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印度洋上的世外桃源——留尼汪
说起马尔代夫、巴厘岛估计人人都知道,那是令众人追捧的海岛度假胜地,但说起留尼汪,几乎99%的中国人还是不太了解它.不是近留泥汪海滩发现疑似马航370客机碎片让留尼汪让世人皆知.我也是头一次听说呢.朋友,想要寻找一处浪漫之地度假吗?想要体验一种探险刺激的户外运动吗?想要融入不同风情的当地生活吗?留尼汪会一次性全部满足你.来吧!跟随笔者的采风步伐,一道进入这个印度洋上的世外桃源留尼汪看看吧!
-
钟爱哲理
哲理是为我们答疑解惑的导师,为我们送上开启心灵与智慧的钥匙,引导我们在人生的矿藏中寻觅、思考,丰富对人生的认识,加深对人生的理解,并终找到支撑我们勇敢面对生活、坚强跋涉人生的信念与依托.喜欢读书,尤其偏爱那些富有哲理的随笔、杂感之类.虽然生活终归要靠我们自己来寻求、来探索,要靠我们亲身实践,身临其境地经历,方能获得真实、真切的感受和领悟,但有时我们就像荒野中迷路的行人渴望指路的灯火、沙漠中断水的旅者渴望清冽的甘泉一样,渴望得到他人的指点,渴望借鉴他人的经验.充满智慧与启迪的哲理就是这样难得的灯火与甘泉.
-
读懂历史、文学、社会
本书是历史学者陈远历年来历史随笔选集.延续其研究知识分子的理路,内容涉及民国历史上的大学校长梅贻琦、蔡元培、司徒雷登;报业巨头张季鸾、吴鼎昌、王芸生,以及新旧交替之间的知识分子黄炎培、梁漱溟、冯友兰和解放区成长的知识分子贾植芳、李新、周而复等人.作者在考察这些知识分子命运时,力求在有新材料的支撑下推陈出新、独出机杼.另外附有作者与李泽厚、余英时、许倬云、唐德刚等四位在世界华语范围内大师级前辈的对话,读来启人深思.
-
新西兰地震救援随笔——向基督城进发
班,在军队中或许是少的人员编制组合,一个班7个人在实际战争中的配合与团队默契,对于70、80后的我们或许是有一些生疏,但是,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虽然年龄不同、性格各异,但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一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他们还有另一个番号"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
-
关爱乳腺健康从预防开始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无论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急剧增长正在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每年新增病例约21万,发病情况呈现出“双峰”特征:45~55岁为一个发病高峰,65~75岁为另一个发病高峰.每年10月是“乳腺癌防治月”,哪些人容易受到乳腺癌的“青睐”呢,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下面跟随笔者一起来看看吧.
-
传统文化之一:情重于山
笔名为"实言"的3个老人,在此刊发表了12篇对白式的文章后(结束于2004年第4期),缀稿至今1年有余.对此,有心的读者说法纷纭,甚至问到人还健在否!有人提出:点题能从百姓中去酝酿,立论又在高层中运笔者,不可多得!又有人说:看学术论文固然受益,但有呆板之感.用较为"轻松"的写法,较为"醒快"的文笔,当学问看也能算数;当一段段"随笔"看,也未尝不可.
-
音乐疗法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音乐是一种能够作用于人们的情绪,调节人们的身心的优良工具.音乐疗法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它是音乐、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音乐在增进人类的身心健康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英国随笔家兼诗人兼医生约翰·阿姆斯特朗曾说:音乐具有提高兴致,减轻悲痛,祛除疾病的作用.对心情焦躁、烦闷还具有镇静作用[1].
-
<让世界充满爱>读后感
当我读到刊登在<中华护理杂志>2000年2月第35卷第2期的随笔后,我的眼睛湿润了,同时也在心痛.这篇"爱”过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230位幸运者的微笑吗?不,因为在大西北贫困山区,还有许多这样的儿童,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还得不到医治.还有这38位异国医疗志愿者们,也不只是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医疗器械和用品以及好看的玩具,他们使我们想起了白求恩.我想爱是无国界的,这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属性.作为一名有24年护龄的部队老兵,之所以感动后又心痛,是因为自己面对祖国母亲和同胞们而无能为力.
-
500英里
去年,在晃晃悠悠不知不觉之间,我突然意识到,就要迎来我的50岁生日了.我的人生阅历并不丰富,一边感叹着时光飞逝,一边遗憾着这些年来,好像并没有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实在是虚度人生啊.就在我为了如何迎来自己的50岁生日而彷徨无计的时候,我读到了一部随笔作品——《极限旅程》.作者写道,他用长途越野的方式来纪念自己的50岁生日,其中的描述让人热血澎湃.这让我产生了一些想法——与其干坐着捱日子,我为何不整出点不一样的动静,来为这平淡的人生增添一些色彩呢?
-
应重视大气中细颗粒物污染给国人健康带来的危害
在本刊2012年第1期总编随笔中,笔者谈到了空气污染问题,吸引了许多同道们的关注[1].鉴于当时“大局”所限,笔者并没有把重点放在我国监测不充分且并不对外公开的细颗粒物,也就是PM2.5上[1].近几个月以来,笔者高兴地从各种媒体了解到,有关部门已改此前欲言又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公开、正面回应公众对此问题的忧虑,环保部门也颁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且北京等城市已公布了具体监测计划及应对措施,为若干世纪后有朝一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空气污染问题,带来了一线曙光.
