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米索前列醇配伍催产素减少中期妊娠引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PGE)衍生物,对子宫平滑肌有收缩作用,能加强宫缩,促进宫腔创面血窦关闭.本院将米索配伍催产素用于预防中期妊娠引产后出血480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哌替啶致心律失常合并休克2例分析
哌替啶为人工合成的镇痛药,是目前人工流产常用的镇痛药物之一.2004年3月~2006年5月本中心实施哌替啶镇痛的人工流产手术63例,发生心律失常2例,现报告如下.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的不良反应
米非司酮是一种强效抗孕激素药物,具有终止、早孕、抗着床、诱发月经等作用.米索前列醇为人工合成PGE1类似物,能够刺激子宫收缩和促进宫颈成熟[1].
-
甾体类激素避孕药物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避孕药的成分主要是由雌激素和孕激素配伍成长效和短效的避孕药或者单方甾体激素(单方孕激素制剂、探亲药或紧急避孕药),用药途径包括单纯口服及其它多种方式.由于外源性人工合成的激素对靶器官作用与内源性激素有所差异,从而产生各种副反应,其发生可能与配方中甾体类激素的性能及剂量有关.
-
新型孕激素-屈螺酮
做为激素替代治疗药物,人工合成孕激素与雌激素被广泛用于临床.同时,人工合成孕激素也是口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按其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可以分为两类:19-去甲睾酮或17α-羟孕酮的衍生物.
-
现代口服避孕药使用指南
激素避孕药主要是指甾体避孕药,大多数为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和雌激素配合而成的避孕药,少数为单方孕激素制剂.自从1956年临床试用以来,人们对它的认识逐渐加深、完善.由开始疑惑、担心到较正确、全面的评价,由误解慢慢到理解并开始使用.
-
舒芬太尼与地佐辛用于宫腔镜电切术麻醉的对比观察
宫腔镜电切手术多采用椎管内麻醉,但根据患者不同临床情况需采用静脉复合麻醉.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是目前宫腔镜电切术较好的麻醉用药选择,但随着舒芬太尼在临床应用的日益普遍,其引起的呼吸抑制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而已有不少研究使用其他镇痛药如地佐辛代替纯阿片受体激动剂,而地佐辛属于人工合成的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在临床应用时间较短,因此患者对比观察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地佐辛静脉麻醉在宫腔镜电切术麻醉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现报告如下.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衰患者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心肌细胞中脑利钠肽形式有原脑利钠肽(probnp),脑利钠肽(bnp),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3种.probnp含有108个氨基酸,不具有生物活性,降解后产生c末端为32个氨基酸(77~108)的BNP(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具有生物活性[1].BNP与位于血管或肾脏的受体结合,发挥其利尿、利钠和血管松弛作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是利用重组DNA技术人工合成的多肽,能模拟内源性脑利钠肽(BNP)的作用.本研究观察应用rhBNP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衰患者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
从典型病案谈镇痛药的临床使用
杜冷丁(dolantin)又名哌替啶(pethidine),是人工合成的麻醉镇痛药物.长期使用杜冷丁会产生依赖性,使用过量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在我国杜冷丁是被列为严格管制的麻醉药品.近年来盐酸哌替啶是中枢性镇痛药物,其镇痛效果明显.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后5~10分钟血浆浓度达到峰值,其主要不良反应眩晕、口干、出汗、恶心,大剂量运用可导致呼吸抑制,患者肌注哌替啶50mg,结果心跳呼吸骤停,经积极抢救后,心跳恢复,但自主呼吸始终未恢复,经过15天的抢救治疗无效,患者临床死亡,结果造成医疗纠纷,现报告如下.
-
缩宫素在引产和催产中的应用
1954年Vigneaud等成功合成缩宫素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产科多个方面.而国内,1969年开始人工合成,且临床上广泛运用于引产和催产.
-
奥曲肽在普外科的临床应用
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生长抑素(SST)类似物,对多器官组织具有抑制作用.本文拟对其在普外科的临床应用作一归纳简述.
