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止血架在血液透析留置导管拔管后止血中的应用

    作者:程霞;胡三莲

    血液透析是肾衰竭患者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前提.股静脉留置导管是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血管通路之一,是简单、安全的方法,临床应用广泛.由于股静脉位置较深,管径粗,压力大,加之血液透析时要使用抗凝药物且穿刺针较粗,股静脉留置导管拔针后止血比较困难.常见的压迫方法主要有人工压迫和(或)沙袋压迫及硬纸卷和(或)弹力绷带[1]压迫.沙袋加压力量相对较小,特别是水肿、肥胖或血管硬化的患者容易出血,又因沙袋不能辅助固定,患者制动时间长,沙袋易移位.人工压迫因为时间长,不能坚持,易放松压迫或压迫移位而造成出血.本研究者设计和应用了一款止血架来解决上述问题,现报道如下.

  • 血管缝合器与人工压迫止血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的影响

    作者:金海君;魏芳;宋冬梅;文淑峰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管缝合器与人工压迫止血对病人止血时间、制动时间、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518例病人,随机分为经皮血管缝合器组(观察组)及人工压迫止血组(对照组),观察2组病人止血时间、制动时间、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血管缝合器组平均止血时间为(4.0±2.5)min,卧床制动时间为(4.0±1.0)h.人工压迫止血组平均止血时间为(16.0±5.5)min,卧床制动时间为(24.0±4.0)h.观察组止血时间及卧床制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4 h后观察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缝合器组如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少于人工压迫止血组(P<0.05).结论 血管缝合器用于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安全有效.

  • 血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国平;张彦舫;窦永充

    目的评价血管封堵器对血管性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止血的优势.方法全组116例病人,分为血管封堵器组(55例)和人工压迫组(61例),观察分析两组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血管性并发症.结果在血管性介入术后血管封堵器组,止血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缩短;股动脉穿刺点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无血管病变发生.结论血管封堵器对股动脉穿刺点能快速、有效地止血,缩短卧床时间,且不增加血管并发症.

  • 人工压迫和两种血管闭合器在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伟章;郑若龙;钱惠东;陈新军;张华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广泛开展,介入治疗患者穿刺点止血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常规徒手压迫方法止血不仅费时、费力,止血后下肢制动时间长引起患者不适,而且延长住院时间、易发生血肿、迷走神经反射、影响PCI术后抗凝、住院满意率下降等[1-2].血管闭合的出现似乎改善了这种状况,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血管闭合器种类较多,究竟那种闭血管闭合器更安全可靠,现有的对比研究较少,我们探讨了这两种血管闭合器及人工压迫止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 血管缝合器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张斌;许辉;余小平;李晓苏;郭丽君

    目的:对比研究应用Perclose血管缝合器与人工压迫止血的效果,评价血管缝合器的疗效、安全性和临床使用价值.方法:486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的患者,术后按是否接受血管缝合器止血分为缝合组(n=228)和常规组(n=258),比较止血时间、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缝合组操作成功率为97.34%;缝合组较常规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均明显缩短[(5.4±2.2)min比(22.3±8.1)min,P<0.001;(5.3±2.1)h比(20.5±9.6)h,P<0.001];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2.63%比6.98%,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后应用血管缝合器(Perclose)止血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和制动时间,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但费用较昂贵.

