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下颌骨角部和升支骨疗效分析

    作者:多力昆·吾甫尔;库都斯·克依木;木合塔尔·霍加;李军;张健;闫广鹏;卡米力·买买提

    目的 探讨从口内和穿颊的手术入路复位内固定下颌骨升支及下颌角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2011年12月28例下颌骨升支及下颌角骨折患者,采用穿颊器经过颊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复位内固定(口内组).随机选取同期34例同类型骨折患者,按照传统口外入路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口外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口内组患者无面神经损伤,面、颈皮肤无手术瘢痕,口内组18例患者术中咬合关系恢复理想.口外组20例患者内固定术后咬合关系欠佳,需行术后颌间结扎固定.口外组14例患者内固定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28例患者出现面部瘢痕,2例出现涎瘘.两组术后面部瘢痕及暂时性面瘫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内和穿颊手术入路具有无外部瘢痕形成、不会损伤面神经等优势,是下颌骨升支及下颌角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颈前路单枚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突骨折

    作者:邓永发;毛丰刚;李伟胜;汪银魁;于勇华

    齿突骨折在上位颈椎骨折中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如果得不到正确的治疗,可导致寰、枢椎脱位,损伤颈脊髓造成瘫痪.其中AndersonII型保守治疗基本不愈合,必须手术治疗,颈前路齿突螺钉内固定术是首选手术方法.2003年8月~2004年7月我们用单枚中空加压螺钉经颈前路行齿突骨折内固定术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失效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作者:王春辉;吴兵;陈操;何方生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失效的原因及预防.方法:随访我科自2005年1月~2009年1月采取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148例,随访时间24个月.研究这148例病例信息及影像学资料,对内固定失效病例进行原因综合分析,并探讨其预防策略.结果:内固定失效20例(13.5%),其中拉力螺钉切割或穿透股骨头4例(20%),拉力螺钉退钉5例(25%),固定螺钉断裂8例(40%),内固定钢板断裂3例(15%).结论:内固定材料选择不当,拉力螺钉的深度和位置不恰当,骨折复位欠佳及小粗隆骨折块处理不当,不恰当的功能锻炼及早期负重是导致内固定失效的重要原因.

  • 自制穿颊软管在下颌角和升支骨折切开内固定中的应用

    作者:木合塔尔·霍加;多力昆·吾甫尔;李军;李昊;许辉;徐前;闫广鹏;阿地力·莫名;林兆全;薛桂平

    目的:探讨从口内和穿颊的手术入路复位内固定下颌骨升支及下颌角骨折的方法,评价该手术方法的的疗效,为广大下颌骨骨折患者提供廉价及安全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005年10月~2006年12月间12例下颌骨升支及下颌角骨折患者,用穿颊器经过颊部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复位内固定.采用口腔内切口达骨面,在原切口处钝分至皮下,切开0.5cm皮肤,将自制穿颊器经皮小孔送入口内骨折端,经皮小孔打孔,行钛板、钛钉坚强内固定.随机选取同时期的另外18例同类型骨折患者,仍按照传统口外入路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2组间进行对比.结果,用口内和穿颊入路全部患者的开口度正常,咬合关系良好,无主诉关节疼痛与弹响症状.全部患者无面神经、耳大神经损伤,无涎瘘,面颈皮肤无手术瘢痕.只有2例口内和穿颊入路患者,3例传统口外入路患者内固定术后骨折处仍有小幅度动度,需行术后颌间结扎固定.传统口外入路8例患者内固定术后出现暂时性面瘫,1例出现涎瘘.结论:在目前美容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口内和穿颊入路具有无外部瘢痕优势,且不会损伤面神经,是下颌骨升支及下颌角骨折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分析

    作者:韩东海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形成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跟骨骨折,总结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结果 发生手术并发症9例(10.2%),其中切口并发症6例,腓肠神经损伤1例,畸形愈合2例.结论 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操作准确,正确的术后处理,人工植骨等是减少跟骨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可靠方法.

