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肾上腺间叶瘤1例

    作者:赵小洲;岳磊

    患者,男,30岁.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1天入院.B超检查显示右肾上腺区有35 mm×26 mm低回声区,边界清楚,考虑为右肾上腺皮质腺瘤.MRI平扫示右肾上腺区于T1加权成像可见团状稍低信号影,肾周脂肪囊受压后移,于T2加权成像呈团状稍高信号影,似有完整包膜.注射GD-DTPA后,右肾上腺区团状组织影于动脉期呈杵状强化改变,大小31 mm×23 mm×20 mm,考虑为右肾上腺皮质腺瘤可能性大.

  • 会阴部巨大良性间叶瘤的临床诊治(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于建红;沈明;覃云凌;王晓东;江专新;杨睿;陈孝彬;陈一萌;肖敏勤

    目的 探讨会阴部巨大良性间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阴囊、阴茎渐进性肿大并不能性交的患者2例,经B超、CT和SPECT检查提示阴囊、阴茎肿大待诊(性质待查),行肿块切除术,完整切除肿块送病检.结果 病理报告:表皮厚度大致正常,真皮层显著增厚,胶原纤维增生伴玻璃样变,其内平滑肌、脂肪、神经组织均有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有散在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和多核巨细胞反应,血管周围炎症细胞灶状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免疫组化:CD34(+),CD68(+),SMA(+),Vimentin (+),S-100(+).病理诊断为良性间叶瘤伴炎性肉芽肿.术后随访1年半和6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且都能满意完成性交.结论 阴囊、阴茎巨大良性间叶瘤是少见的皮肤软组织良性肿瘤,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彻底手术切除肿瘤为首选治疗方案,且预后良好,复发率较低.

    关键词: 间叶瘤 会阴 诊断 治疗
  • 间叶瘤15例报告

    作者:贾和庚;潘少川;郭哲人

    间叶瘤是由原始中胚层间叶组织发生的肿瘤,又称为混合性中胚层肿瘤,它可由各种间叶组织组成,包括纤维组织、脂肪组织、粘液组织、血管组织、骨与软骨组织、肌肉组织和淋巴组织等.肿瘤内上述组织多少不等,由几种成分混合组成.间叶瘤又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本文收集北京儿童医院近年内病理诊断为"间叶瘤"的病例15例进行总结,就其病理特点、临床特点以及治疗进行介绍与讨论.

  • 纤维软骨间叶瘤一例

    作者:熊亮;李胜;邹文远

    病例资料患者,女,45岁。患者1年半前无意间发现右小腿内侧包块,1年来包块未见明显增大。既往体健,病史无特殊。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图1):右胫骨上段见一背离关节面生长的骨性突起,其内密度欠均匀,边缘光整,无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及骨膜反应,诊断为右胫骨近端内侧骨软骨瘤。专科检查:右膝下内侧可及大小约3.0 cm×2.0 cm 大小骨性包块,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及叩击痛,局部无红肿,皮温不高,余未及异常。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在腰硬联合麻醉后行胫骨病灶切除术。术中见胫骨近段软组织内包块,大小约4.5 cm×3.0 cm,完整切除骨性突起后送病理学检查。病理巨检示包块质硬,表面光滑,中央区呈灰黄色。病理诊断:纤维软骨间叶瘤(良性)(图2~3)。

  • 肝脏脂肪瘤一例

    作者:张凤翔;段保生;张浩亮

    肝脏脂肪瘤罕见,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1,2],包括其他含有脂肪成分的间叶瘤报道不足30例.笔者报道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结合文献作一简要讨论.

  •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与生物学行为观察

    作者:唐海波

    目的 初步探讨网膜、肠系膜、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临床病理特点,用Fletcher等推荐的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表进行评估,探讨该标准对EGIST的适用性.方法 18例网膜和肠系膜原诊断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恶性黑色素瘤等的间叶性肿瘤,平均直经6~40 cm,应用CD117、CD34、平滑肌动蛋白(SMA)、结蛋白、S100及HMB45等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共诊断12例EGIST,平均直经4~35 cm.其中网膜6例,肠系膜6例.肿瘤形态:梭行细胞为主型6例,上皮细胞为主型3例,混合型3例.免疫组化:所有肿瘤波形蛋白均阳性,12例CD117阳性诊断为EGIST,10例CD34阳性,阳性率为83%.12例E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分为:低度侵袭危险性2例,中度侵袭危险性6例,高度侵袭危险性4例.12例中9例有随访资料,随访率为75%,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不同侵袭危险性病例各组以随访结果作出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F检验进行组间生存率比较P<0.05,显示生物学行为的病理学参数与随访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侵袭危险性低、中、高各组间生存曲线差异明显.结论 CD117对EGIST有诊断价值,CD34也有一定意义.Fletcher等推荐的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表对EGIST有较好的实用性.EGIST预后似乎GIST为好,但需要更多资料佐证.

