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恶性外胚层间叶瘤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报道1例罕见的发生于项背部的恶性外胚层间叶瘤.方法 复习相关文献,讨论恶性外胚层间叶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治疗和预后.结果 患儿男性,6岁.肿块组织学显示神经源标记的小圆形、卵圆形细胞和肌源标记的梭形细胞.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结论 恶性外胚层问叶瘤常发生于小儿,可能起源于外胚层、中胚层或迁徙而来的神经嵴组织.肿瘤由间叶和神经外胚层两种成分组成,需与横纹肌肉瘤、Ewing肉瘤/PNET、神经肌迷芽瘤、恶性蝾螈瘤、畸胎瘤、肾母细胞瘤及小儿腹腔内纤维组织增生性小细胞肿瘤相鉴别,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
食管间叶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食管间叶瘤较少见.国内外文献虽有一些报道,但早期不容易诊断.本文收集2例巨大良性食管间叶瘤,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
脂肪染色制片技术的改进
在临床病理诊断和科研工作中,HE染色切片中常出现的大小空泡是脂肪变性、水泡变性还是糖原贮积,需要用脂肪染色加以鉴别.以往传统的方法是用冷冻切片漂浮染色,在这种染色过程中由于切片厚,染色后附贴切片时容易产生折叠,影响切片的观察和诊断,同时也不适宜大批量制片.为此我们在不影响切片染色质量的基础上,对传统染色方法进行了以下改进,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小白鼠肝组织20例,大小为0.5mm × 1mm×2mm;人体肿瘤组织5例,大小为2mm×2mm×0.2mm(黏液脂肪瘤1例,间叶瘤2例和卵泡膜细胞瘤2例).全部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浸入糖胶液24h以上,然后低温恒冷切片,切片厚4-6um,附贴于铬胶化载玻片上,自然干燥后,浸入2%明胶水溶液中10-20s,冰箱保存备用.
-
儿童外阴恶性外胚层间叶瘤一例
患儿女,1岁10个月,出生后发现外阴部包块于2008年10月入院.体检:在左外阴部发现一包块,境界清楚,无疼痛.随行包快切除术,手术见表皮一直径约3 cm包块,境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
-
胃肠道间质瘤的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的观察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光镜、电镜形态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在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肿瘤的组织来源和分型.方法对GISTs进行光镜和超微结构的观察,用EnVision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波形蛋白、CD117(c-kit)、CD34等8种抗原标记物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65例GISTs占同期消化系统间叶性肿瘤的85.5%(65/76);其中梭形细胞为主的有46例,伴有上皮样细胞的有13例,单纯由上皮样细胞组成的有6例,瘤细胞呈长、短梭形和圆形,胞质弱嗜酸,常见核端空泡,有时呈印戒样或透明细胞样;排列呈旋涡状、栅栏状或弥漫性巢状.超微结构表现出树枝样突起、神经内分泌颗粒、桥粒样连接等神经分化特点,或(和)胞质内出现密斑、密体等肌性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组织中抗原标记物表达阳性率波形蛋白为100%(65/65),CD117 93.8%(61/65),CD34 78.5%(51/65).结论 GISTs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光镜形态与真性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肿瘤极为相似,电镜和CD117、CD34等免疫标记物配合使用可对其做作出正确诊断,GISTs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卡哈尔间质细胞样的前体细胞.
