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内直视术后患者镇静镇痛的探讨

    作者:李宏艳

    WHO提出,疼痛是继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第五生命体征.手术中的麻醉保证术中患者无痛苦固然重要,但研究表明手术后早期的疼痛才是围术期患者的主要痛苦所在.因此,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心脏手术创伤大,对全身各组织器官影响极大,且病情变化迅猛,疼痛不仅使患者感到烦躁不安,也成为多种并发症的诱因之一[1].

  • 5kg以下低体重婴幼儿心内直视术的护理

    作者:张应琼

    目的 提高对5kg以下低体重婴幼儿心内直视术的护理质量.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年1月~2011年4月成功开展5kg以下低体重婴幼儿心内直视术10例,对其术前准备及术后的呼吸道与循环功能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为22~300h,平均(48.2±4.6)h.9例一次撤机成功,成功率为90.0%.结论 加强呼吸及循环功能等多方面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使患儿早日康复.

  • 丙泊酚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呼吸指数与胸肺顺应性的影响

    作者:许艳荣;徐凯智;李宇虹;杨莉;卢家凯;卿恩明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呼吸指数与胸肺顺应性(Cs)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丙泊酚组,每组15例.于静脉滴注丙泊酚前(T1)、主动脉开放后10 min(T2)、CPB结束时(T3)、手术结束时(T4)监测Cs和动态肺顺应性(Cd),同步监测吸入气氧浓度(FiO2)、大气压(PB)、PaO2、PaCO2,计算呼吸指数(RI).结果 对照组Cs、Cd和RI在T1与丙泊酚组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Cs、Cd在T2、T3、T4较T1及同时间点的丙泊酚组明显下降(均P<0.05).对照组RI在T2、T3较T1及同时间点丙泊酚组明显升高(均P<0.05),T4与T1无明显差异但仍高于丙泊酚组.结论 丙泊酚对CPB所致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出血与贫血的分析

    作者:张晓雪;马丽雅

    出凝血功能异常引起术后出血是体外循环后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极易危及患者的生命[1].我们对体外循环(CPB)下行心内直视术 30例患者的出血与贫血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

  •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瓣膜置换术的应用与发展

    作者:何巍

    1历史回顾自1953年John.Gibbon应用体外循环技术为一名房间隔缺损患者直视修复后,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经历了近50年不断探索的快速发展进程,心肌保护技术方法,经历了供血缺血供血,体外循环应用的技术方法经历了常温-低温-浅低温、跳动中-停跳-跳动中的历程[1].

  • 心内直视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前后的护理

    作者:刘文彩;王风云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心内直视手术越来越普及, 对于气管插管患者必须给予规范化的呼吸道管理, 以保证手术的成功和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现笔者将39例患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经口插管辅助呼吸的气道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适度镇静在小儿心内直视术后撤除机械通气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作者:符广丽

    目的:分析并评价适度镇静在小儿心内直视术后撤除机械通气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心内直视术后患儿,按照撤除机械通气过程中实施镇静与否,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在拔管前4h停止使用镇静剂及肌松剂,待患儿清醒后逐步进行减指令通气撤机;观察组患儿参照对照组的过渡方法,但在拔管之前5 min静脉注射地西泮,确保患儿安静,降低拔管过程的刺激.结果:两组患儿在撤除机械通气后,心率升高>20次/min,收缩压升高>20 mmHg以及撤机过程中烦躁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但在撤机成功率、重插管率、撤机后肺不张以及撤机后肺部感染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撤除机械通气过程中实施适度镇静治疗,可有效避免患儿与呼吸机之间的对抗,减少心肌耗氧并降低新陈代谢,加快心肌功能恢复,有效提升术后康复效果.

