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56例颌面外科手术后全肠道外营养支持的应用体会

    作者:唐宗杰

    随着全肠道外营养支持(TPN)的普及,其在围手术期应用的范围亦在扩大,对于颌面外科手术后病人,由于其特殊的解剖关系和手术的特殊性,营养支持亦显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文献中,TPN在颌面外科的应用尚很少见报道.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56例颌面外科较大手术后病人采用经外周静脉途径短期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口内入路小型钛夹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

    作者:蒋练

    下颌骨骨折在颌面诸骨中发生率较高,临床治疗方法有多种[1],目前小型钛夹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在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大多采用口外颌下切口入路小型钛板或不锈钢板内固定术,颌下切口有缺点,在面部留下疤痕.1996~1999年我科应用口内人路小型钛夹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10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基层医院牙X射线摄影的防护问题探讨

    作者:赵吉光

    牙科X射线检查技术主要用于牙齿、颌面、颞颌关节等口腔疾病的诊断,为临床牙科了解牙冠、根尖与其它组织关系情况提供确实可靠的依据,为牙病的进一步治疗打下基础.基于以下原因,口腔科X射线摄影需要特殊考虑:

  • 学龄前儿童口腔颌面创伤急诊调查分析

    作者:黄欣欣;陆东辉;薛敏;王健

    [目的]学龄前儿童口腔颌面创伤特点与防治途径的调查分析. [方法] 收集552例0~6岁儿童口腔颌面部创伤急诊临床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 [结果]0~6岁组儿童口腔颌面创伤占急诊人数的17.3%,男女之比为1.5 :1,其中~2岁组,~3岁组比例较高(P<0.05).各类损伤中的软组织挫裂伤常见,其中唇齿联合外伤绝大多数,致伤原因分析以跌伤为主. [结论]①低幼龄儿童颌面损伤多发于~2、~3岁组龄;②唇齿联合外伤为儿童颌面创伤主要类型;③清创与整形并重是儿童创伤处理的基本原则;④预防儿童颌面外伤比治疗更重要.

    关键词: 颌面 创伤 急诊 儿童
  • 颌面外伤344例致伤原因分析

    作者:袁会诚;许晓芹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受伤原因.方法:总结近10年收住我科的颌面外伤病例,加以临床分析.结果:伤因列前四位的依次为打架、摔跌伤、交通事故、工伤.结论:伤因存在性别差异;业余文化生活贫乏单调、男性青年以单身职工比例较高,地处偏远等,是导致当地打架人数增加,成为颌面外伤伤因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颌面 外伤 临床分析
  • 口腔颌面外伤的临床分析

    作者:朱志国;寇强勇

    目的:本文简要针对口腔颌面外伤的临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颌面外伤患者200人,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治疗措施及效果。结果:200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得到恢复,治愈率为100%。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其中,满意人数有100人,占据比例为50%,基本满意人数有56人,占据比例为28%,一般满意人数有40人,占据比例为20%,不满意人数有4人,占据比例为2%。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8%。结论:针对口腔颌面外伤患者来讲,医护人员应尽快予以治疗,从而保证患者可以恢复健康,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口腔 颌面 外伤 分析
  • 早期注气扩张法在颈部软组织扩张术中的应用

    作者:胡太平;徐和平;李志刚;苏晓利;张杰

    颈部软组织扩张术,常用于修复颌面等邻近部位的瘢痕或组织缺损.通常采用早期注液的方法,使扩张器充分舒展.但该方法易导致扩张器下滑、卷曲、移位,影响扩张效果.我们应用早期注气扩张这种改良方法治疗患者9例,避免了上述弊端,效果满意.

  • 胸三角皮瓣在颌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霍峰;计福忠;王笑茹;陈启新

    目的:总结胸三角皮瓣修复颌面部缺损的经验.方法:对我科收治的22例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进行胸三角皮瓣修复.结果:22例术后皮瓣均成活,无一例皮瓣坏死,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应用胸三角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修复效果良好,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 浅谈223例口腔颌面危重损伤护理体会

    作者:王琳娜

    颌面部是人体的暴露的、易受外伤的部位,在遇到意外交通事故或遭受到外力打击时易致其损伤,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常易发生严重的创伤,其损伤后多易并发窒息、出血、休克和颅脑损伤等急危症状,严重威胁生命.据统计,颌面外伤发生率达14%~15%,因此,实施正确的紧急处理和进行切实有效的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对我科救治的223例危重口腔领面部外伤患者进行救活及护理进行总结汇报如下.

