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与评价

    作者:陈永健;周永列;夏骏;夏伟伟

    目的 通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HBV DNA、乙肝前S1(PreS1)及传统的乙肝两对半的检测与平行比较研究,探讨LHBs用于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的意义.方法 检测385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LHBs、PreS1及乙肝两对半采用酶联免疫方法,HBV D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 307份HBV DNA阳性标本中LHBs的阳性率(86.97%)明显高于PreS1的阳性率(4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Bs含量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性,r=0.935;HBeAg阴性标本中LHBs的检出率为76.92%,比较HBV DNA的检出率(67.95%)无统计学意义;PreS1的检出率(45.73%)则明显低于LHBs和HBV DNA.结论 乙肝患者血清中LHBs表达与HBV DNA拷贝数呈正相关,两者的检出率与符合率均高于PreS1,LHBs检测可以用于反映乙肝患者病毒复制的血清免疫学指标.

  • SARS病毒S蛋白片段与细胞结合作用分析

    作者:魏海燕;王健伟;欧阳晶;王彦斌;屈建国;赵蔚明;洪涛

    目的研究SARS冠状病毒(SARS-CoV)S蛋白片段与SARS-CoV敏感细胞Vero的相互作用,明确S蛋白的受体结合位点.方法在E.coli中表达S蛋白第260~600位氨基酸(S260-600)和397~796位氨基酸(S397-796)片段,通过Western blot对蛋白表达进行确认,用Ni-Sepharose螯合层析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将纯化的S260-600和S397-796蛋白与Vero细胞4℃共同孵育1 h后,先后与SARS患者血清及FITC标记的抗人IgG作用,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ET30a/S260-600和pET30a/S397-796,并表达、纯化出S260-600和S397-796重组蛋白.分别用SARS患者血清和抗6×His单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证实重组蛋白得到正确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S260-600和S397-796重组蛋白均可与Vero细胞发生结合,但S397-796的结合力要弱于S260-600.同时发现S260-600重组蛋白与SARS-CoV非敏感细胞NIH 3T3细胞不能结合,进一步证明S260-600重组蛋白与Vero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结论重组蛋白S397-796和S260-600具有受体结合能力,尤其S260-600包含了重要的受体结合位点,对进一步研究介导SARS-CoV感染的细胞表面受体、开展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筛选均具有重要意义.

  • 重组SARS冠状病毒棘突蛋白S1区基因片段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梅亚波;廖志勇;王压娣;张丽娅;徐华;YUEN Kwok-yung;车小燕

    目的构建SARS冠状病毒(SARS-CoV)棘突(spike)蛋白(S蛋白)S1区基因(40~2001 bp)分段表达载体,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利用PCR技术扩增S1区基因,将其定向插入pQE-30质粒,在pQE-30质粒上将S1切成3段(40~751、746~1344、746~2001 bp),均插入pQE-30质粒,构建质粒在大肠埃希菌M15中表达,表达产物经亲和层析纯化及Western Blot和ELISA鉴定.结果构建的3种重组质粒(pQE-30/S1a、pQE-30/S1b、pQE-30/S1c)均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6 700、22 500和46 000,表达量分别占菌体总蛋白质的35%、35%和30%.3种重组蛋白经Ni亲和层析树脂得到成功纯化.经Western Blot及ELISA证实,重组蛋白片段S1c(746~2001bp)可以被SARS患者血清所识别.结论成功构建了SARS-CoV S蛋白S1区基因分段表达载体,重组蛋白S1c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它的获得为下一步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四个家系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