  •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唐文玲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护理策略.方法 通过对8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应用呼吸机治疗患者采取加强气管插管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生命体征监测等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2.5%,80例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18.0±2.5)d,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呼吸机治疗期间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 心内直视术患者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自体成分血回输的可行性

    作者:黄长顺;单闯;徐炜烽;潘志浩;仇艳华;任利远

    心脏手术输血量大,体外循环(CPB)可造成血小板损伤,常通过围术期输注异体血补充血小板,以避免术后出血,但输入异体血具有很多并发症.CPB前进行自体血小板分离,于CPB后再回输自体富含血小板血浆(APRP)可减少术后出血,不输或少输异体血[1].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2]可节约用血,但其联合自体成分血回输的效果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拟观察心内直视术患者ANH联合自体成分血回输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右前外侧小切口在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晓峰

    从1998年8月至2003年12月,我们采用右前外侧小切口在体外循环下行先心病直视手术7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左卡尼汀对心内直视术患者心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方梅荣;肖友文;李灿

    目的 分析左卡尼汀对心内直视术患者心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2月—2015年1月接受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给予常规扩张冠状动脉、抗凝及降脂干预,作为对照组,4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作为观察组.比较手术前后两组血肌酐(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UAE)、β2-微球蛋白(β2-M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的变化,记录手术前后两组心脏指数(C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两组术后CK、CK-MB、CI、LVEF、BUN、Cr、UAE、β2-MG和MDA均较术前上升,但SOD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观察组CK、CK-MB、BUN、Cr、UAE、β2-MG和MDA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CI、LVEF和SOD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左卡尼汀可减轻心内直视术患者心、肾等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保护心、肾功能.

  • 小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呼吸道监护

    作者:周爱卿;于美娥

    小儿心内直视手术后,常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梗阻,合并感染,严重者发生心力衰竭,危及手术的成败和病人安全.因此做好呼吸道监护,维护病儿的呼吸道功能是小儿体外循环术后护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对提高小儿心脏手术的成活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左西孟旦在心内直视术重症患者术后的应用时机

    作者:王翠苹;游道锋;杨嵩;易松;张宝;张文波;李华明;唐白云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在心内直视术重症患者术后不同时间使用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共有92例术后使用左西孟旦的心内直视术重症患者根据纳入标准纳入研究,根据使用时间的不同分为2组:(1) A组:返回ICU后即刻开始使用组,共42例;(2) B组:术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剂量及种类不断增多后开始使用组,共50例,记录并比较2组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proBNP、LVEF的变化;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后续使用心脏机械辅助装置情况、并发症发生及死亡情况。结果 A组术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用量低于B组,使用时间短于B组( P <0┅.05);A组和B组使用左西孟旦后LVEF较使用前均有明显升高,proBNP均有明显下降,A组使用前的LVEF低于B组( P <0.05),但A组使用后24 h、用后3 d、用后7 d的LVEF明显高于B组(P <0.05);B组使用前proBNP高于A组( P <0.05),使用后2组各时间点proBNP均呈下降趋势,数值上B组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A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 P <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 P <0.05),B组后续使用心脏机械辅助装置(IABP、ECMO)及死亡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心内直视术重症患者术后即开始使用左西孟旦能降低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剂量、减少使用时间,更快改善心功能,减少低心排综合征及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并有降低死亡率及后续心脏机械辅助装置使用的可能。

  • 磷酸肌酸钠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保护效果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东璐;吴伯娟;陶仁海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cP)停搏液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60例择期在体外循环(ECC)和心脏停搏下,行法洛四联症(TDF)根治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主动脉阻断后于其根部插针顺行灌注4℃停搏液,试验组灌注CP停搏液(在单纯冷晶体高钾停搏液中加入CP,浓度为10 mmol/L),对照组灌注单纯冷晶体高钾停搏液.2组患儿分别于ECC前、主动脉阻断(ACC)30 min后,术后2、24、48 h抽取中心静脉血,测血清心肌酶(CK-MB、cTnI)的浓度;分别记录,临床观察指标(心脏诱导停搏时间,自动复跳时间,自动复跳率,术后呼吸机维持时间、ECC停止及术后24 h多巴胺、盐酸肾上腺素用量和使用率).结果 试验组在各临床观察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的血清心肌酶均于ACC 30min后开始上升,并于术后24 h达高峰,与ECC前比较有统计意义(P<0.01).2组间比较,试验组在ACC 30 min后各时点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心内直视术中应用含CP的冷晶体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纯的冷晶体心脏停搏液.[关键词l磷酸肌酸钠;冷晶体停搏液;心内直视术;未成熟心肌;心肌保护