  • 急诊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84例

    作者:孙延军;吴慧芳

    目的 探讨急诊带锁髓内钉对胫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84例胫骨骨折患者急诊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其中闭合性骨折35例,开放骨折49例.开放性骨折未做扩髓,Ⅰ期均采用静力型固定,4个月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改为动力型固定.结果 84例经7~3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未发生骨折畸形愈合,无骨不连,锁钉未发现有松动和断钉现象,无骨髓炎发生.结论 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骨折中具有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感染率低等优点,是急诊治疗胫骨骨折的一种较好内固定方法.

  • 跗骨窦直切口三步复位法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李家明;王德成;贺志亮;石浩;王忠伟;张高翔;闫俊省

    目的 探讨跗骨窦直切口三步复位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单侧跟骨关节内骨折Sanders 骨折分型为Ⅱ型或Ⅲ型的患者60例,随机分入跗骨窦直切口三步复位法钢板内固定组( A组)和采用传统"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组(B组).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及组间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两组术前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A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均明显低于B组(P<0. 05).两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 01).两组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宽度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5).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进行评价,A 组患者优良率(92. 8% )显著高于B 组(82. 3% ).结论 跗骨窦直切口三步复位法钢板内固定对比传统"L"型切口钢板内固定可明显降低手术出血量、减小手术伤口长度、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 有限切开复位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治疗Rüedi-Allg(o)werⅡ、Ⅲ型闭合性pilon骨折

    作者:贾瑞钢;王鑫强;张维龙;肖守允;陈彦影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治疗Rüedi-AllgtiwerⅡ、Ⅲ型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8年6—2015年12月收治的45例闭合性pilon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女12例;年龄26~ 66岁,平均44.6岁.均为单侧胫骨pilon骨折;左侧18例,右侧27例;合并腓骨骨折34例.骨折按Rüedi-Allg(o)wer分型:Ⅱ型14例,Ⅲ型31例.软组织损伤按Tscheme-Gotzen分度:1度11例,2度29例,3度5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有限切开复位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治疗组,22例)和B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组,2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手术时间(P<0.05).患者均获随访,其中A组为22.5个月,B组为20.0个月(P>0.05).A组骨折复位质量差于B组(P<0.05),而骨折愈合时间短于B组(P<0.05).末次随访A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A组优于B组(P<0.05).两组各有2例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未出现骨折不愈合.结论 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有限切开复位经皮内侧锁定钢板治疗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方面有一定优势,踝关节功能更好.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曾荣东;林金丁;黄杰聪;汤海峰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6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PFNA组(41例)和FHR组(28例).PFNA组男17例,女24例;年龄80~101岁,平均86.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1±1.0)d.FHR组男13例,女15例;年龄80 ~99岁,平均87.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2±1.0)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d血红蛋白(Hb)变化及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 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3年,平均1.8年.PFNA组手术时间(46.8±4.4)min,少于FHR组的(57.4±5.9) min(P< 0.05),PFNA组术中出血量(77.0±24.2)ml,少于FHR组(150.7±46.5)ml(P<0.05).但PFNA组术后3 dHb比术前减少(21.3±6.1)g/L,而FHR组则为(23.2±5.8)g/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HR组术后平均下地时间(3.2±1.2)d,较PFNA组的(7.1±2.5)d缩短(P<0.05).FHR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 (4/28),较PFNA组37%(15/41)降低(P<0.05).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HR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2% (23/28)]高于PFNA组[73% (30/41)]. 结论 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与PFNA比较,FHR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是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的优先选择.

