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防髋关节僵硬装置配合髋臼重建术的应用体会

    作者:包勤德;乔栓杰;连坡

    学龄期先天性髋脱位的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解剖畸形及病理变化逐渐趋于复杂,严重的髋臼退化及股骨上端的变形使单一的手术方式不能奏效,而且存在着术后关节僵直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两大并发症,亦是国内外目前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 Salter改良法髋骨截骨术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李旭;李岩;范广宇;白希壮

    目的:总结Salter改良法髋臼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疗效,从而提高先天性髋脱位的治疗水平.方法:在1984~1995年期间采用Salter改良法髋臼截骨术治疗单侧先天性髋脱位102位,男38例,女64例,手术时患儿平均年龄3岁±7个月,根据术前及随访时髋关节前后位像及Lauenstein位像计算出颈干角、前倾角、髋臼指数和CE角.结果:4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年±10个月.和非手术的对侧比较,颈干角、前倾角、髋臼指数及CE角判别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意义.结论:该术式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髋脱位长期随访效果满意.

  • 改良铝制夹板治疗先天性髋脱位

    作者:单先康;王振海;刘素清

    自1980年以来,对Von-Rosen氏铝制夹板进行改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有几点粗浅的体会,小结如下.

  • 带蹬吊带体系治疗先天性髋脱位

    作者:陈君长;杨哲;王坤正;朱卫成;袁国莲;李吾成;杨晓荣;赵京龙

    采用带蹬吊带体系治疗出生2月~3岁间婴幼儿先天性髋脱位(congenti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418例,均获满意复位,并对其中的168例进行了2~11年远期随访.结果表明:近期复位率为100%,远期优良率为95%;患侧髋臼发育与健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从而证实该体系是治疗CDH的一种比较全面的方法,成功率高、远期效果好及并发症低.同时强调CDH必须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 可调式固定器治疗先天性髋脱位的护理

    作者:程玉静;毕晓英;孙文荣

    我院应用自行研制的可调式固定器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132例[1],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32例中男19例,女113例;年龄4~52个月;共176个髋关节,左侧55例,右侧33例,双侧44例;以上均采用固定器治疗,随访时间短2年,长7年。根据周氏功能评定标准[2],本组优151髋,良20髋,可4髋,差1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8个髋。2 护理方法  (1)手术患儿均采用氯胺酮麻醉,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复苏前后护理。(2)行内收肌切断的患儿注意做好切口护理,可在无菌敷料外用透气透明无菌手术巾贴敷,防止脱落及大小便污染。个别患儿可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本固定器的大小腿套为不锈钢板制成,内衬厚而柔软的纺织物,使用时注意调节合适的松紧度,避免皮肤受压或擦伤,注意观察远端血运、皮温及足趾活动,防止血管、神经受压。(4)术后的固定位置直接影响患儿复位情况,护理中应加强观察,保持外固定器的稳固、有效。  本固定器蛙式位与外展内旋位可以互换,使用方便,适用于3岁以下的先天性髋脱位患儿,部分髋臼发育尚好的3~4.5岁患儿亦可使用。

  • 动髋可调式新型支具治疗大龄先天性髋脱位的护理

    作者:张梅;李娜;张涛

    院自1994年6月~1999年2月,应用自行研制的动髋可调式新型支具[1],对26例大龄先天性髋脱位患儿行术后固定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也积累了一些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 阶段性闭合复位法治疗半岁以内婴儿先天性髋脱位

    作者:许瑞江;马承宣;赫荣国;张喜恩;王燕;卢强

    半岁以内婴儿先天性髋脱位的股骨头骨骺核尚未出现,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简称头骺坏死)发生率较高[1].1992年以来,我院通过阶段性闭合复位法治疗半岁以内婴儿先天性髋脱位45例62个髋,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 先天性髋脱位患儿行闭合复位树脂石膏裤固定的护理

    作者:代瑞玲;李慧英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是小儿常见的下肢畸形.0-6个月的患儿可以通过佩带pavlik连衣挽具来治疗.对于年龄在6-18个月和pavlik挽具失效的患儿,首选治疗方法为髋关节闭合复位、人体位石膏固定.自2012年起我科对DDH闭合复位的患儿行树脂石膏裤固定,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 发育性髋脱位的新生儿筛查及预防

    作者:吉士俊

    发育性髋脱位是常见的四肢畸形,我国发病率尚无全面的普查资料,各地区不同,上海为0.91‰,北京为3.8‰,沈阳为1.75‰,香港为0.07‰.1992年北美小儿矫形外科学会将先天性髋脱位更名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虽然其发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与后天因素密切相关,是可以预防的.从发育性髋脱位的治疗来看,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在婴儿期可以行手法闭合复位,否则需要手术治疗.手法复位优于手术治疗,治疗成功后,必须加强髋关节的保护,严禁从事剧烈运动,延缓骨关节炎的发生,以防过早需要人工关节置换,而影响远期生活质量.因此加强新生儿筛查和预防工作是减少残疾发生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DDH的新生儿筛查在发达国家已经普及,我国也已将其纳入"防止出生缺欠和残疾十年行动计划",但开展的还很不理想.这项工作不能单纯由小儿骨科医生来完成,还需产科医生、助产士以及新生儿科医生的共同协作,并普及城乡基层医院.