    作者:吴瑛婷;丁秋兰;戴菁;陆晔玲;奚晓东;王学锋;王鸿利

    目的 对4个遗传性PC缺陷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型诊断和基因型分析.方法 分别用发色底物法和凝固法测定4个家系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血浆PC:A、TPS:A和FPS:A;PC:Ag和FPS:Ag的测定采用ELISA法.采用凝血酶生成试验检测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PCR法扩增先证者PC和PS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结果 先证者1的PC:A为36%,PC:Ag 为57%,TPS:A为48%,FPS:A为18%,FPS:Ag为23.7%,基因分析显示其PC基因2号、7号和8号外显子分别存在L-34P、K150del和A209V 的杂合突变,其中L-34P和A209V来自父亲,K150del来自母亲;先证者2的PC:A为46%,PC:Ag为64.4%,TPS:A为36%,FPS:A为19.5%,FPS:Ag为20.9%,其PC基因的2号和7号外显子分别存在T66C的多态性和R147W的杂合突变,PS基因的14号外显子存在Tyr519stop的杂合突变,其中PC突变来自母亲,PS突变来自父亲.凝血酶生成试验显示先证者2及其父母的抗凝功能减弱,其中PS缺陷的先证者和其父亲的外源性活化蛋白C抑制凝血酶生成的能力下降,而其母亲没有明显变化.先证者3的PC:A为33%,PC:Ag为48.42%,其PC基因同时存在R147W和R178W突变;先证者4的PC:A为21%,PC:Ag为18.36%,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先证者4是R178W和D255H的双杂合子.结论 遗传性PC缺陷症或PC、PS联合缺陷症是导致4例先证者出现静脉血栓的原因.杂合PC基因突变(L-34P、A209V、R147W、R178W和D255H)是导致4例先证者遗传性PC缺陷症的原因.

  • 老年脑梗死患者蛋白C系统及抗凝血酶系统测定的研究

    作者:李运刚;潘旭东;韩仲岩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抗凝系统蛋白C系统及抗凝血酶系统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蛋白C(PC)、总蛋白S(TPS)、游离蛋白S(FPS)及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的含量,发色底物法测定活化蛋白C(APC)和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PC、FPS、ATⅢ明显下降[(2.89±1.04)μg/ml、(7.85±2.26)μg/ml、(77.21±25.43)%;(3.42±1.13)μg/ml、(9.34±3.01)μg/ml、(97.28±20.42)%;P<0.05],恢复期无差异(P>0.05);APC、TAT在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明显增高(P<0.01).随病情加重PC、FPS显著下降,而TAT明显升高;有TIA病史的脑梗死患者FPS水平明显低于无TIA病史者[(6.54±2.97)μg/ml,(7.99±1.13)μg/ml;P<0.01].PC、FPS与血脂间无相关性.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存在凝血的激活,抗凝系统的异常参与了老年脑梗死的病理过程.

  • 血栓性疾病患者抗凝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昌成;吴竞生;丁凯阳;李洁;胡何杰;丁小玲;刘欣;蔡晓燕;朱薇波

    目的 探讨血栓性疾病患者蛋白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AT)活性水平检测在排除常见获得性血栓危险因素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85例血栓性疾病患者与50名正常健康对照者血浆PC、PS、AT活性水平,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85例血栓性疾病患者中位年龄42(17~69)岁.其中≤45岁者60例(70.6%).动脉血栓组和静脉血栓组患者PC、PS、AT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复发组PC、PS、AT平均活性低于初发组(P<0.01);年龄≤45岁患者组PC、PS、AT平均活性低于45岁以上组(P<0.01).共有26例(30.6%)患者存在抗凝蛋白活性降低;PS活性降低的发生率高(10.6%),其次为PC活性降低(8.2%),AT活性降低和联合活性降低(各占5.9%).结论 无明确常见获得性血栓危险因素的血栓患者发病年龄较轻,且普遍存在抗凝蛋白水平低下;抗凝蛋白活性降低不仅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有关,而且与血栓复发密切相关.

  • 纤溶和凝血因子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陈永利;张敬霞;王佩显;李京艳;毕研永;袁志明

    目的:测定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患者凝血和纤溶因子的血浆含量,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44例APT患者(APT组)和56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定量测定血浆tPA、PAI-1、PC、FPS和vWF:Ag抗原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T组tPA、PAI-1和vWF:Ag血浆含量水平较高,FPS水平较低,且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PAI-1及vWF:Ag产生、释放增多和FPS血浆含量减低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 血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门剑龙;赵文;刘丽

    随着对血栓性疾病研究的逐步深入,一些曾经被认为与血栓无显著关联的疾病被发现与血栓形成或高凝状态互为因果,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产生重要影响.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潇