  • 锁定钢板治疗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17例

    作者:李连欣;王晓梅;周东生;孙占胜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耻骨联合分离17例,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3~65岁,平均45.3岁.骨折类型按Tile分类:B1型5例,B2型1例,B3型1例,C1型6例,C2型3例,C3型1例.耻骨联合分离全部采用锁定钢板固定,后环合并伤采用骶髂前路重建钢板固定7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3例,后路M型钢板固定3例.结果 耻骨联合部位手术时间0.5~2 h,平均1.5 h.术中出血50~600 ml,平均200 ml.住院时间14~62 d,平均21d.1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6个月.骨盆骨折术后功能按照Majeed评分:优7例,良7例,可2例.结论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Tile B型骨盆骨折,可以单纯固定前环,如果合并后环损伤、骨盆完全不稳,应该配合后环的复位与内固定.

  • 加压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

    作者:马克;徐健;张新宁;杨帆;马建东

    目的 分析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原因,评价加压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的效果. 方法 1998年2月-2006年12月,对21例股骨和胫骨干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者采用加压交锁髓内钉治疗.其中股骨13例,胫骨8例,3例未植骨,仅扩髓加压,5例同时行膝关节松解. 结果 随访11.4~36个月,平均13.6个月,全部患者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7个月,无畸形、感染及再骨折出现.采用Klemm分级标准,优19例,良2例. 结论 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主要原因是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手术内固定使用不当,断端血运和骨折愈合生物环境破坏.加压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骨干骨折不愈合及延迟愈合具有固定可靠,便于膝、踝早期功能活动,肢体可早期负重等优点.手术应用联合骨移植,扩髓及膝关节松解,可促进骨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

  • 骨盆骨折合并尿道断裂19例

    作者:吴志新;李忠民;杜跃然

    我院自1992年5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患者24例,其中19例急诊经耻骨联合后行后尿道断裂吻合术和骨盆骨折内固定术,经半年以上随访,效果良好。 临床资料本组19例均为男性,年龄19~61岁,平均37.5岁。均为交通伤和挤压伤致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病人就诊时均出现尿道口滴血,不能自行排尿,尿外渗,尿管不能插入,或经断裂处假道插入血肿内引出血尿。本组全部急诊经耻骨联合后行后尿道断裂吻合术及骨盆骨折内固定术,内固定器材为Luque钢丝或重建钢板。术后经半年以上随访,除1 例出现尿道狭窄外,其余18例效果良好。骨盆骨折无一例畸形愈合。1例尿道狭窄患者Ⅱ期行尿道内切术后治愈。手术方法:病人均采用平卧位,采用下腹部正中纵行切口加耻骨联合上横行切口,于耻骨联合后分离膀胱前壁,吸出血液及外渗的尿液,用深部拉钩牵开外伤致分离的耻骨联合或骨折的耻骨上下支,尽量充分显露尿道断裂处,如显露充分,先将尿道后壁用可吸收线吻合,然后由尿道外口置入22 F三腔尿管,于尿道裂处用止血钳送入膀胱,再用可吸收线缝合尿道前壁和侧壁。如显露不太充分,则先行尿道会师。此时断裂端有2~3 cm的尿管外露,用可吸收线吻合断裂尿道侧壁及前壁,此时尿管不再外露,彻底止血后用重建钢板或使用Luque钢丝固定骨折部位,置负压胶管引流于耻骨联合后,并常规膀胱造瘘。术中要注意保护精索。术后72 h拔负压引流管,4周拔导尿管,自行排尿。 讨论 (1)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断裂,由于骨盆骨折出血多,病情较重,过去均采用会师术或膀胱造瘘术,致使骨盆畸形愈合,造成Ⅱ期手术困难或致终身残疾。尿道会师术往往发生严重的尿道狭窄,术后需做尿道内切术,或者行Ⅱ期尿道狭窄段切除尿道吻合术。也有人主张行尿道会师加牵引术,更有人主张早期只做膀胱造瘘术,3~6个月后行尿道吻合修补术。近年来,有人采用经腹会阴联合切口治疗后尿道断裂,但在实践中因骨盆骨折出血多,会阴部切口术野差,疗效不太好,并且未说明对骨盆骨折早期固定的措施。(2)早期尿道吻合,组织弹性好,无瘢痕,无粘连,能达到解剖复位,并可充分引流,减少感染的发生。(3)骨盆骨折多合并休克,在纠正休克后应尽快手术。骨盆骨折复位后,可使出血明显减少,本组病人无一例因手术造成再次休克。(4)术后置负压引流于耻骨联合后,引流时间要稍长,好72 h左右,这样可引出尿外渗物及骨折后的出血,减少感染发生的机会。