    关键词: 口腔 颌面 护理
  • 口腔内游离皮片移植手术的护理

    作者:王红燕

    口腔是人类消化道和呼吸道的起始部位,有其特殊的解剖特点和生理功能.游离皮片移植是颌面整形外科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

  • 锥形束CT在上颌磨牙根分叉病变临床治疗决策中的作用

    作者:周娜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上颌磨牙根分叉病变临床治疗决策中的作用.方法:回顾201 6年1月-2017年12月长沙市第一医院口腔科因慢性牙周炎就诊的32例患者病例资料,上颌后磨牙根分叉病变患牙共95颗,2名牙周专业主治医师分别使用传统诊断方法(传统诊断组)与CBCT(CBCT组)对根分叉病变程度诊断并选择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无法确定时可选两项.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根分叉病变程度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的差异.结果:95颗患牙中,两组方法的根分叉病变诊断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传统诊断组有35颗患牙(17例患者,占36.8%)选择两项治疗方案,CBCT组则仅7颗患牙(5例患者,7.4%)选择两项治疗方案.有两项治疗方案时,均取偏保守治疗进行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63.2% (60/95)的患牙治疗方案相同,29.5%(28/95)的CBCT组选择治疗方案保守度低于传统诊断方法组;取偏侵袭治疗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其中86.3% (82/95)的患牙治疗方案相同,3.2%(3/95)的患牙CBCT组选择治疗方案保守度低于传统诊断方法组.结论:CBCT可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根分叉病变的结构信息,为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基础.

  • 口腔颌面肿瘤手术中医学美学原则的应用

    作者:张圃;雷德林;孙沫逸;马秦;杨耀武;胡晓光;程晓兵;李建虎

    目的:研究医学美学原则在口腔领面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具体应用,讨论应用医学美学原则对提高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手术治疗后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2004~2007年,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67例,36例良性肿瘤患者包括:颌骨囊肿,成釉细胞瘤,腮腺良性肿瘤,腮腺脉管畸形,鳃裂囊肿等;31例恶性肿瘤患者包括:唇癌.舌癌、口底癌、上颌窦癌、恶性淋巴瘤等.笔者结合患者对手术医学美学方面的要求,应用美容医学原则进行具体手术设计、手术实施.结果:下颌骨体部囊肿患者,可从口内入路手术,也可采用袋形手术,不截骨、植骨,面部不遗留手术瘢痕.青年单房性的成釉细胞瘤患者,可行瘤体扩大切除,也可加微波热凝处理,不做截骨.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切口选择面部隐蔽部位,缝合皮肤时,采用美容外科缝合方法.恶性肿瘤患者,在切除肿瘤后的修复时,应考虑到面部外形的恢复,如唇癌切除后,应用唇颊侧滑行皮瓣修复组织缺损,不破坏对侧唇的组织结构.上颌窦癌上颌骨切除后的眶底重建,应考虑到上颌骨、颧骨的外形突起,恢复个体面部外形;手术后采用临时赝复体,及时恢复面部外形.恶性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皮瓣修复时,供区组织切取后的外形障碍也应予以考虑.颈部淋巴瘤活检手术时,选择侧颈部隐蔽部位等.结论:在口腔颌面一头颈肿瘤外科手术中应用医学美学原则,可以减少手术带来的对口腔颌面部外形、功能的破坏,提高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 医学美容理念及技术在口腔颌面肿瘤外科的应用新进展

    作者:张圃

    医学美容理念及其技术在口腔颌面肿瘤外科的应用情况是伴随着学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患者对容貌的关注是促进肿瘤外科中美容技术应用的重要因素;数字化技术引导下的精确修复重建手段,为肿瘤切除后面部容貌的美容修复建立了基础;肿瘤放疗、肿瘤内照射技术的进步,使得因肿瘤切除面神经的比例大大降低,维护了患者的容貌;硬化治疗成为脉管疾病治疗的重要技术手段,避免了手术切除对面部的损毁;新缝线的出现改变了肿瘤术后切口缝合的理念及技术,肿瘤切口亦可以获得美容缝合;闭式引流新器械、伤口包扎新型敷料的使用,改进了肿瘤手术伤口处理的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美容效果;医学美容技术推动了口腔颌面肿瘤外科学科的发展.