-
米非司酮对早期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
米非司酮(mifepristone)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甾类化合物,临床上多用于终止早孕和避孕,近年来小剂量米非司酮(25 mg或10 mg)作为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紧急避孕药被广泛采用[1],但其作用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影响胚胎着床的机制,有关米非司酮干预早期胚胎,进而达到避孕目的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综述有关米非司酮对早期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
-
儿童食品中几种常见添加剂的危害
在我们对苏丹红、三聚氰胺、塑化剂等化工原料咬牙切齿的时候,我们也该对一些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食用过量的添加剂对孩子的身体、骨骼、神经系统乃至智力发育都会有影响.家长要特别留意以下几种添加剂.
-
分子流行病学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一个以生命科学为主导的新世纪已经到来.20世纪中叶DNA双螺旋结构及遗传机制的阐明,蛋白质、核酸人工合成的成功,导致基因工程、单克隆抗体、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的应用以及基因芯片的研制成功等,促进了医学科技飞速发展.
-
环境激素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环境激素是指环境中具有激素样作用,能够模拟或干扰体内激素生理生化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它不仅包括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激素样化合物,如植物性雌激素;还包括环境激素类污染物,如二噁英、双酚化合物、烷基酚、多氯联苯化合物(PCBs)、金属铅镍等,以及人工合成的激素,如己烯雌酚、睾酮和邻苯二甲酸酯类.
-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雄性生殖毒性及抗雄激素作用机制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多种用于工、农业生产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了普遍污染,其中,农药、增塑剂、抗菌药物、阻燃剂、重金属等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备受关注.上述物质可扰乱生物体内的激素平衡,导致生殖和发育异常,被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disruptors,EEDs)"[1].EEDs使多种野生动物的繁殖能力下降,濒于灭绝,同样也威胁到人类的生殖健康,笔者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雄性生殖毒性及抗雄激素作用机制综述如下.一、EEDs的雄性生殖毒性1.EEDs对性别分化的影响:Hertz-Picciotto等[2]发现,多氯联苯(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血清浓度在第九十百分位数的女性与血清浓度在第十百分位数的女性相比,其男婴出生比率下降了33%,即PCBs血清浓度每升高1 μg/L,男婴出生率下降7%.另有文献报道,在母亲孕前职业暴露于PCBs的1506名初产婴儿中,男婴占49.8%(750/1506),而对照组(无PCBs暴露)1506名初产婴儿中,男婴占了49.9% (751/1506)[3].因此,笔者认为尚无确切证据表明母亲孕前暴露于PCBs与初产婴儿性别比例存在相关性.
-
内分泌干扰物生殖发育毒性评价
20世纪末期,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存在及其对人类生存及繁衍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环境中存在大量的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具有危害.评价与鉴定这些人工合成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是毒理学科的重要任务.但由于人们对环境中存在的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健康影响的认识不足,在以往的毒理学评价与鉴定中忽视了对内分泌干扰物作用的评价,因而,长期以来缺乏对大量化学物质有关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及其毒理学鉴定实验方法的资料.
-
左旋芹菜甲素(丁基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作用的研究现状
丁基苯酞(Butylphthalide),化学名称为消旋-3-正丁基苯酞(dl-NBP),化学式是C12H14O2,相对分子量是190.24,与芹菜籽中提取出的左旋芹菜甲素结构相同,但dl-NBP是人工合成的消旋体.
-
藻酸双酯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62例临床观察
藻酸双酯钠(Poly saccharide sulphate,PSS),是以褐藻提取物为基础原料人工合成的一种多糖硫酸酯,是一种新的类肝素药物.
-
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的自由基清除剂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自由基,同时,人体也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保护机制,但不能将其完全消除掉.自由基在体内随年龄增长而逐渐积累.目前认为,它与核酸、蛋白质、脂类等氧化损害有关,从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肿瘤等等疾病,以及和衰老有关[1~3].自由基和缺血性再灌流损伤的关系也早已公认.不少文献报道自由基清除剂可以有效防止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流损伤[4,5].因此,人工合成或寻找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是医药研究的任务之一.中草药中含有丰富的自由基清除剂成分,便捷的筛选自由基清除剂的方法有利于迅速查找有效的中草药并合理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