  • 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单节段融合重建治疗不稳定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

    作者:胡勇;孙肖阳;赖欧杰;袁振山;董伟鑫;张蛟;朱秉科;陈绪国;许建忠

    目的 比较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单节段融合重建与联合前路双节段融合重建治疗不稳定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2例不稳定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1例,女11例;年龄19 ~55岁,平均35.1岁.单节段爆裂骨折50例,单节段爆裂骨折合并其他节段的压缩骨折12例.爆裂骨折椎节段:T118例,T1220例,L124例,L26例,L3 4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0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单节段融合重建;B组(32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双节段融合重建.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神经功能评价(Frankel分级标准),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变化、伤椎前缘高度.观察内固定松动断裂、钛网倾斜沉降、植骨融合等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8 ~24个月,平均20.8个月.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8.2±15.6)min、(598.3±55.3)ml,B组为(260.1±17.4) min、(662.2±58.3)ml (P<0.05).术后两组Cobb角恢复值、伤椎高度恢复率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丢失值、伤椎高度丢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A组VAS为(2.5±0.8)分,低于B组的(3.2±1.1)分(P<0.05);A组ODI为(20.3±5.8)分,低于B组的(28.2±5.1)分(P<0.05).与术前比较,Frankel分级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5).A组1例钛网内的骨质与植骨界面未实现骨性融合,未出现明显的钛网沉降、倾斜等情况;B组3例钛网内的骨质与植骨界面未实现骨性融合,8例出现钛网倾斜、沉降等情况(P<0.05).结论 对于不稳定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单节段融合重建与联合前路双节段融合重建矫形效果相当,但损伤小,骨性融合率高,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 颈椎后路经关节螺钉钢板内固定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应用

    作者:马维虎;刘观燚;徐荣明;孙韶华;黄雷;阮永平

    目的 探讨后路经关节螺钉钢板固定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2003年2月-2006年5月, 对22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后路经关节螺钉Axis钢板固定10例;后路联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Orion钢板固定12例,共置入78枚经关节螺钉.术中运用Klekamp经关节螺钉技术,以侧块中心点内侧1 mm为进钉点,进钉角度在矢状面上尾倾40°,在冠状面上外倾20°,行四层皮质固定. 结果 2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3年,平均15个月.术中所有螺钉均成功置入,1例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C7单侧神经根刺激症状,未予特殊处理,3个月后症状消失.没有出现椎动脉和脊髓损伤等其他置钉相关并发症.发现1例螺钉松动部分脱出,经加强颈托制动,术后3.5个月仍获得融合.其余患者均融合成功. 结论 下颈椎后路经关节螺钉钢板固定如使用得当,固定可靠、操作简单、相对安全.经关节螺钉钢板置入前,必须行脱位复位和小关节间植骨.

  • LISS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远端再骨折

    作者:陈挺;田立杰;汤欣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远端再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5年2月共收治12例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远端再骨折患者,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67~83岁,平均76.7岁.骨折按Vancouver分型为C型骨折,采用微创入路置入LISS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通过术中股骨正侧位X线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方法评定疗效.结果 12例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随访,平均18.7个月.术后X线显示12例骨折均愈合,无接骨板断裂、螺钉松动、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方法评定疗效,平均为84分(52~97分),其中优8例,良3例,中1例.平均膝关节活动范围为伸-5°,屈曲80°.结论 微创锁定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术后髓内钉远端再骨折,能有效固定骨折,疗效较好.