    乙型肝炎病毒(HBV)包膜上的前S1,前S2蛋白及表面抗原为HBV-DNA的S区、前S1、前S2及S基因的编码产物,其中前S1可能与HBsAG的运输与分泌有关,我们检测了6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蛋白,并观察与其血清HBV标志物和HBV-DNA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血清前S1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 窒息新生儿体内三大抗凝因子活性的研究

    作者:李小明

    目的:探讨窒息缺氧对新生儿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AT -Ⅲ)活性的影响.方法:我院新生儿科于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出生时、3d、7d的56例窒息新生儿血浆蛋白C、抗凝血酶Ⅲ活性,用凝固酶法测定蛋白S的活性.正常对照组为同期出生的健康新生儿51例.结果:出生时、3d窒息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窒息组下降明显,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结论:窒息新生儿3d内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降低,并与窒息的程度有关,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降低明显窒息愈重,常合并多个组织器官损害,但未达到DIC标准.

  • 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浆蛋白S水平与梗死范围的关系

    作者:李颖;潘瑞福

    目的:通过观察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不同时期血浆蛋白S水平的变化,探讨蛋白S水平与脑梗死范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07/2003-0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急诊留院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38例(脑梗死组).对照组为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38例,性别、年龄均与脑梗死组相匹配(P>0.05).脑梗死组在入院时(发病5 d以内)、发病后20 d采静脉血2mL(对照组与脑梗死组同时间点采血).总蛋白S和游离蛋白S含量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参加实验脑梗死组39例,对照组38例,均采样至实验结束.①不同病程阶段蛋白S水平的变化:脑梗死组急性期(5 d内)、亚急性期(20 d)总蛋白S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3.80±2.83),(14.69±2.66),(16.91±4.04)mg/L,(t=-3.888,-2.828,P<0.01)].脑梗死组急性期、亚急性期游离蛋白S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6.36±2.02),(6.88±1.60),(8.80±2.41)mg/L,(t=-4.782,-4.095,P<0.01)].②不同梗死范围蛋白S水平的变化:根据入院1周时MRI的检查结果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11例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组27例.急性期、亚急性期非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总蛋白S水平低于腔隙性梗死组患者[急性期:(13.22±2.79),(15.22±2.50)mg/L;亚急性期:(13.88±2.16),(16.68±2.83)mg/L,(t=-2.062,-3.313,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16.91±4.04)mg/L(t=-4.098,-3.906,P<0.01)].急性期、亚急性规非腔隙性脑梗死组患者游离蛋白S水平低于腔隙性梗死组患者[(5.78±1.69),(7.79±2.14)mg/;(6.41±1.40),(8.03±1.52)mg/L,(t=-3.077,-3.151,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8.80±2.41)mg/L,(t=-5.944,-5.031,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蛋白S水平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均明显下降,其下降的水平与病灶大小有一定关系.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蛋白部分序列1的纯化及免疫活性分析

    作者:袁仕善;吴少庭;秦莉;黄达娜;张仁利;高世同;余新炳

    目的表达和纯化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蛋白部分序列1(S1),分析其诱导的免疫应答.方法大量诱导表达SARS冠状病毒S1蛋白,经超声裂解细菌后,取上清液进行亲和层析以纯化S1蛋白,并冻干浓缩;用纯化的S1蛋白免疫小鼠3次,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产生的抗体IgG及其亚类的滴度,分析S1蛋白诱导的免疫应答.结果表达的S1蛋白主要存在于包涵体中,裂解上清液中存在少量S1蛋白;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能被SARS患者混合血清识别的S1蛋白,融合蛋白免疫小鼠3次后诱导产生了高滴度的IgG抗体和Th1/Th2型的免疫应答.结论纯化的S1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

  • 蛋白S缺乏与脑梗死

    作者:柳扬;潘家绮;黄一宁

    目的:探讨蛋白S在脑梗死中的改变.方法:脑梗死患者42例,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使用自动凝血仪检测蛋白S活性,ELISA法检测总和游离蛋白S抗原含量. 结果:42例脑梗死患者中检出7例蛋白S活性缺乏,其中仅有2例伴有游离蛋白S抗原严重下降.结论:脑梗死中存在蛋白S活性缺乏,但并不与游离蛋白S抗原下降相平行.