关键词: 胃肠肿瘤 间叶瘤 免疫组织化学 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类 -
网膜和肠系膜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研究网膜和肠系膜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特点,并探讨其组织来源、预后评价及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关系.方法运用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CD117、CD34等)研究19例网膜和肠系膜原诊断为平滑肌肿瘤、许旺瘤的间叶性肿瘤.结果共诊断14例EGIST,其中网膜6例,肠系膜8例.肿瘤大小3.5~29.0 cm(平均12.4 cm).梭形细胞为主型9例,上皮样细胞为主型2例,混合型3例.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结果:CD117(14/14)、CD34(8/14)、α-平滑肌肌动蛋白(6/14).结蛋白、S-100蛋白均阴性.随访结果:6例网膜EGIST均无瘤生存;7例肠系膜EGIST 3例死于肿瘤,1例带瘤生存,3例无瘤生存.结论 EGIST与GIST为同一性质肿瘤,可能共同起源于多分化潜能的间叶干细胞或肿瘤向卡哈尔间质细胞分化.EGIST有独特的行为谱,预后评价不能完全套用GIST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 腹膜肿瘤 间叶瘤 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 免疫组织化学 -
食管间质瘤与平滑肌肿瘤对照性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间质瘤与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 24例食管间叶源性肿瘤用CD117、CD34等一组抗体重新进行分类,部分病例同时测定c -kit基因11外显子序列.结果此组肿瘤分别为间质瘤3例(交界性1例、恶性2例),年龄7 1、56、60岁,均为男性,瘤体直径4、8、14 cm,源于固有肌层.瘤细胞梭形,上皮样多角形及印戒样,呈交叉束状、栅栏状及弥漫片状排列,免疫表型为CD117、CD34弥漫强阳性.平滑肌瘤20例,年龄30~60岁,平均41.6岁,男性12例,女性8例,15例源于固有肌层 ,直径0.8~10.5 cm(平均4.5 cm),5例源于黏膜肌层,直径为0.2~1.0 cm(平均0 .6 c m).平滑肌肉瘤1例,男性,61岁,瘤体直径5 cm,源于黏膜肌层.平滑肌(肉)瘤胞质丰富,嗜伊红,交叉束状排列,免疫表型为平滑肌肌动蛋白、肌特异性肌动蛋白、结蛋白弥漫强阳性.恶性间质瘤有c-kit基因11外显子的突变,平滑肌瘤无突变.结论 [ HT5"SS〗食管间叶源性肿瘤仍以平滑肌瘤多见,可发生与胃肠道间质瘤相同形态及免疫表型的间质瘤,典型平滑肌肉瘤极为罕见,食管间质瘤与平滑肌瘤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
-
胃肠道间质瘤76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良恶性参考指标.方法用CD117、CD34等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原发性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进行研究,确诊76例GIST,并结合随访资料,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本组GIST均为成年人,年龄32~81岁(平均54岁),男性39例,女性37例,发生于胃34例,小肠23例,结肠2例,直肠17例,常见症状为腹部肿块、腹部胀痛不适及消化道出血.黏膜下生长者3例,浆膜外生长者25例,余48例主要位于肌壁.大体上,肿瘤较易出现出血、坏死、囊性变等继发性改变.镜下观察,梭形细胞型46例,上皮样细胞型9例,梭形/上皮样细胞混合型21例,呈交叉束状、弥漫片状、栅栏状、漩涡状、小巢状、器官样及假菊形团样排列,瘤细胞胞质空亮、淡伊红、轻至中度嗜伊红及略嗜碱,核梭形、卵圆、圆形或镰状.CD117和CD34多为弥漫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98.7%、68.4%,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肌特异性肌动蛋白、S-100、蛋白基因产物9.5呈片状或局灶阳性,阳性率分别为25.0%、19.7%、23.7%、17.1%,波形蛋白均阳性,结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丝蛋白均阴性.76例GIST中,良性9例,交界性19例,恶性48例.良性及交界性获访20例均健在,恶性组获访34例,10例无瘤生存,10例复发及转移,14例死亡.各组之间术中黏连、瘤体直径大于5 cm、核分裂象大于5/50HPF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肿瘤性坏死、核分裂象大于10/50HPF、细胞密集明显异型者均在恶性组.恶性组内,肿瘤性坏死或核分裂象大于5/50HPF者3年生存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GIST好发于中老年人,肿瘤细胞形态多变,排列结构多样;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为CD117、CD34阳性,结蛋白阴性;除转移和浸润外,肿瘤性坏死、核分裂象大于10/50HPF、细胞密集明显异型等提示恶性,此外,术中粘连、瘤体直径大于5 cm、核分裂象大于5/50HPF可作为良恶性参考指标.