  • 改良蛙氏石膏固定治疗3~6岁先天性髋脱位

    作者:于长久;于顺理;林立成;付志民;田宝贵

    1 资料先天性髋脱位的疾病治疗方法很多,但对3~6岁病人大多采用手术治疗,我院自1985年以来共收治22例(30个髋)年龄3~6岁平均4.5岁,手法复位改良蛙氏石膏固定.随访2~10年均获成功,无一例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功能正常,是目前非手术治疗3~6岁髋关节脱位的好方法.

  • 新生儿先天性髋脱位超声诊断进展

    作者:杨军林;田百超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eation of thehip简称CDH)是出生前或生后股骨头位于髋臼外部,根据起病因素,可分为:①畸胎型(teratogieal type)可能是原发性胚质缺欠,脱位常发生在宫内,病理改变复杂严重,常伴有其它先天性畸形,只能手术治疗,约占CDH中2%~4%.②真性型(genine)主要是髋关节囊松驰,髋关节周围肌肉挛缩、髋臼发育不良继发形成脱位,该型病理变化轻,约占CDH中95%[1].

  • 人工臼顶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双足站立位体位下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徐永胜;吕龙;王明耀

    目的:研究人体正常骨盆和髋臼指数为60°骨盆以及人工臼顶治疗后骨盆髋臼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收集5~12岁的大龄儿童新鲜骨盆标本10具分别测量标本几何尺寸并进行标准化,采用应变电测法及特种压力传感器,分别对标本在正常、破坏后(髋臼指数60°)、人工臼顶加盖包容后,进行模拟人体在双足站立体位下和4级加载压力下(5kg、10kg、15kg、20kg)进行髋臼的多点测定,同时互相比较.所有标本在载荷、结构、高度等力学实验模型上均相一致,以提高测量精度.按照实验应力分析要求严格贴片操作技术,以便得到良好的应变粘结性和传递性.将制作好的标本置于实验机夹具内,调整对心,安装上测力传感器.实验机分四级加载并记录载荷、应变;进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统计学检验和精度分析后绘制曲线.测试结果使用SPSS软件处理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人工臼顶加盖后骨盆标本与正常骨盆标本在双足站立位体位下髋臼各点的生物力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髋臼指数60°时骨盆与正常骨盆髋臼各点的力学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和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臼顶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既安全可靠、又符合生物力学原理的造盖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年长儿(7~14岁)先天性髋脱位的手术治疗

    作者:郭鑫;刘春志;胡康义;朱国明;刘丽君;丛星

    先天性髋脱位患儿年龄越小其治疗方法越简单,疗效也愈满意,但对于年长儿先天性髋脱位,因髋关节受非生理刺激,其臼、头及周围软组织都发生相应严重病理改变,手术后易发生再脱位、关节僵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并发症.如果术式选择得当,手术准确也可收到较好疗效.

  • 先天性髋脱位与同源盒基因传递不平衡研究

    作者:麻宏伟;户瑶;姜俊;王岳平;李祁伟;王旸;吉士俊

    背景:目前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先天性髋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迄今为止,从基因水平研究其发生机制报道较少.同源盒(homeobox,HOX)基因是胚胎发育和脊椎动物肢体发育的重要调控基因,因此推测HOX基因可能与CDH的发病有关.目的:探讨CDH与HOX基因是否存在相关性.设计:核心家系内对照关联研究.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发育儿科、遗传研究室及小儿外科.对象:101个CDH核心家系303名成员均为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小儿骨科病房1999-12/2001-01间全部住院CDH患者及其父母,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经X射线检查及手术确诊.方法:在胚胎肢体发育调控相关基因-HOX基因A簇、B簇、C簇和D簇所在的染色体区域7P14-15,17q21,12q13和2q31内选择4个微卫星DNA标记D7S1808,D17S1820,D12S1686和Hox4EP,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101个先天性髋脱位核心家系的303名成员进行基因型分析,并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主要观察指标:确定101个CDH核心家系303名成员4个微卫星DNA标记D7S1808,D17S1820,D12S1686和Hox4EP的基因型,对父母传递和不传递给患者的等位基因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结果:在D12S1686多态性标记位点上共检测到16个等位基因,TDT分析显示,CDH与D12S1686遗传标记位点不存在传递不平衡(X2=6.171,P=0.965).在D7S1808多态性标记位点上共检测到10个等位基因,CDH与D7S1808遗传标记位点的第7个等位基因存在传递不平衡(X2=6.045,P=0 014).在D17S1820多态性标记位点上共检测到12个等位基因,CDH与D17S1820遗传标记位点的第4个等位基因存在传递不平衡(X2=6.025,P=0.014).在Hox4EP多态性标记位点上共检测到16个等位基因,CDH与Hox4EP遗传标记位点的第4个等位基因存在传递不平衡(X2=6.461,P=0.011).结论:CDH与HOX基因A簇、B簇和D簇可能有关联,HOX A簇、B簇和D簇基因可能是先天性髋脱位的易感基因.

