CD基因的慢病毒重组载体plenti6.3-EGFP-CD感染至EP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转染CD基因的EPCs上清液和5-Fc共处理后H22细胞的数目和形态变化.用转染CD基因的EPCs和5-Fc联合治疗H22原位移植肝细胞癌模型小鼠,磁共振扫描监测肿瘤体积变化,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D蛋白表达.结果:经CD基因转染的EPCs上清液联合5-Fc处理后,H22细胞增殖数量明显减少.转染CD基因的EPCs联合5-Fc治疗组小鼠肿瘤生长抑制率达(47.29±5.81)%,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为(39.98±5.13)%,均明显高于空载体对照组(P<0.05).结论:CD基因修饰的EPCs联合5-Fc给药可有效抑制小鼠原位移植肝细胞癌的细胞增殖,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mdr1启动子调控CD::UPP基因对紫杉醇耐药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卢实;蔡俐琼;王晓翊;王泽华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mdr1启动子调控胞嘧啶脱氨酶::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CD::UPP)融合基因联合5-氟胞嘧啶(5-FC)对紫杉醇耐药卵巢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扩增、纯化含有mdr1-CD::UP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人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A2780/Taxol和亲本细胞株A2780,RT-PCR检测mdr1和CD::UPP基因的表达水平;之后加入5-FC,MTT法检测细胞抑制情况及旁观者效应,并观察腺病毒转染后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mdr1和CD::UPP基因在A2780/Taxol细胞中可稳定表达,转染后A2780/Taxol组的细胞生长明显低于A2780组;转基因的A2780/Taxol细胞联合5-FC后可通过旁观者效应杀伤周围未转基因的耐药细胞;耐药组移植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肿瘤体积为(569.10±187.93)mm3,对照组肿瘤体积为(2 111.98±230.82)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dr1启动子可调控CD::UPP基因特异性表达并特异性杀伤紫杉醇耐药卵巢癌细胞.

  • 人生长抑素受体-2和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共表达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对5-氟胞嘧啶杀伤的敏感性

    作者:贾林涛;汪静;王喆;李国全;王智;杨安钢

    目的建立共表达人生长抑素受体2(SSTR2)和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的细胞系,为"自杀基因"/前体药物系统联合SSTR2介导的放射性免疫杀伤和显像治疗肿瘤提供细胞模型.方法应用反转录PCR方法从人胚肾293细胞中克隆人sstr2基因,通过基因重叠延伸拼接(SOE)结合PCR方法将CD、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2)和sstr2连接,并构建表达载体.体外转染人乳腺癌SKBr3细胞并筛选,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检测SSTR2的表达,并研究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C)对上述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成功克隆了人sstr2基因,并构建了CD和sstr2基因的双顺反子表达载体,进一步建立了稳定转染上述表达载体的SKBr3细胞系,间接免疫荧光证实了SSTR2的表达,同时建系细胞能够被前体药物5-FC高效杀伤.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人乳腺癌细胞系可以共表达sstr2和CD基因,为在体内研究放射性核素标记的SSTR2配体显像和免疫杀伤,并协同CD/5-FC治疗肿瘤奠定基础.

  • 双自杀基因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的制备与鉴定

    作者:赵军;冯跃;孟荣贵;黄盛东

    目的:制备含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胸苷激酶(TK)基因的融合基因重组腺病毒,为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作准备.方法:构建含有CD、TK融合基因的重组粘粒,将其与腺病毒DNA末端肽复合物混合后以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人胚肾293细胞株细胞,获取重组腺病毒,并进行鉴定.结果:酶切结果及PCR结果显示,重组粘粒中CD、TK融合基因插入正确,经鉴定所获重组腺病毒带有融合基因,并且无具有复制能力的腺病毒存在.结论:所获重组腺病毒为E1、E3缺陷型,含有所需的双自杀基因,可进一步用于基因治疗研究.

  • 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5-氟胞嘧啶基因治疗系统对K562 B细胞杀伤效应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雨生;王健民;翟勇平

    目的:克隆酵母菌胞嘧啶脱氨酶(YCD)基因,观察YCD/ 5氟胞嘧啶(YCD/5-FC)系统对转基因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扩增YCD基因并构建YCD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载体转染包装细胞获得高滴度病毒并转染高致瘤细胞K562 B,筛选并鉴定阳性转基因克隆;以MTT法检测5-FC对YCD转基因细胞的杀伤效应,测定转基因细胞裂解产物对5-FC→5-FU的转化.结果:PCR法扩增出全长YCD基因,经测序证实序列正确;构建了MSCV-YCD-IRES-EGFP 逆转录病毒载体 ,载体转染包装细胞ФNX-A,获得滴度为3.5×106 CFU/ml的逆转录病毒;病毒转染K562 B,转染率为30%,经筛选获得转基因阳性克隆YCD-K562 B,RT-PCR检测显示YCD-K562 B有YCD 基因的 mRNA表达,其细胞裂解产物可使5-FC转化为5-FU,表明其有CD酶活性;MTT法检测低浓度5-FC(15 μmol/L)作用 96 h对YCD-K562 B有明显的杀伤效应.结论:YCD/5-FC系统对转基因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效应.

  • CD基因对大肠癌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崔龙;戴观荣;孟荣贵;金国祥;屠岳;王元和

    目的:探讨CD基因对大肠癌组织靶向治疗的作用.方法:构建以CEA基因顺式转录调控序列(TRS)驱动CD基因的组织特异性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CDNa,脂质体包裹法将重组组织特异性载体及pCD2在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PA317细胞中进行包装,收获病毒上清后分别转染入高分泌CEA的大肠癌细胞LoVo中,经G41 8筛选阳性克隆扩增后进行体外前药敏感实验及观察旁观者效应,然后再将转基因LoVo细胞接种到裸鼠皮下成瘤,进行体内抑瘤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转CD基因肿瘤细胞对5-FC的敏感性显著增高(P<0.01),其IC50分别为0.1 mmol/L和0.5 mmol/L,同时发现转CD基因细胞在5-FC作用下可产生强效的旁观者杀伤效应;LoVo细胞接种到裸鼠皮下,2周均已成瘤,此时将前药5-FC腹腔注射,治疗60 d后,肿瘤生长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n=10).结论:CEATRS可调控自杀基因在CEA阳性分泌大肠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以达到靶向杀伤肿瘤的目的.

  • 酪氨酸酶启动子调控的CD基因治疗恶性黑色素瘤

    作者:曹广文;戚中田;潘欣;张晓琴;高军;崔龙;孔宪涛

    目的:克隆酪氨酸酶(Tyr)启动子并探索其调控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在黑色素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PCR法从小鼠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基因组中克隆Tyr启动子片段并与正常序列比较, 并于逆转录病毒载体G1Na中调控CD基因(TyrCD).测体外表达和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来源于B16基因组的Tyr启动子重要反式作用位点未见突变.该Tyr启动子可使CD基因在B16中特异表达.转TyrCD的B16可以抑制亲代细胞的成瘤作用.含TyrCD的重组病毒可在体内感染黑色素瘤细胞和骨髓细胞.体内注射5氟胞嘧啶后可使黑色素瘤消退, 并对骨髓细胞有保护作用.结论:来源于正常组织或肿瘤组织的Tyr启动子指导的CD基因在恶性黑色素瘤in vivo基因治疗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 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对胃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作者:

93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