-
超声心动图误诊下腔静脉间叶瘤为右房黏液瘤1例
患者女,49岁.劳动后胸闷气短2周余.查体:仅于三尖瓣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大致正常心电图.X-线胸片示:心肺无显著改变.超声心动图检查:右房、右室轻度扩大,左房、左室正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运动正常,室壁运动欠协调.右房内可见长结节状回声团,内部回声均匀、稍增强.似见细蒂连于房间隔右房侧.舒张期通过三尖瓣口进入右室,收缩期返回右房,活动度好.彩色多普勒示:三尖瓣舒张期前向血流增快.彩超诊断结果:右心肿瘤,考虑为右房黏液瘤可能性大(图1).手术所见:右房内见2个白色条索状肿物,自下腔静脉进入右房,大小分别为2.5 cm×5.0 cm及1.5 cm×1.2 cm,长者经三尖瓣环垂入右室流出道.病理结果:脂肪软骨黏液瘤(间叶细胞瘤)见图2.
-
食管良性间叶瘤2例
例1,男,48岁,因吞咽困难2个月就诊.食管吞钡检查:食管胸上、中、下段多发性大小不等呈梭形或囊状隆起病变,致食管明显扩张,管壁不规则,呈现"结肠袋"样改变,病变范围自第1胸椎至第11胸椎水平,宽径约5 cm,食管起始部及腹段未见异常.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食管良性间叶瘤.
-
超声在胃间叶源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超声显像在胃间叶源性肿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6年3月在我院临床疑似以及超声首次发现的胃间叶源性肿瘤患者共47例,术前做出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这些病例超声诊断的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与胃镜及超声内镜比较.结果 47例患者包括胃间叶源性肿瘤40例,胃癌3例,其余胃息肉、胃脂肪瘤、胰腺低分化腺癌、重度慢性浅表胃炎各1例,胃间叶源性肿瘤40例中22例良性,18例恶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6%,敏感性95.0%,特异性85.7%,阳性预测值97.4%,阴性预测值75.0%.结论 超声显像在胃间叶源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超声与胃镜及超声内镜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MRI表现与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SST)的MRI表现和病理特征,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以提高MRI对SST的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SST患者8例,分析其病灶形态、大小、信号及强化模式,并与病理形态学特点进行对比.结果 8例患者病灶均为边缘较清晰的单发囊实性包块,包膜完整.3例囊性者典型征象为“湖岛征”,5例实性者中央可见“瘢痕样”“星芒状”囊变区,MRI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呈“海绵状血管瘤样”渐进性持续性强化,呈“快进慢出”特征,其囊性部分不强化.MRI表现与病灶形态、显微镜下假小叶结构及丰富的小血管等病理特点相符合.结论 SST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较准确地反映其病理特点,有助于与卵巢其他肿瘤的鉴别诊断,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
-
超声检查对胃间叶源性肿瘤并发溃疡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动态三维表面成像对胃间叶源性肿瘤(GMT)并发溃疡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饮水胃充盈法,利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动态三维表面成像观察12例GMT(包括间质瘤8例、平滑肌类肿瘤4例)并发溃疡患者(GMT溃疡组)和33例(包括间质瘤25例、平滑肌类肿瘤6例、脂肪瘤1例、神经鞘瘤1例)不合并溃疡的GMT患者(GMT对照组).所有病例均先行超声检查并经内镜活检或手术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结果 12例GMT合并溃疡患者均以孤立膨胀性团块并表面缺口为直接超声征象,其团块大径为(7.2±5.4)cm,超声检出率100%;溃疡深度为(1.9±1.2)cm.GMT对照组团块大径为(3.2±1.5)cm,与GMT溃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3,P=0.005);间质瘤、平滑肌瘤团块及溃疡大小、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MT合并溃疡超声声像图特征:(1)仅见于腔内型或壁内-外型团块;(2)团块直径多数>5.0 cm;(3)溃疡多见于团块胃腔面(即黏膜覆盖区)的头端近中部或顶部区;(4)溃疡形态为"火山口"样、"弹坑"样或"窑洞"样.结论 饮水胃充盈后,采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动态三维表面成像,不仅能对GMT作出大体判断,而且能观察团块表面溃疡的形态及与囊性变相通的情况,可弥补内镜及CT的不足.