-
读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城市户外空气污染数据报告有感
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领导与读者们的关心与支持下,本刊"总编随笔"栏目在过去的一年中已顺利刊出了12篇.因本人学识与觉悟水平所限,文章中难免会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与谅解.光阴似箭,转瞬又到了新年伊始的时刻,记得刊登于2010年第1期"总编随笔"栏目的开篇之作的主题是控烟,文中曾有许多"不中听",但作为有责任感的学者又不得不说的话.虽然本刊读者人数有限,但多为可称得上是"有识之士"的医学同道,他们有形与无形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一年过去了,哪怕拙文对我国"控烟伟业"(因系国计民生重大国策之一称为伟业也不过分)起到一点点推动作用,笔者也就十分欣慰了.
-
漫话病毒与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
病毒感染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中的重要性自不必言,但在成人CAP病因学上的意义一直尚未确定,也是国内外各种诊疗指南中较少提及或是“一带而过”,回避认真讨论的问题之一。如此严肃的学术问题,按说应在述评等专栏刊出更“名正言顺”些,笔者之所以选择“随笔”栏目又冠以漫话两字,一是因为可以不过于刻板,畅所欲言,且可留下较大探讨、争论的空间,二是采用非“说教”式的方法,可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当然也期望因此能吸引更多读者,肯于过目人更多些。
-
浅议痰细菌培养与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的临床参考价值与局限性
笔者曾应邀为全国微生物学会作过有关临床医生如何评价痰细菌培养与体外药敏试验结果的专题报告,也曾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过有关这一内容的专题笔谈[1].鉴于该命题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及对有关问题长期存在的模糊认识与争论,笔者愿存"总编随笔"栏目中提纲写领地再次谈及本人对这一问题的初步认识,以供同道批评与参考.
-
读《中华烧伤杂志》"警钟"一栏后有感
<中华烧伤杂志>中有"警钟"一栏,引起本人的高度重视,做为一名从事MEBT/MEBO十余年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无疑对此栏比较关心,本院采用此技术治愈各类烧、烫伤患者4千余例,治愈率达100%,无一例造成畸形或功能障碍,也未合并症的发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借"警钟"一栏,结合临床,避免和发生类似现象的出现,引以为戒.同时也对文章加以剖析,并随笔摘录几篇,谈谈几点看法:
-
读《蒙田随笔》
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散文家和人文主义者;他的随笔内容包罗万象,散发着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映射出一种乐观、积极和充满智慧的人生态度,教给我们一种生活的艺术.
-
学习死亡——在铁生的烛照下读蒙田
作家史铁生去世时,不少人又想起了那句流传久远的名言:探究哲理就是学习死亡.网上多有引用者,而我自己在一篇纪念文章结尾也取其意写道:"他用自己的一生学习死亡,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一位哲人."与铁生的交40 往不算多,但从第一次见面起,他就给我留下这样一种越来越深刻的印象:这个一生与病魔结伴而行的人,早已与死神达成某种谅解.果然,当死神真正降临时,事情便的确像是在履行一份谅解备忘录,那样地简单明快、从容不迫,一时竟传为佳话.回过头来再读他的书,发现那些空灵的文字愈显空灵,仿佛都是与死神交谈前后所做的功课.无怪乎有人说,死亡是他的作品共有的母题.眼看着一年快过去了,过几天(2011年12月31日)就是他的周年忌日.心念动处,再一次打开<蒙田随笔全集>,再一次静下心来读那个名篇--<探究哲理就是学习死亡>.这一回得铁生烛照,我的阅读自然会多了几分领悟.
-
文艺范儿的朵妈
我不随大流;我也会追明星但绝不疯狂;我也会赶时髦,但绝不会张扬;我新潮但不怪异;我闲时读书听歌,读托尔斯泰,也读舒婷王安忆;席慕容的诗歌是我朗诵的必选项.”陈检华喜欢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宣泄内心的感受.上学时爱写随笔,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却记录下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她曾是校报的记者,也曾有过靠稿费犒劳自己的小日子.当妈之后还在育儿网站做过版主.“从小对文学感兴趣,说不上太多的原因,或许是因为在文字的世界里能找到更多的共鸣吧.”
-
一方随笔疼痛与痛苦
疼痛与痛苦都是医学的"母题".古往今来,人们正是因为身心的疼痛或痛苦,才迫切渴望医学的诞生.在平常生活里,几乎人人都有疼痛的经验,轻者蹙一下眉头,重者呼天嚎地,即使是医生也未必能远离疼痛,他们除了偶尔的主体体验之外,还有大量的临床体察.因为,几乎所有疾病中,主要的临床表现与患者主诉都是疼痛或痛苦体验.
-
丰子恺随笔中的民间饮食图
丰子恺(1898-1975),中国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浙江桐乡人.他笔下的江南菜蔬、美食既朴实、乡气,又稚拙、有趣.
-
滋补食疗有虫草
冬虫夏草为我国传统的名贵食疗滋补品,素与人参、鹿茸齐名.始载于《本草丛新》、《纲目拾遗》等典籍,为历代医家推崇备至的良药.据《重庆堂随笔》云:"冬虫夏草,具温和平补之性,为虚症、虚痞、虚胀、虚痛之圣药,功胜九香虫.凡阴虚阳亢而为喘逆痰嗽者,授之悉效,调经种子有专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