  • 翼腭窝、颞下窝肿瘤手术治疗

    作者:张圃;史庆辉;雷德林

    目的:回顾总结颞下窝、翼腭窝肿瘤的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04~2007年我院翼腭窝、颞下窝肿瘤患者18例,其中良性肿瘤患者5例,恶性肿瘤患者13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判断肿瘤位置及良、恶性,选择手术进路、切除范围,酌情用组织瓣填充术腔,术后行放疗或化疗,随访3月~3年.结果:5例良性肿瘤患者随访6个月~3年,无1例复发.13例恶性肿瘤患者随访3个月~3年,生存期不足1年5例,生存期1.5~2年2例;6例生存期超过3年,且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对翼腭窝、颞下窝肿瘤手术治疗应注意其诊断及手术方法特点.

  • 利用数码相机测定面部皮肤颜色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江飞;赵铱民

    目的:利用数码相机进行面部皮肤颜色测定的可行性与合理性的研究.方法:在进行颜色采集之前,首先测定实验光源的稳定性.使用Canon EOS 20D单反数码相机,在实验光源稳定的时间内,以相同的拍摄参数(快门1/25 s,光圈4.5 自定义白平衡,ISO 800)采集122 例22~32 岁受试人群颌面部的皮肤颜色,拍摄文档保存为Jpeg格式.图像经Adobe photoshop7.0统一校色后,拾取皮肤CIE L*a*b*色度学空间颜色数据,利用SPSS 10.0做统计描述.结果:实验光源在21~70 min内是稳定的,可以达到比色要求.实验测得皮肤的L*a*b*色度学参数范围为:L* 49~66,a* 7~18,b* 5~22.结论:面部皮肤色度参数与测色手段和方式密切相关,数码相机作为面部赝复体的比色方法,在面部皮肤色彩信息全面采集、色彩信息准确传递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 以鳃裂囊肿为特征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附106例成人侧颈部囊性肿块的分析

    作者:丁加根;曾永红

    成人颈侧部孤立性囊性肿块的诊断对颌面外科医生来说首先应考虑鳃裂囊肿可能,但某些癌转移到颈部淋巴结可以发生囊性变,表现为囊性肿块[1],因而容易作出鳃裂囊肿的错误诊断.本文对临床上如何区别鳃裂囊肿和囊性转移癌、囊性转移癌有何特点、发生率如何以及原发灶好发部位与鳃裂囊肿有何关系等,结合临床和文献进行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 颈动脉假性动脉瘤及颈动脉体瘤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作者:胡晓光;程小兵;张俊睿;彭品祥;周树夏

    提高颈动脉体瘤及假性动脉瘤手术治疗的安全性,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颌面外科医生不断研究和总结的问题.由于该类疾病的治疗中都不可回避的要碰到处理颈部大血管的问题,因此风险较大.

  • 颌面部损伤伴全身伤的救治

    作者:李荣华;杨文忠;周小健;易建;李西波;韩笑;李云峰;赵恒越

    颌面部损伤常伴有全身其他部位或器官特别是颅脑的损伤,往往涉及面广,伤情复杂.作为首诊的颌面外科医生,对这类伤员必须坚持整体观念,全面检查,仔细分析,既要及时进行专科救治,又要与相关科室尤其是神经外科协作救治,并恰当处理颌面部损伤与颅脑损伤救治的关系,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 牙齿与颌面部不对称畸形的诊断与治疗(一)

    作者:丁寅

    牙齿与颌面不对称畸形是指由于牙弓或颌骨两侧不对称或因颌位偏斜形成的一种错畸形,常表现为一侧后牙反 ,造成颌面不对称畸形,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颜面美观,而且影响咬合功能,甚至导致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是一种危害大、矫治复杂的错畸形.本文将对牙齿与颌面不对称畸形的病因、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 颌面、颈部战伤时效救治研究

    作者:吴坡

    通过查阅我军及外军历次常规战争卫勤资料,结合现代创伤学及口腔颌面外科学对颌面颈部战伤的机制、病理时程特点、救治原则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颌面颈部战伤救治时效标准的研究提供依据,进一步规范颌面颈部战伤救治的措施,为颌面颈部战伤救治技术改进、器材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225 条记录 10/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