  • 经皮血管缝合器的安全性和疗效观察

    作者:杨鹏生;董少红;庄义浩;罗林杰;林钟文;陈永久;陈科奇

    目的评估病人拔鞘管后应用经皮血管缝合器与人工压迫止血的安全性和疗效的比较.主要观察终点包括术后可下床走动时间与血管并发症.方法 105例病人(男、80例;女25例,平均年龄65.7±12.3岁)在行心导管术后,随机分为人工压迫组(Ⅰ组,53例)和股动脉穿刺点经皮血管缝合器组(Ⅰ组,52例),在术后即刻应用经皮血管缝合器和依病人抗凝水平行人工压迫止血,观察止血时间、下床走动时间和并发症.结果应用经皮血管缝合器组与人工压迫组止血时间(7.5±3.0和19.5±6.5分,P<0.001)与下床走动时间(4.5±2.0和16.5士5.0小时,P<0.001)有显著缩短,血管并发症(有6人伤口渗血和血肿>4cm,Ⅰ组7.5%(4/53).Ⅰ组3.8%(2/52),两组无显著差异.有4例病人首次应用缝合器止血失效,因为病人的缝合血管周围病变及皮肤组织凹陷,有一例缝合管拆除时缝合线断接,首次成功率达94%(48/52),失败两例再用缝合器缝合获得成功,总成功率达96%(50/52).在Ⅰ组有1例病人在血管成形术3天后出现再次急性心肌梗死,给予静脉(尿激酶)溶栓后于穿刺伤口再出血而需压迫止血1小时.结论表明经皮血管缝合器应用的安全性优于人工压迫组,缩短了止血与下床走动时间,穿刺点并发症可能减少和病人不适减轻.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Boomrang封堵器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丽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股动脉穿刺点采用Boomrang封堵器封堵的术后护理.方法 连续入选PCI患者40例,均行股动脉穿刺.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封堵器组(n=20)采用Boomerang封堵器封堵穿刺处,对照组(n=20)徒手拔除鞘管.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波立维300 mg.术后均应用皮下低分子肝素抗凝4 d,继续服用阿司匹林300mg/d,波立维75mg/d.结果 封堵器组与对照组相比,压迫时间(min)(9.51±1.35vs.30.44±9.78,P<0.01)及制动时间(h)(5.30±1.22vs.26.12±8.45,P<0.01)均显著缩短,但压迫时渗血量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包括后,封堵器组血肿形成率(10%vs.20%,P<0.05)、再次制动率(0 vs.10%,P<0.05)及迷走反射发生率(30%vs.O,P<0.05)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PCI术后应用Boomrang封堵器封堵股动脉穿刺点较人工压迫股动脉,可显著减少出血及血肿的发生率,可减轻患者痛苦及术后护理的难度.

  • 心导管术后人工压迫止血无包扎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作者:唐丽华;郭金成;赵艳萍

    目的 评价经皮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人工压迫止血后无包扎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204例经皮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患者,按止血方法分为无包扎组即观察组123例(造影94例,介入治疗29例)和传统压迫组即对照组81例(造影38例,介入治疗43例).观察组止血后4h床上活动,6h下地.对照组止血后12h下地活动.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心导管术后人工压迫止血无包扎4h床上活动,6h下地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腰背酸痛、排尿困难等不适,减少患者卧床痛苦.

  • 人工压迫止血 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 Angio-seal血管缝合器在冠脉介入术中应用对比

    作者:蔡玉宇;吴沃栋;黄焕亮;郑臻

    目的:观察人工压迫止血,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在冠脉介入术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实验对象本单位共完成冠状动脉介人诊治406例,男171例,年龄(62.5±7.8) 岁,女235例,年龄(64.2±8.9 )岁.进行人工压迫止血174例,YM-GU一动脉压迫止血器127例,使用Angioseal血管缝合器止血105例.比较二组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和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与人工压迫法比较止血时间及下肢制动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P<0.01):介入治疗中,Angio-seal血管闭合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7.6%,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为4.7%,均较人工压迫组9.2%,明显减少(P均<0.05 ),止血成功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Angio-seal血管缝合器, YM-GU一动脉压迫止血器有效缩短止血时间及下肢制动时间,而YM-GU一动脉压迫止血器适用性更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压迫止血方法.