  • 低体重婴儿心内直视手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冯春;李清华;段江英

    随着医学检查设备和心血管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麻醉、体外循环技术和术后监护水平的提高[1],使得先心病的外科治疗对象年龄越来越小,婴儿危重复杂先心病的早期诊断和急诊手术治疗成为当前心脏外科的发展方向[2].体外循环直视心脏手术需要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体外循环医师娴熟而默契的配合.低体重先心病婴儿有着年龄小、体重低、发育差、手术视野小的特点,较其他年龄组手术具有更大的危险性,使得手术和麻醉的难度明显增大,对手术的护理配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对36例低体重先心病婴儿实施心内直视手术,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心内直视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急救与护理干预

    作者:易一乐

    迟发性心包填塞是指心脏手术1周后出现的心包腔积血、积液造成的心包压塞[1],迟发性心包填塞较为罕见,易为人忽略,延及误诊,危及生命,且年龄跨度大,不易诊治和护理[2]。我科于2014年共进行各种心内直视手术近1000人次,其中3例发生迟发性心包填塞,分别发生于术后第9天、第14天、第8天,3例患者均经过医生护士全力抢救,痊愈出院。

  • 心内直视术后气管插管内安全吸痰的护理

    作者:郭慧明

    目的 探讨心内直视术婴幼儿气管内插管安全吸痰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直视术后气管插管的患儿3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给予常规气管插管护理措施外再给予安全吸痰护理,对照组16例只给予常规气管插管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支气管痉挛、缺氧和气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心内直视术后气管插管进行安全吸痰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心内直视术后病人呼吸道病原菌分析与护理

    作者:丁霞云;李玉娟

    心内直视术病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MV)期间,由于内源性和外源性原因,常常导致呼吸道感染甚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不但增加病人在ICU的停留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也增加病人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危重病人的增多,MV时间逐步延长,VAP的病人也相应增加.2007年1月-2008年6月对154例心内直视术后病人气管插管MV期间病原菌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护理对策.现介绍如下.

  • 右腋下直切口心内直视术术后病人的呼吸管理

    作者:冯晓东;薛菊云;阎秀英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以及心脏外科手术安全性的提高,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切口的美观日益受到外科医生和病人的重视[1].右腋下直切口不仅创伤小、伤口隐蔽,而且保留了胸廓的完整性,有利于术后的恢复.但右侧开胸对右肺的压迫挤压时间过长,使术后肺部并发症相对于正中切口要多,术后呼吸管理有其特殊性,因此,术后肺不张的预防和呼吸管理尤为重要.1999年3月-2005年9月,我科采用右腋下直切口路径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223例,效果良好,无一例死亡.现回顾性总结其呼吸管理经验如下.

  • 异丙酚和依托咪酯对心内直视术患者过氧化脂质损伤的影响

    作者:高东艳;连占朝;白玲

    目的:比较等效麻醉剂量的异丙酚和依托咪酯对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过氧化脂质损伤的影响.方法:20例心内直视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组(E组).分别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前后取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C、维生素E和NO,同时记录心电图和平均动脉压.结果:两组于主动脉开放后10min,丙二醛和NO与诱导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E组高于P组同时值,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C、维生素E与诱导前相比两组均显著下降(P<0.01),E组与P组之间相比无差异(P>0.05),主动脉开放后心律失常,电击复跳例数P组少于E组.结论:异丙酚减轻心内直视术患者过氧化脂质损伤的作用强于等效剂量的依托咪酯.

212 条记录 3/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