  • 先天性髋脱位的康复治疗

    作者:韩煜;郝贵华;赵凡

    笔者自1985~1998年采用手术克氏针固定、中药等综合康复治疗先天性髋脱位32例42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影响先天性髋脱位康复原因分析

    作者:吕洪海;李晓燕;薛克修

    目的:探讨影响先天性髋脱位康复的因素并寻找佳治疗方法.方法:对63例(A组)先天性髋脱位患儿行切开复位双片髋人字石膏固定,15例(B组)行克氏针内固定,双片髋人字石膏固定,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及国内其它治疗方法对先天性髋脱位的康复有影响的原因.结果:所有病例恢复满意,B组较A组及其它治疗方法比较,术后并发症少,康复更满意.结论:B组术式操作简单,符合正常髋关节力学效应,有利于先天性髋脱位术后的康复.

  • 臀肌挛缩 60例分析

    作者:曲修水;付秀花;徐兆云

    本组近年来治疗臀肌挛缩( GMC) 60例 ,效果较好 ,现结合文献对其发病原因及治疗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本组 60例 ,男 32例 ,女 28例;年龄 4~ 12岁,平均 7岁。病程 2~ 8年,平均 4年。单侧 12例,双侧 48例。其中 53例均有反复多次臀部注射青霉素史, 3例因臀部感染筋膜炎引起, 2例先天性髋脱位术后, 2例为特发性。 60例均有典型的 GMC,临床表现:外八字步态、并膝不能、下蹲呈蛙式蹲位,有尖臀征,二郎腿试验阳性,被动屈膝屈髋和伸膝伸髋时有弹跳征,跑跳受限,划圈征及交腿试验阳性。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姜俊;麻宏伟;戴晓梅;张立军;吕俊峰;牛国辉;郭然;吉士俊

    目的:探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444例CDH先证者及其对照的家系资料进行遗传流行病学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Falconer多基因阈值模型进行遗传度估算.结果:先证者一级、二级亲属CDH患病率(2.68%,0.45%)显著高于对照组亲属(0.11%,0.13%),其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25.441(3.440~188.150)、3.453(1.135~10.502),患病率先证者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三级亲属>对照组亲属.先证者一级、二级、三级亲属的遗传度分别为(67.88±5.12)%、(48.53±11.06)%、(31.82±42±.89)%,三者加权平均遗传度为(41.74±4.62)%.臀位妊娠和双下肢捆绑的OR值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3.492(2.116~5.556)、4.877(3.623~6.566).结论:CDH具有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遗传因素在决定CDH的易患性上起重要作用,臀位妊娠和双下肢捆绑是CDH的重要环境危险因素之一.

  • Y形软骨在先天性髋脱位Salter截骨术髋臼角矫正中的作用

    作者:王玉峰;范广宇;王星铎

    目的:研究先天性髋脱位Salter截骨术,Y形软骨在髋臼角矫正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改良Salter截骨术56例、65髋,并与Pemberton截骨术17例、18髋比较.结果:Salter截骨术髋臼角平均矫正16.7°,ACM角手术前后度数为60.00±2.18和56.40±3.12,经t检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Pemberton截骨术髋臼角和ACM角平均矫正15.8°和7.6°.Salter截骨术矫正的髋臼角中有7.48°和Y形软骨成角有关.结论:Salter截骨术中髋臼顶的髂骨部分,可以以Y形软骨为中心发生外倾,从而进一步降低髋臼角.

  • 先天性髋脱位与HOXD9基因传递连锁不平衡研究

    作者:徐明红;马瑞雪;麻宏伟;吉士俊

    目的:探讨先天性髋脱位是否与HOXD9基因存在关联.方法:选择HOXD9基因所在染色体区带的D2S333遗传标记,对27例先天性髋脱位患儿及其父母外周静脉血DNA进行PCR扩增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位基因检测分析,并通过传递连锁不平衡(TDT)方法对等位基因频率进行χ2检验.结果:先天性髋脱位与D2S333遗传标记不存在传递连锁不平衡(P>0.05).结论:HOXD9基因与先天性髋脱位无明显相关性.

116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