  • 三种止血干预措施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李岳云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造影及治疗过程中三种常用止血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和成本.方法:选择286例患者接受经挠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术治疗,其中男155例,女131例,平均年龄(59.8±9.4)岁.介入术中桡动脉穿刺点,109例患者接受压迫止血(A组),76例患者接受Perclose血管缝合器止血治疗(B组),101例患者接受Boomerang血管封阻器止血治疗(C组).观察与记录三组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末梢血氧饱和度变化、血管并发症并计算止血成功率.结果:三组止血时间和制动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A组时间长分别为(13.5±3.1)min和(15.8±4.7) h(CAG),以及(21.0±5.7) min和(21.9±4.1) h(PIC),B组短分别为(4.8±0.8) min和(4.4±0.6) h(CAG),以及(7.0±1.4) min和(5.7±1.0) h(PIC);三组止血成功率间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止血治疗后较治疗前,以及三组末梢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共24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22.0%),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B和C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3%和5.0%;止血费用以A组低,B组高,三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三种干预措施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止血应用中各具特色,其中Perclose血管缝合器法和Boomerang血管封阻器法具有止血快速、安全优势,但费用较高;人工压迫止血费用低廉、操作简便,但术后恢复较慢,且并发症较高.临床上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 股动脉穿刺术后穿刺点压迫时间与止血效果的研究

    作者:李伟;刘祚燕;文春玉;张小珊

    股动脉穿刺技术是血管介入治疗的基础环节.术后穿刺点的有效压迫能预防穿刺部位的出血及血肿.我院均采用术后人工压迫方法预防出血,将我科2005年3-6月常规股动脉穿刺的200例患者分为4组,分别压迫1.5 h、1.0 h、0.5 h、15 min,观察其止血效果,旨在寻找一种有效、简便、经济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 血管闭合器简介

    作者:卿洪琨;张小明;蒋京军;张学民

    血管闭合器是经皮血管穿刺后用于穿刺点止血的医疗器械,根据其原理大致可分为主动血管闭合器、压迫辅助闭合器及表面止血贴。它们可缩短介入治疗术后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创伤,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亦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但每款闭合器均有其适用范围及学习曲线等,应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介入医师在采用闭合器前应熟知其特点并掌握常见并发症处理。本文综合闭合器厂家资料及近年相关研究文献,就数款常见血管闭合器原理、特点、适用范围及使用技巧等作一简单介绍。

  •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Angio-Seal血管封堵器的应用观察

    作者:鲍迎春;王春明;方裕

    经股动脉穿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常用的技术.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常用人工压迫方法止血,压迫时间长,术后需长时间卧床,且易出现迷走反射及穿刺部位血肿,为便于术后止血,减少卧床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近年来已发展了多种血管封堵器,明显减少了穿刺部位并发症和患者痛苦.本科应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封堵穿刺部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 桡动脉止血绑带在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术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唐立荣;屈亚新;张玉平;贾树英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成形及支架植入术后对桡动脉穿刺处的止血方法,近几年本院多采用人工压迫的止血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本院心内科应用桡动脉止血绑带40例,直接压迫桡动脉穿刺部位,可直视穿刺点出血情况,易于观察,经过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Angio-seal血管封合器应用60例观察与护理

    作者:邱艳芳;缪星

    随着冠脉造影和介入技术的普及,新导管介入术已经成为解除冠状动脉狭窄和堵塞的常用方法;但术后常出现出血、血肿、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而且拔管后需要人工压迫和较长时间制动,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和不适.Angioseal血管封合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装置,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成功率高的优点[1-2].

  •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血管闭合装置与压迫止血效果比较

    作者:刘丽萍;曹桂兰;梁静;陶宝明

    目的 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术后使用血管闭合装置与传统人工压迫止血方式对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术后使用血管闭合装置的62例为观察对象(血管闭合装置组),选择与之匹配的以人工压迫方式止血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人工压迫组),比较两组术后卧床时间及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血管闭合装置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短于人工压迫组(P<0.01);两组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术后使用外周血管闭合装置可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但是否能降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尚需进一步研究.