  •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锁骨远端 Neer Ⅱ型骨折的疗效对比

    作者:李玉军;周建伟;张传寅;胡玉平;王一剑

    目的:比较采用锁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在治疗锁骨远端 NeerⅡ型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共计53例锁骨远端 NeerⅡ型骨折患者的资料,按照采用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共分为两组,其中锁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组28例,骨折复位后置于锁骨远端上方,首先远端固定3~5枚2.5 mm 锁定螺钉,用3~4枚3.5 mm 锁定螺钉固定骨折近端。锁骨钩钢板治疗组25例,先复位锁骨远端骨折,沿肩锁关节后缘插入锁骨钩钢板,根据骨折粉碎情况对骨折辅以3.5 mm 锁定螺钉固定4~6枚。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钢板有无松动断裂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3例患者随访10~18个月,平均12.8个月。两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5.6个月及6.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钩钢板组术后出现1例钢板断裂、1例钢板周围骨折,不良事件发生率8%,锁定加压钢板组无类似事件发生。根据 Lazzcano 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锁定加压钢板组:优17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89.3%;钩钢板组:优15例,良4例,差6例,优良率76%。结论两种方法均是治疗锁骨远端 NeerⅡ型骨折的有效方法,采用锁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具有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治疗锁骨远端 NeerⅡ型骨折中更具有优势。

  • 3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周炎;刘世清;瞿新丛

    目的:探讨3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经髓腔固定(34例)、“8”字交叉固定(30例)及经双皮质固定(32例)3种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96例。其中男57例,女39例;年龄19~49岁,平均35.5岁。按Wadsworth分型,Ⅱ型55例,Ⅲ型36例,Ⅳ型5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肘关节功能。结果96例患者术后随访14~22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并发症比较,“8”字交叉固定组与经双皮质固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少于经髓腔固定组(P<0.05)。三组术后肘关节功能按Broberg-Morr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方法,“8”字交叉固定及经双皮质固定较经髓腔固定术后并发症更少。

  • 经皮穿针联合外固定架三柱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作者:王信能;王年芳;孙晋客

    目的 探讨经皮穿针联合外固定支架三柱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 1年12月按照三柱理论采用经皮穿针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并完成随访的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9例,女37例;年龄44 ~ 72岁,平均63.4岁.按照AO分型,A2型14例,A3型17例,C1型12例,C2型9例,C3型4例.结果 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4周.按照Cooney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22例,良29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91.1%.11例患者出现浅表性感染,3例患者发生克氏针松动.结论 经皮穿针联合外固定支架三柱固定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是一项微创技术,固定牢固,疗效较满意.

  • 成人肱骨髁间髁上骨折术后影响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

    作者:陈建军;王梅生;周斌

    目的 探讨成人肱骨髁间髁上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后影响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23例肱骨髁间髁上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对患者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数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定,使用累积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者骨折类型、待术时间、手术入路以及术后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等因素与功能恢复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加以总结.结果 23例患者获4~75个月(平均30个月)的随访,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估指数评定疗效,其中优8例,良9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73.9%.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按上述四个因素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骨折类型:B/A型OR值为0.287,C/A型OR值为0.219;待术时间:OR值为0.201;手术入路:OR值为0.963;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的OR值为0.763.结论 骨折类型、待术时间和术后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与治疗效果相关,手术入路与疗效的相关性小.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术中对肱骨远端特别是关节面进行解剖复位,应用稳定的内固定,术后早期开始患肢功能锻炼,对提高手术疗效有很大帮助.

  • 应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

    作者:彭斌;凯瑟尔·阿马努拉

    目的 总结2.4 mm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的结果.方法 对收治的经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后骨折复位丢失的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26例患者采用经掌侧入路2.4 mm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结果 23例患者获得随访,按Gartland和Werley评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良率95.7%,放射学评分优良率91.3%.结论 正确应用手术技巧、选择合适的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X线影像及临床结果.

1214 条记录 56/61 页 « 12...53545556575859606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