  • 喉间叶瘤1例报告

    作者:仝庆忠;刘连香;姜胤辉

    原发于喉腔的间叶源性肿瘤少见,我科曾诊治1例,报道如下.病人,男,59岁,因渐进性声嘶1年,呼吸不畅 1个月,于1999年3月25日入院.检查:一般状态良好,皮肤黏膜无结节肿块,全身及局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肾B超检查未见异常,吸气性呼吸困难II度.间接喉镜检查:喉前庭内有一直径 3.0 cm圆形肿物,呈半透明囊肿状,表面黏膜光滑,毛细血管扩张,几乎占据整个喉前庭,只有前方与会厌喉面之间有较窄的间隙,基底位于喉前庭后部.喉部CT扫描示声门上区正中,自后下向前上方突起一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边缘清楚,约 3.0 cm× 2.3 cm× 2.3 cm大小,基底较广,喉软骨未见异常.MRI示T1WI为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

  • 大腿巨大良性间叶瘤1例报告

    作者:昌宏;潘剑成;林阳

    1 临床资料男性,58岁,因发现左大腿肿物2年余,进行性增大2月入院.主诉于2年前发现左大腿前侧出现鸡蛋大小的肿物,无压痛,活动度尚可.

    关键词: 良性 间叶瘤 手术
  • 拇趾良性间叶瘤1例

    作者:高才良;董国礼

    1 病例资料良性间叶瘤是一种很少见的肿瘤[1-4],其MRI影像学表现至今尚未见文献报道,现将我院经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拇趾良性间叶瘤报告如下.女,69岁.发现左足拇趾足底肿胀1年余入院.患者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足拇趾一黄豆大小的包块,有轻微压痛,未予重视,近来包块逐渐长大、不适感明显来我院治疗.体检:左足拇趾肿大,患侧有一约3cm×3cm大小的包块,质硬,有压痛,无活动度,局部皮温不高,余未见异常.

    关键词: 间叶瘤 拇趾
  • 颈部间叶瘤海绵状血管瘤不典型超声表现1例

    作者:袁美芹;郭坤霞

    患者,女,23岁,以“右颈部无痛性肿物20余天,肿物增大3 d”为主诉入院。查体:右侧颈深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区可扪及一5cm×3cm 肿物,质软,无触痛,轻度活动,皮温、皮色、皮肤张力正常。面型基本对称,口唇无畸形。超声声像图特征见图1,结果为:右侧颈部皮下组织内一范围约5.0 cm ×1.8 cm 无回声区,内可见分隔光带,边界尚清,其内缘与颈内静脉毗邻,探头加压后可轻度变形,未见明确包膜回声,异常回声内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右侧颈部皮下囊性占位,建议进一步检查。随后行右颈侧肿物穿刺:吸出黄色薄乳样约11 mL ,涂片形态符合鳃裂囊肿。术中仅结合超声检查,见肿物位于胸锁乳突肌后、下、内方,延伸至颈丛与颈鞘,并与迷走神经粘连,周围可见1枚肿大淋巴结。依肿物穿刺涂片及术中临床表现,临床诊断为:鳃裂囊肿继发感染可能性大。术后病理诊断:(颈部肿物)符合间叶瘤海绵状血管瘤,周围见淋巴结1枚,呈反应性增生改变。

  • PPH切除直肠间叶瘤1例报告

    作者:贾瑞刚;张波;毛宽荣

    患者,男,54岁,已婚,农民.以"排便困难3年,加重半月"之主诉于2007年4月10日收住入院.

  • 横结肠间叶瘤1例报告

    作者:侯文英;张书义;仇彦飞

    患者,女,60岁,已婚.主诉左下腹疼痛一周,突然加重伴便血1 d,于2004年11月26日入院.一周前患者感觉腹痛,以左下腹为主,无腹胀,也无发热,给予对症治疗但未见缓解,一天前症状突然加重,继而便血,色暗红、鲜红相混合.以结肠占位性病变(便血)收住院.既往史:体健,无便秘及便血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2℃,脉膊8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80 mmHg;实验室检查:WBC 8.2×109/L,RBC 4.25×1012/L,HB 126 g/L.电解质、肝、肾功能检验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正常,腹部B超未见异常.纤维结肠镜显示:横结肠隆起性病变.病理报告:变性坏死组织.