-
不同风险程度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43例GIST患者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不同表现.结果 胃部23例,十二指肠及小肠15例,结肠3例,肠外2例;肝转移6例(其中1例未发现原发灶),胃部GIST中高风险13例(57%),十二指肠及小肠中高风险8例(53.4%),结肠中高风险2例(66.7%),肠外的均为恶性.GT影像学显示,表现为软组织的肿块,肿块可较大也可非常微小,肿瘤的内部密度可均匀和(或)不均匀,肿瘤的体积大小没有特异性,只能作为GIST良恶性鉴别的一个参考条件.结论 CT检查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及良恶性的判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
上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的内镜超声与病理诊断的对照研究
,特异性达93.8%.结论 上消化道GIMTs在胃以间质瘤为多见,EUS显示多起源于固有肌层;在食管以平滑肌瘤为多见,EUS显示多起源于黏膜肌层.根据EUS声像图特征判断上消化道间质瘤良恶性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GIMTs 临床处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下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CT仿真内镜与病理的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下消化道问叶源性肿瘤(GIMTs)的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对照研究其与CT仿真内镜(CTVE)诊断之间的关系,评价CTVE在下消化道GIMT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74例下消化道GIMTs患者的手术病理标本,采用光镜观察其病理特点及良恶性状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其CD117、CD34、α-平滑肌抗体(SMA)及S-100蛋白的表达,并与术前CTVE判定的病变部位及良恶性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经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40例(54.1%)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其中恶性间质瘤16例(40%);33例(44.6%)诊断为平滑肌瘤;1例(1.4%)诊断为神经鞘瘤.发病部位位于空肠33例,回肠21例,大肠20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38例,占51.4%;CD34阳性27例,占36.5%;SMA阳性46例,占62.2%,S-100阳性1例(1.4%).CTVE对病变部位准确定位69例(93.2%).其中大肠准确定位18例,符合率90.0%;空回肠准确定位51例,符合率94.4%.CTVE判断良恶性GIST的敏感性为84.2%,特异性为85.7%.结论 GIST是下消化道常见的GIMTs,发病部位以小肠居多.CTVE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可术前准确定位GIMTs,对其良恶性判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为术前制定合理手术方案和治疗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
退缩人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退缩人综合症的发病概况,并对其发病机制及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
恶性胃肠道外间质瘤误诊为卵巢癌三例分析
目的探讨恶性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恶性E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3例恶性EGIST患者的临床表现均为腹、盆腔肿物,或伴腹水及肿瘤标记物轻度升高.术前均诊断为卵巢癌行开腹手术,术后经病理检查结合免疫组化染色CD117及CD34均呈阳性表达而确诊. 手术为其首选治疗方法,术后辅以化疗可以改善其预后.结论恶性EGIST与卵巢癌的临床表现有其相似性,需通过免疫组化染色CD117及CD34检测确诊.
-
胃肠道间质瘤51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既不同于典型平滑肌瘤,亦不同于神经鞘瘤的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来源肿瘤,细胞形态呈不成熟的梭形和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呈束状或弥漫性排列为特征.免疫组化CD117和CE134阳性是确诊可靠和有价值的依据,GIST重要的生物学特征是KIT基因突变和KIT蛋白产物(CD117)的表达.
-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特征及诊断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51例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组织学形态及抗体CD117、CD34、Vimentin、S-100、Syn、NSE、SMA、ACT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特点,并对其形态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1例GIST中,梭形细胞型27例,上皮样细胞型9例,混合型15例.良性14例,交界性10例,恶性27例.瘤细胞CD117、CD34和Vimentin多为弥漫性强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00.0%、72.5%和100.0%;部分病例SMA、ACT、S-100、SY-N、NSE呈局灶性阳性.结论本组病例组织形态变化多样,有些特征容易误诊为其他肿瘤.免疫组化CD117(c-kit蛋白)和CD34阳性表达是确诊GIST有诊断价值的依据.诊断时主要是同消化道的其他梭形细胞肿瘤进行鉴别.依据肿瘤生长的大小、细胞核异形性及核分裂相活性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恶性度高的肿瘤往往伴有明显的出血及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