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子宫颈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罕见,国外文献报道60余例[1-3],国内报道40余例[4-6],多为个案报道。由于恶性黑色素瘤镜下形态变化多样,因此极易导致误诊。我们收集了4例此类病例,结合文献对其组织学形态进行分析,以提高认识。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收集2012至2013年间宫颈恶性黑色素瘤4例,1例来自无锡市妇幼保健院,3例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其中2例为院外会诊病例,分别来自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和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此4例病理诊断均经病理专家阅片证实。 -
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点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发生在肛管直肠的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光镜观察,应用SP法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50岁和54岁,病程分别6 mo和12 mo,肿瘤位于齿状线附近及其以下,呈息肉样和蕈样.光镜下,瘤细胞大小不同、形态多样,组织结构复杂,未找见黑素颗粒.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MB45、S-100蛋白阳性,CK、EMA、Desmin阴性.结论: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罕见,病理学诊断困难.HMB45、S-100蛋白表达在病理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
小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分析
小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恶性肿瘤,截止到2008年,全世界共报道数十例,国内仅有不到20例.我院普外科于2008年11月12日收治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小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现报告如下.
-
颈椎管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并椎体转移1例报告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皮肤、粘膜,发生于神经系统较少见,且多为转移性.原发于椎管内并椎体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则罕见,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
软腭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放射治疗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60岁,主诉咽部异物感1月于2000年5月住院.体检:左软腭可见一2cm×2cm新生物,表面暗紫色,触之无出血.临床诊断:血管瘤,恶性肿瘤待排.局麻下予以肿物局部切除.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左软腭恶性黑色素瘤.
-
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五例
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恶性度高、发展快、预后差的肿瘤.我院1980-2009共收治5例,现报道如下.例1 46岁,发现尿道外口有一黑褐色肿块2个多月,伴有接触性出血,无疼痛.于1980年3月16日入院.查体:于尿道外口"5点"处有一2.6 cm×1.4 cm肿块,呈黑褐色,边界清楚,质较硬,表面有溃疡,触及易出血;心肺未见异常,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入院后4 d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尿道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术后7 d出院.术后5个月因急性昏迷于我院行急诊开颅术,患者不治死亡,术后病理证实为脑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
-
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例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以及诊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MRI检查均显示均匀强化,肿瘤直径(1.27±0.31)cm,10例边界清晰,11例血流信号丰富,5例T1WI长信号和8例T2WI短信号;3例行次切手术,10例行全切手术,术后给予放化疗辅助治疗,随访结束时3例病情稳定,6例死亡,4例病情恶化。结论 MRI可以对颅内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准确诊断,外科全肿瘤切除术和放化疗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但预后仍较差。
-
脑膜转移性黑色素瘤四例
脑膜转移性黑色素瘤,系由外周皮肤、黏膜或视网膜等部位的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经淋巴和(或)血流弥漫性转移至脑膜所致.虽然临床少见,但目前已位于颅内转移瘤第3位,仅次于乳腺癌及肺癌;其恶性程度较高.疗效差,患者生存期短、预后不良[1].若能对体表黑色素痣(瘤)早期予以正确的治疗,则可降低其颅内转移率;而早期明确诊断可以使此类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脑膜转移性黑色素瘤的定性诊断十分困难,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现将我院2004-2007年收治的2例和外院会诊2例,共4例脑膜转移性黑色索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4例报告
1 临床资料 对我院1990-1998年12月收治的4例患者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例,女1例,年龄小47岁,大62岁,平均52岁,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行放疗。结果:1例存活2年5个月,死于肺部转移。2例存活11个月,1例失访。2 讨论 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主要发生在皮肤,原发于鼻腔粘膜者少见,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在粘膜的发病率仅为1.3%。临床易疏忽,早期不易诊断,容易误诊。对于鼻腔恶性黑色瘤,完整彻底地手术切除可作为局限性原发病变的首选治疗。如病变位于鼻甲而未侵犯上颌窦,则应行鼻腔外侧壁广泛切除;已累及上颌窦,则同时行上颌骨切除。肿瘤位于鼻中隔,如鼻中隔软骨未受累,可切除部分软骨,保留对侧粘膜;软骨已受累,则应行鼻中隔切除。对于放疗或化疗,可作为术后补充治疗或年老患者及晚期不适手术者。
-
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肺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lung,PMML)临床极为少见,截至2004年6月,国内文献公开报道且资料完整的病例仅11例,现对上述病例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PMML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黏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1例临床病理研究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一种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好发于皮肤,发生于黏膜者少见且组织学变异很大,给病理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容易误诊和漏诊。本研究收集了鼻腔、直肠肛管、阴道、眼球等处黏膜原发恶性黑色素瘤11例,分析其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及鉴别诊断。
-
下消化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9例分析
小肠、直肠、肛管的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较少见.据<中国外科年鉴>记载,截止1987年,我国文献中共有101例[1],近几年有少数报道.现就我院活检标本中所遇到的9例,通过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及免疫组化进行观察,并探讨有关黑色素瘤细胞的来源问题.