  • 经皮血管缝合器与人工压迫法对股动脉拔管术后止血效果的比较

    作者:杨鹏生;董少红;庄义浩;罗林杰;林钟文;陈永久;陈科奇

    比较病人拔鞘管后应用经皮血管缝合器与人工压迫止血的安全性和疗效.125例病人(男86例、女39例,年龄65.7±12.3岁),在行心导管术后,分为人工压迫组[Ⅰ组,63例,其中分为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CAG) 组35例(IA), 冠脉介入治疗术组28例(IB)]和股动脉穿刺点经皮血管缝合组[Ⅱ组,62例, CAG组35例(ⅡA), 冠脉介入治疗术组27例(ⅡB)].在术后即刻应用经皮血管缝合器和依病人抗凝水平行人工压迫止血,观察止血时间,平卧时间和并发症.结果:与人工压迫止血组时间比较,经皮血管缝合组止血时间和平卧时间有显著缩短.有4例病人首次应用缝合器止血失效,首次成功率达91%(58/62);失败2例,再用缝合器缝合获得成功,总成功率达96%(60/62).在ⅠB组有1例病人在血管成形术3天后出现再次急性心肌梗死,给予静脉(尿激酶)溶栓后于穿刺伤口再出血而需压迫止血1 h.结论:经皮血管缝合器应用的安全性优于人工压迫组,缩短了止血与下床走动时间.

  • 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国产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应用

    作者:周明;曹亚红;王崇全;王俊峰;党书毅;詹中群;何朝荣;吴瑞霞;彭贵海

    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国产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2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59例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体外压迫穿刺点止血,43例人工传统压迫止血.记录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动脉压迫止血器组止血时间[(3.0±1.5)min比(20.0±2.5)min,P<0.001]和下肢制动时间[(8.0±1.2)h比(17.0±4.2)h,P<0.001]明显短于人工压迫组;局部并发症和迷走神经反射两组无差异.结论 经皮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安全、有效,缩短卧床时间,且不增加血管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致前臂张力性血肿的处理方法

    作者:高振;陈洁琼;周明;党书毅;朱未来

    目的 通过研究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出现前臂张力性血肿时,比较手工压迫法、单独绷带压迫法和绷带压迫联合脱水治疗法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出现前臂血肿后进行科学处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我科4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215例前臂张力性血肿患者,采用手工压迫、单独绷带压迫和绷带压迫联合速尿、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脱水治疗,并用硫酸镁溶液湿敷等方法处理后,对血肿处理后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 215例前臂血肿患者中手工压迫组69例与单独绷带压迫组70例比较,肿胀消退时间、手指末端血供和功能改善为良好的出现时间、周围皮肤温度增加出现的时间、前臂臂围均无明显改善(P >0.05);绷带压迫联合脱水治疗组76例与手工压迫组69例比较,前臂肿胀消退时间、手指末端血供和功能改善为良好的出现时间、周围皮肤温度增加出现的时间、前臂臂围均有明显缩小(P<0.05);绷带压迫联合脱水治疗组76例与单独绷带压迫组70例比较,前臂肿胀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0.05),周围皮肤温度增加出现的时间稍有缩短(P>0.05),手指末端血供和功能改善为良好的出现时间明显缩短(P<0.05);在出现肿胀压迫后3h观察前臂臂围,相对于未穿刺臂臂围稍有缩小(P>0.05).结论 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导致前臂张力性血肿,人工压迫与弹力绷带效果相当,但在弹力绷带压迫基础上,同时积极进行脱水等综合处理,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可靠、安全.

  • 经皮血管封堵器在冠状动脉介入中的应用体会(附70例报告)

    作者:徐日新;顾翔;刘晓东;屠莉莉;谢勇;陈述;张薏

    本文观察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即刻在股动脉穿刺处使用血管封堵器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价其临床使用价值.对140例经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患者,按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止血时是否接受血管封堵器分为Angio-Seal组70例和常规人工压迫组70例,比较卧床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性诊疗术后,使用血管封堵器可即刻拔除动脉鞘,这种以胶原为基础的血管封堵装置临床使用安全、有效,能显著减少患者卧床时间,可能会减少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