  • 乙状结肠恶性间质瘤1例报告

    作者:范平明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因便秘1年余,发现盆腔包块1 d入院.入院后妇检:外阴萎缩,阴道黏膜稍充血,有脓样分泌物流出,窥检不满意,宫颈暴露不清,盆腔可扪及一囊性包块,无明显压痛,活动欠佳,边界不清.

  • 5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作者:罗文军;冷志;易永芬;唐博;李圆圆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s)临床和病理形态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在诊断中的价值,讨论肿瘤的组织来源、治疗和预后.方法:对51例GISTs进行光镜观察,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c-kit)、CD34、波形蛋白、actin、s-100等抗原标记物在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51例GISTs,其中40例以梭形细胞为主;17例伴有上皮样细胞,4例单纯由上皮样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组织中抗原标记物表达阳性率分别为CD117 95.0%(48/51),CD34 80.0%(41/51).结论:GISTs是消化道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光镜形态与真性肌源性和神经源性肿瘤极为相似,免疫标记物配合使用可对其做作出正确诊断,GISTs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间质干细胞.

  • 影像学检查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何志兵;陈敏;杨全喜;李光;周洲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t,GIST)的影像学表现特点及影像学检查对GIST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GIST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9例均行影像学检查,其中18例行X线数字胃肠检查,14例行CT检查,3例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8例行DSA检查.结果:19例GIST中发生于胃部8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3例、回肠2例、结肠2例、小肠系膜2例.良性5例;恶性14例,其中3例伴肝转移,2例伴腹膜淋巴结转移.结论:影像学检查在GIST中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胃肠道钡剂造影、CT、MRI以及DSA对GIST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GIST的后确诊须依靠病理学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查.

  • 胃肠道间质瘤33例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王海斌;王黔;谢海涛;高荣君;于扬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stinal stromaltumor,GIST)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胃肠道和腹腔,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间质的以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为主要成分的间叶性肿瘤,临床较为少见.这类肿瘤以往常被误诊为胃肠道平滑肌瘤或神经鞘膜瘤等.随着病理检验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发现这类肿瘤以梭形细胞、类上皮或多形细胞为主要成分,有较高的CD117和CD34表达率,不同于真正的平滑肌瘤和神经源性肿瘤.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33例GIST病人的诊治经验报告如下.

  • 组织芯片技术研究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特征

    作者:张美萍;李小华;丁秀华;晏培松;李军;刘镭

    目的: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相结合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特征,阐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利用80点胃肠道间质瘤芯片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上述组织进行CD117、CD34、SMA、Desmin、Vimentin、NSE、S-100及Syn检测并分析其病理特点.同时以60点胃肠道平滑肌瘤与神经鞘瘤复合组织芯片作对比分析.结果:胃肠道间质瘤、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组织学上均以梭形细胞为主,恶性者出现明显异形性,伴多少不等出血、坏死、粘液变等.免疫组化染色胃肠道间质瘤CD117、CD34表达率分别为95.0%、84.3%,弥漫强阳性表达.平滑肌瘤CD117和CD34表达率分别为11.1%和20.0%,与胃肠道间质瘤组表达率差异具有显著性.神经鞘瘤中1例良性神经鞘瘤出现CD117表达,CD34未见表达.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中CD117和CD34呈高表达,是其敏感的标记物,部分可伴有肌源性标记物或神经源性标记物表达.组织芯片技术具有高通量大样本的特点,为筛选肿瘤的免疫学标记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 胎盘巨大良性间叶瘤1例

    作者:李小燕;钱飞虹;龙怀珍;宋秋佳;王贤兴

    患者,32岁.孕3产1,人工引产1次.孕38+3周,出现下腹轻微阵痛,伴阴道少量流血.在当地县医院诊断为晚期妊娠合并巨大子宫肌瘤.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好,血压14/11 kPa,妊娠腹型,腹围106 cm,宫高31 cm,胎心129*min-1.B超提示:①晚期妊娠(横位单活胎);②羊水过多;③胎盘实性占位性病变(多考虑绒毛膜血管瘤);④胎盘Ⅲ级.

78 条记录 4/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