-
胃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患者男,62岁。中上腹隐痛伴消瘦2年,黑便一次,于1999年7月21日来院就诊。胃镜检查发现:胃体前壁见一直径约3.5 cm圆整球形物,有亚蒂,表面污秽,色黑,推之不动,质脆,易出血。活检报告为恶性肿瘤,倾向低分化腺癌。入院体格检查:贫血貌,消瘦,全身皮肤粘膜颜色正常,巩膜未见黄染,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口腔粘膜无破溃,无色素沉着。肛门粘膜无异常,肛门指检阴性。GI检查见胃底有2 cm×3 cm圆形阴影,边界尚光整,见粘膜较粗,未见明显破坏。拟诊胃底平滑肌瘤,肉瘤不能排除。腹部CT检查示胃底部肿瘤,考虑平滑肌肉瘤或胃癌可能大,伴周围淋巴结肿大,肝右叶膈面小结节,不排除转移瘤可能。腹部B超检查:胆胰脾双肾未见异常,肝光点粗,光点分布欠均匀。胸片:双肺未见活动性病变。于1999年8月5日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胃底后壁肿瘤侵及浆膜,切开标本见隆起菜花状新生物5 cm×5 cm×2 cm,肝右叶膈顶部扪及光滑肿块,直径1.5 cm,可能为囊肿。术后病理切片,经免疫酶标示:HMB45(+),S-100(+),Vim(+),PGP9.5(-),CK(-)。诊断:恶性黑色素瘤,侵及浆膜层,淋巴管内见瘤栓。术后行化疗,病情好转出院。 讨论:胃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较为罕见,是一种产生黑色素的高度恶性肿瘤,仅少数为无色素恶性黑色素瘤。其发病率为全部恶性肿瘤的1%~3%。好发于皮肤。根据病变的肉眼表现,恶性黑色素瘤可分为3型:表浅扩散型,结节型及雀斑型。本例内镜下特点为结节型,圆球形物,表面污秽,色黑。病理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可疑的病因因素为日光曙晒及反复损伤黑痣,此外与遗传、种族因素,激素及宿主的免疫功能等均可能有关系,一般有家族遗传史。本病一旦确诊,应予手术切除。
-
蝶窦斜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
原发性颅内恶性黑素色瘤十分罕见,发生率约为0.005/100000,男性易感性高于女性[1].1 病例 女,74岁,因"双眼视物模糊1个月余"于2015年3月9日入院. 既往史无特殊. 查体:右眼视力0.04,左眼视力0.25,余无明显异常. 头颅CT(图1A)示蝶窦内见不规则软组织肿块,邻近骨质压迫性吸收破坏,肿块大小约3.4 cm × 3.7 cm ×2.4 cm,与双侧颈内动脉分界不清,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
脑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占黑色素性肿瘤的1%[1],其中脑膜的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更为少见,仅占颅内肿瘤的0.17%[2,3].国内仅见少数报道.作者遇见1例,报告如下,并对此瘤的组织起源、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等进行讨论.
-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2例
1 病例报告例1,男,58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疼痛4月余,于1992年8月6日入院.X线钡餐检查:食管中上段约6cm处黏膜破坏,管腔狭窄及球状充盈缺损,诊断为食管中上段癌.胃镜检查:食管中上段管腔狭窄,通过困难,黏膜有破坏.术中见肿瘤位于食管中上段,未侵犯周围组织,行食管部分切除术.病理检查:切除食管长8cm,周径4cm,距切缘1cm处有一息肉状物,约2.5cm×2cm×1.5cm大小,蒂宽广,表面被覆黏膜部分消失,切面有黑棕色和浅棕色的杂色斑,色调内深外浅,分布不规则,镜下见瘤组织由上皮样和梭形细胞构成,有明显的异型性,瘤细胞排列散在及巢状,可见吞噬黑色素细胞增生及分裂象.病理诊断:食管中上段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
-
喉粘膜恶性黑色素瘤二例报告
喉粘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相当少见,至今文献报道不足60例,我院30年来,诊断喉粘膜恶性黑色素瘤2例,现就其临床病理特点报告并讨论如下.
-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2例报告
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 PMME )是一种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其恶性度极高,确诊时40%~80%的患者出现远处转移。 PMME占食管原发性恶性肿瘤中的0.1%~0.2%[1],临床表现与食管其他恶性肿瘤相似,术前多不能获得正确的诊断。其生存时间往往<1 a,仅有少数患者存活时间>2 a,5年生存率<5%。本文报告了2例PMM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经过。
-
上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道
原发性食管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较为罕见,为探讨其病理特征、临床诊断及治疗而避免误诊误治,报道1例上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上消化道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预后不良,治疗以根治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
-
阴茎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
阴茎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少见.患者男,60岁.半年前因有时尿痛而发现尿道外口右侧有一黄豆大小包块,无疼痛、发热,摩擦后有渗血,肿块逐渐增大,门诊以"阴茎包块"收入住院.查:尿道外口右侧见约2cm×2cm大小包块1个,表面尚光滑,红褐色,质稍硬.右侧腹股沟触及约2cm×1.5cm淋巴结1枚.肿块取材冰冻切片报告恶性肿瘤而行部分阴茎及右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