  •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树突状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俞文英;孟丹;王海萍;王爱康;潘伟国;徐虹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病理分级、预后的膀胱移行细胞癌中树突状细胞(DC)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S-100蛋白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并用正常膀胱黏膜作为对照,随访3年观察预后.结果 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的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其DC数量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浅表型DC数量高于浸润型,I级高于Ⅱ级和Ⅲ级,膀胱癌组高于正常组,复发组低于未复发组.结论 DC在机体有肿瘤时作为抗原递呈者出现,其数量随着肿瘤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降低.DC可以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成为判断膀胱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 树突细胞在喉鳞癌中的浸润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晓艳;董频

    目的:定量分析喉鳞癌组织中浸润性树突细胞的密度,探讨树突细胞(DC)在喉鳞癌患者临床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中的作用. 方法:重新制备40例喉鳞癌及10例喉正常黏膜的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S100阳性树突细胞的浸润密度,并与临床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喉鳞癌中S100DC细胞的阳性率为77.5%,正常黏膜的阳性率为10%,差异有显著性(P<0.05);S100阳性DC浸润程度与喉鳞癌分化程度及分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预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浸润性树突细胞的密度反映了喉鳞癌患者的抗肿瘤免疫状况,是判断临床分级、分期的重要指标.

  •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浆部分抗凝物质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彬;陈茶;钟武平

    [目的] 研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血浆蛋白C(PC)、蛋白S(PS)活性水平、活化蛋白C抵抗(APCR)和狼疮样抗凝物(LA)阳性率,进一步探讨它们与静脉血栓形成间的关系.[方法] 用凝固法在Sysmex CA 1500、CA 6000全自动血凝仪上检测38例DVT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的血浆PC、PS活性、活化蛋白C反应性和LA.[结果] 治疗前DVT组PC、PS活性分别为(70±23)%、(76±2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DVT组PC、PS活性分别为(96±15)%、(98±2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DVT组APCR阳性率为21%,明显高于对照组2.5%(P<0.05),DVT组LA阳性率为2.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DVT患者血浆PC、PS活性呈消耗性降低,经治疗可逐渐恢复正常.LA与DVT患者血栓形成无关,APCR是DVT患者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 三种抗凝蛋白和D-二聚体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钟洪明;江慧

    目的检测不同病因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及抗凝血酶Ⅲ(AT)、蛋白C(PC)、蛋白S(PS)活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法国STAGO公司的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由不同疾病引起DIC的72例患者血浆中D-D含量(免疫比浊法)及AT(发色底物法)、PC(凝固法)、PS(凝固法)活性.结果不同病因引起的DIC患者血浆D-D均明显升高,多数病例组为正常对照组的10~30倍,恶性肿瘤组为正常对照组的近百倍;除白血病组血浆AT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外,其余所有DIC病例组的血浆AT、PC、PS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浆D-D升高是诊断DIC的敏感指标.在多数病因造成的DIC中,抗凝系统功能降低是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环节.

  • 遗传性抗凝蛋白缺陷症与静脉血栓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魏旭倩;王学锋;王鸿利

    抗凝蛋白缺陷症是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抗凝蛋白缺陷症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其中遗传性抗凝蛋白缺陷症主要是由蛋白C(PC)、蛋白S(PS)和抗凝血酶(AT)缺陷症导致.PC、PS和AT缺陷症在静脉血栓发病中所占的比率分别为2.0%~8.0%、7.3%和1.0%~8.0%;不同抗凝蛋白缺陷所导致的临床症状差别不大,但AT缺陷症的临床表现为严重.

  • 窒息新生儿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活性的研究

    作者:宋彦文;寻文龙;卜秀丽;李曾欣;律洁

    目的:探讨窒息缺氧对新生儿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的活性的影响.方法: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于2005年9月~2006年12月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出生时、3d、7d的56例窒息新生儿血浆蛋白C、抗凝血酶Ⅲ活性,用凝固酶法测定蛋白S的活性.结果:出生时、3d窒息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窒息组下降明显,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结论:窒息新生儿3d内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降低,并与窒息的程度有关,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降低明显窒息愈重,常合并多个组织器官损害,但未达到DIC标准.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